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铁幽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也会有几个同事聚过来,扯一下家长里短。中年妇女聚在一起,话题无非是炫耀与哀叹。她们做着社会底层的工作,可以炫耀的东西很少,无非是老公待自己好,又或是子女聪明有出息。大多数时候是哀叹,叹自己命不好,叹物价上涨得快,叹自己渐被社会淘汰。

    肖桂芬不爱跟她们聚在一起闲扯,因为她实在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光一个老公就让她比别的女人矮三分,而自己的儿子也是三流大学毕业的,工作仅够养活自己。她宁肯一个人静静地看着人来人往。看到年轻漂亮的时尚女孩不免要怨恨一番,怨恨她的青春活力,也怨恨自己为什么不晚生二十年赶上这好时光?看到年龄相仿的夫妻相偕出游,她又要怨恨一番,人家怎么过得如此恣意,人家怎么可以如此恩爱……总而言之,这往来的人她都是怨恨的。因为她自认是天底下最最不幸的人,有这个权力怨恨他人。

    时间就在她的怨恨里飞快地滑过。

    又是一天。

    看到最后一列进站的地铁,肖桂芬的心绪烦躁起来,又要回到那个简陋的家里了,又要面对那颗头发稀落的脑袋了。年轻时候,她与韩老头谈不上恩爱,却也和和气气。这两年简直比仇人见面还要糟糕,生活的重压压弯了他的背,也压扁了她的心。

    她拿着扫把与簸箕走进地铁车厢,地铁又摇晃着往下一站也就是终点站开去。

    车厢里空空荡荡,灯光恍惚,冷清清。不太脏,收拾起来很快。走到最后一节车厢时,她看到一个女孩子还坐在位置上,头发垂下掩住半张脸,手耷拉着垂在椅子边沿,手里捏着的一个红色手机快要滑落下来。

    大概是睡着了。

    时常碰到这种事情,有些人喝多了或是太过劳累了,结果就睡着了。肖桂芬走过去,轻轻地叫了一声:“喂,到站了,醒醒。”

    那女孩子恍如未闻。

    睡得真熟!肖桂芬怨恨地想,自己现在躺在床上都是睡不沉的,时常噩梦连连,有回梦到自己流落街头,攀着垃圾箱找吃的,还有回梦到自己被小山嘲笑……她用扫把轻轻地碰了一下姑娘的脚,还是没有醒,手心捏着的手机掉下来,摔在地上,“啪”的一声,非常响亮,非常突兀,尖锐地划破了车厢里的安静。

    肖桂芬也被吓了一跳,心情异常地烦躁起来,重重地用扫把推了她一下,大声地说:“喂,到站了,快醒醒。”

    随着她这么一推,那个姑娘歪倒在椅子上,接着滑落到地上。遮着半张脸的头发散开,露出一双圆睁的眼睛,血红血红地瞪着肖桂芬,脸颊两道血泪。

    “啊!”肖桂芬吓得后退一步,被脚边的簸箕绊倒,一屁股坐在地上。

    摇摇晃晃的地铁上,恍恍惚惚的灯光下,她似乎看到韩老头晃动着头发稀落的小脑袋,念念有词:载鬼一车……

地铁幽光 第一部分 地铁幽光 第一章(2)

    每个地方都有鬼怪的传说,不管是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还是穷乡僻壤之处,区别也只是传说的色彩。北京的鬼怪传说富有华丽的历史色彩,离不开皇城故宫的刀光剑影、深宅大院里的娥眉婉转。而穷乡僻壤的传说多半是荒郊野外的鬼狐精怪,无名坟头的磷火点点,最香艳也不过是书生夜遇女鬼,一段生与死相隔的恋情。

    鬼怪传说总是在黑暗里滋生成长,所以当地铁咔嚓咔嚓地驶过城市的地下,那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黑黢黢的隧道就成为鬼怪传说的新土壤。比如说被称为“鬼站”的上海地铁漕宝路,又或是神秘的北京地铁52、53、54号站点,当然也包括东渝市地铁古井站。

    顾名思义也知道古井站曾有一口古井,究竟有多古老,无从考证。因为当时那口古井已经极为残破,只剩半圈井垣,井里也已填平,长满杂草。也就是说,早就没有井的模样,也没有任何的历史价值,至少当时大家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地铁修建方案明确要经过古井这个点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位专家学者先过来看一眼。

    人不可貌相,井也如此。

    盾构隧道掘进机在地下二十米不断地挖出白骨,吓煞了施工人员,不得不中断施工,上报有关部门。市考古队派出专家勘察,这一查居然查出一百多具白骨,全城轰动,坊间诸多猜测。有人说这肯定是日寇侵华大屠杀的抛尸地,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清军入关烧杀的结果,甚至还有人推测是蒙古军的屠城之作。最后的考察结果没有公布,又或者公布了没人留意,毕竟楼价高企、粮食一天一个价、看病难如蜀道行走,谁有闲心关注几十年或是几百年前的白骨。

    只是,古井站的凶煞之名却传开了。

    而后,古井站建成尚未运营时,有个六岁的孩子为捡滚进站内的皮球钻进了地铁站,等人们发现时已过了一天一夜,他抱着皮球坐在隧道里离奇地死了。关于这个孩子离奇死亡的原因衍生出无数版本,有人说是吓死的,有人说是被地铁站的幽灵们掳走了魂魄。不管如何,他的离奇死亡为古井站的凶煞之名添上重彩浓墨的一笔。好几个地铁维修工人声称当他们在幽暗的隧道里踽踽独行时,曾看到暗角里站着一个抱着皮球的孩子,或是听到皮球拍打的嘭嘭声。人们称他为“古井站的皮球小子”。

    十四岁那年,麦青青和同学张岩打赌,独自在黑暗的隧道里走了一夜。她没有看到抱着皮球的孩子在角落里隐没,也没有听到皮球的拍打声,只是看到吱吱叫的大老鼠壮硕如同小猫,沿着隧道慢慢腾腾地跑着……后来,她在人前提起这段经历,总是轻描淡写的口气:鬼影也没一个。不过偶尔她会做梦,梦到自己在长长的没有尽头的隧道里。隧道壁上微弱的信号灯如鬼火,风好像从很遥远的地底吹来,带着古老的呼唤,而在角落的暗影里,似乎总有双眼睛在盯着她。

    这个梦随着她渐渐长大而消失,地铁古井站成为她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站点。上大学时,她每个星期搭地铁往返大学与家,毕业后每天搭乘地铁上下班。她最喜欢乘坐午夜的末班地铁,因为人少,灯光寂寞,明明是封闭的狭窄车厢,却有种置身旷野的感觉,完全不必担心视线无处安放,而且,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放肆地“偷窥”别人。

    “偷窥”别人是她的工作需要,身为新闻工作者,本来就是于细微处见真章。麦青青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常带着他们去车站、超市、影院等人多的地方培养观察力,判断某些人的职业特点、性格特征、相互关系。久而久之,麦青青就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别人的习惯,有时候还会加上自己的推测与想象。

地铁幽光 第一部分 地铁幽光 第一章(3)

    比如说,此刻角落里站着的一男一女,不怎么说话,只是相视微笑,不用想也知道是情到浓时的情侣,不过也许他们携手之前有不亚于韩剧那样曲折浪漫的爱情经历。又比如说,斜对面打盹的中年男子,一身的酒气,大概是刚刚结束应酬。他的眉头紧皱,眉间忧色重重,是在担心业绩下滑呢,还是担心股市崩盘?至于与麦青青同排的另一张长椅上坐着的英俊小伙子,面无表情,手里拿着一枝早春的山樱花,是要向女孩子示爱吗?为什么却没有一丝甜蜜的感觉?

    “古井站到了……”

    地铁广播打断了麦青青的思索,她背起包走出地铁,深深地吸口气,环顾着站台微笑了起来。最近她负责的社会生活版要弄个地铁十五周年的系列文章,她已经想好了,其中一篇就写古井站吧。

    相比那些新建的明亮堂皇的地铁站,古井站显然老化了。穹顶虽然高旷却粗糙,狭长的站台日见逼仄,地面的瓷砖拼接缝隙里塞满黑泥。但是,老旧反而更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就像《哈利·波特》里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充满无限的可能。

    有一阵子,麦青青痴迷《哈利·波特》,总是想象着自己也有相似的离奇遭遇,穿越自己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来到魔法学院。在她的想象里,这个“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直接等同于古井站。

    没有比古井站更叫人浮想连连的站台了,它是如此地阴暗。就像现在,末班地铁已经走了,站台上人走一空,仅有灯光在磨损严重的大理石地面上流淌。总是呼啸着的隧道也沉默了,暗沉沉的像个心思古怪的老人。

    麦青青从包里掏出相机,文章配上一张幽暗的照片,应该更添想象空间吧。

    镜头从穹顶晃到隧道,从隧道晃到站台,又从站台晃到广告画……麦青青一愣,赶紧将镜头晃回站台,定睛细看,那不是刚才同车厢的拿山樱花的小伙子吗?他蹲在站台边,身子前探到隧道里,手里捏着那枝山樱花,松开……她连忙按下快门,闪光灯爆出雪白的光。

    那个小伙子回头,惊愕地看着她。

    麦青青冲他笑了笑,收起相机,走过去,自我介绍:“你好,我叫麦青青,是晚报的记者兼编辑,正在筹备地铁十五年系列文章。刚才看到你往隧道里……献花,意境很美,所以没经你同意就拍了下来,希望你能同意我用这张照片作为配文照片。”

    他轻轻地摇头,说:“不行。”

    “看不到你的脸,而且很美,你看。”她将相机翻过来,屏幕朝着他。

    他淡淡扫了一眼,说:“确实很美,但还是不行。”

    “为什么?”

    “不为什么。”

    麦青青转动着眼珠想了想,他在这里献花,无非有两种可能:第一,这里曾经是他与她的邂逅地,后来因为某事,两人日行日远,今日他旧地重游,献上一朵可能对他与她都有特别含义的山樱花;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她死在这里,他来这里悼念。想到后一种可能,麦青青的心突地一跳,想起二十多天前非常轰动的一次意外事故,一个女孩子滑落隧道,被呼啸而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