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199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示威形式,德国动员装甲部队几乎到了夸张的地步,他们命令电视台对坦克开往德国波兰交界处的行军路线进行详细的描述,媒体拼命的渲染营造出一种德国要再来一次巴巴罗萨计划的氛围。但是稍微有点思考能力的人就知道这不过是一场作秀而已,真正的战争从来不会像一场表演一样声势浩大。

    与此同时英国军舰也从本土出发,浩浩荡荡的开往波罗的海,约翰·梅杰也希望通过这次的行动,来展现日不落帝国那快要松垮的肌肉。美国除了声援之外还表示这次北约的行动他们愿意支付三分之一的费用。

    一场代号“捍卫自由”的军事行动就这么展开了。这场临时组织的行动不过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可笑,反正美国人愿意支付费用,就当是去波罗的海公费旅行一趟吧。不过很快英国海军们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大错特错。

    这些年轻的水手们,将会第一次在波罗的海见识到了邪恶帝国的可怕之处。

第二十二章 苏维埃惩戒世界(上)() 
重新坐上谈判桌的波罗的海三国总统显得比之前硬气的多,对于亚纳耶夫提出的条件直接选择说不,指明他们不能接受亚纳耶夫提出的条件,这相当于让他们变成波罗的海三国历史耻辱柱上的卖国罪人。

    维陶塔斯则委婉的表示苏联应该跟他们商量一下,用一种更加隐晦的手段来阻止加盟国的分裂,而不是**裸依靠武力让他们屈服,也好让本国政府跟民众有点交代。亚纳耶夫面带微笑的欣赏着这三位领导人手舞足蹈的有趣表演,讨论越是深入,他就越察觉到不对劲。这些人似乎是在拖延时间,当毫无意义的讨论过去了三个小时之后,亚纳耶夫终于可以确认这群人的确是在拖住自己,等待援军。

    就当他准备结束这场无意义的讨论的时候,脸色有点难看的普京走上前,附在亚纳耶夫的耳边小声说了一个坏消息,“北约正在调动军队,从德国东部,芬兰南部以及波罗的海边界都侦测到了装甲集群还有舰队正在逐渐逼近。虽然德国与立陶宛相隔了波兰,但是英法两国的舰队和芬兰的装甲部队还是直接面对上了爱沙尼亚的领土。”

    这个剧情倒是完全出乎亚纳耶夫的意料之外,在他的算计中北约应该顶多发表一下声明谴责此次事件,没想到欧洲居然起了想跟苏联正面冲突的试探想法。然后亚纳耶夫一下子就想起白令海峡对岸那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亚纳耶夫朝普京点点头,当他将头专向三位国家领导人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暗自窃喜的模样,他们都自以为终于找到了可以让苏联忌惮的秘密武器了。有点失望的是,亚纳耶夫没有流露出他们期待已久的恼怒表情,阿诺德甚至怀疑刚刚亚纳耶夫接到的并不是北约部队压境的消息,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先是笑了一下,亚纳耶夫摇摇头,食指指向谈判桌上的三个人,“说真的,我现在的确对在座的各位有点刮目相看了。居然能让北约在短短六个小时之内这么大张旗鼓的调动军队向苏联施压,按照那群资本家无利不起早的性格,你们该不会又用什么资源做了抵押吧?”

    维陶塔斯刚想插嘴,就被亚纳耶夫用手势阻止了,他摆摆手说道,“算了,你想说什么我也不想听,我们苏维埃做事向来直来直去,既然北约打算正面跟我们起冲突的话,我也不介意将波罗的海三国变成另一个版本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听到古巴导弹危机,在场所有人都脸色一变。只见亚纳耶夫不慌不乱的站起身,吩咐了一下普京,“庞大的红色战争机器正等待着我的命令,现在我就向你们展现一下,苏维埃真正的钢铁洪流。”

    波罗的海现在和谈判桌上风云莫测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支舰队悄然无声的出现在这里,像自由的鱼群,大摇大摆的穿插在这片海域之中。

    波罗的海海域风平浪静,英法两国的水手们没有半点战斗意志,都在甲板上一边晒着太阳伸着懒腰。全然不像是一支进入了战斗状态的舰队。就连舰长也知道这次的行动不过是一场示威而已,况且也没有人愿意跟邪恶帝国的疯子们真刀实枪的来一场恶战。西方几十年来夸张的宣传将苏联最邪恶的一面烙印在这些可怜士兵的脑海之中,变成了本能的恐惧。

    一艘驱逐舰加上几艘护卫舰,稀稀拉拉的阵容漫无目的的在波罗的海海域游荡,就像找不到目标的无头苍蝇嗡嗡的来回扇动翅膀,企图寻找可以让他们稍稍感兴趣的目标。

    突然之间,一阵海啸般滂沱的水声钻入所有人的耳廓,包括舰长和水手都感受到地平线之外的地方传来地震一般的轰鸣。感觉就是有一只巨大的怪物正从遥远的深海之中朝着他们飞奔而来,但雷达屏幕显示却是一片空白。

    “赶紧查明原因是怎么一回事!”舰长皱了一下眉头,他焦急的将命令下去吩咐,命令所有船员进入紧急警戒状态,这些散漫惯了的水手才匆匆忙忙的跑向各自的岗位,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战斗状态。同时他们的目光都注视着海平线上席卷而起的白色水雾,以及由远而进,体积渐渐变得庞大的黑色小点。

    当这些士兵总算看清了怪物原貌的时候,愣在原地的舰长甚至在那一瞬间忘了发出警告。因为他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浮现出一只钢铁巨兽张牙舞爪的模样以及他在几年前曾在里海一带听过的诡异传闻。

    传说苏联人研发了一种既像大型运输机又像战舰的运输工具,在里海的海面上偶尔能惊鸿一瞥见到它卷起滔天巨浪的可怕身影,鉴于它扑朔迷离的身份,心有忌惮北约将它称之为“里海怪物”。舰长布莱登一开始还以为是谁编造的谎言,没想到第一次与里海怪物见面的方式居然如此直击人心。

    至于这家伙怎样做到无缘无故出现在相隔千里之外的波罗的海,恐怕至于苏联三军总司令才知道原因了。

    巨大的钢铁怪物似乎根本对这一小撮舰队没有半点兴趣,在保持了一段安全的距离,里海怪物就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同样武装到牙齿的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对这群人没有丝毫的兴趣,它的目标是在舰队之后的海域之中,还是根本不屑与英国人交手?而里海怪物带给英国海军的冲击却是非同小可,给之前那些还嘲笑苏联不敢动手的海军将领一个响亮的耳光。

    当所有人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真正的压轴戏码才开始上演。这支可怜兮兮的英法舰队刚送走了令人忌惮的钢铁怪物,就遇上了迎面而来的倾巢出动的波罗的海舰队。光是驱逐舰的数量上就足以碾压这支英法舰队,相形见绌的英国舰长布莱登被恐惧的利刃戳着脊梁,硬着头皮对波罗的海舰队说道,“这里是英国舰队,为了避免不愉快的冲突,请将你们的航向向东调整,完毕。”

    英法舰队没有入侵苏联地盘,所以他还可以在公海的海面上义正言辞,不过布莱登队长似乎忘记了苏联是不讲道理的,在他们的观念之中,海域分界线仅仅存在炮火和导弹能达到的最远射程。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波罗的海舰队的舰长给粗暴的打断了,“见鬼,你们是谁?一群从哪里过来的废物?是蒙古国的海军吗?我们波罗的海舰队向来不屑于跟弱小的可怜虫打交道,波罗的海舰队从来没有礼让别人的习惯,如果你们不愿意调整航向,那我们就直接冲撞过去!”

    这支从地狱而来的舰队的确信守诺言,直愣愣的朝着英法舰队冲撞过来,没有半点想要改变航向的意思。

    自知实力不如人的布莱登被对方这段蛮横凶悍的回复逼的无可奈何,只好命令船只调整航向,不准招惹这帮疯子,调整方向之后,英法舰队与这群深海利维坦般可怕的苏联舰队来了一个危险距离的擦肩而过。当英法舰队甲板上的水手眼球被这支气势庞大的舰队所吸引的时候,对方水手却连眼皮都不抬一下,直接无视而过,就像这些北约舰队根本不配当他们对手一样。

    一百年前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海军舰队,一百年之后红色苏维埃的巅峰海军,历史总是喜欢来一些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布莱登望着这支庞大的舰队,就像看见了巅峰时期大不列颠岛的影子。

    然而被西方惹怒的红色苏维埃巨熊,左手提着伏特加,右手握着镰刀和锤子,他将用自己的方式,惩戒整个自由世界!

第二十三章 苏维埃惩戒世界(下)() 
(今天三更吧,听着苏维埃进行曲码字实在是太有感觉了,文中的歌词为了押韵稍有改变。进行曲的中文歌词好几个版本我选择了听起来最霸气的那个。)

    局势还在僵持,亚纳耶夫用最态度强硬告诫这三位企图分家的领导人,你们休想从我手中拿走一块属于苏联的土地。而仗着身后有北约众国撑腰的波罗的海同样在苦苦支撑着。令亚纳耶夫有一种回到1959年历史时间线的错觉。赫鲁晓夫同样跟肯尼迪陷入了可怕的僵持困局,只不过那一次赫鲁晓夫用自己的退让避免了让人类进入末日的可能。

    只不顾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如同美国耿耿于怀的古巴一样,波罗的海政局不稳定也如同一颗锋利的钉子直接插入莫斯科的心脏。一旦亚纳耶夫选择了妥协,那么接下来的多米骨诺牌式的连锁反应将让苏联失去绝大部分的加盟共和国。

    亚纳耶夫不是在跟面前的三位小丑较量,而是在跟他们身后庞大的自由世界之间的角逐。

    丢出波罗的海舰队这张手牌,甚至连一些较为隐蔽的非常规性武器也拉上台面作为王牌打向赌局,亚纳耶夫手中能出的王牌已经不多了。看似步步相逼的强硬态度实属无奈之举,没有一个有底气的国家会这么随意的挥霍自己的王牌。假如北约再坚持一下的话,他真的就只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