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199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菲还在各方面对东部居民进行歧视和打压。

    班加西的抗议之声在中情局和克格勃的携手运作之下开始隐约形成了规模。长期扶持的地下组织通过宣传将苏联的民主,还有西方的自由思想同时烙印到部分的居民脑海中,让他们形成一个固有的认知,只要推翻卡扎菲的政权,建立联合政府,利比亚才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当然至于民族成分复杂的利比亚,阿拉伯人,民族之下又有细分的柏柏尔人,在没有强制性的中央集权政府管制下利比亚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美苏两国只是躲在背后笑笑而已。联合国五常之间的博弈注定会让利比亚这个国家变成一块动乱的定时炸弹。一旦引爆之后,作为炸弹破片的难民潮将会淹没欧洲大陆。首当其冲的就是福利社会国家。

    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同志向亚纳耶夫汇报利比亚的情况,比历史上90年代更加疯狂的军购,虽然石油产业占利比亚总收益的58%,但是绝大多数都被卡扎菲用在了军购上面。

    而且苏联和美国同时达成了某种默契的共识,与其留下卡扎菲这样不安稳的棋子,倒不如直接将他们从南非抹去,之后南非会成为谁的利益范围。就看谁有能力培植起统一利比亚的看门狗。

    原本在伊拉克北部跃跃欲试的巴格达迪被苏联通知一旦在伊拉克失势的话,就立马转进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利比亚。

    “班加西爆发的抗议已经预示着卡扎菲要走到陌路了。我们之前与他们进行的军事交易可以做一下准备停止了,我想接下来多国联合部队会轰炸利比亚的的黎波里,清除和打击卡扎菲的政府势力。”

    亚纳耶夫一边看着情报局提供的情报,一边分析着利比亚的未来,在利比亚贩售武器的情报人员也被迫与政府停止交易,转而向自由派中某些亲近苏联的家伙们寻求合作。

    “卡扎菲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阻拦不了接下来联合部队的打击,同时还要应付国内爆发的民众起义,所以这个时候在利比亚内部培植我们的势力才是重中之重。”亚纳耶夫抬起头,望了克留奇科夫一眼,“我想克留奇科夫同志一定非常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盟友了吧?”

    “当然,部署在利比亚的棋子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迫切的希望在利比亚发动一场战争,推翻现存的一切体质,建立起没有卡扎菲管理的国家。同时苏联格鲁乌的特种作战人员也进入了利比亚,积极帮助当地人员进行军事训练。”

    “利比亚的局势处于失控的边缘,他们随时能够爆炸一场战争。”克留奇科夫回答道,他也不清楚为什么亚纳耶夫会如此在意利比亚的死活,搞垮了北非并不能影响到苏联的在全球的布局,甚至还会损失一位军售的对象。

    “现在就等反对派们动手了,我想不单单美国,就连法国等其他也已经不耐烦了吧。除了法国估计到自己的欧盟小圈子,不希望卡扎菲输的太惨之外,英国早就想拿卡扎菲下手了。这次可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第一次一致对外的准备搞死一个国家。”

    亚纳耶夫合上了情报资料,他大体上已经能预料到接下来利比亚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班加西发生暴乱,自诩人民过渡委员会的组织发动反卡扎菲的战争,然后联合国介入,利用提案建立禁飞区,打击卡扎菲的政府军。

    一切似乎都按照着2012年的剧本在发展,唯一不同的是企图介入这场战乱的国家抱着不同的目的,苏联和美国想要利用利比亚为跳板,直接阻拦欧盟的崛起。而欧洲则希望清除自己身边的一颗不稳定的炸弹。

    “只是西方那些国家怎么可能意识到,美苏两国正准备利用利比亚将他们推向深渊呢?到时候可是一大片汹涌的难民潮,全欧洲的经济都在持续的低迷中度过,加上宗教冲突的矛盾因素,欧洲可是面临着一个世纪的难题。”

    想到这里,亚纳耶夫笑了,第一次笑的很开心。

    “苏联可以不顾政治正确这种遮羞布,那么欧洲是否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百六十章 班加西危机() 
第一更

    卡扎菲最近的日子可不好过,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终止核武器研究的他同时还因为大嘴巴的原因得罪了苏联。为了同时讨好双方,既采购苏联的武器,又跟美国政府保持政治暧昧的态度。小国政策实行墙头草两边倒这种投机行为不是没有,但是像卡扎菲这种玩的这么招人嫌弃的,却是屈指可数。

    班加西已经处于爆发的边缘,政府控制力正在逐渐的削弱,大街上到处都是抗议的人群,他们举着呼吁和平的牌子,抗议卡扎菲现在的政策。街道站满了游行的反对人员,拥挤,兴奋,不安等情绪混杂在一起。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推翻卡扎菲独裁统治,为利比亚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不过这场在大国之间博弈和操控“阿拉伯之春”可不是一场真正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而是大国之间为了瓜分利比亚石油和消灭卡扎菲派系而支持的武装暴乱。

    众盼已久之后,班加西终于陷入了动乱。

    游行人群挂着各式各样的口号,比如“将石油产业归还人民”,“卡扎菲家族滚出利比亚”。

    游行示威的第一天,班加西城市街道都受到了警察的镇压和打击,手持防暴盾牌还有步枪的警察,部队赶往现场,他们的枪口对准了人群。

    “不要再前进了,游行的人群请立刻解散,我们不会。伤害你们,如果你们执迷不悟的话,我们会采取强力措施。”

    说完以后,枪口对准了密集的人群,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在驱逐无效的情况下,执行杀戮命令。

    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变得安静下来,他们望着那些警察,眼神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愤怒和不安表现在他们的脸上,握紧了手中自由的旗帜。

    “无自由。毋宁死!”

    不知道谁喊出了第一句,接下来所有人的声音彼此起伏,从一开始的嘈杂纷乱,变成了后来的整齐响亮。他们所说的话逐渐变成一句统一的整体。

    “无自由,毋宁死!”

    他们跟随着第一句的声音又喊了一遍。

    “无自由,毋宁死!”

    警察转过头,表情复杂的望着身后的队长,此时这个下达命令的家伙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原本希望能够和平解决班加西危机的他终于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开枪射击!”他朝着人群挥舞着拳头,但是没有人动手。

    其中一个犹豫不决的问道,“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他们可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我说,开枪!”

    他们朝着示威的人群开枪,子弹穿过他们的身体,在密集的人群爆开了血雾。游行的人民开始往后逃窜,但是拥挤的人群却堵住了街道。不但后面有人朝他们射击,而且还有伪装成平民的哈米斯32旅的特种部队成员朝着人群丢出了手榴弹。

    先是手雷的爆炸将群众驱赶到特定的位置。然后又发生了一起可怕的爆炸。大街两边的窗户玻璃被巨大的爆炸声响震碎,这可不是一颗手榴弹造成的效果,而是一连串精心设计的爆炸。哈米斯利用大街上停靠的汽车制造了轰动全国的汽车炸弹爆炸案件。

    大街上到处都是炸飞的瓦砾和弥漫的尘埃。有人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还有人捂着鲜血淋漓的伤口在地上爬行。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这场事故就像一根导火索,炸开了班加西暴乱的序幕。游行人群被袭击的消息迅速在整座城市蔓延,愤怒的人群从家中跑出来,加入了抗议的行列。他们打砸焚烧店铺和汽车,哈米斯的计划非但没有阻止这场动乱,反而成为了动乱的催化剂。

    同情民众的警察不愿意将枪口对准普通人,他们放下了枪,甚至故意丢下步枪。将武器交给了愤怒的群众。不但如此,人群还利用自制的莫托洛夫鸡尾酒瓶攻击警察的盾牌方阵。

    半岛电视台比利比亚新闻还要提早的报道了这场发生在北非的动乱。电视报道的画面中到处都是翻滚的浓烟。模糊不清的叫喊,还有满地触目惊心的鲜血。

    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利比亚的身上,至于其他早想对利比亚落井下石的国家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神情。比如曾经有过冲突的乍得,还有********。

    没想到卡大作你也有今天。

    至于苏联的中国表面上没有对利比亚事件作出任何反应。但也做好了在联合国大会上朝利比亚动手的准备。虽然不可能直接进行军事打击,但是在联合国大会的提案上恶心一下利比亚还是可以的。

    “可以准备动手了,利比亚处于崩溃的边缘。班加西的暴乱将会在全国蔓延。当然,我们不会跟北约一起行动。毕竟最后一批萨姆防空导弹在两个月前刚刚交付到利比亚防空部队的手中。谁前期在禁飞区的上空中行动,谁就会成为打击的目标。”

    因为不经过苏联的军方,所以这次行动的主要单位是克格勃。他们利用国内亲苏联的势力,来进行颠覆活动。

    “那么卡扎菲怎么办?”克留奇科夫问道,“卡扎菲死了,形式对我们来讲会非常不乐观。”

    “卡扎菲死不死决定权已经不在我们身上了,如果他死了,那么接下来就等同于我们跟美国撕破脸皮相见。如果他的势力没有消亡,我们跟美国之间还可以保持一定的默契。”

    克留奇科夫很清楚亚纳耶夫所说的默契是什么,他们不但各自将势力范围伸到了利比亚油田,还准备联合起来,坑后来入局的欧盟一次。

    打头阵的法国,积极响应的德国,还以为自己能在这次的战争中发上一笔战争财。却不知道有两个更阴险的家伙一边微笑,一边握紧了背后的屠刀。

    “感谢卡扎菲为苏联所做的贡献,等你死之后,我们会为你风光大葬,极尽哀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