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199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某些流言蜚语而产生关系破裂。”

    尽管竭力的转移话题,多勃雷宁却对乔尼什基斯的陈述不以为然,他单刀直入的反问对方,“对了,您还记得联邦德国的哈尔斯坦外交政策吗?”

    乔尼什基斯奇怪的望了对方一眼。

    哈尔斯坦主义由联邦德国国务秘书华特·哈尔斯坦制定,他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但是作为四个战胜国之一而对德国统一负有责任的苏联除外。

    “当然,我并不会忘记德国那一困难的时期。”

    乔尼什基斯听到多勃雷宁语气有变,却不知道对方他准备要干什么。

    多勃雷宁摘下眼镜,自顾自的说道,“哈尔斯坦主义的本质就是联邦德国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当时的民主德国,因此不能同任何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哈尔斯坦主义也是你们的阿登纳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但后来难堪的事实表明,实行哈尔斯坦主义只能束缚联邦德国自己的外交活动能力,反而使自己被孤立起来。不是吗?”

    乔尼什基斯一下子不知道回复什么,只能说了一句“嗯。”

    “接下来就是新东方政策的时代,后来的勃兰特政府积极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之间的关系,在1972年你们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目的是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然后在1973年12月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缓和了德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冷淡关系,并且利用德国突飞猛进的经济状况成功的拉拢了当时绝大多数的国家。”

    捧得越高摔得越惨,多勃雷宁说话喜欢先扬后抑。

    “但是现在呢?”

    苏联特使抬起头,反击总算开始了,他一项一项的数落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出尔反尔。

    “德国对东欧国家所做的一切,不是正在从新东方政策重返哈尔斯坦主义的时代?你们想尽一切办法阻拦东欧国家,掠夺东欧国家,将他们当做是德国市场倾销的附属,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的制造业垮台了,失业的人民不得不前往欧洲刷盘子和洗马桶。也难怪亚纳耶夫提出瓜分政策时,会欣然的答应。你们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对方敲骨食髓吧。”

    乔尼什基斯的神色有些不自然,克伦茨上台之后的确放弃了某些既定的外交政策,转而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例如材料原产地的掠夺,为了保证西欧资本家们顺利的控制市场,直接垄断掉某一行业的龌龊内幕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德国的经济问题决定了右翼上台之后,东欧国家不会有好日子过。新东方政策变成了某种混合了哈尔斯坦主义的激进做法。

    最后旁敲侧击的补充了一句必杀,“像这样的政策,我们也很难保证,你们不会在苏联进行东欧问题时,不会做出某些阴暗的手段。比如美国国务卿访问东欧的事件问题,这难道是巧合吗?”

    说完之后,多勃雷宁非常平静的望向脸色苍白的对方,还有一脸无害的微笑。

    “你说是吗?”(。)

第八百五十三章 暴露的底线() 
(今天一万二千字搞定,月票砸起来吧。)

    乔尼什基斯被反驳的无言以对,不再向对方讨论任何关于联盟之间的问题,省的自取其辱。多勃雷宁也不在乎对方文过饰非的态度,他的目标是克伦茨,打探清楚对方到底在想什么,克里姆林宫才有应对的策略。德国不确定因素牵制着克里姆林宫的动向,亚纳耶夫需要考虑到“盟友”的举动会对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包括考虑是否导致原本的战略计划一败涂地。

    接风洗尘的宴会非常热闹,但是坐在贵宾位置的多勃雷宁却有些走神,他的心思全部都在克伦茨的身上,哪怕有人在举杯致敬时也显得心不在焉,希望草草的走完流程,早日进入正题。

    在总理府的贵宾接待厅用餐之后,克伦茨接见了远道而来的多勃雷宁,在一间隐蔽的会议室里,双方正式进入会谈。

    这次会谈的内容是保密的,除了忠诚可靠的翻译之外,双方都不希望让第三方知晓谈话的内容。克伦茨坐在沙发上,神态自若。没能看得出一星半点的心虚感,完全是镇定自若的模样。根本不担心苏联代表的责难。

    多勃雷宁的责问开始了,他质问对方,“如果真的按照克伦茨总理所言,我们之间的属于牢不可破的联盟,但是为什么美国会抢先苏联一步,开始联合东欧国家?又为什么刚好在于我们准备行动的这个点采取行动,难道这一切都只是巧合而已吗?”

    克伦茨一口咬定自己不知情,“说实话我们目前也还不清楚到底是从哪里获得了情报,还是对方访问东欧仅仅只是巧合。”

    克伦茨的说法站不稳脚跟,多勃雷宁反驳他的可笑观点,“巧合?是巧合的话又为什么能巧合到刚好与苏联的战略计划折叠在一起?恕我直言,这种概率比明天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几率还要低!苏联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也不希望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友。”

    “德国可是完全的置身事外,根本没有参与到所谓的东欧阴谋之中,就算入亚纳耶夫总书记所言,实际情况也是美国和东欧国家的内务事情。我们并没有知晓内幕的权利。德国在东欧问题立场是完全的支持苏联的做法,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的出现就是我们当中出了叛徒。”

    问题又绕回了原点,克伦茨一再声称德国并没有出卖苏联,然而现实情况看起来却不像想象中一目了然。即使是没有,德国政府背后肯定也有事情瞒着自己,从克伦茨的谈话和语气中,他捕捉到某些蛛丝马迹。即便不是他们,但也绝对和东欧问题脱不了关系。

    多勃雷宁搓了搓手,牵动了一下嘴角表示出笑意,但是在克伦茨眼中,这种冷笑却渗人的很。

    “够了,克伦茨总理,难道你真的以为苏联奈何不了德意志民主复兴党?”

    苏联希望克伦茨能够搞清楚自己的立场,他是被一手提拔的领导人,如果试图通过挑拨美苏之间的关系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德国明显还嫩了点。

    克伦茨倒是不怎么在意对方的威胁,甚至语气里还带着调侃的意味,“了解,当然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又怎么能跟亚纳耶夫坐在一起谈判呢,他可是敢把宗教教徒送进毒气室和焚尸炉的第六天魔王啊,苏联和德国之间的合作,不就是在某种摇摇欲坠的动态平衡上进行的吗。”

    话音刚落,克伦茨的态度就开始阴沉起来,“但是你也别忘了,这里是柏林。决定德国未来命运的人不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而是我们。德国的外交政策决定了我们有权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而执行计划。如果你们要将美国人的阴谋故意套用在德国的身上,那我也无话可说。多勃雷宁大使,请告诉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摧毁了德法苏三国同盟,苏联任人鱼肉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高傲。

    颐指气使。

    目中无人。

    克伦茨的态度说明一切,多勃雷宁原本就是试探性的进攻。对方却用高傲的态度拒绝了自己。听起来像是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利益?还是说已经和美国人在暗中做了见不得人的交易?

    没有实际的证据,但是已经可以试探出对方的想法。

    多勃雷宁没有反驳,因为亚纳耶夫下达的命令是无论结果如何,他都需要第一时间向苏联汇报,不管对方的态度如何。

    “看来这次的会谈可以结束了。”

    多勃雷宁站起身,他大致了解了德国的态度,虽然明面上告诉对方自己还是德国的合作者,但实际上某些立场问题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克伦茨说道,“苏联和德国之间的合作依旧按照计划进行,对吧?”

    “当然了,克伦茨总理,我们都希望能够建立欧洲的共同体,如果坚持认为德国的复兴必须从其他人的尸体上踩过去的话,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最后一句好自为之,多勃雷宁没有说出口。

    等到他与亚纳耶夫通话之后,这一切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接下来将会交给总书记亲自去处理,当初煽动德意志民主复兴党革命的时候,他还留了一张东德内部不为人知的底牌。亚纳耶夫总有一张秘密的底牌可以阻止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苏联终于服软了。”

    望着多勃雷宁远去的背影,克伦茨流露出胜利的微笑。

    多勃雷宁怒气冲冲的兴师问罪,最后什么都没得到,这一轮是德国赢了。

    但他不会知道,这一刻的胜利只不过是梦魇的开始。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知道受骗之后,脸上的表情依旧风轻云淡。并不是他不想出手,而是即便出现了意外,还需要计划还需要按照步骤继续进行下去。

    德国再怎么上蹿下跳,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东欧才是他的心腹大患。

    等到一切结束之后,他会让那些背叛者感到颤栗和恐惧。(。)

第八百五十四章 席卷燎原()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互相试探并没能够阻止美国召开东欧会议,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就算是亚纳耶夫也很难扭转东欧峰会的召开。

    白宫门口停满了国宾车队,四周围占满了戒备森严的特勤局保镖,这次的东欧会议的保障等级提到最高级别。在场所有高层领导都感觉到一种不安的气息。自从东欧剧变之后,他们就没有感觉过这种不安的动荡感。

    那个徘徊欧罗巴的红色幽灵,又回来了。

    带着不甘与仇恨,盘旋在东欧的上空,巨大的阴影笼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罗的海和土耳其,都被列入了他的阴影范围之内。

    应邀而来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