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师成说到这就把嘴闭上了,有些话不能说太透彻,不然该引起赵桓的疑心了,相信以赵桓的智商,应该能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

    赵桓听梁师成说完果然沉默下去,如今宋清已经占据河南、河北、山东,都快有一半的国土了,自己还能给给他什么地方?再给下去的话,恐怕自己这个皇帝都无处可待了。

    可若是不给的话,方腊更不会惯着自己,到时候被说落脚之地了,能不能保住脑袋都不好说。

    沉吟片刻才道:“老梁你觉得宋清还想要那?”

    梁师成一副为主分忧的模样,故作沉思状,好一会才道:“陛下,老奴觉得不是他想要那的问题,是在如今的情况下,朝廷还能守住那里?跟着这个思路,老奴就在想,朝廷是不是可以凭借长江天险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时,再一举收复失地,当然,这只是老奴的愚见,英明不过陛下,陛下一定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赵桓仰首望天,不住地喃喃道:“以长江天险相隔,与宋清划江而治。。”

    好半晌后才道:“嗯!这个主意不错,老梁,你即刻替朕拟旨,加封宋清为江北道安抚使,同时传旨给江北各州府,今后必须绝对服从梁王的旨意”

    梁师成暗暗得意,心说梁王千岁,您老人家放心,只要有我在这,准保经常往您那倒腾土地,什么时候把大宋折腾光,什么时候为止,您老准备好接收就是。

    这回又完成梁王的一项重托,将来自己到了梁王手下的时候,职位一定不会小了,梁王可是个重情义讲信用的人。

    梁师成这边加封宋清的旨意刚刚送走,明州那边就派人向赵桓禀报,梁王千岁命人从海上给他带来了礼物。

    从海上送来的礼物?赵桓有些迷惑,难道宋清这么快就有回复了?可是也不应该从海上来吧?随即他又想起,若是梁山海军能赶过来救援他,一定会比陆上人马来的快。

    不过得到具体消息后,赵桓难免有些失望,来的居然不是人马,只是两口大箱子,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

    当箱子打开之后,赵桓的失望转眼就不翼而飞了,因为箱子里装的就是传说中威力无比的火炮。

    何栗观摩梁山军演回来之后可是说了,这东西无坚不摧。现在自己有这种东西在手,还用再惧怕方腊的贼兵吗?只可惜就只有两门,若是再多些就更好了。

    这次赵桓很快就梦想成真了,派去洛阳的人传回消息。加封梁王的旨意到了洛阳之后,梁王虽不在家,但留守洛阳的军机大臣吴用立刻代表梁王答应赠送朝廷十门火炮,用来消灭方腊的叛军。

    火炮同样还是在海上运来的,这次随赠的还有两百枚炮弹。

    赵桓这才想起来,刚刚见到火炮时,自己有点高兴太早了,居然没想到炮弹的事。不过这回他总算是聪明了一把,立刻召集军器监的工匠,火速仿制火炮和炮弹。以便将来摆脱对宋清的依赖。

    有了十门火炮在手,赵桓信心大增,提拔在河北兵败的种师道为招讨使,全权负责对方腊叛军的反击。

    就在赵桓厉兵秣马准备同方腊大掐一场的时候,宋清已经率领三万骑兵火速赶往京兆府。

    邓元觉提兵五万正在猛攻那里,但京兆府的军民抵抗很强烈,加之里面粮草兵员充足,所以邓元觉一时也没有打下来。

    京兆府一直处在朝廷的管辖之下,所以告急的文书已经无数次送往临安,但赵桓现在自身都难保,那还有精力管他们?尤其是现在已经将江北之地尽付宋清,所以救援的事就同他更没关系了。

    京兆府即是大唐的长安,地理位置自不必说,而且那里距离河南太近。所以宋清绝不允许方腊的人马占据那里。

    三万骑兵之外,宋清已经命李俊率一万水军沿渭水逆水而上,与自己会师在京兆府城下。不过由于是急行军,所以笨重的火炮只能交由步兵在后面带着跟进了。

    宋清与邓元觉可是有过节的人,也正是因为这,邓元觉才主动要求带兵袭击京兆府的。其中未尝没有寻宋清报仇的想法。

    这家伙也不知是天生胆大,还是根本没瞧得起宋清,居然只带五万人马前来,好像宋清手下那几十万人马都是空气似的。

    从太行山赶往京兆府的路途可是不近,快马加鞭奔驰一了天,在到达富平的时候,大军扎下营寨。

    随着天色渐晚,劳累一天的士兵都已经休息。宋清却在中军大帐里一边用热水泡着脚,一边看吴用给他的奏报。

    不是宋清的胃口太大,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河北之地被金兵祸害的实在太过残破,仅凭山东一地已经有些供应不过来。

    而在开封府后面,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则因为没有遭受金兵的洗劫,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损失,尤其那里靠近京畿,要相对其他地方富庶许多。若是这些地方都能伸手相助一下河北,那河北的恢复进度则会快上许多。

    所以宋清才要将这些地方控制在治下,可以说方腊出兵给他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不然他若贸然出兵的话,很容易引起大宋臣民的反感,辛苦营造起来的威望也必将大打折扣。

    现在看来,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不过梁师成这家伙现在说什么也不收银子了,是怕自己事后报复他吗?

    想了想,提笔给吴用去了一封信,要他甄选一个合适的官职给梁师成,当然了,这只是名义上的,像梁师成这样的人,想在梁山为官的话,估计得等下辈子了。

    接着宋清又拿起京兆府知府和府司马的资料。

    知府冯玉,为官平庸,在百姓中也没什么口碑,应该属于那种混吃等死的主。司马夏侯成却甚有才干,若不是他调度有方,积极组织军民抵抗,估计京兆府已经被攻破了。

    嗯!这样的人若能为我所用,倒也不错。

    正琢磨间,王庆的前军师和枢密方翰在帐外告进。这两人严格来说都是文人,并不适合行军打仗,不知是不是立功心切,居然坚持着跟宋清跑了下来。

    这个时候宋清还以为他们已经累趴下了,没想到居然跑来找自己了?也不知他们找自己干什么,吩咐铁锤让他们进来。

    李助和方翰都是满脸风尘之色,不过精神头却很足。进来之后向宋清施礼后,李助先开口道:“打搅千岁休息,臣请罪”

    宋清摆手笑道:“我这人没那么多规矩,你们怎么不去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

    方翰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递给宋清道:“这是微臣与李兄刚刚完成的京兆府地形图,与方腊军开战在即,臣等二人觉得千岁应该用得着,所以先给千岁送来了”

    京兆府地形图?他们怎么会有这东西?宋清一脸疑惑地接过来,打开仔细观瞧。

    似乎知道宋清心里在想什么,李助又道:“好教千岁得知,微臣早年与方兄都曾生活在京兆府,后因得罪权贵,才不得不南迁淮西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宋清一直很重视地图,现在虽有地图在手,但也需要派人印证才行,这不是对他们不信任,而是习惯使然。

    点头称赞了他们几句,然后让他们坐下,微笑道:“两位都是才智高绝之士,此次对阵方腊军,不知可有什么良策?”

    其实两个人来,一是献地图,同时也是想在宋清面前表现一番。

    李助干咳一声道:“既然千岁问起,那臣就抖胆说说心中的愚见”

    宋清心中好笑,明明就是来表现邀功的,还装出这副样子,不累吗?

    ——

    红票终于要过千了,感谢投票的朋友!

第二百章将计就计() 
李助、方翰虽有邀功之嫌,不过宋清确实想听听他们能说出什么来,这也未尝不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

    李助向宋清告了声罪,然后打开交给宋清的地图,指着地图道:“京兆府原为前朝都城,若是在从前,别说邓元觉只率五万人马围攻,就是十万大军进攻,在城内准备充足的情况下,仍很难攻破,更何况历经战火,城墙年久失修,许多地方都已经坍塌,邓元觉的人马又非乌合之众,怎么会久攻不下?所以臣断言他一定有阴谋”

    听到这宋清确实对李助有些刮目相看了,自己得到的情报只是京兆府的官员如何如何,却从未有过城墙方面的。如果真按李助所言,邓元觉很可能是在前方给自己挖了个坑。

    看来自己真是有点轻敌了,想到这,宋清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示意李助接着说下去。

    见宋清重视自己的说法,李助不由打起精神,继续道:“我们此去京兆府,原本有两条路,沿着前面这条大路走下去,过渭水之后,经骊山直达京兆府,另一条则稍稍远些,那就是绕道咸阳过渭水去京兆府”

    “现在京兆府危急,邓元觉一定会认为我们心急救援京兆,所以若我是他的话,一定会在骊山设伏,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因此我建议千岁绕路咸阳,虽然远些,但却没有危险”

    此时宋清的思路已经沿着李助的提示延伸开去。

    邓元觉号称宝光如来,是方腊最倚重的人物之一,武功谋略皆是上上之选,同时又与自己有仇,他会只用这么简单的计谋对付自己吗?

    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方为取胜之道。

    老和尚,我承认小看了你,不过你恐怕也小看本王爷了。

    同两人又商讨一阵后,宋清要他们回去休息,然后命人火速传令李俊,率水军赶到渭南与自己汇合,然后人马沿渭水而行,即不走骊山也不走咸阳。

    邓元觉的人马不是很多,想要包围自己是不可能的,他依仗的无非是突然袭击,现在自己带兵水陆并进,护为犄角,他再想突袭自己,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通过这件事,让宋清觉得李助心思缜密,似乎更适合在朱武那里。而方翰则还需要继续观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