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落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刘汉盛的管家从后堂跑出来大喊道:“各位大人,不好了,老爷他悬梁自尽了。”

    众人皆惊,匆匆赶到后堂一看,刘汉盛已经气绝身亡。

    陈主簿率先回过神来:“太守大人不在了,我们除了要好好安葬大人之外,还要想办法应对城外的宋军。周统领,这里只有你懂军事,不如你来牵个头吧,是战还是降,我们大伙全听你的。”

    陈主簿的话说的很鸡贼,周统领是战是降他们早就知道了,现在把周统领推出来,无非是防止以后楚军卷土重来,他们可以说是周统领决定要投降的,人家手上有兵有权,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也阻止不了。

    在场的这些属官一听就明白陈主簿的言下之意,纷纷表示赞同。只有周统领一介武夫,脑子没转过弯来,还以为众人是真心推举自己来牵头,于是道:“既然众位都推举我来牵头,那我也当仁不让了。陈主簿,你现在就派人去宋军大营给邓元觉送信,告诉他刘太守的事情,让他给我们三天时间为刘太守办理后事,三天之后,我们一起献城投降。”

    众人顾不上刘汉盛还尸骨未寒,个个面带喜色,称赞周统领顺应民意。

    继柴桑、舒州失守之后,才不到一个月徽城又失守了,寿春城的熊焕也没力气发火,每天早朝看着朝臣七嘴八舌的争吵,半天也拿不出一个对策,心中更是烦闷。

    “陛下,我们还是迁都吧。”自柴桑失守,高克恭躲到临安城之后,大司马高义就天天躲在家中,不敢在熊焕面前出现,熊焕也顾忌高家的势力,暂时没有动他。现在朝中各大派系只剩下丞相吴世奇一家独大。面对困境,吴世奇首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熊焕又扫了一眼群臣,原属于高义和项通两派的官员都不敢说话,自然也没人敢提反对意见。

    熊焕有些愠怒:“丞相是要让朕把寿春城拱手让给邓元觉吗?”

    吴世奇感受到了熊焕的怒意:“臣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现在寿春还有五万守军,粮草也很充足,坚守个三五年问题不大。只是陛下不能留下来亲自守城,一旦城池被宋军围住,那我大楚其他地方可就与陛下失去了联系。”

    熊焕心中更怒,要不是两年前听了吴世奇的建议,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最近半年,熊焕下了无数命令让其他郡县去救援柴桑、襄阳和晋城,可是各地都阳奉阴违,找各种借口推辞。就算有答应出兵的,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派出五百、一千的兵力走个形式。

    熊焕强压着怒火:“那依丞相之见留谁下来镇守寿春,朕又该迁都何处?”

    吴世奇见熊焕虽怒,但已经心动:“虽然要迁都,但寿春城也至关重要,不能丢失。臣建议在皇室宗亲中选择一位留守,太子殿下就是最合适的人选,陛下可任命太子为监国,替陛下镇守寿春。至于迁都何处,臣觉得江都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远离战火,百姓生活富足,去那边蛰伏几年,以后未尝不能卷土重来。”

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阳遇刺() 
吴世奇的话虽然让熊焕很恼怒,但仔细一想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自己留下来守城是不现实的,一旦城破那整个楚国就彻底完了。只要自己还在,楚国的政权就能继续延续下去。

    把太子熊心留下来守城也是最适合的人选,若是留下别人,万一像舒州和徽城一样也向宋军投降,那楚国就白白丢失了一座重镇。同时太子留下来,也能激励守城将士的士气。

    熊焕又扫了一眼站在下面的群臣,见没人有其他更好的意见,只好道:“事到如今只能听丞相的了,这几天大伙都准备一下,三日之后启程去江都。至于留下来守城的人选,除了太子之外,大司马高义久经战阵,他也留下来协助太子守城。”

    高义可是熊焕心中的一根刺,要不是他侄子高克恭临阵脱逃,宋军哪有这么快攻到寿春城下。把高义留在寿春,既避免了去江都之后还要看见他,还能向城内的百姓表明,朝廷并没有放弃寿春,太子和大司马都留下来了。

    见熊焕把高义也留在了寿春,吴世奇心中更是窃喜,这样一来迁都江都之后,整个朝堂再也不会有谁敢和自己唱反调。

    三日之后,熊焕带着群臣奔赴江都,走了没几天,邓元觉带着宋军也杀到了城下。

    守城的楚国太子熊心本来还踌躇满志想要大干一场,这时看见城下黑压压的一片宋军,心中不免有些慌乱,毕竟他从来没有领兵上过战场。

    “大司马,敌军三倍于我,现在该如何是好?”熊心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

    高义略带鄙视的看了他一眼:“殿下不用慌张,寿春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城,这邓元觉虽然厉害,但我们也有大军五万,城内存粮足够支撑五年之用,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奈何不了我们。”

    熊心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嘴上却不肯认输:“我哪里慌张了,别人怕他邓元觉,我可不怕。要不是父皇不准我出城迎战,我非得让宋兵知道我的厉害不可。”

    高义没有说话,心中的鄙视却更盛。

    城外的邓元觉知道熊焕已经逃走,也没有急着攻城,依然是让人把城池团团围住。

    “看这架势熊心是打算做缩头乌龟,不敢出城迎战了,这仗恐怕是有的打了。”吴腾看了看城头上的熊心,心中不免有些抱怨。

    邓元觉却微微一笑,反问道:“这样难道不好吗?熊心要真敢出来和我决战,反而会把我的计划都打乱的。”

    吴腾不解:“啊?大将军您的计划是?”

    邓元觉笑着反问道:“等田无忌打下襄阳,项楚退守随州之后,三皇子肖彻就会离开柴桑去夏口驻守。只要他能守住夏口就算立了军功,那时和三皇子一起来的大皇子他心中会怎么想?”

    吴腾眼珠子一转,突然明白了:“两位皇子来楚地都是为了要立军功以便于将来争储,如果两人都没有军功,二人还可以和平相处。要是三皇子立了军功,而大皇子寸功未立,心中不免会有些嫉妒。”

    邓元觉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到时我再给大皇子一个机会,让他来攻打寿春,明眼人都知道,寿春迟早都会被我们拿下,只是时间长短罢了。大皇子肯定会欣然接受,到时徽城和柴桑不又全部回到我手里了吗?”

    吴腾连声称赞:“岂止如此,那时他们两支大军的补给也反掐在我们手上了。”

    襄阳城下,田无忌刚刚下令发动了最后的总攻。项楚已经整整坚守了三年,本来他还能再支撑一段时间,但宋军攻到寿春城下,熊焕迁都江都的消息成了压倒襄阳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又加上最近齐军不惜代价的攻城,项楚再也守不住了。

    “项将军,东门失守了。”

    项楚有些不甘,抬头看了一眼城外的田无忌,大声喊道:“打开西门,我们突围出去。”

    田无忌立刻分兵拦截,但依然抵挡不住项楚的骁勇,被他带着剩下的三万大军撤回了随州。

    襄阳城虽然拿了下来,但邓元觉已经领先自己太多,再不加快进程,只怕大半个楚国都要落入宋人之手。

    田无忌若有所思,一边朝着城内走去,一边盘算着下一步是应该继续和项楚死磕,还是先分兵去占领楚国城池。

    就在田无忌刚踏入城门的时候,两边突然窜出六道人影,一起朝着田无忌偷袭而去。

    刚刚打下的襄阳城本就一片混乱,心不在焉的田无忌一时也没想到项楚撤退之后,城内居然还有刺客留下。

    身边的几个亲兵急忙拔刀迎战,六名刺客被拦下了四个,剩下两人在同伴的掩护下,瞬间冲到田无忌身前。

    田无忌身为齐国大将军,一身武艺也是不凡,慌乱中抽出腰间长剑,一连刺出六剑想要迫开面前的一人。

    谁知那人早已研究过田无忌的剑法,身体毫不避让,迎着长剑冲去,剑尖“噗呲”一声,直接没入那人的肩胛骨,但同时长剑也被那人手上的双钩卡住。

    另一名刺客则趁机一剑刺向了田无忌的后心,田无忌长剑拔不出来,只得撒手,勉强扭动身体避过要害,但长剑还是在偏离心脏一寸的地方刺了进去。

    田无忌强忍着疼痛,运起内力折断剑身,随后迎面一掌拍向了偷袭自己的刺客。

    刺客举掌相迎,双掌相碰,“砰”的一声巨响,受伤的田无忌借着对方的掌力飞出了战圈,重重跌倒在地。

    这时随军出征的天齐教高手也赶到现场,十几人把场中的六名刺客团团围住。

    为首的一人跑到田无忌身边,只见他已经昏了过去,剑伤处仍然血流不止,刚才的那一掌也伤到了经脉。

    “朱法王,你快看看大将军,他伤的很重。”田无忌的亲兵队长十分紧张,出了这种事情,他作为队长难辞其咎。

    朱法王名叫朱亥,和候赢一样,也是天齐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

    此时朱亥满脸忧虑,先是出手封住了剑伤处的几个大穴,又拿出天齐教的外伤灵药天齐断续膏抹在伤口处,暂时替田无忌止住了血。

    “快把大将军抬回去找军医医治,这里有瓶药丸,大将军醒后先给他服下。”说完朱亥从腰间摸出一个药瓶丢给了亲兵队长。

    “隐星教的陈磊陈长老,朱某应该还没认错吧?既然来了,那今天你们都留下吧。”朱亥转过身就朝着刚才刺中田无忌的那人走去。

    “陈长老你先去和雷堂主会和,我们拖住朱亥,以后我的家人就拜托你了。”陈长老身旁的一人挡住了朱亥的去路。

    “李长老放心,你们的家人我都会照顾好的。”留下的人必死无疑,陈长老心里也清楚的很。

    “想走,没那么容易。”朱亥纵身一跃,想要跳过李长老,直接去拦下陈磊。

    李长老不慌不忙,从衣袖中掏出两根跗骨钉朝着朱亥打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