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落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孟奇下令白硅殿后,挡住燕赤行的反追击,自己带着贾云奎先行撤回聊城。

    燕赤行远远地瞧着撤走的秦军,脸上的笑意更是古怪。

    秦军疾驰离去,可没出十五里地就听见前方喊声震起,放眼望去,一片火光四起,随后山坡两侧的芦苇也被全部点着。刹那间,四面八方,尽皆着火。大风一吹,火势更猛。秦军一时大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季云突然引了一万人从前面杀了过来,贾云奎急忙抽身上前,对着白孟奇大喊:“大将军你先率军撤回聊城,这里自有末将应对。”

    白孟奇也不推辞,率着部分残兵爬上山坡,直奔小路而去。

    季云见被白孟奇逃走,心中愠怒,抽出长剑,齐刷刷的向贾云奎刺去。这季云可不是一般的武将,他自幼在神鹰堡学艺,算起来还是肖彻的师兄,这贾云奎哪里会是他的对手。

    两人交手不到十个回合,季云就一剑挑落他手中的长枪,将贾云奎刺于马下。

    白孟奇摆脱追军后,从小路绕出,直奔聊城而去。在离聊城不到十里地时,突然听到身后又有一支部队追来。白孟奇心中大惊,刚要下令迎战,回头一看,见来军居然是白硅。

    原来白孟奇撤走后,燕赤行就亲自带着大军冲杀了过来。白硅还想着趁机斩杀燕赤行,可一交手才反应过来,眼前的老头不仅仅是宋国的大司马,人家还有一个身份是神鹰堡的堡主。

    交手不到三个回合,白硅就被燕赤行重创,要不是身边的秦军拼死抢出,白硅就要命丧当场。

    好不容易捡了一条性命的白硅,本想带着两千残兵走另外一条路引开燕赤行,没想到燕赤行根本就不打算追击他,无奈之下,只好率军撤回聊城,没想到路上反而遇到了因为遭遇埋伏而被耽搁的白孟奇。

    两人合兵一处,继续朝着聊城撤去。快接近城池时,听见前方又是喊杀声一片,原来是乌昌臣带着四万大军正在攻打城池,看这形势,聊城也是危在旦夕。

    白硅顾不上身上的伤,就要带兵上前救援。白孟奇一把将他拉住:“别去了,我们赶紧撤回邯郸。”

    白硅不解:“为什么?聊城还没有丢,我们现在赶过去一定能杀退乌昌臣的。”

    白孟奇解释道:“杀退了又如何,后面还有燕赤行和季云的四万大军,我们一样守不住。那时一旦被宋军围住城池,我们就得全军覆没。现在撤回邯郸,我们还有扳回来的机会。”

    白硅咬了咬牙,只好狠心的抛下聊城跟着白孟奇离去。

    秦军离开没多久,燕赤行和季云也率军杀到了。在三人的合力围攻之下,聊城没撑多久就被攻破了。

    “大司马,白孟奇和白硅逃去邯郸了。”清点完战场,乌昌臣向燕赤行汇报。

    “邯郸现在有多少人驻守?”燕赤行问道。

    “算上白孟奇带走的两万残军,现在邯郸的守军最多也就三万。”乌昌臣答道。

    燕赤行一阵冷笑:“这次我也学学邓元觉,我们兵分三路,我率四万大军去邯郸围住白孟奇,你们二人各带兵三万,去给我拿下整个兖州。”当初邓元觉也是用这一招困住高义和高克恭叔侄,然后分兵拿下整个吉州郡。

    “那聊城派谁留守?我们军中还有不少是陛下的人。”季云提醒道,他知道燕赤行也是打算和邓元觉一样割据一方,自然不能让肖衍的人接管聊城。

    燕赤行想了想道:“无妨,太守就用肖衍的人,这样也能让他对我们放松警惕。但军权必须得掌控在我们自己人手上。”神鹰堡培养出来的全部都是江湖高手和沙场战将,对于政务并非他们所长,所以只好用肖衍的人了。

    “陛下,大司马传来捷报,他们已经重创白孟奇,现在兵分三路,准备拿下整个兖州。不过邓文英也趁机出兵潭中城。”建邺的皇宫中,肖衍正在聆听前方的战报。

    “想那天罗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帮派,人家才用三万大军就横扫了整个冀州,而我们的大司马率军八万,耗时半年多才打下一座聊城,这实在是有损我大宋朝的颜面。”肖衍听到捷报并没有高兴,反而还有一丝羞愧。

    袁成策陪着笑脸劝道:“账可不能这么算,大司马的对手是白孟奇,而高克恭遇到的都是些虾兵蟹将而已。”

    肖衍听到高克恭,转过头对高义道:“这高克恭当初不是跟着太尉一起归降了我大宋吗?怎么后来又去投奔了天罗教?”当年高克恭在建邺做过一段时间的俘虏,那时肖衍也瞧不起他,所以登基之后一直没有问过高义关于他侄子的事。

    而高义一直都想回避提到天罗教的事,见下肖衍亲自发问,自知无法隐瞒,只好将高克恭被邓元觉戏耍,以及被邓文豪陷害,误杀熊焕的事情说了一遍。但他没来建邺的真实原因并没有说,只说是不愿意连累整个高家背负弑君的罪名,才甘愿脱离高家,流落江湖,至于后来怎么会加入天罗教,就一无所知了。

    肖衍听完觉得可惜,高克恭虽然算不上名将,但对邓元觉可是恨之入骨,如果他肯归顺大宋,将来说不定也是对付邓元觉的一把利器。

    “太尉你可愿修书一封,劝克恭将军来投我大宋?朕愿意封他为大宋的车骑将军。”肖衍心想如果能招降高克恭,那不仅自己能得一员战将,还能得到他替天罗教打下的冀州郡。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议() 
“臣愿勉力一试,但克恭与臣分开已久,能否劝他归降臣实在没有把握,如果失败,还请陛下不要怪罪。”高义只能答应,但他心里清楚高克恭是不可能投降宋国的,所以提前来了一个免责声明。

    肖衍哈哈一笑:“这是自然,就算克恭将军不愿意来我大宋,朕也绝不会迁怒于太尉。”

    说完高克恭的事,肖衍又问袁成策:“楚国复辟之后,联合齐国一起又对大将军用兵了,你说这次大将军能打的赢吗?”

    袁成策以前也是肖衍的太傅,哪里会听不出他的言下之意:“大将军这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伐燕失败了,还让项楚钻了个空子。现在又被田无忌和姜桓楚所牵制,如果他再败了,我们就有机会收回楚地的控制权。”

    “那朕是否应该把大司马调回来呢?现在大司马在秦国刚刚打开局面,现在放弃伐秦着实有些可惜。”肖衍面露为难之色。

    “但我们大宋除了大司马之外,还有谁可以对付大将军和田无忌呢?”袁成策也是为难。

    宋国的情况和秦国有些类似,都是缺乏优秀的将领。但秦国是因为长年的和平所导致的,宋国则恰恰相反,因为长期的战乱,国内优秀的将领并不少,但因为军事大权一直都把持在邓元觉手上,所以军中大部分的将领也是他的人,这才导致肖衍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肖寅站了出来:“陛下,臣请命去丹阳负责对楚地的战事。”

    肖衍眼前一亮,自己倒把这个皇兄给忘记了。肖寅早年在邓元觉的麾下效力过,跟着大将军一起抵御过楚、秦的攻击。后来又被先皇肖道成派去了楚地制衡邓元觉,还在许昌和齐军交战了三年,说起来也算是一员经久战阵的猛将。

    就在肖衍正准备答应的时候,袁成策说话了:“殿下确实是骁勇善战,去负责楚地的战事也是极佳的人选。但先皇驾崩前曾说过,大宋的军事全权交由大司马负责。现在的丹阳留守魏中行也是大司马的心腹,如果这个时候派殿下过去,会不会让大司马误以为陛下想夺他的兵权?另外荆州的吴腾,十几岁就跟着大将军南征北战,一身武艺更是出自天刀门,这样的对手殿下想要胜他也不容易。”

    这番话又让肖衍动摇了,让肖寅去丹阳不是不可以,但提前是他必须打赢,可面对以擅守著称的吴腾,肖寅能打赢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万一要是输了,再想请燕赤行出兵,只怕得付出一些代价了。

    看到肖衍犹豫不决,肖寅又道:“丞相大人,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我大宋上百年来战争不断,为什么到现在居然会找不出一个能领兵作战的人?这究竟是因为找不到这样的人,还是其它原因?”

    袁成策明白肖寅的言下之意,只好低头不再说话。

    肖寅又道:“现在不是我大宋国无将可用,而是我大宋朝廷无将可用,论起战将数量,就算是齐国也未必能比得上我们,只是这些人要么在大将军的麾下,要么在大司马的麾下。臣不敢妄议先帝,但臣知道,如果陛下您还遵照先皇的遗命,那未来仍然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

    肖寅的话说的十分大胆,这要是放在平时,肖衍完全可以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但现在内外交困,仔细品味这番话也有几分道理,军事全部交给燕赤行不是不可以,但未来如果他和邓元觉一样呢?何况肖道成驾崩前也明确告诉过肖衍,燕赤行也是一个野心家。

    肖衍还是拿不定主意,又看了看高义,问道:“太尉,你也说说你的意见,究竟是该派皇兄去丹阳负责楚地的战事,还是该把大司马调回来?”

    自从四大世家倒台后,宋国的朝堂上全部换成了年轻的面孔,无论是丞相袁成策还是大皇子肖寅都不到四十岁,只有高义这个外来户,执政经验丰富,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轻易发表意见,无论是支持谁都势必会得罪另一方,而这两方的势力都不是自己能惹的起。

    但肖衍亲自发问了,自然不能再默不作声,高义只好又拿出了自己最擅长的那一套,不直接表明观点,反问道:“刚殿下提了一个问题,臣也想提一个问题,如果现在就要向荆州开战,那殿下或是大司马会采取什么策略?”

    肖寅想了想道:“荆州有二十万大军,我们在丹阳只有十万,如果选择正面强攻,我军几乎没有胜算,若是我领军的话,我会选择等,等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