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支从赵军防御阵地射出的火箭跃上天空,然后完成一道漂亮的弧线,接着一头扎入丹水河之中。随着箭身上的油布散开,水面上顿时出现一团燃烧的火。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让所有赵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释放的火箭并未将丹水点燃,却把对岸的战火激活。随着轰隆隆的震天鼓有节奏地释放出来,河西岸原本极其安静的树林之中突然涌出大量黑水。以为自己眼花的赵军阵地观察哨忙揉揉眼睛,定睛观瞧这才发现汹涌而出的根本就不是洪水,而是铺天盖地的的秦军!

    “敌人上来了!”

    随着一声凄厉的警告声传来,一阵箭雨也随之而来。根本来不及躲闪的兵卒还没琢磨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便被飞矢射翻在地。

    负责渡口防御的大将赵凤听到对岸的鼓声,心里也是犹豫一下。毕竟有昨天对岸秦军的晃点,以至于害得大伙儿冒着雪在阵地上守了一天,却什么都没有等到。

    再次听到阵地观察哨的确认警告,他这才知道秦军此次是真发起攻击了!连忙戴上头盔提着弩弓走出大帐,约束乱作一团的兵卒组织防御,然后依靠在防御阵地内的木墙后面,抬头看看远处山腰上的投石车观察哨位。

    兄弟!我们能不能守住阵地,就全依仗你们了!

    这个念头刚出现,就见观察哨里走出一人。举起红色小旗和蓝色小旗,用旗语通知山下的投石车准备射击。

    赵凤参军时就被分配到旗兵部队,所以能解析出旗语的动作和其中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当看到红色小旗出现时,心底顿时打个突。这是禁止射击的意思!他们在搞什么哪!?难道秦军没有下水吗?

    “将军!快看!”

    随着身边一名观察兵的提醒,赵凤也来不及再去考虑山上有没有出问题。再次认真计算好对岸秦军箭阵射过来的飞矢的间隔时间,忙偷空侧身朝丹水河瞄了一眼。随即缩回头,却突然愣了一下。

    “你们谁看到对岸有什么!?啊!”

    随着将军反复的询问,终于有人回答说对岸好象是再修桥!之所以回答【好象】一词,是因为这边的观察时间不够!敢冒头出去的兵卒,有的就是他此生最后所能看到的光景。稍微躲闪不及时的,当场就从木墙上给射翻下去。赵凤也没胆量直接去看个仔细,咬咬牙坐下来琢磨问题。

    船都没用!秦军修桥又有什么用!?他们怎么修桥!?

    赵凤抬头看看纷飞的箭矢,刚想计算时间以便再瞄上一眼。就见身边刚才喊话的那位兄弟中箭摔落下去。甚至都没来得及喊一声:啊,就这么死去了!于是,最终决定还是不要冒险去看个究竟。

    “对岸现在什么情况?秦军到没到河中心位置?谁知道!?我可告诉你们!要是被秦军给打过来,咱们一个也活不了!”

    听到将军的不断提醒下,开始有不怕死的赵卒冒头一探究竟。在连续付出伤亡的代价下,终于看清楚对岸的浮桥进度极快。此时已经完成河面全部宽度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貌似正在加快进度。

    这种战时所架设的浮桥并不是打桩架桥的那种方式,是利用兵卒们手中的木排木筏作为桥基并连接起来以达到横跨河水的目的。这种架桥方式的好处就是快而且省事,部队出行涉水必备之工程设施。

    负责追回由吕楚所带领的工程团队的孙十三没有让大伙儿失望,就在工程团队准备离开平陆县城赶回秦国时,十三及时赶到并将军队寻求工程团队帮助的意图告诉了吕楚。希望她能即刻返回前线,给部队在丹水河上修一座浮桥出来。至于行动细节以及行动命令,到达前线以后会由主帅王龁告知工匠们怎么做。

    当吕楚听到这个请求时,不由地紧皱眉头露出不悦。你们前线需要工匠造桥,应该直接找秦王申请批准才能施为。我们可是有返回期限的,超过这个期限就要被问责!大家都有各自的公务在身,你们行事如何不按照法度办事!?

    孙十三也没想到吕楚竟然会如此不给面子,忙澄清说吕子此时已经深夜渡河并且进入赵军的防区。如果浮桥无法按期完工,吕子所带的小队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希望吕工师看在昔日的情面上,即刻带队返回前线!

    其实在这事上,也不能怪孙十三没琢磨明白其中的缘由。他毕竟长期跟着吕子身边,所以很少会接触到有关于秦国法度方面的问题。再说,就算有什么大事发生,一直掌控大局的吕子也会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修改。因此也就给他造成一种假象,认为人情有时是可以大于法度。

    而吕楚就不同了,自打升任工师一职后,失去庇护的她所见所闻更多的都是与秦法直接有关的方方面面。其完善却接近残酷的问责机制,简直令人是无法想象的。

第239章 依法治国() 
作为当时优秀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变法期间将法家学说发扬光大。而法家所崇尚的,就是依法治国。而由商鞅提出的【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之说,也就被秦国上下所推崇备至。由此带来的就是世人传说的秦法严峻,但也是造就强秦的基础之所在。

    积重难返的周朝天下,已经进入天下纷争的时代。虽然还有人极力在维护人伦纲常,但相对于战争年代的那时而言已经显得十分羸弱。倒不至于说了不算,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会被人们酌情处理的。这也是许多卫道者痛心疾首之事,却也只能无奈地看着道德进入衰落期。

    法家所倡导的就是治乱世用重典的手段,虽然太过严厉却也让人们学会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由此所带来的,就是道德也被有限度地保留下来。后世对法家治世的手段褒贬不一,却都无法否定这个学说在当时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毕竟它早就出一个强秦,这便是历史给予后人的答案。

    自从王翦请回传说家族的后人,秦国兵器制造业便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适用于制造方面的法律条文也就随即产生,它要求每一名工匠乃至每一名管理者都要用严谨的态度去完成自己的工作。目的只为保证这些兵器被制作出来以后是最精良的,而不能让身在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来印证其实用性。

    相关法律规定,所有加工出来的兵器上面必须刻有工匠们的名姓。当此件兵器达不到其使用效果时,以便由专业部门借此追查此兵器的监工及制作者是谁。

    打个比方说,一件矛戈由工匠孙十三制作出来,那么上面就需要刻上十三的姓氏,孙。这还不算结束,兵器制作期间负责车间管理的工头是李信的班,那么当他检查完毕后,就需要也在这件兵器上刻下他的姓氏,李。

    工师吕楚当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作为兵器制造工厂的总负责人也需要在这件兵器上刻下她的姓氏,吕。整个制作过程到这里就算是全部结束,再剩下的步骤就是装箱出厂并配发给各作战部队使用。

    由于有严格规范的制作工序,同一型号的矛戈都可以进行互换组装。当兵卒在作战中无法避免地造成武器损坏后,他们就可以将破损的矛戈重新拆解组合。

    因其简单便捷的组合工艺,使得任何一名兵卒都可以轻松完成这一组装工作。由此所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保证部队在失去后勤保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完整无缺的兵器进行对敌作战。假如是秦国弩弓出现损坏,就可以将其中完好的散件组装出一支新的弩弓。任何一个完整的零件装配使用,都不会出现卡槽对应不上的问题。

    天地尚且有缺,所以凡事没有绝对的。秦国兵器制造工厂即使有如此严谨的追责制度,仍然无法避免运作过程中的纰漏出现。当这个万分之一或者是十万分之一的问题发生以后,追罚令随即便会下达到工师的手里并由他负责处罚。

    假如有一批武器存在的问题并且超出一定数量,那么追罚令就会问责到车间主任的身上并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大批武器存在有质量问题,那么身为工师的这位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小命问题能否周全。过度严谨的管理制度也就导致众工匠们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由于仍然会有手艺超群的工匠被问责,时间一长使得吕楚也就适应了这种环境。当习惯成为自然,严谨的态度造就凡事都要依法办事。所以当她听说此次吕子自作主张直接调动工匠团队返回前线,根本无法适应这种随意性。再说工匠团队耽误归期是要被追责的,其中最轻的处罚也是跟着她一起去戍边!

    自从有小雨儿归队以后,孙十三就不再把吕楚当大嫂看。若不是前线需要团队,他现在就会动手直接将楚楚绑了去。面对这么多工程人员,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早知道是这么个结果,当初就应该带一支百人畴骑队过来!

    吕楚得知吕子有危险后,其实也是急在心头。见站在对面的孙十三不说话,只好说道:“十三哥!没有王命在此,吕楚擅自决定工程团队去前线是要杀头的!吕楚深知我家公子需要工程部队帮忙,但吕楚不能牺牲这百十号人来成全我自己的忠义之事!”

    孙十三看看对面的楚楚姑娘,突然感觉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将军跟主帅定有三日之约,不管他此次过河能不能完成任务都会在三天后返回或者是咱们的大军过河去救他。我现在赶过来,已经过去一天半的时间。如果你还在犹豫不决,那么吕子的死就是你害得!昔日的情义哪!?难道都让狗给吃了吗!?”

    吕楚看看门外的众工匠,突然长叹一声。“对不起!十三哥!吕楚还是不能答应这个要求!假如。。。假如公子。。。吕楚也会随他而去的!”

    听到这个答案,孙十三是跺足捶胸。“你也不怕死,吕子也不怕死。既然你们都不怕,为何就不能去前线架桥!?你们只要完成这个任务,以吕子的身份在事后做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