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回信的王龁是如释重负,他最担心的就是秦王让主力部队继续推进。走出帅帐朝着都城咸阳的方向叩了三个头,以借此表示对明君的崇敬之情。假如接到的命令是让大军就地展开进攻,坐享地利的赵军马上就有翻盘的机会。果真到那时再琢磨明白,再想去后悔都来不及。

    得到修整命令的的秦军终于松了一口气,在山上赵军的观望中开始撤往丹水河防区进行修整。如果说上党战役的秦赵兵员伤亡比例是一比二的话,那么随着丹水河战役展开就是二比一的伤亡比例。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战场上本就充满无数个可能。总结就是结果,所有曾经的可能或者是原因都将忽略不计。重要的是我军胜利,就这么简单!

    收到从前线观察哨传递回来秦军撤军的消息,廉颇也长出一口气。看来从现在开始到来年雪融冰消为止,不会再有任何的战斗了!

    想到新年一词,赵军主帅廉颇突然有种想去会会秦军主帅王龁的冲动。作为目前拥有最强军事实力国家的两位大将,其实心里都知道该如何去保存自己的实力。并且都深知国家一旦失去主力带来的严重后果,这也许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随着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在腊月头一天纷纷而至,白色将曾经的杀戮战场留下的痕迹全都抹去。老将军廉颇站在山顶举目眺望远方,回望刚刚逝去的记忆。看似赵军一直在败退,其实不然。我赵国骁勇之士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与装备精良的秦国部队作战,仍然创造出接近一比一的战损比例。事实胜于雄辩,且让后来者去细细品读这段历史吧!

第253章 通天大道() 
据说在腊月二十七的那天,秦赵两军的主帅果然相见。其中会面交流的事情,外界对此并不知晓。此事传到在光狼城中的吕子耳朵里,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既然有当前情报部门的主管否认,这个谣言便不攻自破。至于是否果有此事,恐怕只有当时处理过的几个人知道罢了。而作为其中之一的知情者吕子并不打算告诉任何人,那么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会存在。

    至于打小报告的,完全可以无视的。你总要有个证据才敢回去跟老头子汇报,若是空口无凭空穴来风就有意图陷害忠良的嫌疑。就算秦王大度而不去计较此事,吕子也会想办法处理好这件事情。混进这个圈子容易,可要是一旦没踢出局再想回来恐怕是势比登天。

    由于此时的大雪封山,秦赵两军就此罢兵不战。在暂时和平的气息笼罩下,参战人员冒着风雪严寒度过了一个平安祥和的新年。活在当下便是座右铭,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的时光是很重要的。至于说明年开春以后两军再战,那个还是等到时候再说吧。若是成天光想些生离死别,活着还有什么劲头吗!?

    随着书信的往来,王龁被秦王要求回国述职。这其实也是他的初衷,毕竟两国的主力全都被黏在上党而不能退。若是没个彻底解决办法,不单是赵国会被拖垮,就算现在后勤补给充足的秦国也会被彻底拖垮。

    几十万大军在外的补给消耗几乎就是个天文数字,这还不算负责往来运输的后勤部队的消耗。因为大雪的缘故,此时修筑的通天道也随即被迫停工。这也就导致给前线运送粮草的后期保障,暂时无法按期提前到达。所带来的消耗也是与日俱增,甚至还出现所运送的粮草在途中便已经被吃光的尴尬局面。

    作为身在前线的主力部队,消耗巨大仍然有个固定数量。每人每天所需要的补给,只会少而不会越来越多。相比之下,负责后勤保障的运输部队消耗就大。

    打个比方说,一名军工负责运送一百斤粮食去前线。沿途他也需要吃饭,以便确保有充足的体力推车挑担。而他所食用的粮食不可能另外携带,毕竟一个人的运力是有限度的。那么也就是说,这名军工的饭食是从这一百斤粮食里出。

    如果与在前线作战的主力部队相距不远的话,军工沿途消耗的军粮就少并且可以保证大部分粮食都按期送达。可要是彼此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范围内,军工沿途消耗的军粮就会大于他负责运往前线的粮食比例。

    等这些粮食补给运抵到目的地时,沿途消耗下来可能还剩下不足五十斤粮食。这还算是好的,若是再因为天气不佳以及道路不给力,送达到前线的补给能剩下二十斤都极有可能。

    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个案。只要牵扯到国家进行对外作战,各诸侯国都会面临这种运输途中的消耗所带来的弊端。而秦国之所以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组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工程部队,目的就是为尽最大能力去减少沿途无法避免的消耗。由此,由都城咸阳朝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笔直大路被设计出来,也就是被人们传说的通天道。

    这种当时的高速公路,确保了将运输部队在途中的消耗减少到最低。过去需要一个月的路程,现在利用修好的通天道只需要一周的时间。而另外一个好处则是,在国内组织并投入支援前线的作战部队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到达。

    兵贵神速,被通天道体现到极致。

    魏国在边界地区驻守有五万主力部队。饶是如此,现在也已经感觉吃不消。刚进腊月门,魏王在得到秦赵两国罢兵的消息后,马上下令让军事部门通知边关主将晋鄙调整部队进行轮值。命令要求最好能分三班往来更替,一次只需留守一万五千人马为善。

    这五万人马尚且如此,由此便知供养几十万人马的消耗到底有多大。咱们在这里就没必要再去列出什么计算公式,比如每个人每天消耗多少粮食,然后乘以多少得出的总数。再比如多少亩收入多少担粮食,然后再去计算出国家粮库储备需要多少担才不会让前线闹粮荒。关于这些问题,还是让喜欢数学的童鞋费心去吧。

    随着新年即将来临,华夏大地普降瑞雪。这就预示着来年依然会是个丰收年,怎能不让众农户们是欢欣雀跃。各地纷纷组织大小型的庆祝活动,以此来感谢上苍对华夏子孙的垂爱有加。

    民间对于这种庆祝活动是相当严肃的,就算官府也不会在这几天里去催要谁家拖欠的钱粮。再穷的农户哪怕全家少吃两顿饭,也是要凑上几枚铜板以示对上天的感恩之情。这也是为图个吉利,希望年年都能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那时的人们都是敬畏天神的,他们始终坚信只要诚心祷告就会被天神听到。

    光狼城的军民也不例外,认认真真地搞了一场这样的大型祭祀活动。其中所使用的三牲供奉都是最好的并且还是数月前就已经开始准备的,由此可见其重视程度。

    吕子正好也在城主韩永成的府上,便跟着大伙儿一起忙碌。好生体验了一把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自然也是其乐融融。夜晚来临,在巨大的篝火旁,是他有生以来头一次跟着跳祈福的舞蹈。动作极其简单却充满无限热情,倒也让人跳得是心潮澎湃流连忘返。

    那一夜,美丽的夜空铺满了繁星。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照明翩翩起舞的人们。就在这一刻,传说中的天神仿佛真的来到人间。轻轻抚平人世间的伤痛,并消弭了战火硝烟。用充满无限张力的热情,深深地将他的子民拥入温暖的怀抱。

    身在其中的吕子舒服地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着这份暖暖的感觉。抬头注视着光狼城上空那座美丽的月宫,感觉着全身被天地拥抱着的感觉。彻底沉淀下来的心情对此充满了似曾相识的感动,深深地吸口气却突然之间热泪盈眶。

    这难道是在娘亲怀里的感觉吗?真好。。。

第254章 个人意见() 
“将军!天色已经不早了!”

    随着身后传来一声提醒,让此时站在邯郸昌盛客栈院中赏月的吕子回过神来。回头看看原来是随从常羽,笑着点点头表示自己会马上回屋睡觉。等常羽答应着离开,吕子再次抬头注视着皎洁的月光。。。

    就在半月前,还沉浸在新年喜庆之中的吕子便接到秦王密令。于是与城主韩永成洒泪而别,带领此时还留在身边的五个人踏上征途。

    主将韩永成,原为韩国将军。因为韩王将上党地区割让给秦国,所部也就理所当然归属秦军序列。当时的他不是不想带领所有属下离开光狼城返回韩国,而是因为秦赵两国不顾冬季来临提前派大军进入上党而将他们的归路切断。

    赵军在调动中便将这支韩军理所当然划归他们所有,为安定军心也就暂时没来得及换防。这也就导致及时赶到的吕子彻底控制住光狼城,并提醒韩永成当前的身份应该是秦军序列而非赵军序列。事实就是如此,再加上两人之间还有些渊源在里面,于是,这位韩国将军便决定服从韩王令,带领部属改旗易帜归顺秦国。

    当初吕子答应等事情过去以后就带着韩永成出去,但现在的上党归属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于是承诺只要等这事正式结束以后,就会正式申请秦军部队过来接防光狼城并将韩永成的家眷接回都城咸阳定居。

    等到那时,吕子就会申请秦王批准韩永成交出军职,以便跟着他外出游历各诸侯国。

    有个承诺就好,毕竟目前的形势就是如此。韩永成深知自己既然身为一名城主,就该知道什么是身不由己的道理。此时的太行山上还有几十万的赵军在虎视眈眈,起码要先把这个问题合理解决以后才能考虑游历吧。

    蒙武和王翦两个人已经调防,因为当初的约定。他俩都被如约留在军中任职而不再跟随吕子走南闯北,毕竟也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经过不断的实战证明,蒙武和王翦都是堪当此任的。再说国家正在用人之际,相信他们会在不负众望在随后的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

    李信、孙十三和常羽其实也被收入军中,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