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队,跟随一名地方上的向导直奔目标区域而去。

    自从在长子县城秘密擒获冯致远以后,吕子打算将钦犯押回国受审的机会一再错过。他不是抓紧时间办完此事,毕竟有夜长梦多之说在那摆着。但也确实分不出人手来,这也是不得不一再拖延的事实。

    昭襄王到野王城后,吕子也曾面陈此事。希望大王能给个处理意见,毕竟这关系到秦国太子的消息。秦昭王却表示此时还是再缓上一缓吧,好歹抓住的,绝不能在沿途再走失了。

    直接杀了当然最好,至少可以一了百了。可问题是自从线索就从这儿断裂,秦太子的下落恐怕就再也打听不到。秦昭王也没打算去大牢看看这位太子的老师,也是担心睹物思人再一剑把这位给斩了。不过他也给吕子下达命令,那就是等上党战役进入尾声以后押着人犯随大军一起返回。

    再说野王城可是秦军的粮草中转站,由重兵把守的城池根本不用担心冯致远被谁趁乱救走。为确保不会被人捡漏,吕子把无法被敌人破译的巡哨时间表教给范成龙使用。再他依将令离开之际,仍反复嘱咐范库头要看护好朝廷的钦犯。在得到保证后,这才放下离开野王城。

    至于如何派重兵环伺大牢,范成龙自然是要依计调整部署的。咱们在此把此事简单提及一下,后面就不用再出现牵扯。

    秦军撒出去的斥候会在半路上相互交换信息,若是紧急就会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各自的主将。这种信息共享很给力的,尤其是在战场上显得更加重要。

    让人欣慰的是,沿途收拢起来的被打散的游勇还真不少。不经意间,又多出三百多名年轻的秦卒。可是唯一让吕子感觉到奇怪的是,这些散兵游勇对大营派出通讯营一事全都不知。别说是曾经见到过,听都没听说。

    事实就是如此,这些兵卒要是听到撤离的命令,就会想办法寻找自己的部队。再加上有大帅的撤退命令,所以不用担心事后被当成逃兵处置。

    正因为没有碰到由蒙武和王翦组织的通讯营,这才导致他们既不敢往丹水河逃也不敢距离自己所属防御区太远。这么做也是确保自身安全的举动,假如碰到自家的大部队就可以解释被敌人打散的。此时正准备组织人手打回去,起码还有个说辞解释。

    吕子并不关心散兵游勇的解释,在失去与主力消息的情况下仍肯留下来的都是好汉。稍微没点信念的,相信现在早就逃走或者是投降赵军了。于是勉励几句,表示诸位也是暂时留在军中听用。若是后面找到各自所属的部队,随时欢迎你们返队。交接用的证明材料自然是有的,大伙儿尽可放心就是。

    秦军的治军法度到底有多严,现在早已不得而知。可要是单凭听谁的解释就可以不治擅离职守之罪,此事恐怕还有待商榷。若是有某个兵队的将军出具调动证明,那么就是因为将令离开作战岗位的。

    看似都是放弃作战岗位,其中的区别有天壤之别。一个是要被治罪的逃兵甚至还会连坐,而另一个则是为国而忘却生死的英雄!

    众兵卒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感恩戴德表示愿随吕将军攻城略地绝无二话。若是需要采取攻击手段,希望将军能把任务先交予自己这些人上去。

    闻听此言,吕子差点笑出声来。估计小兄弟们也是看到自己手下的这些老兵的原因,这才有如此说辞。秦军各部里面确实有老头兵不假,但那也都是根据比例进行严格调配出来的。军队中的年轻人居多,也就看着不是那么显眼。可是象这样清一色的情况,貌似在诸侯国的军队里都不多见。

    有什么大不了!?咱还就带着这些老人家们去创造出秦军不败的神话!吕子微微一笑,让李信带着前来请命的众军下去修整并顺便检查各自的武器装备。这人光有勇气还不行,赤手空拳如何打仗!?

    随后也就得到李信的报告,兄弟们的武器保存完好,有的随身携带的箭矢几乎是一箭未发,看来应该是没有与赵军发生过正面冲突。

第379章 准备决战() 
从野王城秘密进入赵军大后方的这支秦军所驻扎的位置很有讲究,此处距离目标大王庄仅有十里地的路程。根据斥候及时反馈回来的消息,大王庄周围有数千赵军驻扎。至于庄内是否还有赵军存在,目前还没有收到侦察报告。

    根据秦军的作战命令要求,不管大王庄有没有赵军都是要拿下的。长途跋涉都是为赶时间,此时既然已经临近目标区域就需要就地休息恢复。明日可一鼓作气包围这支赵军部队,前提是绝不能放跑一个人。

    毕竟武安君那边还没有开始收缩包围圈,作为随后会首当其冲的大王庄守军在此刻更不能提前暴露。打仗并不看谁的兵多,可是多一个人就能多出一份力量。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吕子这才决定部队进入修整并找来那些被打散的兵卒谈话,希望他们全都能参加明天的包围战。答案还是肯定的,年轻的军卒纷纷表示愿意参加此战。

    关于明天是否首开上党之战,吕子并没打算给秦军大帅白起汇报定夺。考虑到大战将至需要严格保密,军中的通讯方式一概改为人员传递。信鸽暂时是不能用的,只要牵扯到军事机密就不行。由此所带来的,就是需要执行秘密作战任务的将官都有个便宜行事权。

    白起亲自去野王城找吕子谈话,其中就牵扯到这个便宜行事的问题。当他提及到这个问题时直接跟吕子承诺,你别管通讯不通讯的,想打直接下手即可!前提是能打赢的情况下才可动手,本帅可不希望事后去给谁的坟头上香火!

    返回的李信见吕将军独自在那傻笑,便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刚才离开的这帮年轻人能行吗!?面对赵军的突袭甚至未发一箭,到时候果真上去再怂了,岂不让人家笑话!?

    吕子却不这么认为,打仗需要勇气是一方面,知耻而后勇也是一方面。没有直接沿河逃走而是选择留下来,就已经证明他们还把自己当成一个兵。这样的人仍然值得信任,而且明日之战甚至会所向披靡。

    李信深知吕将军看事情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也就自此相信了。

    明日即将开战,你如何还不回去休息!?吕子见李信站在那犹豫,只好问道:“李将军还有事!?”

    李信仿佛在给自己做思想工作,还没打定主意就听到吕子问话。点点头,表示确实还有点小问题。“大将军!此地所剩军队估计只有赵军所部,咱们收拢这么多秦卒,里面不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听出李信所担心的问题,吕子微微一笑。“能有什么问题!?若是丹水河的东岸没剩下秦卒就不对了!咱们的大帅都差点被他的学弟给抄了老窝,紧急撤退令必然是在匆忙撤退之中发布的。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武安君何必要派出蒙武和王翦所部过河传递撤退消息?”

    李信琢磨琢磨也的确是这么会儿事。“言之有理,末将明白了!但愿蒙武和王翦两位将军平安无事,你说咱们这都快要到达当初我军部署的最前沿了,如何还没有他俩一点消息?”

    吕子其实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对面的赵括到底想要什么。不过此时看来,只要他还没有得到蒙武或者是王翦随身携带的那件东西,相信两个人暂时还是安全的。

    这个赵国的小括到底意欲何为!?难道蒙武和王翦随军带着九鼎,赵括想要替他赵国君问鼎而知天下?不能啊!?这个不是应该都放在周王宫里面的吗?

    这种大逆不道的念头也就是一闪,吕子忙晃晃头把这个想法甩掉。正想跟李信说点别的,抬头却发现李将军早已不知何时离开。这小子!是越来越没军纪了!不告声退就敢跑!?

    。。。。。。

    大王庄内的秦军并不知道距离十里地外已经出现强有力的支援,冒烟突火仍在拼死抵抗。外围的赵军此时显然也失去耐性,劝降不成便展开大规模突防。可是面对到处都是障碍的街道,让最给力的骑兵失去机动力。迎面飞泻的箭雨,几乎如割稻谷那样成片倒下。

    王翦的防守布局极其合理,在确保步卒不容易靠近的同时,利用街道和房屋为依托狙杀赵军突防成功的骑兵。其中也多亏秦国弩弓优秀的射程和穿倾力,百米之外完全无视赵军配发的盾牌。若不是这种远程武器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一旦被对方的步卒冲进村子就麻烦了!

    饶是如此,也让守军开始感觉吃不消。发现赵军步卒已经攻至村口,忙准备往设置在村子里的第二第三道防线撤。众秦国兵卒显然也都豁出去了,有的干脆不再后撤。

    目标太近导致手中的弩弓失去作用,于是纷纷摔碎远程武器跳出掩体杀入敌阵。这种自杀式冲锋根本无法阻止攻击部队的脚步,跃出的身形只是一闪便被淹没。

    根据当初安排的防守方案,村子中间的将是最后的一道防区。而这里只有一百多还能拿起武器战斗的伤员,也就是开始留下的那支预备队。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喊声在深夜里显得极其清晰,赵军的每一次靠近都证明外围有兄弟战死。最后的时刻就要到了!没想到结果仍然不出所料!

    为了让剩下的兄弟有机会逃出去,有重伤员开始让自己相熟的兄弟提前动手以免被随后被冲进来的赵军辱杀。只要丢下自己这些不能走的负担,他们仍愿意相信会有人活着离开此地的。

    “将军!兄弟们!你们的情义,我们心领了!这辈子恐怕是还不上了,咱们说好下辈子还!快走!”

    此时听到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近,蒙武使劲攥攥腰间的佩剑。回头发现有伤员见兄弟不愿动手就想举兵器自杀,大声命令把武器夺下。

    “对不住兄弟们了,都是本将军无能!没办法保护你们周全!但你们不要忘记,我们是最优秀的军人,所向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