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王建看着走出来的魏国公子无忌,却不知为何听到心底传来一声叹息。若不是有太后的懿旨,本王才不会跟这个要兵权没兵权,要人品没人品的公子瞎胡搞呢!

    唉!还是咱的吕子处处为寡人着想啊,知道我齐国此时的和平得来不易!此心倒也难得!等把这位打发走了,再召进宫一叙就是。

    齐王建一直对魏无忌的印象不太好,其实是有原因的。在他看来若是这位是自己的哥哥并且很给力的话,外出讨伐的齐军总指挥自然非齐无忌莫属。

    而事实恰恰相反,魏无忌身为魏王安的哥哥,却只能在家养一堆门客撑场面!假如里面没有不能被外人知之的糗事,他魏王如何肯把兵权交予外人!?

    看着连身将军甲胄都没有的魏无忌,齐王建就是一肚子五名火气。你说!啊!人家赵国在那打仗,你个魏国公子却跑来跟本王谈什么合纵连横!

    此战与你何干!?与我大齐又有何干!?

    据传递回来的魏国军事实力情报中显示,魏王手底可调动的军队不会少于四十五万。果真魏王信任你,还用找我们跟着凑去热闹!?单就你们一家出兵就够!

    齐王建想罢,重重嗯了一声却没讥讽魏无忌。毕竟还有个面子在里面,齐王建并不想就此把关系搞僵。无论如何,下面这位好歹也是魏国君的哥哥!

    自三家分晋,被分裂的晋国从此变成了三个诸侯国。魏文侯得到周威烈王的册封,封土建国至今已历经风雨沧桑一百二十七年。传至魏安釐王,已经是魏国第七代国君。

    在那个公道不在人心的年代,凭实力说话也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站在殿下的魏无忌和坐在王座上的齐王建并未感觉此次会面有何不妥。饶是如此,魏无忌仍然感觉自家要比此时的田齐家更正统,毕竟魏国建国要早于得到分封的田齐将近四十年。

    四十年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起码是一代君侯在位的时间!若是按照封土建国的年限算辈分,你田家至少晚了咱魏家一辈!

    骄傲的魏无忌回头看看大殿门口,听到上面有动静也跟着冷哼一声。

    “大王!此人果然还是来了!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吕子就是个如假包换的秦国细作!咱们这边一有动作,他随后就到了!他若不是为秦国游说而来,我魏无忌现在就一头撞死这!”

    心烦的齐王建见魏无忌说这话的时候几乎是背对着他,心里更加不悦。说来道去,你不过就是区区一魏国公子,本王可是手掌齐国天下的一国之君!如此失礼!简直不可理喻!

    齐王建咬咬牙,好歹没发作出来。“听魏公子如此肯定,有什么依据!?”

    并不知道自己失礼的魏无忌大大咧咧地笑道:“这还用依据吗?咱们齐国出兵是去哪儿?当然是去上党打秦军!他吕子大老远来你们齐国意图阻止我们出兵,不就是想让他们在上党能够站稳脚跟吗!”

    “咱们。。。!”齐王建重重地嗯了一声,没再说话。

    作为一国之君最忌讳的,就是有人跟他分享他的属国,齐王建自然也逃不过这个怪圈。再说此时的齐国从前姓吕,说心里没有点疙瘩纯属是自我安慰。此时听到有人跟他说咱们齐国,不由地气极反笑。

    “看来无忌公子没拿自己当外人啊!哈哈!”

    其实刚才这些话都是魏无忌的无心之作,也可以理解为是两个圈子的人凑在一起说事。各说各事,出现不可调解的矛盾也就在所难免。

    前文书中曾提及魏无忌是因被魏国君忌惮,所以才会一直没有得到兵权。可他并不想就此沉沦下去,干脆学人家齐国的孟尚君广收门客以扩充自己的实力。虽然手下已有三千众,却也因此存在个不争的事实。

    门客,必然是由心恨没被国君赏识的怀才不遇的那些人构成的主体。因为其中大多没有经历过官场的打磨,所以为人处世更多的是用混江湖的那套路子为基调。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魏无忌身边团结起一大批江湖人士。随着圈子的组成复杂,他也就有意无意地跟着学。随之而来的就是说话措辞更近于豪爽的江湖习气,而远了官场上的诸多禁忌。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混官场等同于原本的大嗓门要捏着鼻子说话。该发表意见的时候,有时甚至什么都不能说。而混江湖恰恰相反,想说就说而且还要比谁的嗓门更高。

第482章 齐王态度() 
所以说,两个不同圈子里的人彼此说事太累,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思路。适用于这个圈子里的一句话乃至一个词,拿出来用在别的圈子也许就会产生不同的误会。原本的无心之过,却会被误解成有心为之。

    对于常年在江湖圈子里混的魏无忌对此并没什么感觉,再加上手下食客三千更让他骄傲的不行。在他看来,作为顶天立地的大男人,独钟于江湖的那种快意恩仇无可厚非。

    有事说事!捏着鼻子说鸟语,谁听得懂!?大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怎么了!?

    江湖人士彼此交往,大多都习惯称兄道弟,用【咱们】一词会显得关系亲近。而魏无忌此时用【咱们】这个词,其实是想表达亲近而没有别的意思。可对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君王而言,这个词用得就不是地方。

    齐王建打小就在王宫里养尊处优,来阵风都怕感冒了。关于江湖里的那些事情,在他这里等同于听天书。此时听着魏无忌用的措辞不妥,心里更是一阵的烦闷。

    什么是他们、我们、你们、咱们!?乱七八糟的!这都是从哪儿学来的破词!?你是魏国公子,本王是齐国诸侯!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还要本王教你去分清楚吗?

    想法归想法,教养极好的齐王建并不想就此跟谁撕破脸面。刚才他把吕子撵走,其实是想跟魏公子讨论一下关于齐国出兵的问题。

    因为据这个魏国公子所言,此次出兵上党并不是只有齐国。诸侯楚国君、燕国君和魏国君也都对此表过态,各国大军会择吉日兵发上党!

    但齐王建现在实在无法忍受魏无忌的这种说话方式,只好使劲伸个懒腰,接着又使劲打个哈欠。

    “本王听说无忌公子是从楚国远道而来,沿途舟车劳顿的,想来此时也累了!这样!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待我大军集合完毕以后,本王会派人去驿站通知公子前来议事的!”

    也不知道是没有听出齐王话里的意思还是另有原因,听到齐王建让他回去歇息的魏无忌连忙表示自己并不累。眼看着上党前线吃紧,就算再累也是应该的。

    齐王建看看站在下面的这位,抬手挠挠额头也不知接下来该说什么。

    并没打算听齐王说什么的魏无忌是洋洋得意,他现在已经感觉自己就是当年的苏秦苏季子。平原君又如何!?搞个合纵连横还偷偷摸摸的搞,甚至让参战的各诸侯国军队都穿他赵军军服。

    秦国到底有什么好怕的!?我魏无忌今天就统领六国军队打给你看看!

    魏无忌等了半天也没听到齐王建吭声,还以为人家这是在等着他讲述此战的必要性。于是赶紧道个歉,希望齐王不要见怪,然后开始说正事。

    据上党前线传递回来的军情战报,号称百万的赵军竟然不低四十五万秦军。自百万赵军成功突破天险丹水河以后,就开始节节败退至大凉山一带。若是就此不管不顾,上党的最终归属就会是他秦国的。

    赵括领赵王令进入上党战区统兵作战,是有便宜行事权的。也就是说,他指挥的赵军想怎么打就可以怎么打,甚至可以等这仗打完以后再具表上奏都没问题。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外界并不知道赵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这就导致明明是在收缩集中的赵军被外界认为是被秦军给断了后路,这才不得不在大凉山地区修筑防御工事坚守。

    得知错误消息的魏无忌再也坐不住了,因为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结果。于是跟魏王安撒个谎,离开魏国赶往楚地去游说楚国君。

    魏无忌的初衷再简单不过,那就是此时的诸侯国不能再藏着掖着了!当务之急就是马上组成联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往上党救援赵军。

    首先到达楚国的魏无忌游说之时,只用了一句话就得到楚国上下的一致支持。自古有云,得中条山者可问鼎天下!这个天下不单包括我魏国,其中也包括你们的楚国。

    让魏无忌没想到的是,楚国君二话没说,当场表示出兵抗秦。赞助兵力不多,二十万好了!但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此次出兵必须是联军才行!

    毕竟这个天下不单单包括楚国,其中还包括赵、韩、燕、魏,甚至还有周天子的洛邑!至于还有几个小诸侯国。。。可以不用参加此战,他们现在就已经自身难保了!

    齐王建开始调集齐军主力时,并不十分清楚君王后的真实意图。而君王后也只是告诉他准备联合抗秦,至于如何抗秦并没有说。

    母后的话是要听得,因为这也是母后的齐国。

    齐王建是这样安慰自己的,虽然他知道此时真正有权的是谁。君王后可以直接下令抽调齐军主力,甚至可以不用跟任何人商议。朝中手握重权的大臣也都是力挺君王后的,说句难听点的,让他们另立齐王都没问题!

    于是,齐王建在被动中下达动员令。饶是如此,深知轻重的齐王建仍然十分关心齐军主力的动向。这可是保障齐国的基础之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得知此次出动主力是准备进入上党支援赵军的齐王建,随后召见下一步很可能是统帅魏无忌。他想知道这位无忌公子到底如何指挥作战,毕竟打仗不是儿戏。

    此时的齐王建从魏无忌口中确认楚国已经同意出兵,这才询问其他几个诸侯对此次合纵连横的态度。其中最关心的就是魏国君的态度,别人家都派主力参战,你魏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