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运气不佳再碰到,说不得又是一场恶战!

    随风飘来的酒香扑鼻,毫无压力的吕子要过酒葫芦猛灌了两大口。伸手擦擦嘴,用酒葫芦推推时刻准备上手就是三箭的李信也来上一口。

    李信干脆没接,回头提醒道:“郡守大人!十三不是外人,说说无妨!昨天也太丢人了吧!竟然还答应把马车送给那些地痞!?”

    “什么意思!?”

    吕子还没说话,孙十三首先不愿意了。在他看来,前面拉车的马匹可都是兄弟。平白无故送给别人还不打招呼,当我孙十三死了吗!?

    听到前面的语气不善,吕子忙伸出五根手指,解释道:“没事!送给他们无妨!本郡守敢给你保证,不出五日必会给咱们送回来!”

第539章 失踪始末() 
但凡秘密都是有其时效性的,除非是那些需要绝对保密的。有些话可能在当时不能说,这是因为有不能说的理由。而暂时的保密只是为把事情办明白,不对自己人说也许暂时的需要。这并不是相互之间的不信任,而是必须要暂时这么做。

    随着楚国国相失踪案水落石出,吕子也就不再继续对孙十三和李信隐瞒下去。他告诉这两位,刚刚返回的楚相也可以理解为失踪。但这个所谓的失踪,只是意义上的罢了。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春申君黄歇见到楚王以后,两个人随后秘密出宫赶往八公山。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事实恐怕与长生不老药有直接联系。

    所料不错的话,金丹恐怕要出炉了!那个并未被吕子寻找到的山中方士。。。应该快完工了!得到这个好消息,楚国的老大和老二这才不告而别,秘密离开都城赶到八公山等金丹出炉。

    提前出城的孙十三本以为吕子是因为破不了案而寻个借口逃离寿春,搞了半天原来楚国国相失踪案已经被解出来了!转头看看也是满脸迷茫的李信,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对此案件的侦破工作也不甚了解。由此也就知道吕子为何非要出城,而且目标明确直指八公山。

    吕子之所以没有提前告知,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这个推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可是!随着距离答案越来越近,原本看不透的潭底逐渐变得清澈起来。

    “大人是如何推断出黄歇是陪着楚王秘密离开都城的?”当孙十三把心中的疑问问出来时,李信也是同样的想法。

    并不打算隐瞒的吕子可以不把实情告诉黄永,却可以告诉同车的这两位。他承认自己开始得到楚相失踪的消息以后,其实也是怵头的很。但综合起各个消息就可以发现一个关键问题。

    因为有在淮水北岸闹刺客那一出戏,大伙儿都习惯把黄歇的失踪看过是政敌对付他的另一种手段,这就把好端端的一件事情先入为主了。此时再回头想想,人人都在关注黄歇失踪却忽略楚王其实也在同一时间失踪。

    李国舅就是再牛,他也只敢偷偷摸摸对黄歇下手而不会动楚王的。说来道去,楚王熊完毕竟还是他李园的亲妹夫。这也就很容易看出,楚王在同一时间与楚相失踪是因为这两位必然是去办一件不可告人的事情。

    一国之君闹失踪,而楚国国都内并未随后看到鸡飞狗跳。尤其是宫城内的侍卫该上班上班,再者也没听说楚都城内要全城戒严什么的。

    综合以上这些点点滴滴,谜底也就即将浮出水面了。

    赶着马车的孙十三终于知道黄歇并未出事,而是跟楚王进山炼丹去了。但这并不是他关心的事情,毕竟对于人而言,还是他的马更重要一些。

    “大人!那些歹人是怎么一回事?”

    跟着也听明白的李信是当事人,马上知道吕子为何在当时没有动手。于是,替吕子解释道:“这有什么可问的!?那些歹人其实都是宫城内的侍卫!大王离开都城,岂敢一个人不带就跑山里去!?”

    孙十三回头看看吕子,想听吕大人怎么说。在他看来,李信的话是要打折的。

    吕子随后确定了李信的这个说法,假如当时动手就会把事情搞僵。那种危险场面本就是一触即发,上手没个死伤是不可能的。果真因此打伤楚王宫内的侍卫,可就要费脑子解释了!既然那些人不是劫匪,交出马车也就只是权宜之计。到时候可以找黄歇要回马车,这个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得知自己的马儿不会被真正送人,孙十三这才把心放下。心情大好,再听那马蹄声竟然是轻快至极。甚至连道路两侧的花花草草都变得鲜艳起来,让人感觉到生机盎然的气息。

    李信却没有孙十三的这种心态,见这位不再言语就问道:“大人!您说那个黄永知道这些吗?”

    吕子微微一笑,只是摇摇头算是回答这个提问。黄永并不是个会演戏的跑龙套,当时表现出来的种种表情和担心绝不是他装出来的。真情流露之时,没有一点虚假的成分。

    不过在即将进入八公山界遇到宫城侍卫时,随后赶来的黄永所带班底一共二十二骑。也就是说,那个前期失踪的两位剑客已经安全归队。具体是提前回来的还是刚刚返回的,现在已经没法再去印证了。

    吕子想到这,不由地苦笑着摇摇头。假如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黄永装出来的,那么这个人绝对是个好演员!

    李信明显担心驻扎在淮水南岸的楚军主力,就提议能否在过淮水之前转道去看看。吕子告诉他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楚国有黄歇在。只要黄歇好好的,咱们在楚国的事那就不叫事!

    孙十三可是听心里藏不住事的李信描述过劫道那件事情,趁机埋汰了这位一通。“你小子也不过过脑子!相国府上的侍卫都敢吼王宫侍卫,这事儿要是放在咱们秦国,谁敢!?”

    闻听此言,吕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事实就是如此的,过于软弱的楚王凡事就依靠黄歇,甚至把楚国大大小小的事物都交由楚相去办理。若是他黄歇都无法全权接收出现异动的楚军的指挥,恐怕随后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正如当初所说的那样,秦国其实最担心的就是齐、楚两个诸侯国跑上党蹚浑水。齐国与楚国的带甲兵士合在一起远远超过百万,而且战斗力极其强劲。

    众所周知,齐国与赵国的畴骑锋锐几乎不相上下。一个赵军就已经快把秦军给拖死了,再来上这么一大波生力军岂不让人更觉闹心!?而楚军的战斗力更是不敢小窥,楚国国内甚至有三个月不打一仗就是过年的传说。

    兵将哪家强,不用找蓝翔!楚军就是再弱也架不住成天这样拉出去练,丰富的战斗经验用钱是买不来的。别看秦军也经常拉出去真刀真枪实战,仍然不敢说三个月不打一仗就是过年的说辞。

    由此便知,秦王着急上火是有原因的。天下可以什么都缺,却唯独不缺大英雄。若是有人敢小窥天下英雄,最后坐蜡的往往是你自己。

第540章 总结报告() 
渡过淮水的吕子三人随后与留在吴地的娇娘和小雨儿会合,正打算去魏国面见魏王游说却收到消息。魏国不必去了,因为秦昭王离开洛邑转道去了趟魏国都城。

    理由呢!?貌似很充分!

    秦昭王的长寿秘诀就是有气不过夜,与其把自己气着不如转嫁给他人。离开洛邑王城一肚子火气的没处出,自然而然要找个地方出气。魏国也是倒霉催的,偏偏当时的封地又与洛邑交界。首当其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若是按照年轻论资排辈,众多的年轻诸侯与秦国王孙差不多的年纪,有的年龄甚至比王孙子楚还小。老秦王二话没说,见到年轻的魏王安就是一通喷。

    上党!是我秦国不可分割的固有领土!怎么着!?我收回自己的土地还有人有意见吗!?以为我秦军都被那个赵小三拖住就没招了是吧!?试试看!别说是不识时务的赵军要打,敢助纣为虐的,我秦军照打不误!到时候可别后悔!

    满头大汗的魏王安不断擦汗,连声询问这是那个不识时务的晚辈惹您老人家生气!?并且亏心表示,气大伤身。看着秦国全体臣民的份上,您老就消消气。至于说有人助纣为虐,应该不会的。

    已经成功将火气转嫁出去的秦昭王揉揉肚子,表示暂时还没有查出来。此时一旦被我秦国查实,有那小子好看!

    魏王安本打算问问到底是谁,顺便做个顺水人情替秦昭王去骂他。听到老秦王说暂时没有查证出来,这悬着的心也就自此安稳下来。刚想招呼准备设宴款待,就听已经和颜悦色的秦昭王说不敢留下来叨扰。

    留下来吃饭本就是客套,魏王安恨不得这位赶紧走。于是大呼可惜的同时,命人送上两盒上好的人参献给秦昭王。好歹把这位找上门骂娘的送出都城,这才准备洒泪而别。

    秦昭王此行骂娘是私事,自然不会因私废公。在离开前告诉魏王安,周天子已经收回诏命。我大秦与魏国本就是立有盟约的友好国家,希望我们两国能世代友好下去。

    魏国军队其实早就在边界完成集结,而且魏军只需出边界就可直接进入上党参战。他们唯一没有进入战区的原因,就是在等各诸侯国发兵的消息。魏王安的意思很明白,想得罪秦国当然是一起得罪最好,人多说不得!想要让我魏国自找不痛快,神经病了吗!?

    对所谓的周天子诏命心知肚明的魏王安当即装憨,询问到底是什么诏命,他魏国为何没有见到?

    早就得知魏军主力已经聚集在上党界的秦昭王只是微微一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把此事揭了过去。在嘱咐魏王要励精图治共创美好未来以后,急匆匆离开魏国赶回河内。

    随后得知详情的吕子把这事拿出来与兄弟们共享,并且对此也是暗叹不已。这种嘱咐各诸侯要励精图治的买卖也就倚老卖老的秦昭王能够办出来,若是放在别人身上还真就做不来。而那些做为晚辈的诸侯也只能听着,就是恨得牙痒痒也没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