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激励他们与城共存亡之志。他们深知城破即是身死,拼命守城势在必然。到底是医夜间小儿啼哭重要还是我军将士的性命重要,属下实在想不通。”

    吕子认真听完,点头承认的确如此。为争夺战功无可厚非,但随之换来的就是全体军民誓死抵抗的后果。战功倒是攒了不少,却因此造成我军的伤亡也会成倍增加。到这来不战而屈人之兵,全城投降便没有头颅可以分给兵卒们。若是直接采取攻城,接下来就会面临双方拼死的一战。为破城争抢功劳,屠杀守军及守城百姓便在意料之中。

    正所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众志成城可是有出处的。现在几乎演变成死循环,而且貌似越来越无解。对于城中的百姓而言,既然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拼命帮助守军便在情理之中。

    “陈将军!你觉得我该如此处置?”

    陈诚忙起身说道:“不敢!此次不是您来了吗?”

    听到这句话,吕子顿时恍然大悟。果真是当局者迷!于是说道:“从明天开始,你就跟在本将身边吧。”

    “诺!”

    经过一路跋涉,攻城大军来的土城界。看到城墙上大旗飘摆,早已是严阵以待。自从白起大名远播,韩国上下再没有派守城大将出城迎过敌。上来就折损本就不多的守军,一点都不划算。与其知道出城是死,还不如积蓄全部力量守城。只要坚持到援军到来,还是有希望活下来的。此次也不例外,吕子并未见到城门大开冲出一队人马。五千军卒对此并没有感觉到那里不对,相反都在注视着城墙暗自使劲。

    吕子看到城楼上有个老者顶盔掼甲,便知此人应该是此城的守备使。示意陈诚过去喊话,希望能和平解决此事。

    陈诚拽带缰绳,夹紧双腿带领几名士卒来的城门外。“我乃秦军先锋官陈诚!城上的报上名来!此次奉王命收回此城。我等无意屠杀,只希望和平解决。尔等愿意留下者可自行留下,不愿滞留者可从东城门撤离。我军绝不阻拦!”

    立于城门之上的老将军手缕长髯,问道:“你们可是白起的部队?”

    “然也!”

    老将军冷哼一声。“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回去告诉你们的白将军,准备决一死战吧!”

    陈诚显然也没指望上面的那个倔老头同意,大声告诉守城的军民不要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若是现在退出还来得及,一旦正式开战再想逃走。势必登天还难!

    藏身于城垛之后的守军刚才就已经看到不远处的斜坡上出现大队武装人员,那可是看似无边无沿的大型军阵。忍住转身逃走的念头相互打气,坚守才有活下来希望。不过刚才听城下喊话说是可以从东城门离开,难道是真的?相互看看希望得出准确的答案却一无所获,只好各自看看手头上的弓箭不再犹豫下去。

第79章 各负其责() 
随着秦军连下九城的告急文书频频传来,韩国的一家之主韩然是欲哭无泪。此时的都城早已乱作一团,好歹凑齐诸位大臣想要商议下对策,却发现一个个都是带着苦瓜来的。其实不但是诸高官如此,韩王本人也是一副苦瓜脸。众位大臣之所以会除此,皆因得知此次统御秦国大军的主帅是由白起亲自担纲。这可要了亲命了!据说所过之处犹如洪水来袭,连只耗子都剩不下!

    这就要亡国了吗?唉!你说这大白天的不赶紧搬东西,没事开得哪门子会啊!?外面有那么多金银细软都没来得及收拾呢!

    韩王见下面两排苦大仇深的泥胎摆放得还算整齐,不由地长叹一声。“诸位爱卿,本王一向待你们不薄。今天国难之日,连个应对计策都没有吗?”

    别人都能逃甚至可以卖国求荣,唯独韩王然既不能逃更不可能投降。因为这可是一杆复国大旗,只要他活着就会有死灰复燃的一天。既然人家是来灭国的,此人是断断不能留下的。众泥胎相互看看对方的脸色,无不唉声叹气。能打早就打了,怎么可能还杵在这等死。这不是打不过人家啊!以前大小对阵上百起,就没听说谁回来过!

    王还在上面等消息,不回话总不是个事。国相韩成邦于是当仁不让,出班奏道:“大王!此次秦国出兵,意在取上党城。诸位大臣刚才商量一下,结果出来了。割地息兵,方为上策。”

    割地!割地!再这么割下去,连本王的项上人头也一并割去好了!韩王忍住火气,想听听下面还有没有反对意见。等了半天也没见个英雄走出来力挽狂澜,只好抬头看着大殿屋顶不再说话。自我先祖建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名臣良将也是人才辈出。可是为何到这一代就没有了!?难道这是天要亡我韩国吗?

    其实这事也不能怪手下一帮大臣全都窝囊废,能打的、不服的早就去前线被白起给干掉了。剩下这帮人当初就不敢为国尽忠,现在只要听到白起这个名字腿肚子都转筋。若是让他们带兵出征御敌,当场就能抽风抽过去。再加上朝政始终都被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亲戚把持着,散落在民间各地的精英根本就没机会进入这个序列。这些裙带关系平时作威作福欺压个老百姓毫不含糊,果真让他们去为国家而死,估计跑得比兔子还快。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降吧!割吧!你们看着商议办吧!”韩王恨恨地丢下一句话,拂袖而去。

    走了还是留在这,其实更碍手碍脚。几位国家重臣相互看看对方,不由地点点头。既然大王都已经同意,咱们还愣在这干嘛?赶紧的吧!因为清点财物,忙到现在早饭还吃呢!嗯!看来暂时不用着急搬家了!待会儿派人去通知昌盛记的伙计,等过几天再说吧。

    若是单论几位大臣的战略眼光,还是可圈可点的。秦国并未有明显的军事举动目标是上党郡,他们就已经提前预判出秦军的动向。由此可见,天底下并没有真正的窝囊废,关键是看这个一家之主去怎么用。

    经过一番讨论通过决议,派出使臣入秦的同时诏书一封给上党郡郡守冯亭,命其如遇秦军不得抵抗。所属十七座城邑于秦,当地居民一并造册上秦国户口。

    韩王的玉玺就丢在桌子上,国相拿过来用嘴哈了哈。将诏书盖上印章,此事便办得妥妥当当再无更改。

    太尉韩沮看着二叔忙活完就打算叫快递,忙拦住提醒道:“相国!最好让大王御览钦定,也省得咱们事后麻烦不是。”

    韩成邦听闻此言,顿时露出不屑的眼神。嘴角一撇,慢悠悠说道:“韩太尉!大王临走之前可是都交待好的,你若是质疑老夫专权,现在可以去打小报告。”

    听出口气不对,韩沮忙后退一步躬身施礼。严重表示力挺相国,绝无二心。

    见这位还算上道,韩成邦满意地点点头。招呼御史大夫韩江和太尉韩沮过来,附耳小声爆料道:“大王这些时日正忙着全国选秀,咱们就不要去打扰他的兴致了。你我即为人臣,就该替大王分忧才是。”

    这二人听到国相竟然如此袒护韩王,不由地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同时表示相国以后要多多赐教才是,若不嫌弃唯大人马首是瞻!

    事情往往会一波三折,明明顺理成章的却非要出点典故不可。当一路马不停歇的信差来到小河取水时,正好碰到白起手下的巡哨。见有河边有官家的装束,呼啦围上去当场擒下。锋利的剑还没抽出来,这位信差便已经尿了裤子。忙不迭地求饶并吐露身上带有韩王的书信,收信人是上党郡郡守冯亭。至于内容就不知道了,毕竟这是由火漆封住的官方文书。

    此时兵荒马乱的,能缴获韩王的书信必然是大功。于是巡哨小队押着信差赶往中军大帐,请白将军定夺此事。

    自从让吕子带着五千兵马去收土城,白起总算找回从前的感觉。身边有个人真放不开,毕竟这人还是昭王指派的。说句难听点的,说是监军都有可能。自己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家打了小报告。所以是小心小心再小心,就怕哪根筋不对再惹出无尽的麻烦来。

    期间跟大伙儿讨论新式武器弩机的优缺点,发现就是手脚并用太耽误时间。跟弓箭相比,其射速难以相提并论。但这个问题根本没法解决,手脚并用才能保证弓弦的强弹性并保证箭矢的初速及投射距离。若是象弓那样用手就可以拉动,其优秀的超远距离投射就会失去意义。

    毕竟事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无法解决手脚并用才能上弓弦的问题,那就想办法从装填动作上找回速度就是。于是发动群众发挥想象力,以便整合出更快的上弦方法。步兵的上弓弦方法采用躺式,躺倒用双足蹬住弩担,用双手拉动弓弦挂钩。起身的同时半跪装上箭矢,然后扣住悬刀(扳机),利用望山(瞄准用标尺)对准目标。经过反复修正训练,从弩兵坐下蹬住弩担扣上弓弦到起身瞄准目标发射箭矢几乎可以一气呵成。

第80章 快马加鞭() 
看着巡哨缴获来的书信,坐于大帐内的白起陷入沉思。上党郡所处地势险要,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能够占领此处,赵国的大门就此打开。如果此时用兵太急,未必是好事。一旦被赵国得知,肯定会派兵抢夺。

    当前韩地未平,兵行险招就会面临后续补给跟不上的尴尬局面。若是韩国无人捣乱还好说,万一派兵中途断我粮道,大军只能在山上啃树皮了!看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万万不能草率行事。

    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大兵团的支持下,出奇兵取胜。但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以粮草补给为基础,失去这个基础就会失去占领的意义。

    此时入秦献地图的使臣估计已经在路上了,万一王命下达而这边还没有打通粮道就会贻误军情。还有就是季节问题,再过两个月就会进入冬季。这个时间贸然进入上党肯定会引起赵军的警觉,一旦形成对峙就麻烦了。人家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