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都是根深蒂固。咱不过就一外人,还是多看少说为妙。

    此时听到老将军提及此事,忙躬身施礼道:“此事全凭左庶长大人定夺,末将替众死难兄弟先谢过了。”

    关于军烈属家庭的生活保障问题,其实早就是一直被积压的问题。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国家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但凡事也不那么绝对,若是不考虑人数太多的原因,私底下偷着搞点小动作还是可以。

    消息没腿跑得快,即便是当事人并未说出去也照样能被广泛传播。自从吕子提出这个建议后,随即就被传得沸沸扬扬。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大街小巷的话题都在隐晦地谈论此事。若不是秦法严峻,早就有人组织这些遗孤去找官府了。

    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动的,这需要繁琐的论证并结合当前国情方能施为。这可不是住家过日子那么简单,想今天买肉回来吃就可以去买。毕竟国家这个大家庭牵扯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太多,总要有个时间推才行。

    秦昭王得知吕子带领前锋冒险抢占老马岭高地,便知此战的伤亡肯定小不了。在得知赵国主力已经有所行动后,责令王龁即刻发兵增援,不管外面下雪还是下刀子。必要时可以考虑暂时放弃全部的辎重物资于大后方,以期尽全力拿下老马岭。

    发布的命令之中自然要带个小零碎的,内容便是让王龁跟吕子主动提出关于前锋将士阵亡的抚恤问题。毕竟这件事情早晚要解决,从那开始也是开始。不如现在让王龁卖个人情,也算是一举两得。

    既然有秦王的令带诏,王龁说话自然是有底气的。本打算好说辞,没想到人家吕子对此只字未提。但这些显得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问题本就应该早点解决。还是那句话,没个开头就无法拉开救济大幕。这本就是全军将士之福,身为军中大将更是乐见此事可成。

    自从老马岭的战斗结束以后,秦国也算是正式开始关注军烈属的遗孤问题。但最终正式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五年以后才陆续在各郡县推广实行。根据各县的财政收入支出情况,先从富县试点酌情启动起来。

    推行的结果还是显然易见的,使得更多的军属家庭不用再为以后的生活而发愁。这也算是一件好事,虽然让人感觉来的有点晚。这些都是后话,在此处也算是有个交代。一笔带过,在后面章节里也就不再提及。

    在老马岭与赵军的第一次交锋,就已经证明秦军此次所带的这种远程投射武器的实用效果非凡。全歼赵国部队的触角巡哨不说,顺便还把他们的前锋部队消灭干净。

    这个始料未及的结果,着实让老将军王龁兴奋了一把。根据前线反馈的战报做好草稿,顺便叫来吕子看看内容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毕竟这一仗是人家甘冒箭矢,舍命打出来的。而自己手头上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其中终归有些欠妥之处。

    吕子对此相关内容并未提出任何异议,只是将自己的名字从上面划掉。然后将诸将随军改为由蒙武亲自指挥,李信为辅完成的老马岭防御战。

    “这是要两人冒功吗?”王龁低头瞧了半天,也没琢磨明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抢功劳固然不对,可问题是你吕子在前线部队参加的战斗。就算此役确实不是由你指挥,但按照以往军中的规矩就是这么排序的。身为老兵的蒙武自然是知道这个规矩,他肯定不会对此说什么。

    再说你个奏折果真这么递上去了,不让秦王给骂死才怪。一场战役打下来,主将啥功劳都没有。仗都是副将们统御兵卒打的,这以后再打仗还要主将做什么!?再有这种情况,直接派各部队的副将军上去就是了。

    “吕将军!此事如此处理,貌似有些不妥吧。”

    吕子抬头看看老将军充满质疑的目光,笑道:“事实就是如此!左庶长大人恕末将无礼,如果此战报照刚才的方式就这么递上去,肯定会被老头子骂死的。”

    王龁并不知道吕子的身份在没有明确的王命下达之前,是不能见诸于官方文本里的。见这位仍在坚持,于是说道:“我说吕子啊,你刚才是不是说错了?咱们要是不这么写,才会被老头子骂死吧。”

    有些话是不能明说的,因为里面的禁忌太多。就象当初白起对吕子也没法说明军中的潜规则,其实是一个意思。吕子笑着摇摇头,也就不再坚持。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战报不改直接递交上去,秦王也会命令张成重新做一份存档的。既然如此,那就随便好了。

    至于将官的功劳归属,并不会影响整个战报的进程。而作为此次的秦军主帅而言,单纯的一次两次战斗是没必要出现的。他的责任是对整个战役负责,那怕所有的战报里都不曾提及王龁的名字也不会被谁给忘记。因为回京述职的报告,是由他来亲自完成的。而随后的封赏还是处罚,自然也由他来一力承当。

第124章 军功奖励() 
此次的战报之所以这么写,吕子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将蒙武和李信等人的身份洗白。随着秦国开始转入大规模进攻,小弟兄们也该趁此机会加入征讨大军以期建立功名。毕竟象这种无法见光的买卖,总归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蒙武、王翦和李信以及孙十三等人跟吕子不同,他们都是标准的秦国名将之后。当初散在各国学习风土民情,考察各处的地理环境是别有用意的。这是上三代秦王的旨意,而且也是当今秦昭王身体力行的。

    因为其身份比较特殊,让他们跟随别人出去终归不是太便宜。拜师并跟随师傅走南闯北的,既长了见识也增加了阅历。只要没有任务,随便在个地方一待就是数月。想去那就可以那,方便的很。

    再加上吕子有绘制标准的军事地图之责,纵然手底下有一套单独的地质班子负责,他仍然属于分管领导。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考察队去探究各地的地理的同时,这些秦国大将军将的后人也是偶尔相随的。

    就目前而言,可能还看不出这么做的好坏来。但随着战争逐渐展开,相信其中的好处就会显现无遗。

    关于这方面,对于王龁这位司掌军队要职的官员是不了解的。所以看到吕子如此为之,自然也是大惑不解。送走吕子后,他又拿着战报草稿端详一番。最终还是决定不再修改,毕竟这是真实的战报。既然其中并无作假,何来非要改成假的呢?

    当秦昭王随后看到王龁送来的战报时,悬着的心反倒放下了。此次派出的吕子及众位小哥都很安全,那么说搜查冯致远下落的任务不需另派人手了。

    招呼张成过来,将王龁的这份战报交给他,然后继续批阅奏折不再理会。张成打开一看便知要义,下去后果然将这份原件整理修改造册。

    其内容跟当初吕子说建议的一样,就是老马岭战役的军事主官蒙武,辅助主官者李信是也。完成以后又呈给秦王审视,这份修改战报便以正式的官方文件存档了。

    秦昭王见这位迟迟没有退下,便问道:“还有何事?”

    张成是修改卷宗的主刀,自然清楚里面的内容。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蒙武就算是正式回归军界,而李信则会脱离队伍而转投军界。这对于本就缺手下的吕子而言,未必是件好事。

    问题有时就会出在好心办成坏事上,如果当初王龁按照吕子的意思修改战报。不论是秦昭王还是张成,就会一眼看出这其实也是吕子本人的意见。至于该如何处理人事,当然还需要秦王的点头应允。可是起码也能做到心里有数,也省得相互之间瞎猜闷。

    “大王!众位小哥里面就这哥几个跟吕子相熟,如果真将他们洗白,这以后进出就不方面了。”

    今年国内国外的事情特别多,百年不遇始料未及的大雪成灾。加上冬季出兵,国内的粮草补给始终出不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还没动,兵马已经交上手了!如此大事,怎能不让秦王忧心忡忡。

    大小事务都要论出个长短来!你说身为一国之君容易吗!

    这段时间如山的折子连架上,搞得秦昭王也是晕头转向。对于老马岭战役的总结,他的意思就是删去吕子即可。至于蒙武和李信,还真就忽略这事了。丢下手里的奏折,问道:“你的意见呢?”

    张成跪奏道:“大王!这个主意还是要您来拿。。。”

    “闭嘴!”

    “诺!”张成应道:“微臣的意见,最多留下蒙武一人即可。毕竟他的身份原来就出现过,瞒不瞒的也没多少意思。至于李信的身份,微臣感觉还不易暴露的太早。”

    秦昭王听罢,点点头表示认可。“准奏!战报里只留下蒙武一人即可!如此大的战功,也是有个封。。。不对!”

    张成自然知道这个不对的意思,毕竟太子案还没有水落石出。此时如果大加封赏,会有人不服的。忙说道:“大王!至于蒙将军的封赏。。。微臣建议还是滞后吧?”

    这小子敢情是一个都不留!

    秦昭王重重地嗯了一声,问道:“老马岭一战,我军前锋几乎损失殆尽。就剩下七八个人,还没几个囫囵的。唉!当初吕子的建议,确实值得本王思考啊!我大秦将士在前方杀敌埋骨他乡,丢下一家老小孤儿寡母的!算了!你看着酌情处理吧!看看此次的幸存者里面还有几个能带兵打仗的,论功行赏吧!”

    “诺!”

    。。。。。。

    当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王龁拿到封赏令后,接旨后是大跌眼镜。敢情里面不但没有吕子,甚至连蒙武和李信的名字都没有。至于功劳方面,此次老马岭战役的指挥主官为普通军卒陈有粮,封赏四级爵位不更俩伍长。普通军卒章邯为辅,故封赏三级爵位簪裊什长。其他一干人,分别封赏上造伍长等职。

    此时就算再有不同的意见,王龁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