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173章 王猛平叛() 
365年7月,铁弗匈奴部落的右贤王曹毂和左贤王刘卫辰一起背叛前秦,曹毂率领部众二万人,进攻杏城。

    近些年,铁弗部落一直处在代国和前秦的夹击之下,时而向代国归附,时而向前秦投诚,但不管向谁示好,都不过是为了自身生存而已,而且他们没什么节操可言,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而且智商感人,居然想到掠夺别国的女人,然后进献别国的君主,想通过这种办法得赏赐,却不知无论前秦还是代国,拓跋什翼犍和苻坚都不是脑残,怎么可能如他的愿,于是刘卫辰等人便反复掉转枪头,让南北两个国家都头疼不已,而到了本年,轮到让前秦恶心了。

    经过上次的内乱,本就窝着火气,听说刘卫辰又反了,一怒之下亲率大军前往讨伐,让卫大将军李威、政府左副行政长官王猛辅佐太子苻宏,留守长安。

    这次战役没有任何悬念,苻坚一举将曹毂擒获,并砍了他的弟弟曹活,曹毂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建节将军邓羌也在木根山生擒了刘卫辰,貌似声势浩大的匈奴叛乱,一战终结,归于宁静。

    为了防范未来的不测,苻坚把匈奴部落中有强大影响力的豪门六千多户,强行迁到长安,并亲自巡视朔方,安抚各族部落。

    打了胜仗本是皆大欢喜,但苻坚不知道征北将军苻幼趁着都城空虚的机会,率领杏城军队,向长安发起猛烈的攻击。

    计划是好的,可惜城中尚有能将把守,李威不负众望,出城迎击,成功将苻幼斩首。

    一个月后,苻坚返回长安,王猛把城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并再三请求严惩苻生的弟弟们,以绝后患。

    苻坚虽略感可惜,但仍旧不肯下令,非但没有处置国内的乱党,就连匈奴部落的叛贼也都宽大处理,封曹毂为雁门公,刘卫辰为夏阳公,仍回去统帅旧部。

    王猛简直气到吐血,苻坚纵有千万般好处,但只此一点足以令诚心辅佐他的人崩溃,假以时日,也有的是苦果子给他吃。

    虽然罚不分明,但奖赏向来不会让人生疑,李威因功升任代理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加授高级咨询官。

    潜伏的危机总是有的,但起码前秦暂时得到平静,而且痛打刘卫辰之后,代国的拓跋什翼犍唯恐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也不得不俯首称臣了,对周边的其他民族部落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凡事都例外,前凉显然就不认同苻坚,于366年10月,特地派使节到前秦的国境线上宣告与前秦切断一切联系,不要说君臣附庸还是大哥小弟,就连普通的商品交易和民间往来也都取消。

    陇西人李俨原本跟风随大流,献出全郡向前秦投降,但见张天锡这么硬气,便又跟前凉交往,直到12月,羌人敛岐,在略阳聚众起兵,率四千户居地,背叛前秦,向李俨屈膝称臣,李俨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干个体户了,于是又分别选派郡长县长,跟前秦和前凉的关系全部切断。

    这么一来,他就同时得罪了两个国家,前秦和前凉几乎同时出兵讨伐他。

    367年3月,前凉张天锡,接连派出四路兵马,向据守陇西的李俨发动总攻,前秦苻坚则派王猛和姚苌等人讨伐据守略阳的敛歧。

    敛歧所率部众,原来是姚弋仲的旧属,所以听到姚苌前来的消息,全都弃械投降,王猛得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克服了略阳,苦恼落魄的敛歧只得逃向白马求生路。

    苻坚非常高兴,更加确信仁义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下令擢升姚苌为陇东郡长。

    前凉战线也节节胜利,李俨所属的大夏和武始二郡,全都攻克,征东将军常据在葵谷击败李俨军主力,张天锡则乘胜进驻左南,李俨一面退守枹罕,一面派侄子李纯到前秦认罪并请求支援。

    苻坚仔细权衡一番,决定派前将军杨安、建威将军王抚率二万骑兵跟王猛会师,救援李俨,如果此行顺利的话,趁机吞并前凉国土,也未尝不可。

    得到军令之后,王猛派邵羌追击敛歧,王抚进占侯和,姜衡进占白石城,他自己则与杨安联军救援枹罕。

    张天锡没料到前秦真的敢孤军深入,紧急派军队仓促应战,不出意外地大获全败,死伤一万七千多人。

    王猛深知己方的处境,虽然取得大胜,但此时毕竟不是讨伐前凉的时机,很快邵羌在白马生擒敛歧,并押解回营,秦军的目的已经达成,王猛便写信告诉张天锡:“我奉诏来救李俨,并没有奉诏跟凉州作战,我现在当增高城垒,加厚墙堡,等待下一个命令,如果对抗太久,恐怕双方都精疲力尽,不是上策,如果将军撤退,我就带着李俨转回东方,而将军也可以把居民迁到西方,岂不两便。”

    张天锡思前想后,认为可行,于是率先班师回姑臧。

    眼看凉州军队解除了包围,李俨的部将贺肫建议李俨:“明公一代英雄,将士们也都骁勇剽悍,为什么教人绑住双手?王猛一支孤军,千里跋涉,远道而来,士卒疲惫,而且他们自认为前来救援我们,对我们一定不会防备,如果趁着他们懈怠,发动突击,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李俨顿觉惶恐,可这也不失一个良策,于是秘密安排士兵,准备偷袭王猛。

    城外的王猛已发现不对劲,张天锡的人已经撤退,但李俨仍不放秦军进城,显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此时秦军大多力竭,若真是遭到突袭,只怕凶多吉少。

    说什么情啊理啊的,对李俨肯定是不顶用的,那和坐以待毙没什么两样,王猛决定先发制人。

    几天后,王猛身穿平民常穿的白衣,乘坐软轿,只带了几十个侍从,缓缓地赶到枹罕城外,请求李俨见面商议封赏事宜。

    李俨偷偷从城墙上往下看了看,确认没有伏兵之后,不禁大喜,只要把王猛擒获,前秦大军必然溃散,于是下令开城邀请。

    就在城门大开的瞬间,李俨的卫士们还没来得及掏枪拔剑,王猛的几十个侍从迅速从衣摆里拿出短刀,一眨眼的工夫已把李俨制服,王猛随即号召全城的士兵,把奖罚措施说得明明白白,城中守军你看我我看你,果断弃械投降。

    李俨大为恐惧,把贺肫的计谋供了出来,并竭力撇清关系,但王猛显然他是无辜的,就地斩了贺肫,然后把李俨押回京师。

    到长安后,苻坚果然又不加惩罚,而是任命李俨为宫廷禁卫官司令,封归安侯。

    (本章完)

第174章 前燕没落() 
就在前秦和前凉斗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前燕也开始不安份了。

    与这两个老朋友不同的是,前燕并未出现叛乱份子,也没有受到外敌骚扰,唯一的问题在于领导班子的异动。

    燕帝慕容暐不过十几岁的少年,国家机器能够平稳运行,完全仰仗几个得力的重臣辅佐,但从365年开始,两根最关键的顶梁柱相继倒塌,无疑对前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伤害。

    365年4月9日,前燕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武平公封奕在家中逝世,这位四朝元老一生对前燕忠心耿耿,而且为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前线的那么多精彩战役,与后方的安定是密不可分的,一定意义上来说,后方的局面对战场形势起到的作用,完全不亚于统帅的随机应变。

    所幸前燕尚有多位老臣在世,慕容恪任命最高监察长阳骛接任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高级咨询官、高级国务官皇甫真则顶了最高监察长的缺,并兼任立法院副总立法长。

    阳骛也是四朝元老了,从慕容廆时代就开始在政坛活跃,一直到了慕容暐,可谓德高望重,包括慕容恪在内,以下所有官员,见了面都会向他下拜。

    所谓伴君如伴虎,接连和四只猛虎相处,还能全身而退,但凡这样的角色总是有常人想象不到的过人之处。阳骛的秘诀在于谦虚谨慎,待人恭敬有礼,为人很敦厚,教育子孙也十分严格,自己保证不犯事,又没养出坑爹的倒霉孩子,仕途顺畅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阳骛靠得是完美的情商,那么皇甫真则是以智商见长,眼光毒辣,待人接物精明到了极致,又非常有远见,就像下象棋时一眼就能看到未来五步的那种感觉。当然他们只是各有所长,但无论智商还是情商,都是寻常人不能企及的。

    看着这帮老家伙们渐渐力不从心,青黄不接的难题日益突显,但慕容恪心里清楚得很,前燕并非真的人才凋敝,只是真正的角色没有得到重视而已,老弟慕容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若是慕容俊多活几年,慕容垂必然早早被放逐了,所幸慕容俊早死,但活着的慕容评和可足浑太后,这两个决定朝廷的大人物,仍对慕容垂心存厌恶,这是慕容恪最为担心的。

    实际上在夺取洛阳之后,慕容恪已开始为慕容垂辅路了,当时任命左翼禁卫指挥官慕容筑为洛州督导官、镇守金墉,吴王慕容垂为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军区司令长官、征南大将军、荆州州长,配属武装部队一万人,驻守鲁阳。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即使慕容恪全力支持慕容垂,但如果慕容评和可足浑太后不认同,仍然无济于事。

    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慕容恪也是够拼了,摆在面前的难题是,自己身染重病,只怕命不久矣,而慕容暐年轻,尚不能掌握权力,皇家师傅慕容评又太猜忌,恐怕最高指挥官一职落不到慕容垂头上,于是特意找到了慕容暐的哥哥、乐安王慕容臧,非常诚恳地说:“现在南方有残留的晋国,西方有正在茁壮的秦国,他们都有进入中原的志向,只因我们内部没有裂痕,才没有动手,国家兴衰,全看宰相级的辅佐大臣,最高指挥官统率全国所有武装部队,不可由一个不恰当的人选担任,我死之后,就亲疏而言,一定会由你或是慕容冲接替,你们虽然聪明敏捷,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