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疋得知敌人是已故兄弟的儿子,瞬间火冒三丈,黄口小儿竟如此不识好歹,我念兄弟情谊才有心为彭家留个后人,你竟然带着这帮乌合之众来拆我的台!

    彭天护眼见对方动怒连忙撤退,将贾疋引到了荒山野岭。贾疋铁了心要拿下彭天护,不顾天色渐暗,更不顾到了对方的地盘,仓促之中坠入山涧,接着落入胡人手里遭到斩首。

    贾疋一死,长安随即陷入混乱,太子宫总管阎鼎跟西都长安郡长梁综争夺大权,并将梁综处死,而扶夷军事总监索綝等人为了稳定局面,联合冯翊郡长梁肃反击阎鼎,阎鼎很快战败逃向雍城,然而并没有因此活命,被当地氐族部落酋长窦首擒获,终究难逃一劫。

    贾疋也好,阎鼎也罢,都是当时比较有威望的朝廷重臣,结果相继死去。若说贾疋是被愤怒冲昏了头,但阎鼎则单纯就是因为谋求私利而走向灭亡。这两人几乎成了整个长安的典型,所有官员的格局无非如此,以这样的心境意图治理整个国家,甚至妄想收复北方,简直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长安败局从此时已然注定。

    (本章完)

第52章 北军式微() 
刘琨虽然夺回晋阳,但是势力已经衰弱,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幽州的王浚也几乎面临同样的困境。

    襄国距离蓟县不过800里,当王浚听说石勒兴建城池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迅速派精锐部队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这一次王浚召来了段氏鲜卑的外援,派出自己的大营指挥官王昌率领各军,联合辽西公段疾陆眷的鲜卑兵团共计5万余人向襄国进发。

    段务勿尘于去年311年去世,世子段疾陆眷继承了辽西公的爵位,仍旧依附王浚代表的晋王朝。

    陪同段疾陆眷出兵的还有他的弟弟段匹磾、段文鸯和堂弟段末柸。

    此时襄国的城墙和护城河还没有完全修好,面对鲜卑军团的大举入侵,石勒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询问一众军官可有破故良策。

    大凡这样的场合总是需要有人先站出来,但往往先站出来的人都说不到点子上,无意中扮演了抛砖引玉的角色。在多数人主张坚守城池以待敌人自行瓦解的时候,张宾和孔苌执意认为应该出奇制胜。

    石勒不免要问怎么个出奇制胜?

    张宾与孔苌相视一笑,这才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他们认定鲜卑人里面尤以段氏部落最为勇猛,而在段氏鲜卑中,又以段末柸最为强悍,就像此次攻城,鲜卑人的精锐军几乎全在段末柸那里,只要把他击破,其余兵力自然崩溃。

    石勒听得很入迷,接着询问如何攻破段末柸。

    当天,石勒就命令士兵开始秘密在城墙下挖掘洞口,然后亲自登上城头观察敌人动向,发觉果然如同张宾所说,多数人都显出疲惫懈怠之迹象,于是怀着兴奋的心情让孔苌带领精锐军从洞口发起突袭,直扑段末柸的大营。

    鲜卑兵团才刚在城外驻扎完毕,没料到城中会主动发起攻击,一时难以招架,死伤惨重,段末柸本人也遭俘虏,段疾陆眷无奈先行撤兵到渚阳扎营。

    原本石勒只是想击退敌人,但没想到居然把段末柸擒获,而有了这个筹码,襄国终于可以保住了。

    渚阳的段疾陆眷收到石勒和解的信件,心里虽有不甘,但为了堂弟的安危,还是决定答应对方的请求。段文鸯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和石勒和解,那就意味着要和晋王朝决裂,只怕王浚那一关都过不去。段疾陆眷经过几番思量,最终下令让段末柸的三弟带着护甲战马和大批金银财宝去换段末柸,正式与石勒和解,至于晋王朝,皇帝都被别人拐走了,早已不值得依附,只因多年来受了不少恩惠才甘作其附庸,但多番出兵援助也算报了恩德,就以此次襄国之战为契机与王浚分道扬镳。

    石勒得知段氏鲜卑同意和解,更加欣喜若狂,为了拉拢他们的势力,特意让侄子石虎与段末柸结为异姓兄弟,然后也拿出丰厚的礼物用以回赠段疾陆眷,并摆了盛大的宴席为段末柸送行。王浚的指挥官王昌眼见形势不对,赶紧率军原路返回。

    从此之后段氏鲜卑转而与羯人石勒成了盟友,王浚则随之江河日下。

    到了本年,北方的形势大致是:拓跋猗卢强势崛起;石勒在稳健中不断壮大;汉赵政权在刘聪的荒淫中走向衰落;司马邺在长安朝不保夕;凉州的张轨虽然兵强马壮,但因他年纪大了,部下将领互相掣肘,各方矛盾突出,很难分身他顾;刘琨丢了并州的群众基础,更连遭败绩,军心军威都出现危机;王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非但没能攻下襄国,反而连得力助手也丢掉了,前途堪忧。

    回到江南,那里的局面也不容乐观。

    蜀郡流民领袖杜彛爬舷缑窃诰V荽笙陨硎郑恿靼苤荻降脊偻醭危坪拼螅讶怀闪艘恢院盏亩游椋罱醭牡胤焦倜俏胖洹

    然而王澄虽然名气大,但对付正经事却毫无脑子,尤其屡次被流民击败之后,连津津乐道的声望也跟着受到巨大的伤害。领导无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下属不服气,而不服气的下属在多数情况下就会另立门户。

    南平郡长应詹曾多次规劝王澄,让他少喝点酒多关心前线的战事,但王澄从不理会,应詹渐渐有些心灰意懒,决定逃离是非之地以免惹火上身。

    碰征南将军山简因为喝太多酒醉死了,他的参议官王冲集结了部下士兵,准备依附应詹,将其迎立为荆州督导官。

    但应詹知道王冲的底细,此人比王澄还不靠谱,于是坚决推辞他的请求,并回到自己的治所南平。王冲已是骑虎难下,只得自命荆州督导官,宣布独立。

    王澄听说部下造反,顿时慌了神,不思率兵镇压,反而带着轻装部队向东逃命去了。行政官郭舒耻与他为伍,留驻沌口,并向建业报告了荆州的情况。

    琅邪王司马睿接到荆州的战报,一时不知如何处置,王导认为王澄已无能力再治理州郡事务,不如将其调回建业任职,另派北方来的周顗接替他的工作。

    几天后,逃跑途中的王澄接到任命,调到建业担任参谋主任一职,顿时心花怒放,开开心心地向建业行进。

    原来的参谋主任周顗则逆江而上,接任荆州督导官之位。但此时荆州一片混乱,杜彛没貌肯峦跽嫦髅阊簦茴壓廖薹辣赶萑肓酥刂亟肆侥训木车亍

    扬州剿匪司令官王敦获悉了上游的危机,赶忙派出武昌郡长陶侃、寻阳郡长周访和厉阳郡长甘卓,让三人联合攻击杜彛越饩V葜В醵刈约涸蚪ぴフ伦魑笤

    陶侃平定陈敏之乱后,因要为母守孝而连续三年没参与国事,复出后担任司马越的参军,但司马越很快败亡,不得已和侄子陶臻转投司马睿门下。事实证明,南方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王敦自从坐镇扬州,声望与日俱增,实力也得以膨胀,俨然就是江南的一哥,不但文武官员,就连普通百姓都意识到了这点。

    可惜王澄却没能发现。

    王澄当年与王衍齐名,算得上是全民偶像。相比之下,他的堂哥王敦到扬州之前,名气小得多,王澄见了他常常趾高气扬,从不放在眼里。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王敦早已飞黄腾达,王澄则只是啃老本过活,而且老本都快啃没了,两人实力对比明显。但王澄在东下途中碰到豫章的王敦时,仍旧一副欠打的嘴脸不知收敛,王敦终于忍无可忍,随便让人指认他与杜彛唇幔坏人韭眍O纶徒渖馈

    (本章完)

第53章 刘娥救贤() 
虽然王敦看不惯王澄,对王导也没什么好感,但这不表示他就仇视清谈。不论王澄还是王导,年龄都比王敦小,但在司马睿镇压建业之前,这两个弟弟的名气却都比他当哥哥的要大很多,这对于自尊心非常强烈的王敦而言,无疑是一种侮辱。

    长期的心理不平衡,让他心理越发不阳光,待人接物异常苛刻,尤其在手握大权之后,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望而生畏。

    但他本人也是清谈爱好者,只不过口才不是很好,往往处于听者的身份。

    司马炎时期的重臣卫瓘有一个孙子名叫卫玠,不但长得帅气逼人,同时也是高超的清谈大师,他有一套知名的理论,认为别人如果刻意犯错误,大可以站在对方立场上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原谅对方,而如果别人无意间犯了错误,那更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因此卫玠一生都活得特别淡然,别人很少看到他生气发火。

    衣冠南渡的时候,卫玠也到了江南,王敦于是经常找他清谈,当然多数时候是听对方清谈,王敦发现听一个帅哥长篇大论非常受用,但卫玠因为身体不是很好,所以不宜长时间坐着,更不宜没完没了得说话,王敦最初不明底细,结果卫玠就在一次彻夜长谈之后一病不起死掉了,年仅27岁。

    关于这个大帅哥的死因,还有一个更浪漫的说法。据说当他到建业时,大街上的人争相观看,造成了万人空巷的盛举,但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仿佛一堵堵墙似的,卫玠终于被挤出了毛病,加上一些陈年旧疾,最终驾鹤而去。

    不管死因是什么,卫玠的相貌都是可以和他的前辈潘岳(也就是潘安)相媲美的,同为中国古代的十大美男子之一。说起这十大美男子,只两晋南北朝这段乱世中,就占了其中七个。

    卫玠的知名之处不只是因为帅,他还有个文雅卓著的岳父乐广,当时的人称赞他们两个“岳父像冰一样清明,女婿像玉一样光润”。

    乐广是仅次于王衍的清谈大家,著名的杯弓蛇影的故事就是在他家里发生的。

    传闻乐广知己遍天下,但有一个亲密的朋友相隔许久没有登门,乐广感到非常困惑,便托人询问,后来得知因为那个朋友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