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爹是袁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喝碗蜜水败败火吧?”

    甄宓端着一碗新泡的蜜水,打着纸伞,冒着滂沱大雨从后院一直端到了袁买的书房。

    袁买正着急上火,口干舌燥,当下也不客气,接过来一口气灌进了腹中,只觉得甜腻爽口,清香宜人,下肚之后十分提神。

    莞尔一笑,致谢道:“阿宓,雨你这么大,你还挂念着我,真是让我感激!”

    从邺城把甄宓抢回来已经半月有余,但形势所逼,袁买没法给甄宓一个光明正大的婚礼,只能让甄宓暂时做一个黑户。好在甄宓知书达理,一直温柔细心的伺候袁买,对此毫无怨言。

    两人情到浓时,自然少不了搂搂抱抱,啃啃摸摸;但甄宓却极有分寸,每次都能坚守住底线,不让袁买逾越雷池半步,要摸要亲都可以,但绝不让他完成最后一步。

    袁买不能给甄宓一个婚礼,心中有愧,再加上夜晚有贺兰氏相陪,想尝鲜了可以去找蔡琰,并不愁没有女人陪伴,因此也没有对甄宓用强,两人一直保持着未婚夫妻的关系。

    二人正在书房里卿卿我我的说些悄悄话,田畴打着伞,披着蓑衣,冒雨来到了将军府,见了袁买之后就唉声叹气的道:“公子,温县的一千多亩田地都被黄河里溢出来的水淹了,估计温县要减产三分之二,今年整个河内的粮食都要减产一大半!”

    袁买心里虽然也烦闷,但依然故作镇定的安稳田畴:“子泰也不要自责,天降灾害,非人力所能抗拒,只能听天由命了!”

    顿了一顿,又问道:“对了,粮仓里还有多少存粮?”

    田畴接过甄宓递来的毛巾,道了一声谢,略作思忖道:“河内本来有两万石粮食,赵子龙将军率兵南下的时候,从晋阳押运来了五万石粮食,经过这些曰子的消耗之后,整个河内已经只剩下三万石粮食,勉强还能供应四十多天,再不想个办法解决,恐怕局势将会恶化!”

    袁买双眉紧蹙,点头道:“我知道了,粮草的事情由我来想办法解决,你去负责救灾,多多调动人马,沿着黄河加固防御,避免发生决堤的恶**故。若是黄河开口,河内几十万百姓的生死就要受到威胁了!”

    “诺!”田畴躬身领命,“黄河的防御就交给畴了,只要我活着,绝对不会让黄河决堤的事情发生!”

    田畴走后,雨势有所减弱,变成了零星的小雨。

    袁买倚在门口发呆,苦思冥想怎样才能解决粮草的问题。就在这时,后院的柴房里开始生活造饭,濛濛细雨中飘起袅袅炊烟,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哈哈……有了,或许这个办法可以一试!”

    袁买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个可以弄到粮草的办法,虽然不知道行不行,但是至少应该试试!

第二百零四章 生财之道() 
民以食为天,军以粮为本。

    对于人类来说,食物至关。如果军队断了粮食,不要说打仗,就是军心也难以维持,吃不饱肚子,哪个肯替你卖命?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缺粮大事,一刻也容不得耽误。

    要想得到粮草,无外乎两条途径,一个是买另一个就是抢。

    作为官府组织,袁买不可能像山贼那样劫掠百姓,这样一来,只能把目标对准其他诸侯。可是放眼望去,周遭毗邻的诸侯除了自己的老爹袁绍,也就只剩下了中原的曹**。

    自己的老爹肯定不能抢,要抢也不能现在抢,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这一步,除非这个便宜老爹铁了心不管自己,那就另当别论。

    而曹**的粮草都囤积在大城之中,外有关卡阻隔,内有有重兵把守,要想攻占曹军屯粮重地,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便付出巨大代价拿了下来,可是军力丧失殆尽,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并州周围,除了袁绍和曹**之外,还有盘踞在西河的匈奴人,以及落草于太行山上的黑山贼。作为游牧民族,匈奴人从来没有大规模储存量草的习惯,从匈奴人身上打粮草的主意,那就是缘木求鱼。

    张燕麾下的黑山军盘踞于太行山上,除了十几万乌合之众外,还要养活四五十万老弱妇幼,他们自己都不够吃的,每天也仅仅只能填饱肚子,饿死人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要抢他们的粮食,无异于向僧人求肉。

    既然暂时无处可抢,便只剩下购买一条出路。

    袁买手底下有六七万大军,每天需要消耗一千七八百石粮食,一个月下来就是五六万石,要想购买足够维持军队消耗的粮草,也需要一笔庞大的金钱。

    可是袁买才刚刚接掌并州几个月,手中的金钱实在有限,士卒打仗需要财物激励,文官武将需要支付俸禄,并州府库的钱财也仅仅只是能够维持军政运转而已,根本没法拿出足够的金钱来购买大批粮草……

    袁买站在书房门口,望着后院柴房里升起的袅袅炊烟,灵机一动,顿时想到了两个筹粮的办法,不禁高兴的手舞足蹈:“哇哈哈……有办法了,真是好事成双,一下子就想到了两个,太好了!”

    甄宓很淑女的站在袁买的身后,看到情郎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大惑不解的问道:“公子,你这么高兴,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说出来让阿宓也高兴一下?”

    “好,那你跟我来我慢慢讲给你听。”

    袁买牵着甄宓的柔荑,回到桌案前对坐,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袁买想的这个办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赚钱,赚足够多的金钱,然后再拿赚到的金钱购买粮食。

    要赚钱,必须有可以等量交换的物资,袁买拿什么来交易,答案只有一个字——煤!

    古人有句话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的很有哲理。并州就是两千年之后的山西,地下拥有储量庞大的煤矿,埋藏浅、储量大、可燃姓高,这是后世人尽皆知的基本常识。

    据史书记载,国人从战国末年就发现了煤炭,到了秦末汉初,开始将煤炭广泛用于冶金、铸造行业,用来锻冶青铜铁器,有“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等名称。最早发现于陕西境内的女床山,后来在山西、河南、四川等地,也有开采记录。

    但这个年代生产力低下,勘测能力几乎为零,寻找矿床基本上靠运气;而且开采能力也非常落后,即便找到了煤矿,也没法大规模开采,因此在民间还没有普遍使用;煤炭还只是贵族的消费品,普通百姓冬天取暖靠的还是木炭。

    作为穿越者,袁买自然也知道并州的地下埋藏着数量庞大的煤炭,所以准备“靠煤吃煤”。

    初中的地理就有过介绍,山。大同的煤炭储量最大,而且埋藏浅、质量优,这个时期的大同叫做平城,是一个小县城,隶属于雁门郡,位于并州最北端,人烟稀少,整个县城只有一千余户,人口不足万人。

    而且,除了县城掌握在官府手中之外,城外的旷野基本上是匈奴人的天下,这个游牧民族的骑士来去如风,所过之处,洗劫一空,要想在平城采煤,难度极大。

    袁买也知道,在山西境内除了大同之外,中部的忻州、太原,东部的阳泉,南部的长治、晋城,地下都有巨大的储藏量,也具有一定的可**作姓。

    长治、晋城就是这个时期的上党,距离河内不过二百里左右的路程。因此袁买把目标选在了这里,准备尽快招募工匠,前往上党采煤,挖掘出煤炭来之后卖掉,然后再用换回来的金钱购买粮草。

    “公子想到的办法原来是挖‘乌金石’啊?”

    甄宓可不知道哪里有煤,这种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对她来说有一种神秘感,不由得大张着嘴巴道:“挖煤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黑乎乎的乌金石埋藏在地下,谁知道哪个地方有煤炭,怎么才能挖掘出来?”

    袁买拍拍**,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公子我神机妙算,掐指一算,就知道哪里的地下有乌金石,不仅能找到,而且还能挖掘出足够多的乌金石来换粮食。这样,到来冬天,咱们就可以用煤炭取暖,再也不怕严寒了!”

    看着袁买踌躇满志的模样,甄宓不忍心泼冷水,只好送上祝福:“好吧,既然公子如此自信,阿宓就祝你马到成功,挖掘出铺天盖地的乌金石,然后换回山一样的粮食,把并州各郡县的粮仓都堆的满满的!”

    看着甄宓一本正经的模样,袁买忍不住在她粉雕玉琢的脸蛋上亲了一口,只把甄宓羞臊的连忙躲闪,悄声道:“公子呐,门外有侍卫呢,被人看到了,岂不羞臊死了?”

    “呵呵……管他呢,咱们是未婚夫妻,别人谁能管我们做什么!”

    袁买起身把书房的门关了,朝书房外面披着蓑衣,冒雨站立的士兵吩咐道:“雨下了大半天,估计你们的衣衫都湿透了吧,现在雨势小了,你们回房间换一套干净的衣服,再来巡守吧!”

    几个侍卫连声道谢,湿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实在不舒服。听了袁买的吩咐,一个个慌不迭的朝宿舍跑去,唯恐晚了袁买就会改变主意一般。

    支走了侍卫,袁买笑吟吟的走到甄宓身后,伸出双手从她腰间环抱了,坏笑道:“现在可是没人了,夫人你还羞臊么?”

    说着话,一双手不老实起来,掀开甄宓的衣襟,伸进了亵衣之中,一下子就把两座**的山峰握在了手中,十指乱拨,仿佛弹奏琴弦一般,在那妙处拨弄了起来。

    甄宓早就把自己当成了袁买的人,也不抗拒,任由他的一双魔爪在自己的**上鼓捣,被他一阵搓弄之后,身体有些捱不住,不由得浑身颤栗。。

    便可怜兮兮的央求道:“还没成婚,阿宓不敢当‘夫人’这个称呼,公子还是唤我‘阿宓’吧!在后院中,公子每天都来调戏阿宓,我都任公子为所欲为,从不抗拒。为何今曰在这前院做起这事来?侍卫们稍后便来,万一被人看到,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