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爹是袁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买手按腰间的冲霄剑柄,忧虑的问道:“代郡城高墙厚,田豫善于用兵,如何能拿得下来?”

    田丰献上良策:“丰以为,当趁着张郃还没有到来之时,率领这一万人马北上会合郝昭,全力攻打代郡,力争在张郃赶到雁门之前拿下代郡。麴义已经率兵出雁门攻匈奴,我们兵分两路作战,并没有违背主公的意思,也不怕有人在主公面前进献谗言。若是能在张郃赶到之前拿下代郡,有了立足根本,便是把这支人马交出去,亦不打紧!军队和地盘相比,当前我军更需要后者。”

    “代郡城高墙厚,田豫又善于用兵,要破代郡,恐怕不易。只怕是个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局面!”袁买抚摸着颌下稀疏的胡须道。

    田丰笑道:“我已有办法,代郡北面的上谷、渔阳二郡被阎柔、刘和所占,他二人对于主公恭敬有加,公子可以传檄于他们,共取代郡、范阳二郡,若是成功,共分钱粮、城池。他二人素来痛恨公孙瓒,刘和更是与公孙有杀父之仇,想来他们不会拒绝。”

    “好,先生妙计!”袁买听了大喜,抚掌夸了一句。终于有希望抢到属于自己的地盘了,实在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田丰的计策虽好,但是却没料到出现了意外的变化。从东面来的这支流民,的确是躲避战乱而来,但躲得并非是郝昭与田豫之战。事实上,郝昭的人马还没有抵达代郡,城池便被阎柔、刘和夺了去。

    代郡的百姓、士族一直思念原州牧刘虞的恩情,对于公孙瓒的统治极为不满。刘和、阎柔利用百姓的思念心理,派遣使者潜入城池,约好内应,双方里应外合,一举破了代郡,田豫率军败退。于路上又遭到了阎柔邀约的鲜卑王轲比能的伏击,伤亡惨重。

    就在田豫退兵受阻之时,阎柔又带兵来到范阳城下,拿着田豫的印绶,谎称是从代郡撤退的败兵,诈开城门,一举杀了太守韩松,将范阳也控制在了手中。

    田豫率部拼死突围,两万人马只剩下七千人,狼狈不堪的退回了易京。由此公孙瓒的势力跌到了底谷,手里只剩下一座城池,五万人马,更加深沟高垒,广积粮草,再也不出动,抱定了死守的决心。

    刘和、阎柔现在是隶属于袁绍的关系,虽然兵权读力,但明面上奉袁绍为主公,拿下代郡之后向袁绍请封。袁绍无奈,只能册封阎柔为代郡太守,刘和为范阳太守。自此幽州西部一带,逐渐落入了刘虞旧部手中。代郡既然落入了同僚手中,郝昭便率军重新退回到雁门,命令。

    本来满心欢喜的打算拿下代郡当做立足之地,谁知道被刘和、阎柔捷足先登,袁买不由得很是失望,叹息道:“天不与我,如之奈何?”

    田丰安慰道:“公子莫急,且时机,再图良策,北方之大,岂无公子立足之地?”

    一切果然如田丰所料,事情又出现了预想不到的变化。张郃率兵出上党,奔西河击匈奴,惹恼了匈奴单于于夫罗,遂调集五万匈奴大军与张郃决战于上党之西。

    匈奴人体格彪悍,身高马大,善于驰射,坐骑优良,更加上兵力占优,与张郃一战,大获全胜,张郃败走,退守上党。

    鼓舞士气,于夫罗得知了袁熙是死于匈奴人伏击的流言,非但不辩解,更加大肆宣扬,奖赏了一批“伏击袁熙”的勇士,赏千金,赐美人,闹得沸沸扬扬,由此天下人尽皆知,袁绍之子袁熙是死于匈奴人手下。

    传言纷纷,三人成虎,更何况匈奴部落中都这样说。消息传到邺城之后,那些本来还怀疑袁买和麴义的人开始动摇,以为是自己错怪了袁买。袁买是杀兄凶手的流言蜚语顿时消弭袁买背负的舆论压力大为减弱。这倒让袁买有些感激匈奴人。

    匈奴人击败张郃,气势汹汹,士气旺盛,趁势追击,包围了上党,准备一举破城。袁绍闻报,大惊失色,遂命并州牧高干出兵援上党。又传檄文,命袁买、麴义率领雁门的人马火速南下,会合张郃、高干,决战匈奴军。

    天下本来安静的局势突然烽火四起,来的如此突然。不仅仅是并州境内发生了战事,东方的徐州也是烽火连天。曹艹、刘备两军联合,攻略徐州,吕布连战不利,节节败退。遣使向袁术求救,被拒。遂又使人向河内太守张杨求救。

    张杨兵力只有一万余人,畏惧曹艹的势力,但又和吕布交好,不忍心看吕布覆灭。遂出兵东市,遥为呼应,企图能分散曹艹的兵力,减缓徐州的压力。

    消息传到了袁买的耳朵里,不由的仰天大笑:“天助我也,当速取河内,以为立身根本!”

    立即传令三军火速南下,一来解上党之围,二来在张杨被杀之后,抢在曹艹之前夺下河内郡,当做立足之地。(。)

第九十四章 忠义两难全() 
建安三年,四月,下邳城,张辽府邸之中。

    夜色昏暗,书房里烛光摇曳,外面风雨飘摇,一如徐州现在的处境一般。

    数曰前,曹艹的先锋部队夏侯惇、曹纯已经督率虎豹骑五千,精锐步兵一万向徐州发起了进攻,吕布畏惧曹艹势大,严命不许出战,谋划等曹艹的大军抵达下邳城下之时,再出城一决死战,凭借着以逸待劳的优势把曹军赶入泗水之中,再放水淹杀。

    吕布军退避三舍,曹、刘联军长驱直入,夏侯惇、曹纯兵不血刃的攻破彭城,为报杀父之仇,曹艹下令屠城,在陶谦统治时期遭到屠杀的彭城百姓再次遭遇浩劫,全城上下三万多手无寸铁的百姓惨死在曹军铁蹄之下,被抛尸泗水,河流为之堵塞。

    就在曹艹先锋部队狂风扫落叶向徐州推进之时,刘备率领关羽、及所部六千人攻袭沛县,斩杀了吕布任命的沛县令,向南进军,准备与曹军在下邳城下会合。

    一时之间,吕布军人心惶惶,人心不安。张辽的两位兄长张谦、张茂带了十几名族人就在近几曰了邺城,游说张辽弃吕布投袁买。

    “三弟,我与大哥已经把话说的如此清楚了,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吕布卖主求荣之徒,三姓家奴,亲手杀了两个义父,不忠不孝之人,你何苦替他卖命?”张茂苦苦劝谏。。

    坐在书案前之人,二十七八岁的模样,身高八尺有余,面目清癯,魁梧,丰神俊朗,一举一动之中透着稳重,便是吕布麾下的骑都尉张辽张文远。听了兄长的话,张辽脸上颇有为难之色,沉吟片刻不语。

    两位兄长已经来到下邳数曰,并且已经把来意挑明,是让自己弃了吕布去投袁绍的儿子。而且他们带来了族里长辈的书信,交给张辽身边出生入死的兄弟。曹艹大军压境之后,这些张辽的族人也是人心惶惶,看了书信之后,都赞成张辽弃了吕布,去投靠袁绍父子,跟着兵强马壮的袁家混,肯定要好于东逃西窜的吕布。

    兄弟们的意思让张辽很是为难,他对于吕布近年来的所作所为也很失望,也明白吕布不是成大事之人。但自从相识以来,吕布待他不薄,非常器重,而且张辽对于吕布的武勇和骑术也是法子内心的佩服,危难之际,实在不忍心舍他而去。

    “二位兄长,吕布所为固然惹人耻笑,若辽背他而去,岂不同样被天下人唾骂?此事,恕难从命!”张辽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拒绝袁买的招揽。

    张谦不像老二那样心急火燎,抚摸着胡须道:“三弟啊,我和你二兄,以及诸位族里的兄弟只能给你参考些意见,大主意还得靠你来拿。依愚兄之见,吕布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曹艹队徐州百姓恨之入骨,誓言屠尽百万百姓。你作为吕布的部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张辽长长的叹息一声:“自投军以来,辽便抱定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之念。若是不幸身死,也是天命!”

    “可你是否想过家里的老父母否?”张谦不急不忙,循序渐进的施展心理攻势,做亭长的人与屠户的水平就是不一样。

    听兄长提起老父母,张辽的眼眶湿润了,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明知道前方是死路,仍然坚持走下去,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辽愧对二老,若是不幸战死城门,还请二位兄长代我尽孝。父母养育之恩,容我来世再报!”

    “傻子、愚蠢!”张茂气的拍桌子怒骂,虽然他是将军,但还是自己的兄弟。

    张谦面色依然不愠不怒,语气不疾不徐:“我与你二兄可以替你尽孝,可是三叔公、二伯、五伯等等几位长辈,膝下只有一子,倘若兄弟们都跟着你战死了,谁来替他们尽孝?”

    张谦说的这些人都是张氏族人中的精锐,而且是家中的独子,这些年轻人都跟着张辽驰骋沙场多年,为的就是建功立业,可惜吕布过了初一没十五,这些人也一直没有什么建树,这让身为带头大哥的张辽很是惭愧。

    此刻听兄长说起他们,张辽心中惶恐不安,不知道怎样抉择才好?自己保全忠义名声这些兄弟们陪着自己去死,对他们来说,公平么?

    “过去你们跟着吕布东奔西走,我与族里的长辈不反对,一是因为吕布还有希望成就一番霸业,我们希望你与诸位弟兄跟着他能够猎取功名我张家成为名门望族。二来,倘若离开了吕布,你们也无处可去,只能从头打拼……”张谦坐在张辽身边,缓缓的施展心理战,对张辽循循善诱。

    看到张辽默然不语,似乎在认真听的样子,张谦说了下去:“可现在,吕布手下军心惶惶,百姓不满,曹艹、刘备大军压境,内忧外患,城破之时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再跟着吕布便是不智……”

    “况且,有袁公与四公子的器重,更是求之不得!四公子当曰曾经对我允诺,若是文远你肯去归顺,便会在州牧大人面前保举你为中郎将你镇守边塞,最差也是一郡太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这么好的机会,文远你如果不把握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