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能看出永年必成大器,是因为永年的才华如玉之光,掩饰不住啊。”

    他们正说笑着,一个中等身材步履矫健的中年人大步走了进来,看了一眼张松,向庞羲拱手笑道:“大人,邓芝来迟,还请大人恕罪。”

    庞羲摆摆手说道:“来,伯苗,不要客气,快坐快坐。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蜀郡张松张永年,是广汉太守张元方的兄弟,有名的蜀郡才子,现在是镇南将军帐下的红人。永年,这位是邓芝邓伯苗,义阳新野人,也是个大才,在我麾下做个从事吏,实在是委屈他了。”

    邓芝连忙谦虚了几句,和张松见礼。张松看着他笑道:“庞大人慧眼识人,能受大人看重,伯苗一定是胸有机杼的。伯苗是义阳新野人,莫不是新野邓家的人吗?可认识奋威将军邓展邓子翼?”

    邓芝笑道:“惭愧惭愧,芝正是新野邓家的不孝子孙,生计无着,这才流落到庞大人手下混口饭吃。邓子翼是我邓家的旁支,与我平辈,不过他很多年前就外出游历,那时我还小,只知道族中有这么个族兄,却没见过。我也是今年才听说曹镇南帐下的大将邓将军竟是我当年的那个族兄,实在是与有荣焉。”

    张松点了点头:“原来竟是邓将军的族人,怪不得我一见伯苗,就觉得伯苗身上有几分邓将军的影子。新野邓家果然不一般,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人才,邓将军自然不必说了,邓畅邓君阔,年方而立,如今已是汝南太守,邓士载不过十三岁,已初显用兵之才,伯苗气度不凡,将来拜将封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邓芝一听邓畅做了汝南太守,不禁有些黯然,他和邓畅从小一起读书练武,邓畅不管是文是武,都差他一截,可现在邓畅已经是太守的了,而他不过是庞羲手下一个小吏,相去何止千里。庞羲见他有些难过,不禁笑道:“伯苗,大丈夫在世,时运有早有晚也是常事,张元沛(张裕)不是说了吗,你七十岁可为大将军,还能封侯,虽然迟了一些,却不是无望之期,不必沮丧。”

    邓芝强笑道:“多谢大人宽慰,邓芝命奇,我也认了。七十岁为大将军,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一天呢,来来来,不说那些,今天得遇张大人,也是幸事,我们不要为了这些俗事伤了情绪。”

    张松听庞羲说起益州从事张裕对邓芝的相断,不禁想起邺城铁口、现在在襄阳混饭吃的朱建平,心中暗自一笑,脸上却摆出一副深信其然的样子说道:“伯苗此言差矣,张元沛是益州有名的神相,他既然说伯苗能拜将封侯,伯苗就一定能拜将封侯,不必生疑。伯苗是大器晚成,不过能长寿,也是人生一大喜事啊。”

    “正是,正是。”庞羲和邓芝一听,也凑趣的笑起来,举起酒杯示意,一饮而尽。有了这个话题开头,三人下面的谈话就显得自然了许多。张松刻意的讲述了邓展作为邓家一个旁支,在曹冲的支持下,如何在新野风风光光的办了婚事,如何归了宗,如何在曹冲手下受到重用。他又拿同是义阳人的魏延作为例子,将魏延从一个城门假司马,一个降将,现在做到夷陵守将的经过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听得邓芝顾然是羡慕不已,就连庞羲都有些心痒痒了。

    张松将他们的脸色看在心里,知道不用说得再明显了,他最后略提了几句曹冲仰慕他们的假话,说已经传书益州牧府,要求益州派兵支援,共围汉中,希望庞羲接到刘璋的命令之后,不要耽搁,立刻赶往汉中,早立战功。然后送上一大笔财物,尽兴而归。

    张松轻松的走了,庞羲和邓芝却没有立刻就散。庞羲让人撤去了酒席,别换了一些淡酒来,和邓芝相对而坐。他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才抬起头对邓芝说道:“伯苗,刚才我没有告诉张永年,刘益州的命令已经到了,他让我配合曹镇南取汉中,却没有说怎么配合他。永年说曹镇南现在在成固城下,有一万多人,可成固杨仁健(杨昂)手下有五千多人,如果张公祺降了,自然无事,如果张公祺不降,那么他肯定还会派人增援,这曹镇南再能打,一万人攻一万人守的城,这根本不可能的事啊。就是加上我这一万人,他也攻不下成固啊,这汉中之战,会不会又是一场笑话?”

    邓芝也有些不解:“大人说得对,从兵力上来看,曹镇南确实没有什么胜算,我看他是不是打着让张公祺投降的主意啊,可是要想逼降,至少也要有那种气势啊,这一万人能有什么气势?”

    “我也是如此想,这才犹豫着要不要出兵啊。”庞羲伸出手指挠了挠眉梢,看着邓芝说道:“你说我如果到了汉中,要说官,他是镇南将军,我是巴西太守,要说实力,我们也是相差不大,他一万人,我也一万人,究竟谁听谁的啊?”

    邓芝笑了:“大人,如果大人到了成固,只怕大人还得听他的。大人虽然有一万人,可大人不能放着巴西不管,把一万人全部带走。大人最多只能带到汉中五千人,岂能不听他的?”

    庞羲呵呵一笑,点头说道:“确实如此。”

    邓芝见他尴尬的发笑,也不说破,又说道:“我看张永年的随从中,有不少是荆山中的蛮人,只怕跟着张永年来不仅是护他安全,恐怕也有着跟巴郡的板楯蛮相交的意思在其中。曹镇南今年房陵一战,兵不血刃的解了房陵之围,在蛮人中甚有威名。我听说他在襄阳募一千兵组建荆山军,却有近七千山民应募,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你是说他能说服那些蛮子?”庞羲停住了手指,有些紧张起来。

    “不管他能不能说服,总之大人不能不防。”邓芝细细的分析道:“如果他能说服板楯蛮,则大人的巴西就有危险,更不能带太多的兵入汉中,以免巴西兵力不足,蛮人生乱,授人以柄。如果他不能说服板楯蛮人,又不能劝降张公祺的话,那么张公祺一定会召板楯蛮入汉中助战,以板楯蛮的战力,只怕曹镇南要吃大亏,万一……到时候曹丞相怪罪下来,大人免不了要做个替罪羊了。”

    “你的意思是说,不管怎么说,我都有危险了。”庞羲瞪大了眼睛,一股寒气从脊梁直冲后脑。他听了邓芝的话,又往深处想了想,这才觉得不对劲,怪不得刘璋的命令那么含糊,只说让他配合曹冲,却不说怎么配合。如果曹冲打赢了,就会威胁到益州,那刘璋可能说他引曹冲入川,如果曹冲打输了,那他更惨,曹操一责怪,刘璋就把他推出去让替死鬼。

    娘的,这是谁出的主意啊。庞羲的头一下子大了起来。

    “那……伯苗以为我应该如何自处才好?”庞羲有些慌了,盯着邓芝问道。

    邓芝沉思了一会:“芝以为,将军自已不能去汉中,随便找个理由,派一员偏将领两三千人马,由阆中转向旺苍,在定军山等候白水军,一起进军南郑,而不必去成固与曹镇南会面,如果曹镇南拿下成固,那么就与他一起合围南郑,立些功劳,如果他拿不下成固,铩羽东归,那么和白水军一起顺势撤回,就算曹镇南受些损伤,也与将军本人无关。”

    庞羲听了,考虑了一会,紧皱的眉头展开了,他笑着说道:“伯苗,我看张元沛说得不错,你以后是个做大将军的材料。不去成固去南郑,又不是我亲自带兵,好啊,有合作之形,无受制之机,他也拿不到我的兵权,我也不承担他要败仗的责任。好,好,你这个主意好,让人抓不到一点把柄。”他想了想,又说道:“不过曹镇南那里一个人不去也不行,伯苗,你走一趟吧,代我向他解释一二,也顺便看看这个人究竟有没有人主之相。我听到他的消息真真假假的,也让我分不清,有的说用兵如神,有的说御下不严,心慈手软,让我摸不清头绪。你去看一看,我也好有个底。”

    邓芝点头道:“芝受大人恩重,大人有令,芝焉敢不从。”

    张松听说庞羲派邓芝为使,跟随他去成固,却不说派兵前往,知道庞羲心中有疑虑,不敢带兵前往。不过他本来就是希望庞羲和白水军一起威胁南郑,不让张鲁一门心思防守成固,并没有希望庞羲带兵去成固助战,实际上曹冲也不希望他们去成固,以免时刻要防备着他们搞鬼。因此他对庞羲的安排没有任何异议,又在阆中等了几天,收到铁心传来的消息之后,就和邓芝起程赶往成固。

    ★★★★★★

    铁心见到了板楯蛮的三个头人,朴胡、杜濩和袁约,这些人其实都不是蛮人,他们是早先流放到这里的罪人,天长日久的,慢慢的也跟蛮人没什么区别了,他们笼络那些蛮人,然后以他们为后盾,跟张鲁和庞羲讲条件,获取利益,比起那些勇猛善战的板楯蛮来说,他们更会享受权谋带来的利益。

    朴胡等人听了铁心的话之后,对曹冲的仁慈并没有什么感触,铁心劝他们归顺曹冲,派兵去帮曹冲打仗,他们更是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了一大堆的理由,又是庞羲打压得太利害啦,又是最近十几年人口不足啦,反正就是不派兵。铁心见说不动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得将曹冲让他带来的财物拿了出来,送给以他们三人为首的蛮人,这下子他们动心了,看着大堆的财物眨也不眨,口水差点滴了出来。

    巴郡物产丰富,可山中只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他们这些头人再有钱,也不能跟襄阳的大族比,就连跟铁心也不能比。铁心现在不仅有山中的货物,还能把大量的货物换成钱,然后再买回襄阳的时新玩意,这些东西的精美程度又岂是天天窝在山里、难得有外人来的蛮人可比。所以当铁心在众人面前带着夸耀的将几大箱财物打开时,这些蛮人立刻红了眼,而那些偎依在头人身边的女人们更是看着精美的衣料惊叫连连。

    “大人说,久闻诸位头人大名,也知道巴人是我大汉的神兵,初次见面,本当多带些财物,奈何山中道路艰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