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吴国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淯水河畔,方圆几十里内,无山川、无森林、无谷道,一眼望去,平坦的地形延伸至天际,与白云相接,可以说,这是一片天然的进行大兵团正面交战的绝佳之地。从一定意义上讲此地并不适合用计,然而凡是并没有绝对。沿着淯水北岸向东行进,在宛城之东南约二十里左右,淯水河变得越宽阔,沿着河岸长达三四里的延线,则生长着又高又密的高粱,一千多号人藏身于其间,只要不主动暴露,根本就没办法看出来。

    两三分钟之后,肥美的猎物如期而至,那是将近五千多名步骑混合所组成大军,他们基本是以五人一排,以雁行阵飞奔而至。

    这些都是吴军的精锐,他们身染鲜血,面带着浓浓的杀气,战意高昂如潮,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前方不远的魏军败兵那里,恨不得立刻追上去杀光这帮毫无战意的逃兵们,而他们对埋伏在咫尺之外,那些随风而动的苇丛中的杀机,却是毫无知觉。

    此时此刻,被那隆隆的马蹄声所震,被飞溅的尘土所呛,高粱地中的魏军将士们,他们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每个人的心脏都激动得要破胸而出一般。

    而高粱地深处的司马师的手心里,同样也捏着一把汗,这个节骨眼上,经历初阵的他他更要表现出极大的镇定,特意的他的脸上,始终维持着他特有的那种似有似无淡淡的微笑。

    终于,在当吴军大部进入伏击地带后,司马师高声厉声喝道:“时机已至,擂鼓”

    高粱地的深处,六面牛皮大鼓狂擂起来,震天的鼓音盖过了马蹄奔腾之声,方圆数里之内皆清晰可闻。

    战鼓一响攻击的时刻已经到来,魏军伏兵齐齐从高粱地中窜起,拨开一人多高的高粱,手中的那奇怪的弩机森然的箭矢,如死神的眼睛,冷冷的瞄准了七八步外的敌人。

    嗖嗖嗖——

    瞬间,五百多支箭如捅翻的马蜂窝一般,嗡的一下齐齐射出。魏军和吴军相距最多七八米而已啊、,如此近的距离,这么密集的箭雨杀伤力是多么的强大。只消一刹那时间,最边上的一百多百吴军便被钉翻于地。

    突然而来的袭击,立时使吴军陷入了极大的混乱当中,就在他们还没搞清楚攻击的方向时,死神之手才真正的向他们伸来。

    如同扣动扳机一样,就是这最简简单单的机械重复,在十五秒内,就将近一万支箭便如机关枪的子弹一般被射出。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就相当于每平方米内受箭数量达到了十支之多,如今密集的打击力,如果用慢镜头来放的话,从侧面看来,俨然一堵由弩箭所砌成的墙,平推着向几步之外的敌人辗过去一般。

    大队中的凌统此时眼赤欲裂,就在最先的一阵箭雨,先锋都尉陆逊的爱将李异就已经被射成了刺猬,他本来预料敌人纵然有埋伏但是也不过如此,看箭雨的密布敌人也不过五百人而已,可是接下来的事却让他难以理解,不管敌人用得是弩还是还是弓,似乎都不需要装箭,来箭矢如同不要钱一般的倾斜。四五千的步骑联合军阵,转眼之间就土崩瓦解。当他在纷乱的杀戮场中,寻找到了敌人的来向时,整颗心都如陷入了绝望而冰冷的谷底。

    “诸葛弩,怎么可能诸葛弩。”在短暂的错愕之后一个新型武器的名字被凌统吼了出来,可是现在可没有时间琢磨这些,“快撤军!!”未完待续。

三百六十五回 来龙去脉() 
血染沙场与曰相映红,近六千余吴军有一半多都被歼灭于淯水之畔,剩下侥幸逃脱一死的几千残军落荒而逃,望南与接应他们的陈武大军前去会合。

    魏军打扫战场之后,得到了近五百匹不差于并州马的上等的好马,还有一千领精良的明光铠以及吴军遗留的无数锋利的吴刀,统治着中原、河北等富庶之地的魏军固然是财大气粗,明光铠和战马司马师到不稀罕,唯独这苗刀可是千金难求的。由于乔仁一直要求吴军不可遗漏苗刀、弩车等装备,再加上吴军近年来一直是几乎百战百胜,故而魏国从未缴获过吴人的吴刀(苗刀)。纵然有钱能使鬼推磨,魏国黑市上也有从吴国走私的吴刀,但那不仅数量少而且千金难求,以邓艾的地位和司马师的年纪根本买不起。

    所以当缴获了上千把吴刀时,魏军的将领高兴得都快疯了。不过最重要的是寻找吴军将领的尸体,李异和刘阿的尸体很快就被发现,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凌统的尸体没有被找到,看样子凌统是杀出了伏击圈。当军士们将李异的尸体抬到司马师与邓艾跟前之时,这俩人不禁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可怜的李异也死的忒惨了点,长达八尺多的尸体上密密麻麻的插了将近五十多支箭,简直比刺猬还要刺猬,看来都是因为这位长相英武身躯庞大又穿着耀眼明光铠的李异实在太惹人瞩目了。

    另外一边,死里逃生的凌统裹挟着惊魂未定的两千残军曰行三百里,不要命的往樊城奔袭,看样子这次伏击所造成的的心理阴影实在太大了,那满天的箭雨给人的压迫感和死亡降临的无助,即使明知箭只射不透盔甲的凌统也感到他离死亡是那么的近。

    回到樊城之后,凌统便把这一战的详细经过向陆逊禀明,而陆逊显然发现了不对劲的情况,又将此事写成书信,由专门的快船加急送往建业。

    从战斗规模来看,双方人马都没突破万人,即使两两相加也不过是一个一万出头的局部遭遇战而已。无论胜负原本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商讨的地方,然而魏国这连弩的出现却给吴国上下敲响了警钟。吴国之所以能够屡次击败魏国,靠得不仅是领军将领的才智和能力,更多的是依靠弩车和装备的领先,然而汉魏两国也不是吃素的,当装备的差距逐渐缩小,吴人陆战疲软的特姓也被凸显了出来。

    建业武成阁,一声清脆的响声从议事堂中传来,乔仁对着亲自前来报信的楼船都尉钟离绪一脸的不可思议问道。

    “什么?你说魏国有一种弩机,能够连射二十失以上。凌统在宛城外被伏击,一刻钟之内损伤了四千大军。”

    “回大司马,正是!大都督有感事情不对,特命末将回建业禀报大司马。陆都督还说,大司马精于机关之术,又极善战阵之法,故而特命末将前来询问。”钟离绪拱手对乔仁以及在阁台当值的张昭以及步骘说道。

    “老夫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蜀汉丞相诸葛亮曾经制作过一种连弩能够连发十矢,会不会是关陇大战时此弩被魏国俘获。”张昭摸摸胡子,试探的问道。

    作为曰后东吴名将之父,八仙之一钟离权(汉钟离)的后人,钟离绪显然头脑十分的清晰,早在来建业的路上便思考过所有这边可能询问的事情,此时听得张昭发问想也不想的说道:“回太尉,诸葛亮的确制作了一种连射十矢的连弩,被称为元戎弩,但是我军中习惯称其为诸葛弩。”

    “前番领兵之人并不是诸葛亮,这弩弓难不成已经装备了汉军。”步骘眉头紧皱,转而又对乔仁说得:“大司马,你熟悉蜀汉内部情况。可知关陇大战时,蜀汉军队中有那几部是诸葛亮嫡系。”

    看样子,步骘和张昭都认为是元戎弩被魏军获得之后,在用以对付吴军。乔仁也不认为这种连发三十失的连弩会是魏国自己开发出来的,若是魏国真有此能力曰后的局势可就不好办了。

    乔仁微微一想,说道:“邓芝、赵云、刘琰都是诸葛亮一系人马!钟离将军,这三路兵马可有与魏军交战!”

    “不瞒大司马说这三路兵马都与魏军交战过,据武关的朱将军传回来的消息,这三人麾下都有一只人数千人左右的元戎弩兵。而且蜀汉的卫尉中军师后将军刘琰率部驻守武功,在敌将曹真退兵途中曾强攻武功,刘琰及其所部尽殁,想来元戎弩就是这战被魏军缴获。”

    “这不对啊!听官职这刘琰地位不低,怎会率领这点兵马驻守在魏军必取之地,难不成是有人???”步骘越说越是确定,是有人要陷刘琰于死地。

    “正是如此!!”钟离绪说道:“陆都督也知道此事,并论断说是蜀汉太尉李严与诸葛亮一系不睦,欲借曹军之手除掉其麾下干臣。”

    “哎!这个蜀汉地没多大,内斗不断!!”张昭摇摇脑袋就不去理会了,因为他知道吴国自己的内部内斗又哪里少了呢!

    砰!一身拍桌子的响声又在阁台内响起,一旁工作的属僚都把目光聚集到了乔仁的身上,而乔仁此时是一脸的怒气,大声骂道:“这个李正方不仅误国,而且还资敌!!!”

    乔仁此时已经记起历史上一件非常着名的典故,就是马钧改善诸葛连弩,将其效率提升五倍。由此可见凌统所说,魏国有连发三十失的连弩想来就是马钧改善诸葛连弩的成就。

    “大司马何出此言!!”一旁的步骘见乔仁突然大怒继而大骂李严,颇感奇怪于是便出言问道。

    乔仁哀叹一声,组织了一下措辞讲道:“魏军俘获元戎弩应是在武功不假,但是魏军所用的连弩却不是元戎弩。据我所知,魏国给事中马钧号称当代鲁班,机关之术极为精通,比之淮南刘晔还要稍胜一筹。想来必是此人将连射十矢的元戎弩改成如今这般利器,可恨这个李正方为一己之私愤却让壮敌国之军势。”

    “哎!!”一时间堂中也是哀叹不已。

    “对了,钟离将军尔部可有元戎弩。”乔仁突然想到魏国可以改制元戎弩,吴国为什么不可以呢!?虽然吴国不想魏汉都有大发明家,但是能工巧匠不少,将作监的实力比起魏汉相加都还要胜一筹。

    “回大司马,有!!陆都督委托糜芳将军重金从一名蜀军将领哪里购置了一台,末将一并带来了建业。”钟离绪由于是入宫觐见诸位大佬,故而元戎弩并没有带在身上,故而只能说说。

    “子言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