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扫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王的王号其实不是王争想要,是山东军下面那一干人等想要,他们跟着王争走南闯北、出生入死到今天,为的是什么,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离不开荣华富贵这四个字。

    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二日的早上,负责漕运厘金事宜的范若海匆匆跑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大事面见安东候王争。

第五百二十五章:这事闹的() 
    “侯爷,咱们在苏州和郑氏起了冲突!”

    王争一直低头去看公文,其实并没担心会出什么大事,毕竟江南虽然地广繁华,但还真就没有什么能同山东军一争的地方兵马,完全占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现在江南基本已经定型,需要担心的就是李自成是否会像历史上那样北上。

    听到这个,王争眸子忽然一紧,抬起头问道:

    “老范,你坐下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盐帮和郑氏一向都是井水不犯河水,这次的冲突是因何而起?”

    范若海虽然坐下到一侧,但可能是心系漕运事务,所以刚坐下立马又站起来,面色焦急的道:

    “侯爷商谈的人,是郑氏的二老爷郑鸿奎,但这次与盐帮还有保安司起冲突的,可是郑芝龙的嫡系十八芝啊!”

    要说王争手下真正的亲信是战兵一系,郑芝龙的亲信则是这十八芝。

    早年还在日本的时候,郑芝龙丢弃自己的妻子,就是为了和颜思齐这二十八个人结成兄弟,多年下来,到现在剩下这十八个人,就成了十八芝。

    郑氏十八芝,倒是和山东军的战兵大将们有些类似,几乎全部都是从无到有,一点点打拼到今天的地步,从前也是各地的小海商、小海寇,并不出名。

    郑芝龙带领这十八芝成立水师,以两年时间,消灭明廷水师提督俞咨皐统领之福建、浙江水师及买办武商漳州帮许心素等人,掌控南洋。

    一直到现在,十八芝的成员无论哪一个人手下都有大量的财富和船舶,在江南一带早已是当之无愧的霸王。

    王争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自己进取江南最大的阻碍不是明廷也不是士子,竟然会是郑氏。

    这所谓的“郑氏十八芝”王争多多少少也有所耳闻,当即面色就沉了下来,不过也没多说,静静听范若海讲完来龙去脉。

    其实山东军入主南京之后和郑氏有瓜葛纠纷那是早晚的事儿,只是王争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并且一上来就得罪了十八芝的其中一个。

    一直以来,主持郑氏和山东军买卖交易的人都是郑鸿奎,郑芝龙的态度不明不暗,对盐货交易说不上重视,但也不会轻视。

    但要是涉及十八芝和郑氏的利益,郑芝龙会直接翻脸不认人也在意料之中。

    在山东和江北一带设卡收取漕运厘金的时候,山东军和郑氏还不会有什么冲突,多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郑氏不会闲着没事在陆上自找苦吃,况且山东那一带在印象中多是贫困之地,让出去也没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但是自从占领南京之后,山东军兵分数路,到现在几乎占领了江南的半境,到处都在改革。

    江南地方上的船只几乎都要带着郑氏令旗,郑氏给这些船商令旗,一则是炫耀武力,藉此收取巨额的厘金,这也是让郑芝龙迅速富可敌国的主要原因。

    郑氏令旗的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炫耀武力,说只要是挂上他们郑氏的令旗,去哪都可以毫无阻拦,以此彰显他们在海上绝对的武力。

    但是这令旗在山东军地方保安司和盐帮人员的眼里,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无论你挂与不挂,这些人都会深度贯彻收取厘金的命令。

    不交,那就别想走!

    起冲突的叫郑之凤,是十八芝中比较靠前,并且在郑氏中排行较高的一个,深受郑芝龙的信任。

    当时山东军的人在苏州码头收取漕运厘金,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船商们都不怎么会配合,往往要杀鸡儆猴一番才会老实,这些伎俩盐帮早就耍的熟练。

    可在那天除出了意外,郑之凤坐着大型苍山铁,随同而来的还有十几艘中小型的沙轲船,出来一问,听到居然有人敢收取挂了郑氏令旗船只的厘金,当即就是怒不可泄。

    郑氏船队的人不在这里还好,郑之凤本人就在苏州,眼皮子低下发生了这种事,大大小小的船商都眼巴巴看着自己,要是不管上一管,今后还怎么在江南立足。

    郑氏船队不过是二十几条船,只有一艘能勉强算大型船的苍山铁,但还是那个脾气,根本不管你什么身份,寸步不让。

    盐帮的人看见是郑氏来出头,心底虽然也在琢磨,但要谈让步,那根本是不可能,两方就这么拧上了,谁也不肯后退一步,火药味十足。

    那些船商基本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不断的煽风点火,郑之凤是个爆脾气,当时下令断开船板,朝岸上发炮。

    本地盐帮和保安司的人没想到郑氏竟然这么不要脸,因为他们多是拿着腰刀,根本摸不到河上的郑氏船队,一时间死伤惨重。

    这件事惊动了山东军驻守在苏州的外系兵马主将,听闻有人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闹事,当即决定要来一招比郑氏更不要脸的。

    这口气必须要还回去,一来是关乎南京方面今后升赏的决裁,高升一级也不是没有可能,二来这也和自己的面子有关。

    山东军已经占领的地方,从没有人打到头上来还能安然无恙跑回去的,这位主将为了自身在军中的威望和脸面,自然不会手软,直接出动了本地驻军。

    在苏州城内的山东军外系兵马开始调动,甚至连戍守城防的火器营都给调了过来,在水城上,两方开始一场并不是很激烈的炮战。

    郑氏这一支小船队并没携带什么重器,也就是郑之凤待着的那艘苍山铁上有几门佛朗机和铜铁炮,除此之外,其它大部分船只甚至只带了火铳。

    这点火力和苏州城防火器营一比,压根就什么也不算了,其实以水城的火器就已经足够,但这位主将要学郑氏,玩点不要脸的。

    山东军在苏州的城防火器营,光是神威将军炮就调来三门,一些大型佛朗机甚至有八门屹立在水城上,无数的小型舟船包围过去,直接给郑氏这支小船队打了个狗血淋头。

    并且山东军看郑氏船队疲弱,当然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打法,他们甚至出动了一些小型连环舟,上面载着山东军兵士,想要趁乱俘获那艘苍山铁和沙轲船。

    这苏州郑之凤可不是第一次来,在他印象里,明廷的水城基本都是个摆设,上面的火炮和水营兵士根本不敢和郑氏船队叫板,所以今日才会这么轻敌的前来。

    没成想,山东军区区一个外系城防火气营的火力竟然这么猛烈,也不知道运气使然还是实力因素,有一炮直接击中了苍山铁的桅杆,郑之凤当即大惊失色,咒骂道这还真是什么脸面都不要了,当即就下令离开。

    苍山铁虽然不是很宽大,但勉强也能挤进大型战船的行列,在这不深不浅的运河里想要转头并不是很容易,还没等他转过来,就见到水城的闸门一开,无数艘小型的连环舟冲出来。

    郑之凤面色一黑,这是玩什么,还不让自己走了?

    山东军的兵士们分批登上苍山铁和那些沙轲船,一旦倒到了这种时候,郑氏的兵丁就完全不是对手,连招架之力都没有。

    即便是这些不怎么精锐的外系兵马,郑氏水兵在面对面根本就打不赢。

    这山东军和郑氏的冲突可大可小,但最后竟然是水师并不完善的山东军赢了。

    苏州的主将一不小心立了大功,他自己都没想到,直接活捉了十八芝中比较有名的郑之凤,并且擒获了他的坐舰苍山铁,还有八艘保存比较完好的中型沙轲船。

    眼下这个功夫,郑之凤和三十几个被活捉的郑氏水兵正在被押来南京的路上。

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 
    听到这些,王争面上的阴沉逐渐缓解,心中倒是觉得不可思议。

    谁也没想到,人言巨兽一般的郑氏,在这一次可大可小的冲突中竟然完全落了下风,十八芝直接被山东军活捉一个,更别提还有那些被俘获的船只和兵丁。

    对于这些,王争心里也不知道是该喜该忧,简直只有惊没有喜。

    现在这种节骨眼上,真是不应该和郑氏这种巨头起了冲突,这一次冲突下来,还不知道对方会怎么去想,不过既然冲突已经有了,那就要在他做大之前想出个彻底解决的法子。

    要是实在不行。。。。。。

    不过无论如何,那苏州的外系主将还是应该记上一大功,要不是他处置果断、迅速,遭受这种损失的就有可能是山东军。

    况且,郑氏是在为漕运厘金一事横加出头,现如今山东军家大业大,但开销更大,漕运厘金是进项中比较重要的大头,到处都需要银子。

    这件事如果吃瘪的是自己,那就极有可能对各地漕运厘金的事情带来负面影响,各地本来配合的船商们觉得山东军不能有效保证漕运安全,而那些本来就不想配合的则会变本加厉,进而造成整个山东军资金紧张。

    在这种关键时刻,一步不慎,很容易就会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王争每走一步都是慎之又慎,和幕僚府的人商议之后才会决定,生怕遗漏了什么环节。

    忽然间,沉默许久的王争头也不抬的说道:

    “老范哪,你代本候出面会一会这个郑之凤,就说山东军有意握手言和,万事好商量。”

    “这。。。侯爷。。。”

    范若海听到后下意识的以为自己听错,从来形行事狠辣果断的王争,今日怎么变得有些畏畏缩缩起来,这实在不符合他以往的性子。

    察觉到范若海眼中的不明不白,王争摇摇头,有些事情自然不能和下属全都说尽,只是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淡淡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