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扫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旭,你可是我郑家的家将,身受我郑家大恩,怎么却在今日不断的为王贼说好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洪旭忙惶恐拜倒在地,连声说道:

    “不是卑职惧怕那王贼,只是山东军实在不是一般的官军,我们郑家在水上称霸,但在陆上不如他们,要扬长避短,避实击虚!”

    郑芝豹呦呵一声,大笑着道:

    “好你个洪旭,最开始说不让召集丁口决战的是你,现在不让老爷和谈的还是你,还真是个两面派,墙头草啊。”

    闻言,郑芝龙冷冷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再说什么。

第五百二十九章:郑氏要碾压山东军() 
    郑家在安平镇的内议和南京的山东军军议不同,山东军的军议从来都是各级将官各抒己见,王争也不会独断专行,往往会和幕僚府的臣工们共同取舍最优的方案计策。

    一场战役在进行之前,除了王争会接连召开军议与众将商讨意外,幕僚府也会加班加点,拿出几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供以选择。

    但郑家这所谓的内议,其实完完全全就是郑芝龙和郑芝豹两兄弟表演的舞台,这两人一唱一和,剩下那些各地堂口水师的首领还有家将,敢于直言长短的除了洪旭以外,根本就没有任何人。

    剩下的要么是对郑芝龙一捧再捧,不断吹嘘郑氏在八闽甚至江南的势力不容置疑,要么就是傻不愣登的冒昧请战,想要在陆地上和山东军一较高下。

    说来也是,现在郑氏富可敌国,在海上俨然就是霸主级别,就连朝廷都对他们无可奈何,在江南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自然是愈加的放肆和张扬。

    郑氏众人对王争和山东军了解并不深,大多数人的想法还停留在数年前,不过是从小小登州以贩盐起家的一支队伍而已,又能怎么样。

    郑芝龙虽然孤傲,从骨子里藐视王争与山东军,但他并不傻。

    从水城略有摩擦的事件中,他就能明白苏州城此刻已然易主,完全是王争的兵马掌控大权,所以根本不会孤身前去,尽管方才在内议上独断专行,但最后依然规划了进退的方案。

    首先,郑芝龙在安平召集了五分之三的郑氏丁口步卒,总计多达数万。

    这支郑氏子弟兵中郑氏子侄和亲兄的丁口只占了十分之二,就连黄皮肤黑眼睛的汉人都只有十分之四。

    要么说郑氏步军不行,即便发展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是老样子,这些各地召集过来的丁口和步卒,虽然林林总总凑了几万人出来,但编制十分混乱,甚至是没有编制。

    有火铳手、步弓手,其他的是长枪手、刀盾手,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极为的精锐,有的却是非常简陋,但个个眼中精光四射,看样子也不是好对付的。

    但是这个还不是郑氏步军中战力最强横的,郑芝龙身边有一千八百余名从倭国招募的浪人武士,虽然身材矮小,但却都是武士世家出身,一人轻松击败五六个朝廷官兵根本不是问题。

    这些倭寇或是因为主家灭亡,或是因为下克上没有功成而失去封地流浪,才来到江南图谋,他们在倭国数量相当的庞大,但是没有那么多的主家可供效力。

    在岛国境内,长州藩这种都已经因为困顿而衰落,将三千家臣团缩减到一千以内,下属被裁掉的浪人武士更加不计其数,可想而知其他的藩属。

    如果继续豢养大批武士,别说会不会因此引发幕府的猜忌,主要还是各藩都与现如今的大明朝一样囊中羞涩,根本没有财力支撑。

    于是这种武士浪人就在倭国各处游荡,寻找机会,等待重新建立家名苗字的那一天,而郑芝龙借助倭国便宜岳父的支持下招募大批武士真是豪不稀奇。

    这些人由于身处大明,其他的大明官府和百姓对倭寇是深恶痛绝,因此他们只有认郑氏为主家才能受到庇护,倒是颇为的忠心。

    再有就是从西班牙人那里花高价雇佣购入的一支洋枪队,别看只有三百余人,但个个都是神枪手,手里拿着的是西方最为先进的遂发火枪,还携带了一些小型的陆战加农炮,比起大明的卫所火器简直强了八百里。

    不过这些都不是这支郑氏雇佣军的主力,这里面人数最多的就是低价从荷兰购买的昆仑奴,也就是非洲黑人。

    他们身体高大,灵活虽然谈不上,但却不晓得什么是害怕和退缩,那种勇悍就算和关外的清军八旗相比也是毫不逊色。

    在这里郑芝龙给足他们饷银,吃喝不愁,对他们原本猪狗不如的生活来说,现在简直是天堂般的日子,当然要拼死为郑芝龙卖命,甚至颇为的主动和奋勇,自然也都是非常忠诚。

    说到这里,郑芝龙现在召集的所谓郑氏步军,其实就是一支花大价钱在全球各地汇集的雇佣军,战斗力据说非常强。

    毕竟这些年来,为了组建这么一支雇佣军,郑氏可是耗费了一座又一座的金山银山,要是比起火器,那也是天底下一流。

    所以郑芝龙十分自信,自己带着这样一支雇佣军去苏州,一定能给那所谓天下第一强军的山东军一记狠狠的耳刮子。

    长久以来的经验告诉他,无论怎样,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所以郑芝龙准备用郑氏绝对的优势碾压山东军,将他们彻底击垮,不仅要在陆地上给一个下马威,在水里更要让他们绝望,从而认识到双方的差距有多么山高路远。

    他还命令家将洪旭在长兴码头准备规模不小的郑氏水师,一方面用以震慑山东军,另一方面为备不时之需。

    以郑氏水师的规模,太湖显然还是装不下太多重型战船,最多也就是中型的沙轲船和小型舟艇能驶入,不过郑芝龙依然不会担心,郑氏在水战上从未怕过任何人,无论战斗规模的大小。

    前一阵子,郑芝龙花重金在西班牙采购了一批重达七磅的佛朗机炮台,以及许多的荷兰工人,让他们把初代加农炮装备在郑氏水师上,火力足以将一般的水城夷为平地。

    山东军或许陆军有两把刷子,但那两支水师在他眼里,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小孩子而已,根本不足为虑。

    王争这个人,郑芝龙从前听过的传闻不少,但却并没有任何一次去平等正视,原因就是手里握着的实力。

    早在郑芝龙率领十八芝在海上称雄一方的时候,王争还在登州那屁大点的地方贩私盐呢,所以在他的眼中,从未真正将王争这个私盐贩子视为自己的敌人。

    眼下他最需要担心的其实不是山东军,而是大明要是忽然完蛋了,自己需要何去何从,那才是最要紧的事。

    所以说,郑芝龙最大的野心还不是取得整个天下,与王争甚至是李自成都有根本上的不同。

    在他看来,郑氏基业虽然庞大,但却到处结仇,西方都视其为死敌,步步紧逼,要是再和当今朝廷过不去,最后也逃不过被四方围死的结局。

    无论他们海上如何强大,陆地上依然要有一个地方作为心脏,而这个郑氏的心脏,就是位于福建泉州的安平镇。

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郑氏() 
    南直隶潍州府城,原本大明朝的玄鸟旗帜旁边,正高高立着另外一杆“王”字的蓝底黄龙大旗。

    半月之前,大将董有银统帅其麾下西部军抵达潍州城下,围城五日,兵不血刃克其城,继而分兵占领潍州府全境。

    西部军是临时成立的编制,主力是董有银麾下的战兵尖刀营,从附者还有原明廷总兵黄得功、齐秦等人,总计六万余人。

    山东军在占领南京之后,王争一样是寸刻不停,经过连夜精密的筹划,先后成立了三支临时编制的分军,用以扫除朝廷在南直隶的其它城镇。

    这三路兵马,分别是以董有银为主将,黄得功为副将,尖刀营为主力的西部军;以高亮为主将,振威营为主力,舟山总兵翁之琪为副将的东部军;还有邱武为主将,以淮安兵为主力,原南都京营提督卢久德为协督的南部军。

    西部军、南部军以及东部军,战兵人数约有三万,总计则接近三十万,其中大部分是原归附明军改编裁撤后,重新招募补充的外系兵马。

    从崇祯十六年七月份山东军占领南京开始,到现在崇祯十七年的二月底,山东军分三路南下的南直隶会战,以董有银之西部军占领潍州府城而宣告结束。

    山东军侯爷府邸迁移至南京皇城内,占领南直隶全境,山东全境以及河南全境,其余省份虽然未被全境占领,但每天都有各地州府的明朝文臣武将上表归附。

    所以山东军兵马每日都是频频调动,奔赴各地将原明军进行改编裁撤,为了防止这些人作乱,王争将他们重新入册,约法三章,有家有室的给予银钱和土地遣返回家。

    剩下那孑然一身的兵勇,则会被安排到各地不断建立起来的聚耕农庄、采矿场、盐场盐田等地帮工,没有去处的人最初被安置在当地的集中房。

    若是不出意外,这些人每月所获的银钱足够他们在一年之后添置一个新家,继而娶妻生子建立家庭,这些事情幕僚府的臣工们都考虑到。

    三月中的一天夜里,一名来自南京城候标营的骑兵手持铁令,飞奔入城,刚一进营内,就给董有银下了一道杀机顿现的命令。

    “董有银接令!”

    董有银与周围战将正在议事,看见来人身上衣甲还有手中的令牌,顿时就明白是南京方面派来传令的,当下都是停住议题,互相窃窃私语。

    众人对视一眼,觉察到候标营这名骑兵脸上的严肃,都从各自的面上看见疑惑和莫名的兴奋。

    董有银不敢怠慢,行了道军礼,抱拳大声喊道:

    “末将率西部军众将,谨遵侯爷军令。”

    “郑氏张狂,悍然攻我苏州水城,竟在安平大肆聚集私军,鼓噪作乱,此藐视朝廷、为祸地方,且大逆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