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途中经过的关卡要地,也早已被打点妥当,故而没有受到丝毫阻拦,很快便有惊无险的将人送到了长安。

    李渊对翟让的到来大为高兴,因为翟让在各路反隋的义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归降,能大涨李家的声势。而且李渊也希望通过翟让,在中原的战场上获取利益,所以立即给翟让封了个国公的爵位,并让他当河南道宣抚使,然后将这件事大肆宣扬了一番。

    而许多人在得知这件事的经过后,大都对李隐的行为感到钦佩,都称他是有义之人。

    但李密就对李隐大恨不已了,他好不容易狠下心来要除去翟让,但最后却给翟让逃走了,可谓得不偿失。

第168章 图谋巴蜀【求订阅!】() 
翟让的哥哥翟弘为人粗鄙不堪,侄子翟摩侯性好猜忌,王儒信为人贪婪放纵,所以他们被杀的那天,他们的部下没有人为此而悲痛,翟让不善御下,他被逐出瓦岗也没多少人觉得惋惜。

    然而,这场瓦岗寨的巨变,并不是毫无影响的,它的影响在于人心上面。

    这事发生后,李密帐下的将佐从此开始有了猜疑和不安定的情绪,不少人都在想,魏公李密连一个毫不争权的翟让都不能容忍,若他成了大事,能容得了我?

    不少有意投靠李密的叛军,在这件事发生后,都迟疑了,害怕步翟让的后尘。

    而李密本人,也在这件事发生后,虽表面上对翟让的旧部宽厚有加,但心中其实也是有了猜忌之心,即使仍会任用,也会采取一些方法措施。

    总之,那一晚的瓦岗寨之变后,瓦岗军就开始人心离散了。

    对瓦岗寨的巨变保持高度关注的,恐怕当属洛阳的王世充了,他自从在洛水之北被李密打败后,就坚守营垒,以守为主,偶尔才派兵侵袭一二,但他无时无刻不想打败李密,称霸中原。

    在瓦岗寨之变发生后,王世充察觉到瓦岗军的士气有些不佳,从中看到了战机,于是打算再次率军出击李密的老巢洛口仓。

    然后,王世充的军士中有逃亡投降李密的人,李密这天向那些军士询问:“王世充目前在军中做什么?”

    军士回答道:“近来只见他大量招兵,又犒劳将士,不知是什么缘故。”

    李密对裴仁基道:“我几乎中了王世充这个奴才的谋算,我很长时间不出兵,王世充肯定是因为的粮草将要断绝,求战不得,因此招募士兵,犒赏将士,想要乘着月夜昏黑来袭击洛口仓。我们应该立即作防卫准备。”

    于是他命令平原公赦孝德、琅邪公王伯当、齐郡公孟让率兵分别屯驻在洛口仓的两边以等待敌军。

    李密虽没猜中王世充出击的原因,但却猜中了王世充的意图。

    那天夜里三更时分,王世充的军队果然来了。王伯当先遭遇王世充军,不过与之交战不利。

    王世充很快率军突破王伯当部众的防御,指挥士兵立即登城,总管鲁儒率军拼死抵抗,王伯当又收集兵卒再次进攻王世充,王世充久战洛口仓城池不下,只好败退而归。

    王伯当斩杀王世充的骁将费青奴,其部下士卒战死淹死的有一千余人。

    王世充屡次与李密数次交战,都无法取胜,军队的士气低落之极。

    越王杨侗派遣使者来慰劳他,王世充向使者大诉苦水,说自己兵已很少,几次战斗后已疲惫不堪,准备打道回江都休整了。

    使者回到洛阳后,将这一情况禀报了越王杨侗。王世充虽与李密交战没大胜过,但小胜还是有过几次的,而且还有胆量主动经过李密,这在一听闻李密之名就丧胆的洛阳大小官员眼中看来,已十分的了不起了,所以都害怕王世充就此离开。

    于是在洛阳官员的一致要求之下,越王杨侗从洛阳派去了七万援军,补充王世充的力量。洛阳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派了这七万大军给王世充之后,王世充的兵力已超过了洛阳,再加上洛阳守军中的部分将领已被王世充暗中收买,这时的洛阳,其实已是王世充嘴边上的一块肥肉了……

    十二月,初九,大隋皇帝杨侑追谥唐王李渊的祖父襄公李虎为景王,李渊的父亲仁公李曃酰顣的夫人独孤氏为穆妃。

    初十,李渊召屯兵扶风郡的李世民、在新安驻军的李隐,回长安接受封赏,以表两人的功劳。

    李隐和李世民将军务交代妥当后,很快赶回了长安。

    李渊于是升李隐的左领军都督府为左元帅府,升李世民的右领军都督府为右元帅府,李隐、李世民各为左、右元帅府元帅,李渊又将两人的食邑提升为五千户,李隐和李世民也从此成为了李唐势力中,最有军威的两人。

    封赏完李隐和李世民之后,李渊并没有让两人返回所属军队的地方,提议让他们过了年后再走,李隐和李世民自然没有异议。

    平定河东郡,击退薛举大军后,李唐势力的首要之事便成了巩固地盘、扩展地盘。巩固地盘之事自是不用多言,扩展地盘之事,李渊等人都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长安西南方的巴蜀地区。

    巴蜀之地无比富饶又居长江上游,而且是当今天下之中,唯一的一处没有经历过较大战乱的地方,富足而安定,实乃关中附近的一块肥肉,李唐若能得巴蜀,就能效仿秦汉之形势,逐步吞并天下了。

    所以巴蜀之地,李唐是志在必得的。

    事实上,自从李渊率军入主长安之后,便开始与巴蜀之地的郡县官吏眉来眼去了,不仅仅是官吏,盗贼首领、氐羌酋长,也都有写信来长安,或是直接派遣子弟来见李渊,请求归顺。

    故而李唐欲得巴蜀地区,其实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派谁去招抚这些地盘,或者说,应该将这一个大功让给谁去立。

    李隐和李世民两人首先被李渊剔除掉了,他两人战功已够多了,没必要再平白增加这种大功。

    要不派世子李建成前去?想到这后李渊一阵心动,不过思索良久后,最终还是被他否决掉了。

    否决的原因,一是出于安全考虑,虽然巴蜀之地的许多郡县都表示了归降之意,但那地方多有不服教化的族类,并非十分安全。

    二来李建成也并非是无所事事的,他算是各类官员与李渊之间的一条纽带,许多安抚官员、与官员沟通的事,而李渊又不便直接出面的,都是李建成来从中协调的,所以现在李渊还暂时离不开李建成的帮助。

    最后,李渊将目光锁定在了他的一个堂侄身上,此人名为李孝恭,现年二十六岁,是上个月刚来投靠李渊的,具李渊观察,李孝恭为人沉稳有度,又知兵略,正适合出使巴蜀。

    于是,李渊派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让他前去招抚巴蜀之地。

第169章 群芳馆【求订阅!】() 
李孝恭奉李渊之命后,南下出商洛(近陕西商县,武关等地),遭遇了朱粲军,进击而大败之,诸将请将俘虏全部杀死。

    李孝恭道:“不能这样做,否则,往后谁还肯投降?”于是从金川出巴蜀之地,檄书所至,投降归附李渊的有三十余郡,巴蜀之地遂为李唐所有。

    之后,李渊又派太常卿郑元领兵从商洛,攻取南阳郡;再派中元帅府司马、安陆人马元规去攻取安陆及荆州、襄州等地,与朱粲、萧铣争夺南阳以及汉水地区的控制权。

    至此,李唐的势力范围已东至新安、宜阳,北至雁门、延安等地,西至陇山山脉(即今六盘山脉),南抵巴蜀、南阳地区,势力庞大,实力雄厚,已为天下最不可小觑的力量之一。

    当然,现在的李唐势力仍是处于危机四伏之中,其中心腹之患便是陇西地区的薛举,以及河西地区李轨,这两个势力都是兵强马壮,而且随时都有可能率领大军直驱长安,对李唐势力的威胁极大,若李唐不能将这两处心腹之患消灭,便不能思虑其他。

    眨眼间,时间已来到了十二月的二十九日,除夕佳节的前一天。

    这两天风雪都停了,是难得的好天气。

    左元帅府中,李隐正在宽敞的庭院中练着拳脚功夫,小蝶拿这毛巾站在一旁,采莲坐在屋檐下一边刺着绣,一边频频含情脉脉的看向庭院中的李隐和正在打雪仗的两个小孩,大一些的是已有十一岁的妞妞,小一点的男孩只有两岁多,但长得虎头虎脑的,满庭院跑来跑去,与妞妞打雪仗打得不亦乐乎,一点都不显累。这个两岁多小男孩,便是李隐与采莲的儿子小虎儿。

    小蝶、采莲一行人是李隐平定河东郡的时候,才派人前去将她们接来长安的,一家人经过大半年的分离后,总算是又重新团聚在了一起。

    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进来,口中啊啊的说了几声,手指一阵比划,然后递给了李隐一封信,李隐从小蝶手中拿过毛巾擦干脸上、手上的汗水,然后从哑巴老者接过了信件,笑道:“周叔,你快回去歇着吧!”

    哑巴老者赫然便是周安的父亲周老汉,这些年来李隐与周安南征北战,周老汉一直待在洛阳,默默无闻的为李隐处一些理财务方面的杂事,也是最近才被李隐接到府上的,打算给他养老,不再让他吃苦了。

    不过周老汉明显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会主动给自己找事做,现在基本算是元帅府中的一大管家。

    李隐将周老汉送来的信打开,匆匆瞥了几眼,然后将信件随意的仍到了一边。写信的人是裴寂之子裴律师,邀请他今晚去群芳馆赏花作乐,群芳馆是长安城此时最负盛名的一家青楼。

    裴寂向来与李隐不对付,他的儿子忽然邀请他前去群芳馆赏花,只怕没安什么好心,李隐自是没那个心情去与之消遣浪费时间。

    这时,翟娇如燕子般进了庭院,向李隐打了声招呼,向采莲喊了声嫂子,便转身将小虎儿抱起,与他嬉闹起来。

    虽然来到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