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些什么啊?”武照姐妹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武怀道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赶紧把腋下包裹捧上:“侄儿给您老祝寿的,惟良他们不知,莫张扬出去。”说罢连忙起身,不待杨氏说句客气话便一溜烟跑出院子,没了踪影——惟良、怀运与武元爽一样,素来厌恶杨氏,若知他们傻二哥给杨氏拜寿送礼,少不了啰唣一番。

    武照满脸不屑:“拜寿竟似做贼一般。”

    杨氏却道:“他不过是胆小怕事,总比没心肝的强。你就别嘲弄他了。”打开包裹观看,原来是两匹朱红锦缎,色泽艳丽质地尚佳。杨氏不禁打量女儿的身段,酝酿着给爱女添条石榴裙。

    武照已看穿母亲心思,冷冷道:“还给他,咱不要他们东西。”

    杨氏将锦缎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傻孩子,何必非赌这口气?东西总是好的。”以前杨氏何尝把几匹锦缎当好东西,如今人穷志短,装不得硬气,女儿将来总得有漂亮嫁衣吧!生活的无奈几乎磨圆了杨氏的性情,为了日子过得下去,更为了女儿们能被这个家族认同,将来能有好归宿,她只能向武家人低头。

    武照毫不体谅:“什么好东西?再好的东西过了他们的手也烂了。堂舅早从长安送来寿礼,府里上上下下谁不知?个个装聋作哑,连句祝寿的空话都懒得说……”

    “哟!二妹挑我们的理啦!”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打断了武照的话,但见有个干瘪妇人讪笑着走进院,正是那位管家婆善氏;身后还跟着几个婆娘,都是同族的亲眷。

    善氏抬头一望,见杨氏略施粉黛头簪黄花,竟捂着门牙大笑起来:“您老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还这般擦胭脂抹粉,给谁看呀?真是个老风流啊!哈哈哈……”

    杨氏顾不得被她嘲笑,赶紧把锦缎包好,叫小女儿收好。武照却见不得她嚣张,气哼哼道:“你们这般俗人,晓得什么脸面?”

    善氏止住笑,掐腰讥刺道:“俺们是俗人,不似二妹妹读过书,敢问妹妹哪天去考秀才啊?”

    武照要与她争吵,却被杨氏拉住,转而赔笑:“你们怎么都来了?”

    善氏抿着嘴道:“哟,您老人家这不是装糊涂吗?今天是您的好日子,都是一家亲戚,我们又是做晚辈的,怎能不过来热闹热闹?”说罢招呼那群婆娘——这帮人也没空着手,带了果蔬鱼肉,还有两壶寿酒。

    善氏毫不客气,仿佛是在她自己家似的,张开双臂像赶鸭子一般张罗着;那帮婆娘叽叽喳喳七手八脚,不一会儿就把数张几案拼起,果蔬菜肴摆了一堆,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硬拉杨氏母女当中来坐。杨氏活了五十八岁,还从没跟这等人同桌吃过饭,但毕竟她们是来给自己庆寿的,只得顺着。武照却暗暗忖度,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偏不肯与她们同席,在一旁悻悻而卧,寻了卷书心不在焉地看着;小妹也没见过这阵仗,像瞧稀罕物一般呆呆看着。

    善氏却突然放下筷箸,凑到她耳边:“有一桩要紧事,正想与婶娘商量哩!”

    “呃?”杨氏怔怔回过神来,“什么要紧事?”

    善氏盘起腿来,转悠着贼不溜丢的大眼睛道:“常言道‘闺女大了不可留’,如今大妹妹已经出门,那二妹妹的婚事也该早考虑了。十三岁女娃,说大不大,说小可也不小了。”

    杨氏没想到她会提起此事,搪塞道:“哪里有合适的人家?”

    “我们替您老人家上心呐!”善氏来了精神,“我这当嫂子也算知根知底,二妹妹虽说脾气不大好,但毕竟读过书,又生得水葱嫩藕般鲜亮,岂能随便嫁?”

    虽说她把女儿比成了水葱嫩藕,但这番话大体还算合杨氏心意;武顺的婚事是早订下的,照儿她们若要寻个体面夫家着实不易。杨氏不能驳她好意,很关切地问:“以你之见呢?”

    “当然得寻个官宦高门呢!”善氏的嗓门高了不少,越说越神采飞扬,“也是事有凑巧,前几日惟良、怀运他们到县里公干,听说咱县令之子尚未娶妻……”

    这就是所谓高门吗?杨氏只能摇头苦笑了。

    善氏瞧出她不屑,酸溜溜道:“我说叔母大人啊!您觉得何等人家才般配?我知道您眼光高,可现在讲不起。若叔父他老人家活着,就是刺史都督之家,姓崔的、姓郑的也嫁得。如今不成啊,官在人情在,官没了谁拿咱姓武的当名门?”

    杨氏即便痛心,也不得不承认这话有道,就凭武家如今这等门第,能嫁到官宦人家已经不错了,还高攀什么?她听着善氏的诉说,胸中泛起阵悲意,眼泪差点儿下来,忙强自忍耐,夹一筷子菜没滋味地嚼着。

    善氏全没在意,还在那里絮絮叨叨:“县令也不错,当年我嫁进咱家时叔父还只是个兵头呢。若是男人有出息,将来妻随夫荣,当上诰命谁又说得准?高门大户是风光,杀头的也不少!甭管什么门第,全赖男人有没有本事,这就是咱女人的命啊……”

    武照假装在旁看书,其实早把善氏的话听个大概,心里已不悦;又见母亲一脸苦楚,终于压不住火性,一跃而起,自桌上拿起杯酒,不问是非狠狠泼在大嫂脸上。

    善氏一个激灵:“你、你……”她好歹是武家女主人,当众被小姑娘羞辱,气得说不出话来;在场所有妇人都愣住了,杨氏也大感意外。

    武照仍不罢休,紧蹙娥眉,杏眼圆睁,指着善氏鼻子骂道:“你这饶舌老妇胡诌什么?我嫁不嫁与你何干?”

    善氏终究不是厚道人,把满脸酒水一抹,也反唇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崽子!老娘好心好意管你的闲事,反落一身不是。你当自己还是原先说一不二的大小姐啊?”

    “呸!你们帮元庆他们霸占爹爹留下的财产,把我们撵到这小院,还假惺惺来帮我说媒,花言巧语哄骗我娘,能有什么好心肠?惟良、怀运要把我嫁给县令之子,无非想趁机结好本地的官,八成那县令之家答应多出钱财,连你都从中得了好处吧?做你的美梦吧,姑娘我偏不嫁,以后关起门来过日子,咱们谁也别理谁,快给我滚!”

    善氏一干心思被她戳破,无言可对竟干脆撕破嘴脸,骂道:“哟!跟一家子耍威风?不问问你娘当初怎么做的人?不就姓杨么?隋炀帝的天子早没了,有什么不可一世的?若不是先皇硬塞给我们武家,谁要四十多的老姑娘?指不定以前嫁没嫁过呢!这家里即便千金万金本就该是我们的,生不下儿子是你没德行,怨得谁来?老的又臭又硬,小的更不是东西!”

    宿怨都挑明了,杨氏哪受过这等羞辱,早已又气又怒浑身颤抖,但她不屑于与这等泼妇嚼舌。武照却不依,尤其听她辱及母亲,顿时火冒三丈,绰起只酒壶“啪”的一声在墙上击碎;攥着锋利的瓷片,照定善氏脸上就劈。

    善氏万没料到她小小年纪如此凶悍,连忙低头闪避,却已被瓷片削了发髻,顾不得披头散发,撒腿就跑:“杀人啦……”

    武照哪里肯饶?纤纤玉女翻脸成了煞星,左手挽罗裙,右手持利刃,叫嚷着:“你敢辱我娘,我要你的命!”其他妇人都看傻了,锋利的瓷片就在眼前晃来晃去,这会儿谁也不敢拦,只顾着自己躲闪;几案也翻了,酒菜也洒了,杯盘滚得满地都是,一时间闹得鸡飞狗跳。

    善氏也吓糊涂了,杀猪般乱喊。武照怒气不休,在后紧追不舍,两人围着院子折腾起来,别的婆娘吓得一窝蜂往外逃,小妹也吓得缩在角落里呜呜咽咽;那几株踟蹰花已在混乱中折断,纷纷花瓣葬身一片狼藉之中。

    杨氏不敢相信,这还是方才那个聪明可人、翩翩起舞的乖女儿吗?事到临头顾不得多想,忙上前抱住女儿:“照儿!别乱来!”

    积蓄已久的仇恨爆发出来,武照婀娜的身躯激动地颤抖着,秀丽的容颜已变得狰狞可怖:“您别管!孩儿非杀这婆娘不可!”

    “松手啊……”杨氏想抢过女儿手中利刃,武照却死死抓不放,母女二人的手都划破了。

    善氏总算定住神,连滚带爬逃出院门:“罢罢罢,以后我可不来了,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武照仍嘴硬,明明见她逃远,却还愤愤呐喊道:“等着瞧!早晚有一天,我非杀了你这臭婆娘不可……”

    “够了!”杨氏狠狠扇了女儿一记耳光,“你太不晓事,她也未必有坏心眼,不过借说亲之事图些小利,不答应就罢了,何至于此?我委曲求全还不是为你们?忍忍又如何?你还能在这屋檐下待一辈子?过去的是非就算了……”

    “凭什么算了?”武照顶嘴道,“咱不要他们假惺惺关照,大不了穷死饿死,又能如何?你让他一尺,他就敢进一丈,忍到何时方休?人善人欺,马善人骑,从小您没教过我怎么看人脸色、受人欺负!我偏要争这口气!”

    杨氏哑口无言了。一点儿不假,女儿高傲固执的性格全是她培养出来的,然而她隐约意识到,女儿和她并不一样——她坚守的是豪门闺秀的高贵,而女儿却带着一股狠劲,甚至可说是霸道,蛮不讲理。或许这就是她娇惯的结果吧。

    武照渐渐平静下来,才意识到手上鲜血淋漓,滴滴答答染了罗裙。她默然回到屋中取了绢帕,却先给母亲包扎:“还疼吗?”这一声问得温柔体贴,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杨氏没回答,看着女照儿悉心侍奉着自己,真有些哭笑不得。她抬头仰望苍穹——夫君啊,你说照儿命运非凡,究竟发自真心还是仅仅为了安慰我?如今开罪那恶婆娘,以后的日子更不好过,我母女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三、直臣阻谏

    唐朝承隋之国都,传说当年隋文帝嫌长安促狭,又虑渭水成灾,连做恶梦都是水淹朝堂,遂命工部尚书宇文恺在陇首原以南修建新都,这座新城东西十八里、南北十五里,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