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李昭德对这个结果仍不满意,他要的不是贬官流放,而是彻底斩草除根!所以众酷吏一离开洛阳他就紧跟着行动起来,派遣御史以巡察地方为名追赶被流放的酷吏,假称有人告发他们别的罪行再加推鞠。其实还有什么可审问的?就如当初六道使诛杀流人一样,追上之后问也不问当即处死,很快王弘义、万国俊、朱南山等辈相继授首。

    到这时只剩下元奸大恶来俊臣,他虽被连贬十四阶,毕竟还有一身官皮,不能轻易杀掉。但是李昭德深知除恶务尽的道理,现在女皇把他贬了,万一哪天心血来潮再把他召回来,依旧是祸患,不诛此贼朝廷永不得安!

    为此李昭德召集刑部、详刑寺所有官员,责令翻查近十年来的所有案卷,凡参与告密或与酷吏有涉的人都要列清。此举意在酝酿给来俊臣致命一击,并将潜在的酷吏余党一网打尽,但是群臣听闻当即哗然——矫枉过正了吧?

    昔日酷吏猖獗,许多官员出于自保迁就酷吏,造成一系列冤案,甚至有的也干过告密的勾当,真正如徐有功、李日知那样的有几人?最典型的例子当属现任司刑少卿皇甫文备。安定皇甫氏乃东汉以来的仕宦名门,皇甫文备一支自隋朝时徙居洛阳,四代为官,他早年举明法(科举的一种,考法律)起家,一直在刑部、详刑寺任职,苦苦地熬资历,至嗣圣之际担任秋官郎中。酷吏横行之初他也颇为不忿,但很快他发现只要与酷吏保持默契就不会祸及自身,而且这是一条攀升的捷径,于是他利用自己司法官员的身份为酷吏大开方便之门,来俊臣经手的案子多半有他的支持。尤其当初徐有功因窦氏之案下狱,他不遗余力帮着薛季昶、来俊臣等辈高喊严惩。靠着这些“功劳”皇甫文备晋升四品少卿,如今来俊臣倒台,他也打算洗手不干了,六十多岁的人了,享几年清福吧。哪知李昭德要把所有旧案翻出来,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出于自保心理皇甫文备对此议提出了委婉的反对,希望不要牵连甚众,群臣多有附和。岂料李昭德一阵冷笑,当众责骂皇甫文备根骨不正,把他以往暗通酷吏的丑事抖了出来。皇甫文备被骂得狗血淋头,满面羞愧,一旁却冒出不平之人——宰相崔元综。

    崔元综早于李昭德拜相,却一直受其欺压,念在同心为国从没计较过什么,忍气吞声而已;可眼下李昭德做得过分了,治大国若烹小鲜,冤狱之事刚刚消弭,倘若穷究不放无异于往油锅里浇凉水,以往的丑事尽数揭开,必然挑起旧怨,引得群臣互相攻劾,到时候满朝文武有几人能独善其身?朝廷颜面何存?这次崔元综不能再容让了,当即站到皇甫文备等人一边。李昭德素来专横,焉能听他之言?二相当众争辩起来,群臣纷纷解劝,闹得不欢而散。

    事过之后群臣以为平安了,岂料三天后忽降诏敕——崔元综身为宰执尸位素餐,附会酷吏滥施刑狱,即刻革职流放振州(今海南三亚)。晋升洛州司马杜景俭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朝廷顿时沸腾,谁都看得出来这必是李昭德在女皇面前告了崔元综一状。固然崔元综出身秋官侍郎,以审案严苛著称,却禀性刚正、为政勤勉,岂是与酷吏同流合污之辈?以宰相之尊党附下僚,谁会干这么蠢的事?至于尸位素餐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李昭德独断专行,一向说什么是什么,与你共事之辈哪个敢不尸位素餐?崔元综也一大把年纪了,不过顶撞你几句就被流放到天涯海角,这明显是杀鸡儆猴啊!

    李昭德的性情一向如此,虽刚愎自用但确有过人之处,然而这次他做得太不公道,实在大失人心。百官敢怒不敢言,走了反对穷究的崔元综,又来了酷吏的死对头杜景俭,看来追究旧案的事情还得办。可是李昭德的跋扈并未就此收敛,没过几日他又随便找了理由,将凤阁舍人韦承庆外放为沂州(今山东临沂)刺史。

    韦承庆乃韦思谦之子,早年曾担任李贤的东宫司议郎,劝谏李贤收敛声色未被理会,东宫被废他也随之外贬,幸而其父韦思谦深受女皇宠信,垂拱后得以返回洛阳。凤阁舍人并不要紧,重要的是韦承庆还兼掌天官选事,有诠选官吏之权。李昭德此举明显是要把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权都揽到自己手里,凡有不从他意者一概不予升迁。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李昭德专权太严重了,如今他的权势比昔日的李义府还大。虽然他不似李义府那般阴险贪婪,但意气用事固执己见,莫说政事堂,现在整个朝廷都快成了他的一言堂,这终于引起了众怒,许多大臣开始愤然抗争,特别是右御史中丞周允元。

    耐人寻味的是,李昭德以强悍著名,周允元也同样以耿介驰名。他乃隋朝武卫大将军周法尚之后,弱冠便考中进士,一直在肃政台任职,颇敢谏言。有一次武曌大宴群臣,趁机向臣下求言,大伙都不敢败皇帝的兴致,纷纷夸赞美言,轮到周允元时他却说:“耻于君不如尧舜。”直指女皇失德。武三思侍宴在侧,当即指责他出言不逊、讪谤主上。武曌倒不乏容人雅量,反倒说:“允元此语足以为戒,岂能怪之?”对他极为尊重。

    左右肃政台多年来被酷吏干扰,现在好不容易摆脱来俊臣等人的影响,李昭德又擅权跋扈,他说弹劾谁就弹劾谁,他不让动的人就不能动,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长此以往国家的监察官员岂不都成了被人摆布的木偶?周允元实在气恼,于是联合一大批不满李昭德的人向女皇上疏,其中尤以监察御史丘愔的奏疏措辞为激烈:

    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归于下;宰臣持政,常以势盛为殃。陛下创业,兴王拨乱,英主总权收柄,司契握图。天授已前,万机独断,发命皆中,举事无遗。自长寿以来厌怠细政,委任昭德,使掌机权。然其干济小才,气负刚强,盲聋下人,刻薄庆赏,矫枉宪章,国家所赖者微,所妨者大。诸处奏事,陛下已依,昭德请不依,陛下便不依。昭德作福专威,横绝朝野,爱憎与夺,旁若无人,陛下恩遇至深,蔽过甚厚。臣闻蚁穴坏堤,针芒气泄,涓涓不绝,必成江河。臣知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诛于后,但使国安身死,臣实不悔。陛下览臣言,为万姓自爱!

    此事越闹越大,窥伺在侧的武承嗣可乐开了花——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报仇的时机终于来啦!他立刻召集众兄弟,也参与到弹劾李昭德的热潮中,并授意一名叫邓注的军府果毅写了篇题曰《硕论》的文章,洋洋洒洒三千余言。相较周允元等人的上书,这篇文章更多了捕风捉影、肆意诋毁的味道,甚至称李昭德有不臣的野心,经凤阁舍人逄弘敏之手上递女皇。

    出于自保心理的司法官员、不忿专权跋扈的老臣,再加上武氏兄弟的势力,三股绳拧到一起,霎时声势浩大,不由得武曌不动心——她对李昭德何尝没有怨愤?阻碍祥瑞、漠视封禅,为了天枢之事竟跑来教训她一顿!武曌岂是可欺之主?不过看在李昭德才干卓越一心为公,一再隐忍罢了。刚开始她顺从李昭德是出于国家大计,后来渐渐就成了图省心,反正不依他就闹得没完没了,索性都按他的说办,一则耳根清净,二则也能享享清福。现在百官跑来告状,口口声声喊着请她亲自执政,不能再偷懒了。其实她对李昭德固然信赖,还是存几分底线,毕竟当初李昭德明确表示拥护皇嗣,多少有复辟之嫌;在远征突厥之际她已晋升李昭德为检校内史,归来后又去掉检校之名,此时的李昭德已位极人臣,功高不赏。到这个地步仍不知谨慎戒惧,司法要管、人事要管、监察要管,所有权力没有不揽的,照这样下去不怕他野心膨胀吗?就算李昭德没有不臣之心,将来他凭手中大权帮皇嗣夺权也不是不可能!

    想至此武曌的心彻底动摇,抛弃了君臣协力创一代盛世的承诺……延载元年十月武曌颁布诏敕,贬李昭德为南宾(今广西灵山)县尉。

    世事就是这么可笑又可叹,当初李昭德说武承嗣欺压百官、威震主上,而时至今日这些罪名反倒落到他自己头上。他因直率坦诚、敢作敢为而得皇帝器重,结果同样是因亢直强硬不容于皇帝乃至同僚,虽有超群的智慧、惊人的胆魄,却刚愎有余恭宽不足,盛气凌人招致众怒,可谓善谋国而不善谋身,成败皆性情使然!

    接到诏书之际,李昭德望着女皇批判他的犀利言辞,脑中竟不禁浮现出《罗织经》中的一句话:“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但是似他这般自负的人岂会在乎邪书之言?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李昭德恭恭敬敬叩谢皇恩,然后站起身,扶正乌纱、挺起胸膛,迈着高傲的步伐坦然奔赴剑南,当他的九品县尉去了……

    武曌随即调整中枢,以尚书右丞李元素、左御史中丞周允元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半个月后,周允元连同皇甫文备再度上书,指责内史豆卢钦望和同平章事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杨再思等附会李昭德,不能匡正纲纪,结果六人均被罢相,外放为刺史——至此将近三年的李昭德时代结束了。武瞾也不得不结束安逸的生活,再度亲操国政,然而此时她已是七十三岁高龄,还有充沛的精力应对一切吗?

第89章 男宠薛怀义失宠,盛怒之下火烧武曌明堂() 
一、怀义失宠

    李昭德罢相被贬,太多的人松了口气。首先是来俊臣,他已在阎王殿排上队了,竟然死里逃生;其次是皇甫文备等曾经与酷吏有瓜葛的司法官员,再不用担心有人翻他们旧账了;然后是三省六部的其他官员,不必担心被人斥骂了,平时即便稀松些、懒散些也没关系。最欢喜的是武承嗣,被李昭德压制三年之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