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大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顼何等聪明?情知女皇认定自己是不择手段、投机反复的小人,仕途之路算是到头了,至少女皇有生之年不可能起复,心情沉痛不已。然而回溯自己十年来的所作所为,落到今天这下场又有何可怨?武承嗣被自己算计得那么惨,欠的债终究要还!

    人之将去其言也善,接到诏书后吉顼的心境反而平和下来,入宫向女皇辞驾——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即便贬官也得向皇帝谢恩。

    望着与昨日判若两人的吉顼,武曌气消了,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说了几句保重的话。吉顼对武懿宗颐指气使固然是得志猖狂,却也有一片苦心,此刻诀别见女皇盛怒已解,斗胆进言:“臣今离阙庭,恐再无回朝之日,临行之际尚有一言,恳请陛下纳之。”

    武曌见他一脸沉痛也略有些动容:“你说吧。”

    “是。”吉顼不敢再引经据典讲道理,转而做比成样道,“设使面前有一撮土,臣将之合水为泥,陛下以为其有争执乎?”

    “没有。”武曌莫名其妙。

    “若臣将这一团泥分为两半,一半塑佛像,一半塑为天尊,有没有争执?”

    佛道之间岂无争执,仅《老子化胡经》就引起数百年之争论。武曌蹙眉道:“有争矣。”

    “正是……”吉顼终于抛出正题,“今之朝廷亦如此。宗室外戚各当其分,则天下安。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犹为王,两不得安也,请陛下三思。”武显是他最早提议迎回的,此中关节他最清楚不过——世上真正两全其美的事根本不存在,相较而言立武显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结果,但这也仅仅只能保全武家,想让武家永远保持富贵权势,这可能吗?

    武曌喟然叹息:“事已至此,朕也不知该如何……”吉顼所言她未尝参不透,但她能怎么办?就算她现在贬斥武氏诸王,将来李唐复辟就不会对他们再有打击吗?况且她对武家也有一丝亏欠感,当初谋夺社稷、巩固帝位多蒙诸侄之力,而今还政于子就不管他们安危吗?武承嗣就死于她出尔反尔的抛弃,怎忍心这样的悲剧重演?此时此刻武曌再没有傲世天下的霸气,现在她只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妇……

    就在吉顼离开洛阳之日,她做出一项决定,免去武三思宰相之职,改授特进、太子少保——至此政事堂中再无武姓,所有武家人都不再参与实际政务,这已是武曌能做出的最大让步。而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合称“三少”,享从二品之位,通常授予老臣以示尊重,该职并无实权,名义上算作太子的老师。武曌这样做并非让武三思教武显什么,而是希望他们搞好关系,要让武显牢记,武三思是他最重要的辅佐者、支持者,将来千万不要苛待武家。

    当然这次争端因武懿宗而起,自然也不能放过他,武曌虽然未加惩罚,却免去武懿宗统率洛阳屯兵之权——你惹是生非,别人还想过好日子呢!不能一条臭鱼搅得满锅腥,谁的恩怨谁自己扛,老娘在一日可保你一日富贵,至于将来李家如何相待,你自己承受去吧!

    二、石淙会饮

    武曌为李武两家和好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但有些事即便皇帝也无法左右。身处高位的武显、武三思自然希望相安无事,可那些支系较远的武家人以及扶持李氏的大臣则不然,毕竟这关乎他们的利益,不是轻易可以罢手的。

    吉顼离京之日已预感不妙,果不其然他刚离开洛阳,武攸宜、武嗣宗等人就争相进言,把他早年不堪之事都抖出来。武曌也不胜其烦,为图耳根清净又将其追贬为安固(今浙江瑞安)县尉。琰川好歹还在关陇,县尉官秩从九品上;安固在江南道,县尉是从九品下,官场的最低等。吉顼本来还想咬牙坚持到李唐光复,怎奈武家人不放过他,长途跋涉心情抑郁,半路染病一命呜呼。不过在此之后武曌正式任命狄仁杰为内史、韦巨源为纳言,结束了长久以来除武氏亲信不授实职宰相的局面。

    这时凤阁舍人韦嗣立上书,称“时俗侵轻儒学,先王之道,弛废不讲。宜令王公以下子弟,皆入国学,不听以它岐仕进”。称帝以来武曌对国子监严加控制,屡以武氏族人充任国子祭酒,学生不再学儒家经典,而是学女皇所著《臣轨》,以确保后进士人对武周的忠诚。现在武氏已确定归政,这么搞还有意义吗?再者李武两家子孙生而高居爵位,却不叫他们学习,长此以往还不是朝廷的负担?

    因昔日武曌与太宗时的韦贵妃、城阳公主母女关系亲睦,她对京兆韦氏眷顾颇深,尤其韦思谦一家。韦思谦早年弹劾褚遂良受到器重,是革命前夕唯一得以致仕的宰相;其子韦承庆曾是李贤东宫之臣,仍得到女皇信任,不但官升凤阁舍人,且长年掌管选官之事,虽一度被李昭德排挤出京,在许子儒、石抱忠等人被处死后又被召回,重掌诠选大权。去年韦承庆身染重病回家休养,女皇又把他弟弟韦嗣立召入京中,接替兄长之职,这份宠遇实在难寻。即便如此这次的建议她仍未采纳——让孩子读书固然是好事,却不合时宜。现在缓和矛盾才是重中之重,李武两家子弟都去念书,和那些高官子弟任意结交,保不准拉帮结派又闹出乱子,还是先老实着吧!

    随着天气暖和,武曌又有静极思动的念头,想完成上次未遂的嵩山之旅。这回不是男宠撺掇,而是有两桩心愿。一者她想带李武两家之人同去,借旅行拉近两家关系;再者胡惠超被她挽留在宫中炼丹,一年无甚进展,最近才说若在神岳投掷金简可祛病延年,武曌很想一试。

    有上次病倒在外的教训,百官哪敢放心再让她离京?但武曌态度很坚决,既然大家不放心,索性把朝廷重臣都带上,命狄仁杰、姚崇、李峤三相时刻相随,这还有什么说的?为此她又下令在嵩山脚下建一座新的行宫,取名三阳宫——这座行宫规模并不大,但毗邻石淙景致优美,其正殿名曰含枢殿,可充作临时的朝堂,从动议到竣工仅用了三个月。

    圣历三年六月武曌率领李武亲贵、宰相重臣、男宠学士自洛阳出发,热热闹闹前往嵩山。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百姓,一路上四民夹道争睹圣颜,武曌干脆叫武显、武三思骑马行于御辇前,让百姓一睹李武两家的和睦。如此走得甚慢,未至嵩山又接到一份意外的捷报。

    吐蕃赞普不忿噶尔氏逃奔大周,又欲与中原争雄,命大将麹莽布支统兵进犯凉州,围困昌松(今甘肃古浪)。自娄师德死后,唐休璟接过都督陇右诸军的重任,他在探察敌阵后对诸将道:“吐蕃可虑者唯噶尔氏,今或死或降,麹莽布支新近为将,外强中干不习军事,皆贵臣子弟从之,望之虽如精锐,实则无能为也。无须奏请朝廷增派大军,我等足以破之!”于是率领屯军将士驰援凉州,在洪源谷(今古浪峡河谷)与敌交锋,六战六捷,斩首两千五百余人,生擒吐蕃副将两员,麹莽布支落荒而逃。

    武曌接到露布甚喜,感觉这是给吐蕃重创的良机,立刻任命魏元忠为大总管,率唐休璟、田扬名、噶尔赞婆、李多祚、阎敬容等将征讨吐蕃——兴衰无常时过境迁,如今大周已通过降兵降将摸透了吐蕃的内情,不会再重蹈大非川的覆辙。

    三月末圣驾抵达嵩山,三阳宫格局有限,无法容纳所有随驾之人,百官皆在告成县(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原名阳城县,武曌封禅后改名告成县)落脚,唯独狄仁杰在三阳宫旁获赐别墅一所,可时时入宫见驾,恩宠冠绝当朝。

    七月初五,武曌宣布改元,大赦天下。新年号曰“久视”,《道德经》有云“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也正符合她在升仙太子庙所写“愿允丹诚赐灵药,方期久视御隆周”的诗句。两天后洞玄先生胡惠超登临太室,在登封坛西北处投下一枚长十二寸、宽三寸、黄金打造的简页(今存于河南博物馆),祈求神灵保佑女皇健康长寿,词曰:

    大周圀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惠超稽首再拜谨奏。

    之所以选在七月七日,不仅因为乞巧节许愿望容易实现,更因为这一天也是传说中王子晋骑鹤飞升的日子,表达了武曌期盼成仙的迫切愿望。胡惠超投简后并不急于下山,而是告诉同来的宦官他要作法为女皇祈福,可能会持续十天半月,请他们先回去复命。

    武曌已在宫中斋戒七日,得知金简已投甚感宽心,竟真的感觉身体轻快许多,设宴与儿子、侄子欢庆,又率群臣游览石淙山。

    石淙山,以河得名,因河水流经山下,拍击石响淙淙有声,故而得名。其实这条河本名平洛涧,乃是颍水支流,源于嵩山东麓的九龙潭,流经告成县时水流湍急,千百年来岁岁侵蚀形成许多溶洞,所以有回音,加之河川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洲岩,两岸崖壁高耸、诸峰斗奇,林荫茂盛、怪石峥嵘,成了嵩山一大奇景。武曌不顾年迈,亲自骑马在崎岖的河滩上引路,张昌宗、张易之一个在前牵马一个在旁扶持,又有高金刚、高力士护持,倒也平平稳稳。狄仁杰也老了,骑马亦甚艰难,忽而一阵风吹落了头上幅巾,他匆忙勒缰甚是狼狈。武曌见此情形便命武显过去拾起幅巾,并为狄公牵马坠蹬。狄公哪里当得起,赶忙推辞,武曌却道:“若无国老便无我母子之今日,受之无愧。”

    河涧尽头有一水潭,时人唤作“车厢潭”,潭中有块高出水面方圆数丈的大石,足可容纳数十人。张昌宗见女皇高兴,提议到石上去玩;武曌立刻答应,率领子侄及狄公等大臣二十余人浮舟登石,还命高延福准备酒食运到大石上,享受这番野趣。

    日灿中天,光耀万里,寰宇克清,景气澄霁,石淙峡却是一派幽然轻逸的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