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大声吆喝驰骋的老兄弟,像是突然撞上了一面无形的壁垒,又像是被隐形的鞭子猛抽了一把,喷着血儿从马背上颠簸着弹跳起来,转瞬栽在地面上,而另外一些人,则被痛苦哀鸣的坐骑,突然扭动着摔滚到地面,然后被踩踏而过,彻底失去了生息。

    “转头,不要停,继续放枪。“庞梓大声怒吼着,仅仅是几个呼吸,两百人的大马队,就缺损掉一大块,庞梓这才看清楚,藏在枣林边缘灌木中的喷吐而来的两条火线,象毒蟒一般在自己的同伴中肆虐,那是北洋军的重机枪啊,竟然埋伏在了他们的侧翼。炽热的弹头吱吱作响的交错飞舞在上空,不断的从人体或是马身上爆出团团的血花。

    然后另一些侥幸躲过排枪的马队兄弟,已经冲到那些再次后退的灰皮子面前。而在阵头的那个灰衣军官,高高的举起雪亮的军刀,然后重重的挥下了。官军骑兵们稳稳坐在马上,瞄准了奔驰而来的镖局兄弟开始整齐的进行排枪射击。

    在这样的射击下,镖局兄弟们的马匹突然齐刷刷的失足前倾,连人带马的重重撞到在地上,或者被在胸口上打出了迸溅而出的血花,然后仿佛被人猛推了一下,就从马上向后倒了下来。还没等落在地上的兄弟们痛苦的爬起来,官军的骑兵们拉动枪栓,重新上膛了子弹,对着继续向前冲的兄弟们继续射击。马上和地上的兄弟们在三百多人的整齐射击中,他们纷纷被打倒在地,喷溅的血水随着他们的挣扎而浸红了一大片地面。

    庞梓这一刻他无比深刻的认识到所谓的民团武装和朝廷训练有数的正规新军的差异。

    “不要跟过来。。散开”他痛苦的大喊道,但是战场上人马哀鸣惨叫怒吼的声响轻易压倒了他的努力,而冲杀的狂热让大多数人都忽略掉了事先的约定,因此,庞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更多的人,尾随着他们的尘烟,追上前来。人群的从众心理,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就陷入了这道排枪和机枪构筑的死亡线中。

    随着最有力的冲击马队都死伤殆尽,露出后面杂乱无章,有些不知所措的骡子和驴等大牲口构成的后续马队,官兵中也吹响了喇叭。然后那些已经稀疏许多的灰色列阵的背后,也开始涌动着尘土,那是官军的骑兵也开始出动了,打垮打散了这些冲的最凶的马队之后,那些挥舞着制式马刀的官军,开始成片的追逐起这些失去斗志,四散溃逃的“反贼”。

    镖局的兄弟们顷刻就崩溃了,不仅仅是正面作战。不知何时,两支已经包抄到庞梓出发的阵地,阵地上有组织的抵抗已经瓦解。四十几名官军骑兵正在追杀乱成一团,不断撤退的二十几名镖局兄弟。现在庞梓已经落入了被前后夹攻的状态。

    “兄弟们,跟我走!往西冲!”庞梓发出了这场战斗中最后的命令。然后他刷先做出了表率,催动马匹,往西边逃去。

第六十三章() 
1906年10月2日,北京。袁世凯和王士珍两个人正坐在袁世凯家的庭院里头聊天,袁世凯突然想起一件事,“聘卿,前几日邢台造反的事情,有什么结果?”

    “袁公,邢台的事情大概有了结果,匪首庞梓已经往西边逃去了。”王士珍对袁世凯说道,“虽然发了通缉,不过我觉得今年未必能抓到。”

    袁世凯根本不在乎庞梓的生死,他叹道:“没想到景廷宾的余孽到现在还没扫净,倒是有些怪异。聘卿,你怎么看?”

    在袁世凯麾下诸将当中,能始终受到尊敬信任的也就王士珍一个人。凡重要军事问题,袁必咨询士珍而后行,说:“聘卿核否?”他上的奏折中,上奏或下发的文稿袁也一定让王圈阅修改,临发前还要让王审阅。因此当时不少人称王为“龙目”,即袁的“眼睛”。当人问及,袁世凯称“聘卿乃北洋第一军事人才也。”

    北洋的核心势力范围就是山东河北直隶等地,袁世凯身为河南人,紧挨着河北山东的河南现在也是他的势力范围。而安徽因为是李鸿章淮军的起家之地,所以北洋在安徽的影响力也颇大。但是总的来说,河南与安徽算是北洋的影响力范围,而河北山东则是北洋真正的核心地区。而庚子年之后,在河北山东这个北洋的心腹要地,袁世凯面对的最大战斗就是景廷宾赵三多领导发动的起义。没想到五年后,景廷宾的“余孽”还敢造反,哪怕是庞梓这种小规模的造反,袁世凯也不能等闲视之。

    王士珍没有立刻回答,他已经严令下头收集情报。虽然现在已经返回的情报里头充斥着各种虚妄之词,不过这些小把戏瞒不过王士珍。王士珍通过这些情报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为何地主们要联名状告庞梓造反,而这些状子比庞梓实际起兵造反还要早。庞梓打防营这是切切实实的事情,所以王士珍并不认为庞梓被冤枉了。无论是什么理由,庞梓敢打运河防营,这就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但是这件事本身有着一种令人不得不怀疑的背景。

    袁世凯知道王士珍心思缜密,他若非有了绝对的把握不会轻易说话。见王士珍沉吟不语,袁世凯笑道:“聘卿有话就直说,这不过是件小事。”

    “袁公,我觉得这件事不会那么简单。”王士珍平静的答道,然后把自己对庞梓造反的事情顺序说了一遍,陈述完毕,王士珍总结道:“我总觉得庞梓背后肯定有别的势力在支持庞梓。不然的话,为何是地主们先上了状纸呢?”

    袁世凯从军之后才开始发迹,所以素来是军人作派。无论坐在哪里,都是身体笔直。虽然现在是和王士珍的私人谈话,他也保持了日常习惯的姿势。他拿起茶碗闻了闻茶香,却没有直接引用,却又把茶碗放回桌上。这才笑道:“不妨事,我们就让那个营暂时留在邢台继续追剿叛匪余孽。邢台那里很是不太平,若是不用用重手,只怕以后还是要乱。”看来袁世凯并不觉得这是多大的事情,

    王士珍连忙劝道:“袁公,只怕地方上的官员不会高兴。”

    “为期半个月,只在叛匪老窝剿灭就可以。他们不高兴又能如何。”袁世凯笑道,看王士珍有些不大赞同,袁世凯又问道:“聘卿,你觉得该如何?”

    王士珍其实想说的是,自己亲自去查问一番。但是他知道,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能真的实现。北洋现在事情极多,王士珍根本走不开。虽然觉得事情怪异,不过如是一定要查清,没有一个月是绝对办不到的,而北洋军若是在一地驻扎超过一个月,只怕没有造反,也会被逼出造反来。他只能叹道:“姑且如此吧。但不能超过半个月。就我所知,庞梓这次事起仓促,除了些原本就跟着庞梓的匪徒之外,没有携裹什么百姓。在那里立威即可,不必过度追究。”

    “就按聘卿所言。”袁世凯本来也没有真的把庞梓的事情当多大的事。如果庞梓当时就被抓到,袁世凯现在就让在南宫县的北洋军回德州了。今天找王士珍过来,其实有更重要的事情,他双手扶在座椅的扶手上,正了正身姿,这才接着说道:“聘卿,我其实要给你说的是别的事情。我想荐你做江北提督,加陆军部侍郎衔。”

    按清制,武职至提督,皆一品,已为极崇,但不能节制地方。而王士珍所任的江北提督,因为是由江淮巡抚改设而来,其前身为漕运总督,所以有统辖地方之权,并且还兼理漕运事务,这可是一个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重要职位。

    听到这个推荐,王士珍没有大喜过望,他平静的问道:“袁公,现在北洋军已成,让我去做这个江北提督,北洋军的事情又准备如何安排?”

    若是旁人这么说,袁世凯就会怀疑这人对北洋军的军权不肯放手。王士珍这人从来不是一个贪恋权位的人,而且对袁世凯忠心耿耿。他这么问真的是在担心袁世凯对北洋军的控制。

    袁世凯拿起杯子喝了口茶,然后叹了口气:“聘卿,我现在负责编撰立宪纲要,若是让人觉得我还在把持着北洋军的大权,嘿嘿。已经有不少人说我是曹操,刘裕,再往后也不知道他们会在说出些什么来。”

    1905年河间秋操之后,北洋新军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弹劾袁世凯的奏章于是一路走高。加上袁世凯建立警察系统,官声也算是不错。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族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皇室亲贵煽动一些御史上疏屡弹劾袁世凯权高势重,甚至预言将步曹操、刘裕后尘。1906年,袁主动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交陆军部直接管辖。此时的袁世凯正在开始筹备编刊立宪纲要。准备进入中央的中枢体系内。有说法,袁世凯即将出任军机大臣,成为真正的中枢重臣。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北洋军的人事调整意义重大。

    身为北洋体系中的重要人物,王士珍对于这些朝廷内部的人事斗争十分清楚,袁世凯这么说,王士珍也知道自己的职位已经确定,他王士珍淡淡的说道:“袁公,若是如此。您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去做。”

    “却不说这些了,聘卿。”袁世凯觉得这等事他其实也无法完全做主,“,我既然负责编刊立宪纲要,这天下读书人的态度就不能不想到。我听说聘卿最近一直在读书,不知道有何见教?”袁世凯的奏章,上奏或下发的文稿一定会让王士珍圈阅修改,临发前还要让王士珍审阅。对编刊立宪纲要,他也希望王士珍能够帮忙。

    “我听说,最近京城,上海,广州等地,有部书大为畅行,书名叫做中国文化传承与唯物主义的兴起。写这部书的是严复的弟子陈克。”王士珍答道。

    “陈克?”袁世凯皱眉想了想,“是去年我们见过的那个吧?”

    “正是,袁公还帮他提亲来着。”

    “哦?”袁世凯立刻来了兴趣,“严几道翻译了天演论轰动天下,他的弟子想来也不会差。聘卿,这书里可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