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赤色黎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但是不出彩的工作。所以冯国璋完全不挑肥拣瘦。

    看袁世凯很是郁闷,王士珍继续说道:“袁公,曹锟也算行事果敢。现在陕西这么乱,他倒也是个合适的人选。如果他不肯去,我觉得不妨还是让段祺瑞去。不仅要控制陕西,还要考虑未来从汉中入川。四川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到人民党手中。云贵现在讲武堂的势力里头,蔡锷已经是崭露头角。而且我听说云贵云贵和两广地区,都分别谈论着结盟自保的事情。若是拖的太久,只怕四川也会卷进去。既然我们北洋已经决定稳定局面,那不如趁早做准备才行。”

    “聘卿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没钱开拔。我本想着曹锟如果愿意当了这个陕西总督,所以出兵的时候不用那么多开拔费用。可是段祺瑞的部下在江南捞了一大笔,让他们在北京可以,但是让他们去陕西拼命,我实在是不放心。”袁世凯答道。北洋军每战都需要大笔的经济刺激,袁世凯对此了解的很。

    但是陕西比福建更乱,起来造反的不是新军,而是陕西同盟会。更准确的说,是陕西的哥老会在同盟会会员的带领下起来造反的。对这批人,袁世凯是一定要彻底根除的。人民党已经无法撼动,袁世凯只能认了。如果新的革命党据有了土地,袁世凯对此不放心。

    “袁公,那不如让段祺瑞回来执掌陆军部,我带兵去陕西。”王士珍给出了新的建议。

    袁世凯立刻就拒绝了,“不行,聘卿你得留在中央。你再问问有谁愿意去陕西的。”

    曹锟如果知道了袁世凯对他的评价,曹锟肯定要大喊冤枉的。实际上曹锟想去内外蒙真的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是他知道自己未必能够打的下陕西。

    陕西这次大战过去了一个多月,详细的消息已经传回了北京。甘陕绿营一直骁勇善战。虽然其中进京勤王的一部被全歼,但是这并没有让知道内情的曹锟小看甘陕绿营。没有北洋暗中动了手脚,人民党也不可能那么轻松的进行伏击。

    而甘陕绿营在西安城全军覆没,其中的惨烈战斗也有点可歌可泣的味道。自打甘陕绿营勤王的部队被全歼之后,甘陕绿营已经感觉到了革命的危险。参与勤王的部队都是忠于朝廷的,这帮人完蛋之后,绿营开始重整军队。陕西哥老会终于找到了机会。这里头的领军人物就是张云山。

    张云山是长安太乙人,他幼年失学,跟一个山西人学吹号,后来吹号技巧名冠关中。清末在陶勤肃营当兵,走遍青海新疆各地。回陕西后在武备学堂和陆军小学司号,编练新军时又当了协部的司号官。辛亥革命前一年,他在新军中开了山堂。由于他为人豪爽,善于交际,同士兵相处甚好,开山堂不久就吸收了一千多哥弟,在新军中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张云山靠着这股力量,一跃而成为陕西的辛亥名人。

    在哥老会看来,所谓“革命”,无非就是灭清复明。起义成功,哥老会出头的日子也就到了。于是,哥老会的首领们在各处公开挂起洪门招牌,开山拜祖,大散海底,扩充势力。把西安弄得乌烟瘴气。

    而袁世凯篡夺了中央权力之后召开了全国议会,更是给了哥老会会众们一个明确的暗示,“掌握到自己手里的权力才是权力。”联省自治就是陕西人自己当家做主,而哥老会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地方势力,远比现在台面上的这些人更能够代表陕西地方。

    而陕西当地的同盟会联络哥老会,组建了陕西的革命党联盟。这些人人原拟于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日)起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到处流传。由于陕西当局防范严密,陕西当局派人四处探听,甚至拆查信件,以掌握革命党人的起义计划。经过一番侦探,查出健本学堂、公益书局是革命党人的秘密活动据点,同时查出一些革命党人姓名,于是陕甘总督升允下令立刻密谋逮捕处决这些革命党人。

    为了逮捕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他们决定把新军分批调到外县,一方面分散新军力量,另一方面分头捕杀革命党人,同时调驻扎在外县的巡防队到省城西安,加强城防力量。形势严峻,起义迫在眉睫。这时,井勿幕等同盟会领导人因赴渭北组织起义不在西安,革命党人钱鼎、张钫等人便商定9月10晚提前起事,决定新军协司令部参军官兼二标一营管带张凤翙担任起义总指挥。

    9月10日是星期天,是新军发饷之日。上午领过饷后,各军营除留少数值日官外,其余的人大多离营外出。早饭后,张钫、朱叙五领导新军以去灞桥洗马为名,先后由西门进城,按原计划顺利到达东羊市军装局,党自新也率众由南门进城向军装局进发。这时的军装局周围,已三五成群地聚集了数百名徒手士兵和哥老会弟兄。正当张钫与事先联系好的军装局守军排长和库兵商议进军装局的路线时,警察数次前来查问,这时已是上午10时许,张钫见形势急迫,怕再出现变化,使整个起义计划毁于一旦,便当机立断,下令冲入军装局抢枪,枪抢到后,立即装上刺刀,子弹上膛,很快就占领了军装局。接着又打开咸宁县和长安县监狱,放出关押的囚犯,四处高呼:“举义排满,与汉人商民无关!”要求市民不要惊慌。

    张凤翙听到枪声,率军队迅速经西门赶到军装局,一面组织兵力,设岗布防,防备清军来攻,一面通知起义新军,设临时指挥部于军装局,以便联络,统一行动。其他各路起义军,亦迅速按计划占领了各个据点。钱鼎率部占领了藩台衙门和城内制高点之一的鼓楼;张宝麟率部占领了陕西巡抚衙门南院门,万炳南率部占领了军事参议官衙门。城内居民,见到新军起义,沸腾欢呼,有的给义军送吃送喝,有的在门口摆桌放茶,慰劳义军,还有的剪掉脑后的辫子,臂缠白布,参加起义。省城内的回民,也给了起义军有力的支援。西安起义前夕,新军中哥老会首领张云山、马玉贵(回族)即委托回民中哥老会首领金启恒、白玉麟等人秘密组织回民军,准备起义。西安起义爆发的当天,他们接到张云山、马玉贵的通知,立即起而响应。在回民中有一定声望、曾任过管带(营长)的马文英,亦召集回民500余人,由西大街经木头市到达军装局,领取枪械子弹,奉命在回民区维持秩序,并积极投入了围攻满城的战斗。由于起义军行动迅速,兼以广大市民群众的有力支援,起义军仅用半日时间,就控制了城内满城以外的大部分地区。

    满城是西安八旗军队及其眷属集中驻扎居住的地区,四周修有城墙以便防守。西安将军文瑞得到新军起义的消息后,立即从咨议局赶回满城,下令满城驻军紧闭城门,顽抗固守,与起义军隔城墙对峙。

    第二天,起义军开始猛攻满人据守的城墙。这可是一场硬仗,战斗过程中到底死了多少人,各种说法里头从数万到数千都有。但是战争结果是,绿营包括满人区被杀了个鸡犬不留。

    曹锟得到的消息中,起义军战前已经确立宗旨,“战后鸡犬不留”。这个消息流传甚广。而西安将军,身为满人的文瑞在告急电报中也说了此事。他苦苦哀求袁世凯出兵调停此事,只要起义军愿意放满人一条生路,他们只愿能够活着到东北种地,其他家当一概不要。电报里头也说的清楚,如果起义军攻城,他们已经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

    以这样的决死态度来打仗,这些甘陕绿营肯定是拼了命才能攻破城墙。而战斗最后屠灭满城数万口,这没有上万兵力也根本做不到。

    一想到自己要去和这么一帮人拼命,曹锟心里头很是没底。他当然愿意当一省总督,可是如果自己失败了,背后的竞争者可是排着大队要踢掉曹锟的。曹锟不能失败,失败不仅是做不了陕西总督,以后其他省份的总督他也混不上了。相比较,去内外蒙却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

    至于袁世凯坚定认为曹锟是看上了未来的羊毛生意,还真的是冤枉了曹锟。

    不过北洋现在的体制就是这样,大家场面上说场面话,实际办起事情来,永远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最优先。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袁世凯也没有完全冤枉曹锟。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八十 诸省之变十二() 
1910年11月1ri,夜sèyin沉,袁世凯的书房里头还是亮着灯。(看就到。)自打夺取了zhongyāng政权之后,袁世凯每天都是如此。不是沉思,就是背着手来回走动。他从没想到过想统领整个中国是如此为难之事,各种纷乱的局面纠结在一起,所有最初看似微不足道的利益冲突,在最后都能变成影响局面的大事。北洋集团里头现在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大多数人都根本不怕把事情搞大,袁世凯jing通官场,他已经看出问题所在。在全新的北洋政体里头,每个人都在试图扩大自己的权限范围,不管有理没理,先争到手里头再说。反正现在北洋集团现在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集团,众人根本不怕折腾。

    不过这帮人也并非完全不知好歹。首先,他们知道一定要把袁世凯给顶到头上去。其次,这帮人不肯去挑衅人民党。第三,他们也不会选择真的选择风险大的工作。想到这帮手下,袁世凯就觉得一阵头痛。

    袁世凯少年时候做过一首打油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yu向天张巨口,一口吞菌天骄。”从个xing上来说,他认为自己是个试图以个人功绩获得无上地位的人。不过这些年在官场里头摸爬滚打,袁世凯早没有了当年的青涩。政治从来不是单靠个人能力就能指挥一切的体系。

    在慈禧死前,袁世凯觉得自己颇有能够施展的空间。只是被慈禧死死摁住而已。等慈禧一死,袁世凯反倒明白了,如果当年没有慈禧真正的认同以及帮助,袁世凯很多事情根本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