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仲,朱令君却在果断一事上逊于赵别驾一筹。”

    张仁点了点头,示意赵雨先退下去,又好言劝慰了一下朱平,这才让朱平也退了下去。回过身来时张仁又问道:“子阳,小雨去真的合适吗?”

    刘晔道:“我也知道以女子为使有些不像话,只是眼下除了赵雨之外还真找不出比她更合适的人。论才干赵雨无须致疑,另外……赵雨与孙郡主曾是闺中蜜友,有孙郡主照应,应该会省下不少事。”

    “原来你是考虑到了这一层啊。”

    刘晔笑道:“利当尽其用。我想赵雨此去大事必成,夷、泉两州在数年之内当无外患,主公当善用此良机,招兵买马使两州得立于不败之地。”

    张仁嗯了一声,又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海面。他对孙权可不敢掉以轻心,历史上孙权算得上是一根最大的墙头草,而且还是带毒的那种。与刘备联合,能趁关羽大意的时候背盟袭取荆州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因此张仁可不指望这所谓的合约会有什么真正的用处。

    刘晔问道:“主公心中在忧心何事?”

    张仁皱起了眉头道:“还能担心什么?担心那两只至今未归的远航舰队。甘宁那一队我都懒说的了,天晓得他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到是子良这一队……按说去年冬天就该趁季风回来的,可是现在都已经入了春,他却还没回来。希望别是出了什么事。”

    甄诚这一队没出什么事,半月之后终于回到了夷州,还给张仁带来了好消息。

    “什么?曹『操』决定在右北平也修建通商港口?”

    因为风向转变的关系,绕了一个小圈,好不容易才回到夷州的甄诚兴奋的道:“大哥,这我能骗你吗?其实我本来早就该回来的,就是在乐陵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应曹『操』之约赶赴了一趟右北平,参赞一下港口的建设,一来二去的拖了些时间。哦还有,这次的船队带回来四千多移民,而且九成都是青壮男丁,是北平一役中的袁军战俘,曹『操』用来抵用货资的。”

    张仁心说行!老曹这一下成了三国中最大的人口贩子,不过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笑着甩了甩头,张仁向随队归来的郭弈道:“伯益,这一别就是一年多,令尊……安葬好了吗?”

    郭弈一身的素装,恭敬的向张仁拱手道:“回禀师傅,家父已然入土为安。临终遗命,令我守孝三月即可,孝期一满就赶回夷州,听从师傅的差遣。”

    张仁叹了口气,上前拍拍郭弈的肩膀道:“回来就好。我与令尊是至交,你又是我的亲传弟子,以后夷州就是你的家。你侍郎的职位不变,新来移民的安置诸事如以往一样全都交给你来做……伯益,没问题吧?”

    郭弈点了点头,语气中也回复到以往自信:“请师傅放心,弟子定然不误使命。”

    得到了郭弈的答复,张仁习惯『性』的甩了几下头,把方才的不快甩至脑后,向从人吩咐道:“速去安排宴席,庆贺北方商队归来与北方商路的完全打通!”

    令夜的夷州热闹非常,而在柴桑张氏兴办的一所义学中却十分宁静,一个青年书生正借着明亮的灯光阅读书籍。读到疲倦时书生放下书本,伸手『揉』了『揉』眼睛,稍稍活动了一下筋骨,一扭头望见了桌上的一支银钗。若有所思间伸手拿起银钗,书生淡淡的笑了笑,又把银钗轻轻的放回了桌上。

    咚咚咚……

    有人在敲学堂大门,书生微微皱了皱眉,披好外衣去开门迎客。只是一打开门时书生却楞住了:“公瑾兄!?为何深夜至此?”

    周瑜面『色』平静的回答道:“睡不着,所以来找你聊聊。”

    书生忙将周瑜请入房中,周瑜看了看四周围的环境,轻叹道:“想不到昔日曾任吴候帐下右部督的张逊张伯言,现在竟然会在这个小小义学里当一个教书先生,也未免太屈才了吧?”

    书生摇头道:“公瑾兄,我已改回原名张议。张逊……就当他已经死了吧。”

    周瑜道:“怎么?打了一次败仗就一蹶不振了?这似乎不太像你的为人吧?你既然已经心如死灰,那为什么回到柴桑时还要来找我?你不打算再出仕吴候为官了吗?”

    张议道:“公瑾兄,我也有我的苦衷。当日去找你,只是想请你转告吴候,山越……不可轻图。轻易兴兵,只怕一样会大败而归。”

    周瑜追问道:“为什么你这么肯定?”

    张议仍旧摇头:“公瑾就不要再追问了。”

    周瑜可没打算轻易放过张议,一字一顿冷冷的道:“伯言,不必再瞒我了。前番的山越一战,你不是败在山越之手,而是败在你族兄张仁的手上。我早就已经知道了。”

    张议微微一惊,这一年来张议基本上都隐居在这里安心教书,对外界的事都不闻不问一般,甚至连朝庭宣布夷州并入大汉版图的事他都不知道。

    周瑜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缓缓的放到了桌上道:“你那个族兄真的很厉害。朝庭下诏时我与子敬就已经知道山越背后有他撑腰,再次派出的人马目标也直指泉州,可是一样被杀得大败。三万大军若不是你族兄手下留情,放了子敬与两万人马回来,只怕早就全军尽没……伯言,你不用再隐居了,我已经写了书信给吴候,请吴候再度录用你为官。你的才干不应该埋没在这里。”

    张议拿起了桌上的书信,是鲁肃投降后派人加急送回来的,信中详尽的记下了泉州一战的事。看过后张议叹了口气道:“公瑾,我再度出仕又能如何?我不愿与兄长为敌。”

    周瑜道:“这你放心,子敬在信中明言,与你族兄张仁当和而不当图,要我也出面劝说吴候。我衡量过其中的厉害关系,现在的确不能和令兄为敌,不然东吴必有大祸。我今天来找你,就是想请你为使,代表吴候出使夷州与令兄和谈。”

    张议楞住,一时间也不知是应下好还是拒绝的好。

    周瑜道:“你先想想吧,出使夷州的事也没这么快,子敬现在还在归还途中……对了,郡主到了柴桑,指名说想要见见你,可能明天就会来这里找你。”

    “郡主要见我?为何?”

    江东柴桑郡。

    数年之前,吴郡张氏在张仁接替张议(逊)成为张氏宗主之后约有八成的族人从吴郡迁居到了柴桑。与此同时张仁利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授意张信在柴桑购置下了一大片的土地安置张氏族人,并大胆的鼓励族中青壮在江东地区行商贩货。在张仁以夷州为本的强力支持之下,短短几年下来整个张氏宗族完全走出了当初几近于破败不堪的家境,单就财力而言,现在已经是名符其实的柴桑第一家,甚至是东吴第一家。

    手里有了钱粮什么都好说,张仁在临去夷州之前就开始着手宗族人才方面的培养,现在也已经颇见成效。柴桑的张氏义学远近闻名,而且除去当时传统的文化教育之外,义学里还有一些选修的杂学,像商贸、机械、农业什么多的多多少少有些涉及,为的也是及可能全面一点的去培养各方面所需的人才。

    (本章完)

第1965章 死者已逝() 
张逊自夷州回到柴桑后先找过一趟周瑜,在不提及泉、夷两州的前提下把山越诸族的情况告诉了周瑜,最后只是隐晦的告知周瑜,现在的山越绝不可轻图,当谋定而后动。之后张逊便隐居回张氏宗族里并改回原名张议,宗族中认识张议的人不在少数,见到张议如此还以为他是兵败之后自觉无颜面见孙权才躲回族里的,也就没有人去过多的说什么,几个与张议比较熟悉的人还推荐张议去义学中教书。因此张议就在柴桑张氏这里定居了下来,除了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之外,一般都深居简出,平时很少在人前『露』面。

    昨夜周瑜的突然到访让张议在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以至于早上教孩子们读书时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放学时张议草草的收好杂物,却又不知是回家好还是不回去的好。

    犹豫间走出义学,张议想了想还是回去好些,不管什么事,一但轮到了你头上躲也不一定能躲得掉。刚刚回到家门前,张议还没来得及取锁开门,一个侍女装束的女子唤住他问道:“先生可是张逊张伯言?”

    张议看了眼侍女腰间的佩剑就已经明白香香真的找上门来了。放眼整个江东,能让侍女腰间佩剑还大模大样的在街上走的除了香香之外似乎就再无他人,这几乎就成了香香的一个招牌。

    “在下正是。姑娘可是郡主差来的?”

    侍女点了点头,转过身向远处比了个手势,不多时香香带着另一个贴身侍女走到张议的面前,随意的拱手为礼后道:“客至门前,却让客人就这样站在门外,似乎不是待客之道吧?”

    张议这会儿已经回复到了往日的平静,向香香歉意一笑后打开自家大门,把香香请中院中。请香香在房中上座后,张议负手立在了一旁。

    香香一直在仔细的打晾张议,直到就座之后香香才开口道:“张伯言,我找了你几近一年,却没想到你一直就隐居在柴桑,还改名为张议。”

    张议平静的问道:“郡主寻我何事?”

    香香默然许久,轻叹了口气后道:“你还记得夷州吗?”

    张议道:“怎么会不记得?郡主,我被软禁在夷州的时候,也听兄长提起过郡主你同在夷州。泉北山中一仗,以火箭焚烧我军粮仓的就是郡主你。”

    香香道:“你知道又怎么样?我自己都没想过我竟然会帮着外人去和我兄长的大军作对……不仅如此,你知道我来寻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吗?”

    张议道:“难道郡主是帮世清兄长把我抓回夷州?”

    香香微微点头:“我初回江东时的确是有这样的打算,可是现在……兄长与张夷州议和在即,周公瑾又表荐你为使,我抓不抓你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我此来只是想告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