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不少的麻烦事。不过荀氏有钱有门路,真要过关也不会过不去。

    荀俣望见钟繇的神『色』已经猜得七七八八,解释道:“钟叔父请勿忧!小侄按家父带来的几千青壮,虽无利刃在身,却有守城时能胜过刀枪十倍之物!”

    “何解!”

    荀俣道:“家父信至时,夷泉张夷州亦遗两百工匠至我荀氏!钟叔父,请划出一块空地,好让二氏子弟赶制守城军器!”

    “事急矣,可!”

    荀俣点头领命,回身下令道:“众子弟,火速动工!”

    张荀两氏的子弟工匠们纷纷开始工作。当揭开随行马车上的布幔,钟繇发现上面都是各类的木料、工具,还有不少钟繇看不懂的脚踏式车床、钻床。还有一些车上根本就是已经加工好了的器械配件。当数名工匠把现成的零件组装好,钟繇惊呼道:“这是……”

    “张夷州的投石架!”

    荀俣向钟繇解释过后,已经有三架用现成的零件进行组装的投石架组装完毕。张荀子弟中有人上前向荀俣复命,钟繇当即命令军士民工,在这里留下了三架投石架作为样本给其他的工匠参看,其余的车载零件则火速送去战场的城墙上。

    战时临时赶制本来不是件好事。不过颖川荀氏与张仁的交流一向很密切,张仁早先也曾特地派出过一些工匠团带着脚踏式车床、钻床这些工具去荀氏教习使用,改良一些中原地区的民生『性』生产工具。说起来,这也是张仁本来就打算在合适的时候把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导入进中原,而荀彧在张仁离开曹营之后也意识到了张仁当初提出的一些政令中重视工业发展的可取『性』,让荀氏家族多向柴桑张氏学习。因此现在赶到长安的这几千人,虽然是以荀氏子弟为主,张仁派来的工匠团只有两百来人,但荀氏子弟玩起车床钻床来却丝毫不比张氏工匠差。

    换句话说,现在这个临时的兵工厂,张仁派来的工匠团就像是技术指导员,而荀氏子弟则像是一线的熟练工人。只不过以前荀氏子弟做的都是些织机、耕犁、采矿器具,现在却是在赶制组装精度要求较高的武器装备。不过有技术指导员、有专门的图本样品,荀氏子弟现在也干得毫不逊『色』。几千人精细的分工而为,仅仅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又有三十来架投石架的零件赶制了出来,张氏工匠也抽取各个加工点的零件试用组装出了三架。也许是因为太赶的缘故,这几架相比一开始用夷泉送来的成品零件组装好的,完成度大概只有70%,但已经很难得了。

    再说下钟繇。最初的三部投石架一组装好,钟繇便急忙带着人运去战场,一同跟来的还有教习安装与使用的张氏工匠。有关投石架的传闻钟繇早有听说过,这几日也在战场上看到了胡虏投石架的威力。有心赶制一些出来,却一则是战事紧急,二则是没有相应的技术实力,根本就无从下手。现在突然一下得到了这大批的工匠,钟繇还不大喜对望?

    赶回战场时,夏候渊指挥着精锐弩兵勉强击退了面前的一批攻城兵,可是相应的箭只补充有些跟济不上,正准备着人再去搬运大量箭支来。一扭头的功夫,见钟繇领着一批工匠模样的人赶上城墙,负责搬运的民夫也被钟繇叫住了一批,正在往城墙上搬运些铁木原料。正疑『惑』不解间,钟繇已经下令让工匠们便宜行事,趁着难得的空隙赶紧挑合适的地方安置组装。

    夏候渊楞归楞,再怎么说夏候渊当初是官渡之战中的主力成员之一,那时就见过张仁搞出来的简易版投石架。现在工匠们才刚刚组装起来一小部份,夏候渊已经看出来了,惊呀中拉过钟繇问道:“这不是当年张仁搞出来的投石架吗?从何处得来的!?”

    钟繇道:“荀文若一个多月前就写了信给颖川荀氏,让荀氏子弟加急送来的。几千人中,还有不少就是夷泉张仁派来的工匠。”

    夏候渊大奇道:“一个多月前就写了信给颖川荀氏?听闻荀文若改投张仁之后常驻泉州,再算上泉州至颖川之间的信使路程,岂不是早在两到三月之前?难道那时荀文若就已算出长安之难?见识竟这般深远!”

    钟繇怔了一下,刚才忙忙『乱』『乱』的,他还真没时间去想过这些。这会儿夏候渊提起来,钟繇细想了很久才道:“荀文若虽离魏公,但旧谊仍存。而他派出荀氏子弟支援长安,依我看本意应该是想帮魏公抵敌刘备的大军吧。”

    钟繇猜得没错,荀彧的确是在收到刘备准备出兵攻打长安的消息之后,马上就与张仁商量。征得了张仁的同意后便马上派出了夷泉工匠团赶赴颖川。只是没想到这会儿来攻取长安的却会是“凶险”联军(匈奴+鲜卑,简称匈鲜,谐音凶险)。此刻已经赶到梓潼劝说马云缘的张仁要是知道自己的夷泉工兵已经在这时就和胡虏交上了手,不知会作何设想?

    夷泉工匠组装速度相当快,很快便在城墙上的几个主要火力点组装好了十来部投石架。不过组装完工匠头子楞住了,跑到钟繇的面前支支唔唔的道:“钟大理,投石架已然妥当,可是、可是……没有石弹!”

    钟繇一听这话差点没晕过去。这还真是百密一疏,本来从路程上算,荀氏工匠团赶到长安制好投石架是还有些时间来准备石弹,可是现在是对付突然冒出来的异族联军,石弹当然来不及准备。

    正想发句“得此利器却不得用,惜哉”之类的感叹,夏候渊却在那里吼道:“石弹个屁!这投石架又不是只能扔石头!副将,于汝五百人,马上去粮仓取空置的粮米麻袋来,再于城中土厚处挖土装袋,如此便可充当石弹投出杀敌!”

    钟繇心说一向只恃武勇的夏候渊也有脑筋活络的时候。他却不知道,早年官渡之战的时候,张仁帮曹『操』在官渡要道布下大批投石架却石弹弹『药』不足,曹『操』可就是用空粮袋装上泥土来充当炮弹的,夏候渊现在不过是原样照搬而已。

    (本章完)

第2095章 战长安(二)() 
    刚想称赞两句夏候渊,夏候渊后一句话就让钟繇有些哭笑不得了:“xxx,与汝五百人,马上去把就近的土石房舍拆毁,取石来用!速去!”

    钟繇额头见汗,而且预感到夏候渊还会有让人见汗的话。果不其然,夏候渊转回头来向钟繇道:“钟大理,荀氏工匠若是带来的木料不够,让他们在城中寻找,看到合适的木制房舍,只管拆了取木!若有伤民财,待战后再予补偿。”

    钟繇还真是哭笑不得,这一句“待战后再予补偿”,说起来简单,可在战后夏候渊就没什么事了,擦屁股的事全得是钟繇来做,想想都头痛。不过这些只是闲话,能够顺利的击退敌军才是当前要务。于是乎钟繇接下命令,又赶去临时兵工厂指挥转运。而在这时,临时兵工厂那边的组装零件也在张张续续的往战场送。

    喊杀声再起,胡虏的大规模强攻又上来了。不少胡虏赶到先前的冲车等攻城器械下弃马推车,准备再度强攻城门。另外还有人举着大盾好防备先前夏候渊的精锐弩兵,掩护冲车上前。

    长安城墙上箭雨依旧,可是对冲车下的胡虏伤害较低。先头的一次,夏候渊的弩兵也是不知费去了多少箭支,而且用心瞄准,才能从盾间间隙『射』入冲车里杀敌。而胡虏就是在用人堆,冲车能上前一些是一些,只要能推进到城门下方再撞开城门,接下来的仗就对胡虏有利了。侵入城中杀人放火,打混『乱』的仗,这些胡虏车轻驾熟。

    冲车在一步步的『逼』近,众多的胡虏心头也在渐渐窃喜,因为他们很快就有可能杀入长安大肆劫掠,似乎在他们的眼前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财物、美食,还有……女人。

    只是在这时,长安城头忽然飞『射』出了大量的石弹与装满了泥土的麻袋。箭支『射』在盾上不够杀伤力度,伤不到盾下推进冲军的胡虏,可是动不动就重逾百斤的石弹与泥土袋从天而降,带着强大的惯『性』,常常会力过千斤!『乱』战中有几个投石架投出的弹『药』正好同时打中一部冲车,连人带车一并打了个稀巴烂!

    再看他处,离城墙一百五十来步的地方是胡虏的投石架阵。可是稍迟一些,这里便成了长安墙头投石架的重点打击目标。前文有叙,张仁从信报中看出胡虏们用的投石架只是自己当初在曹营时试制的简易型产品,如果按当初的制作标准来看,有效『射』程不会超过两百步。如果是想在攻城中使用,特别是对这曾为西汉国都,墙高城坚的长安城,最起码要开到一百五十步左右才能对墙上士卒产生杀伤力。

    但张仁的投头架却不是如此。经过张仁与马钧的多年改良,标准制式的夷泉投石架最远『射』程可达三百至三百五十步。而在三只虎鲨巨舰上的强化型投石架,投两百斤重的石弹竟可投出四百步以上。现在送到长安的这些成品就是标准投石架,三百步『射』程的那种。工匠中又有多年制作并参与演练的人在城头指挥投石,其精准度与攻击力度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为赶得太急,长安城头的投石架数量还比较少,但是有一条,那就是胡虏用的投石架只能进行一条线,甚至只是一个点的打击,完全是在靠数量补充打击面。可是夷泉的投石架不是如此,本身安置好后可以进行一百八十度的回旋,熟练的人还可以借助投石架上的力量刻度进行『射』程调整,因此即便是单个的投石架其火力打击面都很广。现在长安城头安置好的投石架是不多,但也正好能让赶上城墙的七、八十名夷泉精熟投石手暂时集中到各个投石架成为投石小组,一面对胡虏的攻城器械进行毁灭『性』的精准打击,一面还可以教一些曹兵如何使用。这样急是急了点,曹兵还不能怎么掌握,不过再后一些其它的投石架相继跟上,投石架的数量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