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怒不可遏,对方给脸不要脸已经踏破了他的底线,当即便亲自出马厉声喝道,“楼上匹夫听好!便给你一晚时间考虑,明日若还不降,必叫你满门化为厉鬼!”

    “便是化作厉鬼也好过你等叛国匹夫死后为千人唾骂!若是你弟张飞在此,我或还有三分畏惧,你一无名匹夫,有何德何能敢放此狂言!?哈哈!信都城在,我便在!信都城亡,我亦亡!要战便战,不消多言,不日卫侯大军杀来,你等匹夫还有逃生之日!?”蒋义渠探出脑袋,完全不顾关羽,反是怒骂道。

    蒋义渠口无遮拦,深深刺到了关羽心中最深处的痛楚,那本来就枣红色的脸不由涨的酱紫,便如同被踩到了尾巴的猫,几乎要气得哇哇大叫,无名小卒,无名小卒,这四个字几乎已经成了关羽的禁忌,被蒋义渠叫破,他几乎都忍不住怒火便要强自下令攻城……

    好在身边有副将将他劝下,关羽冷静下来也深知如今大军昼夜急敢,连破数座城池已经是疲惫不堪,以信都城池高度坚固程度,就算是战力充足,八千人硬攻也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关羽怒哼一声,咬牙切齿终于勒转了马头,下令道,“全军听令,退后五里安营扎寨,次日攻城,我定要让这牙尖嘴利的匹夫千刀万剐,方泄我心头之恨!”

    眼看城下大军终于渐渐退去,蒋义渠心中终于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更是焦心重重。

    适才他表面上凛然不惧,说得慷慨激昂,但额头早已经浮起了冷汗不止布满眉梢。他虽说关羽无名之辈,但实际上,却不是尽然,能和张颌打个两败俱伤,又岂会是泛泛之辈?张颌投奔河东后并不显山显水,别人或许不清楚张颌的武艺兵法,但是出身河北军系的蒋义渠又如何不清楚河东四庭柱的能耐?

    信都兵马并不多,只得三千新兵青壮,冀州大部分精良人手都被张辽太史慈率领南下征讨孙曹去了,留下的不是新兵便是老弱,虽然刘备所谓的数万大军也很有不少水分,但最不济事,一万人也应该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关羽充当前锋,其中能用的人也绝对不少,何况刘备一路被上,被关羽攻破的小城小县也是不少,难保刘备麾下那些杂牌军战力能飙升一个层次,总是好过他如今城中那区区三千新丁吧?

    “唉!都已经发出了无数封求救文函,却不知道为何迟迟收不到安邑返回的禀告……不过冀州与卫侯来说,乃是不可丢失的重地,想必卫侯的援军也在路上了吧!希望能够快点赶到啊!”蒋义渠下令让全军小心戒备,防止对方偷袭城门后,便皱眉苦恼的下了城楼,心中却是对明日将会发生的大战揪心不已。

    “安邑距信都甚远,就算昼夜疾驰恐怕也要耗费不少时间,但据说冀南张辽奉命平叛,有三万我冀州精锐儿郎,刘备趁我冀州空虚偷袭,张辽三万人马决然不会坐视不理,我已经投书南下,张辽的兵马距离最近,应是不会故意研慢……”想到此处,蒋义渠摸了摸下巴,仔细想了想松了口气,“恩……他和太史慈坐镇信都时,我似乎也没有得罪过他……那他也不会置我求救书函不顾吧?信都毕竟乃冀州根本,若是丢陷,那触怒卫侯的责任恐怕他也不敢去尝试吧!”

    蒋义渠放开马缰,摊开双手,看着两手上面常年握住兵器而磨砺出的老茧,不禁苦笑一声,“本以为这么多年过去,能够就这样在后方安安稳稳的过上一辈子,却不想又要提着脑袋上阵过日子了……唉……”

    当蒋义渠回到信都郡守府后,眼前的景象却让他眼睛一阵眩晕,不是别的,正是一辆辆豪贵无比的马车几乎占满了整个街道。

    冀州是东汉十三州除去司隶外,便是以它为首,富庶,多民便是它的代名词,同样,这里的世家大族林立,几乎可比司隶。

    袁绍以冀州为根本,雄据整个河北那么多年,经营冀州几乎是不遗余力,而信都,乃是冀州的首府,自然而然也是河北世家大族首选的落脚之地。

    蒋义渠作为河北颇有点名气的大将,曾在袁绍麾下任职不少时间,自然也与这些世家大族打过不少交道,卫宁派遣他坐镇于此,便是有意借他来缓和和冀州豪强世家们的矛盾。

    (本章完)

第1100章 马超进兵() 
蒋义渠做得兢兢业业,使得河北平定的时间比想象中快了不少,也可说他的确功不可没。他也的确擅长和这些人交涉,游离在这群权贵阶层之中。

    不过,他擅长,却并不代表他喜欢,蒋义渠出身并不高贵,只是一介寒门,对待这些眼高于顶的家伙,他也不无法摆出一郡太守的威势,常年矮人一头,也使得他形色内敛,见人带了三分笑。

    可是,偏偏是这个时候,他心中就难得窜出了一些火气。敌军兵临城下,这些家伙围堵郡守府,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些家伙到底是来干嘛的。

    不外乎就是担忧他能不能守住城池,担忧他们的身家财产会不会受到刘备的威胁,担忧卫宁什么时候才能率领王师前来平乱……

    蒋义渠心中不胜烦扰,但却无可奈何,当他下马回府后,便见一群衣着光艳各型各色的人物端坐在高堂中,有一言没有语的闲扯,若不是蒋义渠深知这些人的秉性,恐怕还真以为这些人就是来他家里窜门联谊来着。

    当看到蒋义渠回府,众人终于齐齐站起身来,这不比平常时候,大家大族可以不用给他多少脸面,如今敌军兵临城下拥有三千兵马的实权人物,却是他们安家立命的依靠(卫宁击败袁绍统一北方后,颁布了禁令,禁止豪强士族兼并私奴,并且都要登记在册,杜绝这些家大业大的士族圈养私兵),众人纷纷行礼问好,蒋义渠却是有股难得扬眉吐气。

    众乡绅到来,却也的确如蒋义渠所想的一样,不外乎就是问问关于关羽兵临城下之后的举措应对,当然,这些人更迫切希望知道的是卫宁到底是什么时候援兵到来平叛。

    蒋义渠一一扫过众人的面孔,实在分不出这些平日里城府深沉的家有多少是真心为卫宁统治基业做想,也不知道到底这里面有多少人可能出现了背叛,或作是早就勾搭上了刘备……

    当然,对于军机之事,蒋义渠是绝对不会告诉他们半点半分,只道是卫侯援军已在路上,宽慰众人之心。这些都不过是场面话而已,这些人也都知道,他们联合起来“逼宫”实际上也是为了提点蒋义渠他们这样一群特殊群体的身份,一定是要得到优先的保障,他们也不以为自己能够从蒋义渠嘴中套出什么话来,只是依靠家族的力量自己分析信都能够守住的可能或者是日后家族该走的路……不过,若是蒋义渠自己头脑发热将一些机密要事说出来,便也不是他们的过错了,正好给自己分析家族未来道路多了一向分析条件……

    好不容易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送走,但是有信都城内最为特殊的一个家族却是蒋义渠不能不小心应对的,这便是甄氏。

    甄氏先是当家家主上蔡令甄逸早丧,长子早亡,三子年幼,寄托厚望的二子甄俨投身袁绍帐下效力还未出头,袁绍又被卫宁击败从此赋闲,剩下五个女儿,四个出阁,留下一个幼女。甄家在袁绍时期已经开始没落,一直到河北战争结束时,没有能力却保有庞大家产,几乎都成了其余大家大族眼中的可口美味,随时都有被人瓜分的危险。

    但谁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因为阴盛阳衰而被人耻笑和蔑视的甄家,却偏偏就是那个未曾出阁的幼女就彻底改变了他们衰落的命运,甚至一跃几乎成了冀州的顶级门阀!

    靠女人上位,本是该遭人非议而更加为人耻笑的,可是却没人敢,因为这样一个女孩就在一年前竟是成了卫宁正妻蔡邕之女蔡琰的义女……!

    卫宁膝下无子,原只得一女,谁都知道卫宁爱其女如珍珠宝玉,少根汗毛都会怒发冲冠,而正妻蔡琰一直不曾有出,甄宓被收做义女却是颇为得宠,甄宓的身份水涨船高,连带着整个甄氏都飞黄腾达起来。

    先是甄俨被提拔为清河县博士吏,不过半年便升迁为信都兵曹郎,而后一年间先后任职信都郡守府长史吏,主簿,博陵县令,半年前刚刚又被召回信都升迁为了信都郡守治中!短短两年时间,甄俨从一介白丁几乎完成了冀州诸家士族想都不敢想的四级跳,虽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人刻意讨好卫宁而顺水推舟,但毕竟这还是因为他甄氏出了个好女儿!

    信都治中一职就是太守一人之下,诸官之上,一般一个本地豪门能够拿下这样的位子已经足让他的家族在他任上呼风唤雨,而没有人怀疑,甄俨的仕途就会这样终结,他的下一站会是什么?太守?刺史?又或是直接入安邑参与朝堂?

    这一切都是可能,有消息灵通的人,都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那自从跟随卫宁南下入住安邑卫府的甄宓不单单是成为了卫宁养女,通过小道消息证实,卫宁甚至是直接准备让她成为卫宁侄子卫瓘的正妻!

    卫瓘可是在年前就被卫宁指名将会成为自己未来继承人的,嫁卫瓘作为正妻这代表了什么?依卫宁现在的局势,若是击败了孙曹,日后甄家恐怕便会出了一位皇后!甄氏便一跃枝头成了皇亲国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说出来,也没有人敢肯定日后会成为这样的局势,但不妨碍,甄氏成为冀州第一豪门的事实,甚至,让蒋义渠这个甄俨名义上的上司都不能不放下身段……

    而现在甄俨出面向他蒋义渠讨个底细,蒋义渠却终于开始为难了……

    他不可能告诉别人说他派遣了无数求援信函入安邑而安邑却一直都不曾有回应,他也不可能告诉别人,如今唯一可靠的就只有冀南的张辽三万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这些事情都足够让冀州城中的各家大族产生恐慌从而让信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