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他暗地里还是惊讶,原来卫宁竟是早在数年前,便已经准备了一张底牌,甚至这张底牌本来都差点用到当初的河东,河北大战上。一联想到昔日的大战,张辽心中还是颇为苦涩,当初与旧主吕布的行为在现在看来,是多么愚钝。

    这边在那悠闲等待,而信都城经过了一场场血火的考验,早已经让城中的不少人开始了忧心忡忡。毕竟是用钱财来鼓舞的士气,毕竟是一些根本就没经过训练的普通百姓,虽然关羽指挥下,大军只有寥寥几次登上了城楼,但几乎每一次登上去,都是带来了巨大而惨烈的伤亡,几乎可以说是死一个刘备军的士兵,便要带走五六人的信都性命。

    在死亡和金钱的反差下,不少人还是选择了保命,开始了退却,即便蒋义渠和甄俨如何鼓动援军即将到来,但一日复一日的过去,看到的只有死亡和对方的悍勇,士气必不可免的一泻千里……

    甚至连蒋义渠和甄俨心中都升起了浓烈的不安,为什么都过去了半个月了,都不曾看到河东的援军?出了变故……还是河东根本就没有余力来增援,甚至是本就放弃了信都?

    蒋义渠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被当了弃卒,就算他有可能被牺牲,但是甄氏家族应该也不会就这样放弃吧,好吧,就算河东肯将甄氏牺牲,但是信都这样一个冀州重要的战略点,也万万不应该就这样拱手让人啊!

    援军毕竟是没能等到,而站在城头上,蒋义渠还一些被鼓动的信都士族放眼望去,却是一队队,黑漆漆,放眼不见尽头的敌军……

    那是刘备亲自率领的中军,数万人……

    信都已经伤亡惨重,士气跌破谷底,而对方又增援了这样一股庞大的力量,信都还有可能守得住么?没有人还有信心……

    当关羽再度发起新的一轮攻势开始,蒋义渠只有惨然一笑,拔出佩剑,大吼一声,亲自杀上战场。

    或许,他能够为信都战死到最后,就算作为弃卒,那么自己远在幽州的妻儿老小,也不该会被亏待吧?

    他已经厌倦了,这无止境的战争……

    ……

    兴平六年,六月下,在关羽强攻下,城中军民见久不得河东援军,无心再战,城中士气低迷一溃千里。有城中内应,趁机打开城门,刘备军蜂拥而入,信都太守蒋义渠见大势已去,投城自杀……

    刘备入城,为了维护自己仁义之名,当初协助蒋义渠守城的诸家士族并未大开杀戒,只诛罪首,便是冀州甄氏……

    甄氏满足一百多口,尽数为刘备所杀,甄俨临死自知死期难逃,刑前唾骂刘备不止,满城百姓多有悲怯者众……

    在刘备刻意笼络下,信都不少士族深恨卫宁昔日量地,废私奴等政策,纷纷投效刘备帐下,拥刘备为冀州之主……

    至此,冀州首府信都,为刘备所夺。

    而清河张辽军,也终于开始起兵北上……

    与此同时,远在安邑的卫宁也开始昭告四方,宣布亲征南下统御中牟,荥阳,长社战线,与孙坚,曹操大军,一决雌雄!

    卫宁以刘晔,卫凯,毛玠等人坐镇安邑,都督粮草,自领五千兵马护送南下。

    随行者有典韦,贾诩,逢纪,许攸,王修,司马朗,冯礼,李堪,马延等文臣武将无数,声势浩大。而此行,卫宁先使自己之侄卫瓘代表自己,先行抵达荥阳,都督全军……无意于正式宣布天下,卫瓘作为他后继者的身份……

    卫宁亲征,再一次给孙曹两家强大的压力,当三家主帅沙场对簿,便已经向天下证明了,大战即将开始。一场数十万人的大战,未来,必将血流成河……而这个天下未来到底是谁家说话,也将伴随着这场战争的结束而花落。

    当然,比起卫宁亲自领兵来说,远在辽东公孙度起兵三万入寇平岗,开始跨国燕国长城进攻辽西,便显得有些那么不够分量了……

    因为,在此前,公孙度宣布加入孙曹发起的反卫联盟起,卫宁便已经向当初降伏卫宁被安置在长城外的白檀等地的辽西乌桓发出了出兵的命令……

    辽西乌桓在当初蹋顿的带领下,反袁绍而投靠了卫宁,一直被安置在辽西一带,就是为了防备公孙度,经过两年的发展和卫宁不时的接济,乌桓人勉强恢复了不少元气,更加上卫宁如今势力庞大,使得乌桓人根本不敢有半点心思,一直都做得中规中矩。

    而这一次,卫宁需要他们的帮忙,并且许下了诺言,只要击败公孙度,那么日后卫宁将会出兵,帮助他们夺取高句丽的地盘,而这些土地,就是卫宁送给他们驰骋的礼物!

    乌桓人在历史上并没有能够继续走到尽头,当初从东胡部落中分裂出来,也不曾有过如同鲜卑人,匈奴人那样强盛的历史,他们的祖先一直在汉庭和草原之间求存,磨砺下来一颗坚忍的心。

    可是从未得到过汉庭真正意义的信任和帮助,弱小的乌桓人,再好不容易打下了一块地盘后,还是被赶走了他乡。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并不如他们当初在东胡的同胞鲜卑人一样,就算是覆灭,也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记。

    当卫宁这次的许诺开始,乌桓人终于开始活络了,高句丽在此时并不强大,只是依附在公孙度的麾下罢了,而比起他们后方的卫宁势力,那只是天差地别。

    (本章完)

第1115章 许褚…陨() 
“可是老三在那里,我不想他就这样白白丢了性命……”典韦语气有些激动,道。

    “他的性格你最清楚,他是不会舍弃他大哥的!”卫宁摇了摇头道。

    “我若不去试一次,我会遗憾一声,您知道,我只有这么一个挚友……”典韦赤红着眼睛,苦涩道。

    “若我不允许呢,你会恨我?”卫宁眼睛炯炯有神直看着典韦,道。

    “典韦不敢!”典韦脸色一白,半跪着地,将头埋下,语气嘶哑道,“若是不成,我想亲自做个了断!”

    “我也知道你不会恨我……”卫宁淡淡笑了笑,沉默了一会,终于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你若是心神不宁,也无法助我杀敌……”

    典韦眼中终于泛起了一丝希望,抬起头来,“公子的意思是……”

    “公子?……”卫宁闻得这许久不曾听到的称呼,看了看身体,再摸了摸脸颊,上面已经蓄满了长髯,忽而笑道,“呵呵……当年的我们,现在都老了……”

    “去吧!”卫宁一阵怅然若失,摆了摆手,便对典韦道,“可是你要答应我,不能意气用事,若是不能事成,莫要强求,我要一个依旧****战意高昂,要一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典韦回来!”

    典韦沉沉的在地上磕碰了一下,回道,“公子放心!老典,不会有事!“

    卫宁突然也觉得有些疲惫了,挥了挥手,让典韦退下,也让周围一干宿卫各自散开,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房内。

    是了,典韦也是有至交好友,也是有意气相投,但是这么多年来,他又得到过什么?或许在当年求学少年时,能与郭嘉谈天说地一起放纵,或许能和荀彧侃侃而谈论棋研经,但这么多年过去,早是物是人非。

    荀彧,已经成了死敌的座上嘉宾,称以王佐的第一谋臣,而看上去郭嘉在他面前还是一向不羁不拘小节,甚至还能大大咧咧毫不脸红的在他面前索要好处,但是卫宁知道,那不过只是虚幻的外表,郭嘉这样一个聪明人,只是自曝其短而减少他的猜疑罢了……郭嘉,只是用贪财的缺点,来掩盖自己夺人的锋芒,而不至于让自己觉得比不上他……

    是的,卫宁比不上郭嘉,比不上荀彧,比上那数不尽的英豪,他知道,他自己唯一的优势,只是能够识人罢了。

    伴君如伴虎,郭嘉已经完成了心态的调整,昔日的友情其实只是卫宁一厢情愿的认可。时间的推移,让他走到了君的高度,而下面的人,只能用仰望来看他。

    朋友……这只是一种奢望罢了……

    放眼天下,他卫宁现在,还何尝能够找到一个知心之人?即便是枕边的妻子,也只是用敬畏来看他……

    哦,或许,还有那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儿……不过,也只是卫娴还不曾长成而已,待她成长大了,出嫁为妇,那时,对待他这个父亲,或许也只有敬畏而不在有多少依恋了吧?

    卫宁在侍婢的伺候下缓缓躺倒在船上,但想到,自己现在终究还是能够保存着那么一份心中的寄托,即便这份寄托在日后也可能会消逝,但总算还不至于让整颗心都变得冰冷,终于还是缓缓睡下……

    曹操梦游舞剑戟,杀近侍,是否也正是因为心中的那份孤单?这……似乎就是站在顶峰的人的宿命……

    当冀州战局开始白热化的时候,当卫宁的布置开始收网的时候,当卫宁决定南下使他随军出战的时候,当随行队列抵达河内这个与冀南交界处的时候,典韦终于还是忍不下去了。

    事实上,典韦也不曾料到卫宁竟然真的答应了他这样一个蛮横无理的要求,即便出了柳氏府邸,还觉得有些浑浑噩噩。

    可是随后有卫宁的侍卫亲自送来了一分手讫,他才终于从那昏沉中清醒了过来。

    卫宁调拨了五十宿卫随他北上,而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宽裕只有区区两个月的时间。

    典韦无法在河内再继续干等到天明,当即便带着那五十宿卫,连夜让城尉打开城门。

    自从卫宁入了河内后,守城的兵马便换做了那五千宿卫军,城尉是临时调遣过来的原韩遂八部将之一得李堪,自然认得典韦,但现下乃是半夜,李堪也不敢做主开门,典韦急躁下,却是忘记了先派人送去手讫,他护卫卫宁安全许久,也知李堪尽忠职守,按住焦急之心,也没有责怪的意思,将卫宁手讫拿出待李堪验明了关文后,把守城门的守军终于才肯放行。

    只是李堪等人见典韦神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