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消息显然是致命的,卫宁瞪大了眼睛看着一封封情报,本在应对之中的东西却是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他放典韦北行,可不单单是为了成全典韦的友谊,另外个目的也是要让他缓解河东旧部和各方降将之间的矛盾!张辽固然忠义,但是在历史上,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豁达的人,和其余人有矛盾而差点造成一场战争的失败,也是记录在案的。虽然那场战争因为一封曹操的书函,而彻底成就了他逍遥津的大名,可观察到本质上来说,如果没有曹操的调停,说不定逍遥津一战便会因为乐进,李典,张辽三人的矛盾而改写战局,要知道那场战争可是东吴战局了绝对的优势的……就这样他们三人还能有矛盾,可别提其余的时候了。

    卫宁很看重张辽,在整个三国时期,张辽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卫宁才舍得让他来主持冀州的战役,可却没想到,几乎已经算是他全权代表的典韦,竟然还是没能压制住他和卫三的矛盾……

    当然,事情也完全不能怪张辽,事实上,当典韦出面的时候,张辽就已经以大局为重而退让了,真正激发两将不合的,却是那场平原屠杀。

    “卫三误我大事!”卫宁狠狠的将案几上的那些书卷一扫落地,左右侍从见烛火险些点燃大帐吓得心惊肉跳,慌忙上去将烛火扑灭,又换上新的灯盏。

    现在已经不是责令卫三的时候,计划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一定不能让曹操和孙坚反应过来,一定要尽快和黄忠大军汇合,这是必须要的事情。

    当下卫宁紧急召集了从关中赶回来的郭嘉,还有随军出征贾诩,还有后来陆续赶来的许攸,陈宫,田丰等等大小十数人齐聚一堂。

    河东的强大立刻昭显出来,且看在场诸人,哪个不是放到一方诸侯皆是首席谋士左膀右臂的人物,每个人在原本的历史上都有一言定胜败的时候。

    而这些人都聚集在卫宁的帐下,能量是异常庞大的。

    当卫宁将河北的消息一说,这些人显然就明白了卫宁召集他们的意思。

    是的,平原一屠带来的不止是民心的丧失,也会是袁氏残党死灰复燃的土壤,而卫三和张辽的不合,势必将会到影响到后来的计划进行,这更是致命的缺点。

    一旦河北出现了脱离掌控的动荡,而大军又无法顺利的南下,他们图谋了数年的东西就将付诸东流,变成和孙曹之间彻底的肉搏损耗,日后就算胜利,付出的代价也绝对不会是河东所愿意承受的!

    现在摆放在诸人面前的有三个难题,如何迅速的压制河北可能出现的动荡,重新收回河北流失的民心,二便是如何保证卫三和张辽冰释前嫌,迅速的强渡黄河和黄忠汇合,三便是,如何让孙曹不会因为河东军本来连贯的动作出现那么一丝阻滞而察觉到端倪!

    这些都是最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但是显然,卫三搞出来的事情,都让所有人颇为棘手。

    刘备的败亡速度固然是孙曹短时间内都不会想到的,但是迟早也会去关注冀州的一天。这一天或许要不了多久,也可能在刘备在信都之败开始,就让孙曹起了防范之心。

    但是从陈留和许昌的调兵迹象看来,孙曹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冀州才是河东的杀手锏。可是如果暴露了,必然将会引起兖州以东的强大防御出现,依靠黄河,泰山的短暂夹缝,使得大规模的行军变得艰难,突袭自然就会失败……

    而河北出现的动荡,更可能会牵制住张辽大军的行动速度,暴露他们的虚实,更别提将帅不合乃兵家大忌,更是大幅度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本章完)

第1195章 一触即发() 
事实上,在场不少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唯二的出生在河北的谋士身上。

    当然,大多数人将目光放到许攸片刻后,自然而然就忽略了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而定格在了一脸刚直的田丰脸上……

    许攸在河北的名声很臭,非常臭,贪婪钱财,霸占良田的事没少干过,本性又狂妄自大,即便是归附河东后老实了阵子还是忍不住毛手毛脚,不知道被参奏了多少次了,卫宁能够容忍他,只是因为他的确拥有超人一等的智力,但依照许攸这样的性格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下,大多数人只是幸灾乐祸的期望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倒霉。

    相比起许攸来说,另外一个河北出生的谋士就显然又是一个极端了。

    说实话,两个河北佬都让河东许多人恨得牙痒痒,许攸是天然的犯贱,老是一副不可一世的嘴脸让人看着就烦,而田丰那一副整天板着的死人脸同样不招人喜欢。

    他太正直了,正直到让每个人对他都是害怕。

    太正直的人很少会有朋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人拥有的名声却是顶呱呱的让人羡慕。田丰在河北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正直无私,教化百姓,已有了贤哲的雏形,比起许攸来说,就是圣人和草寇的区别了。

    所以,当河北有动荡的趋向的时候,所有人情不自禁的就会想到他的身上。

    那仿佛标杆一样的腰杆挺得笔直,就算汇聚了所有人的目光,也还是面无表情,只是那双铁面无私的眼睛一扫过,大多数人都会讪讪的挪开目光,尤其以郭嘉闪避得最为迅速……这里面可以说除了许攸这个家伙外,干的坏事最多的就该数他了。

    以名望,镇名望,这显然就是所有人共同得到的结论了。

    袁绍四世三公的名望是巨大的,巨大到他都挂了那么多年了,还会有人对他忠心耿耿,至死不渝,但是,同样的,名望注定会是冰雪,不随时添加冷气,就会渐渐化掉。一个死人的影响力,迟早会消散去掉,而一个活人的声望只要他还活着,即便当年不如袁绍,田丰现在也绝对可以盖过他当初的风光……

    田丰没少为河北百姓争取利益,这些都是河北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的关键。

    暂时失去了民心的百姓,会很容易为那些袁氏余孽所煽动,就是因为袁氏还有一些残存的声望,而田丰这尊大神如果赶去河北,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于是卫宁拍板,当即便任命田丰为冀州刺史,总管冀州大小政务。

    而第二个问题,便是解决掉卫三和张辽之间的矛盾,统一全军的声音,为南渡黄河保证有足够的向心力。

    显然刚开始为所有人所蔑视,让许攸很不爽,当所有人还沉吟的时候,这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得意洋洋的环顾众人,当即便向卫宁建议起来。

    许攸处理办法很简单,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不算办法的办法。

    分兵。

    这无疑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

    将两人分开,这么简单的事情,当然所有人都能想到,许攸这一说只是换来一顿顿白眼。

    许攸只是冷笑,接着又将后续说了出来,终于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了。

    是的,分兵行进无疑更容易暴露痕迹,让孙曹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绽,而且分散了兵力,将会使得后期集中突破的大略南辕北辙,这自然不是好事。

    但许攸的分兵,却不是将卫三和张辽单独分开,各自统领本部人马,却是将张辽和卫三都分在一起,统领小部分兵力南下济北,骚扰曹操,而大部分军队却给典韦统帅,直接东进向青州进发!

    张辽和卫三所掌控的兵马不多,许攸的意思是只给他们分别两千人的力量,只是为了骚扰曹操,所以轻装简骑行进,迅速向兖州发起骚扰攻击,牵扯孙曹的注意力。两个人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更激起矛盾,却又因为力量的弱小而卷不起大风大浪,而若再给两人一个目标,两人之间的矛盾反而会演变成为争胜之心……

    同样,因为两人兵马太少,并不能给孙曹造成足够的威胁力,但又不能不防,从侧面上又将孙曹的注意力放到了他们的身上。这样又掩护了另外一方大军的行进动向。

    毕竟只是统领兵马快速行进,只有一个人的声音,大军的行程将会毫无阻碍。而典韦除了统御力外,声望,地位各个方面都有足够的权威接替大军的真正控制权,只是带领兵马行军而已,大规模的作战又不用他操心,想要迅速的和黄忠汇合,并不困难……

    许攸的建议的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事实上,这些人都将心思放到了缓和卫三和张辽的矛盾上,却忘记了,根本并不是这两个人闹腾,而是大军的行动方针不会被破坏。

    更多人其实也是想要如何分开张辽和卫三,又不减弱大军的势力,却没想到如许攸这样不拘一格的将两人合并放在一切,削弱他们的力量。

    既然堵不住,那不如就将毒瘤给割开放到一边……

    许攸的建议的确是好的,就算所有人看不惯这个家伙,但也不得不否认这个家伙总是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展现出来。

    卫宁也很满意许攸的建议,于是,第二条又被这个猥琐的男人扳回一城。

    且看许攸得意洋洋的左顾右盼,又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众人只是恨得牙痒痒又无法发作,谁叫刚才自己慢了一步被他的急智抢占了先机呢……

    于是,第三条问题摆放到了前面,众人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但是如何瞒过孙曹,让黄忠和典韦的大军能够迅速的完成击破夏侯渊切入孙曹腹背而畅通无阻,这个问题显然有点难度了。

    黄忠本有五万兵马,若典韦东渡后,这支兵马的数量将会陡然翻一倍多,十数万人的进攻固然强大,但夏侯渊的两万人要在短时间击破而不让曹操察觉可绝对不可能得。

    (本章完)

第1196章 胆大() 
要知道夏侯渊就是在兖州本土,东阿就是扼守住青州南下的通道,一直为曹操所重视,稍微有风吹草动,是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