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誉?那朱温自己就是全天下最不讲信誉的人,跟他有什么信誉可讲的?更何况,大王不过是和他有停战的默契而已,又没有真正的停战和约,这算得了什么失信?”陈彦谦不以为然笑着说道。

    如今这个年代本来就是一个尔虞我诈的时代,那些老老实实遵守信用的人,一般都很难出头,反倒是那些完全不讲信誉的人往往能够踏上高位。

    朱温、王建、李茂贞、刘仁恭等等,这些都是天下间最为狡诈的枭雄,但也只有他们这种人才能在这乱世混的最好。

    至于杨行密这种名声在外的“好人”,其实究其本质也非常腹黑,当初在实力弱小的时候,那种坑盟友的事情也没少做,不然他也不可能打下淮南的基业。

    而杨渥同他父亲一样,虽然在平时也非常看重名声,一般情况下都会遵循信义,但若是真有足够的利益,他也不介意背信弃义一次。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现在有没有必要攻占江陵。

    “大王,臣以为现在攻占江陵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如今对江陵动兵,不仅需要防备梁军南下救援,同时还有可能导致蜀王王建的干涉,所以臣以为江陵之地目前最好不要轻动,还是等更好的时机出现了再说!”郭崇韬道。

    “王建会干涉?”杨渥心中惊讶。

    说实话,他还真没考虑这种可能性,毕竟在历史上王建自从建立蜀国之后,存在感一直不怎么强,基本没有什么扩张的举动。

    此外,历史上后唐灭前蜀的行动进行得实在太轻松了,这或多或少的让杨渥会对蜀国有些轻视,平时也很少考虑到王建。

    此时听郭崇韬提起王建有可能干涉到吴国对江陵的进攻,杨渥连忙问道:“郭参军的意思是,高季昌若是被我军进攻,他有可能在得不到梁军支援的情况下向王建投降,引蜀军来抵挡我军?但王建会这么做吗?”

    “大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若是高季昌向王建投降并且请求援兵的话,王建同意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如今的蜀国在外部没有任何威胁,而王建向北方发展的道路又被李茂贞这个盟友堵住了,所以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向东发展!”郭崇韬道。

    “向东发展?那么郭参军为什么觉得王建不会向北发展呢?”这时严可求突然皱眉问道。

    “向北?王建如今不是和李茂贞联姻,双方关系极好吗?据说王建还经常向李茂贞提供各种援助,以他们的关系,王建应该不至于与李茂贞翻脸吧!”郭崇韬显然觉得严可求的问题有些奇怪。

    如今的李茂贞看上去就和王建完全是一家人一般,双方之间的关系绝对比吴国和晋国的关系要亲密多了。

    所以郭崇韬等人下意识得就觉得王建不会向北方发展。

    “联姻?若是联姻靠得住的话,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纷争了!更何况,王建当初选择和李茂贞联盟,不过是为了用李茂贞来抵挡朱温的压力;但如今朱温的实力大幅下降,王建还需要李茂贞这个盟友吗?别忘了,当初两家为了争夺地盘可是常年交战的!”

    “这……”被严可求这么一提醒,不仅是郭崇韬愣住了,杨渥等其他人同样愣住了。

    在场众臣一个个都神色错愕,随即又低头沉思起来。

    的确,王建如今还真不需要李茂贞这个盟友了,而且双方之间的仇怨一直都不少,以王建的狡诈,若是突然向李茂贞翻脸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在另一方面,李茂贞同样不是什么善茬,他也是一个极为狡诈之人。

    在朱温的实力大幅度下降,又被晋王李存勖拖住了手脚之后,李茂贞受到了压力同样大为减少,对于与王建的同盟同样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再加上,李茂贞曾经多次向东进攻,试图彻底夺取关中之地,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所以李茂贞同样有可能在向东扩张失败的情况下,转而向曾经的仇家,如今的盟友开战,以扩张地盘。

    毕竟相比于依旧很强大的朱温,似乎王建要好对付一些。

    这样一来,王建和李茂贞这对同盟了好几年的冤家,的确是有可能重新翻脸的。

    听了严可求的分析之后,在场众人都皱眉不已。

    这时严可求接着道:“当然,这也只是臣的一种猜测,将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谁都说不准。或许王建会选择向东出荆襄,以建立当初刘备时的基业呢?而李茂贞或许会继续与王建联合,并且继续与朱温争夺关中,这些也是有可能的!”

    杨渥点点头,他也知道,如今的局势已经与历史上的大为不同了,再加上杨渥本来就对王建的前蜀不怎么了解,想要判断清楚王建接下来会如何这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罢了,既然目前还不能判断清楚王建的打算,那么为了稳妥起见,江陵暂时还是不要动,等做好了充足准备之后再说吧!”杨渥最终决定。

    “大王,那么潭州那边我军是不是要出兵攻取?”李承嗣问道。

    “当然要出兵攻取潭州!马殷想要向西南发展,这是好事!他愿意去开发那些蛮夷之地,这对我国将来也有好处,所以孤不介意将来给他一个喘息的地方。但潭州等地方,如今已经是完全的熟地,我军只要夺取过来就能开发利用,自然不能继续留在马殷手中!”

    “李将军,你负责枢密院,必须尽快拟定一个进兵的计划出来。这一次出兵,至少要夺取包括潭州在内的两到三个州,所以孤允许动用至少四到六万禁军。其他各部也要尽快为战事做准备,争取在九月份之前将准备做好!”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道。

    湖南的州本来就不多,一次夺取两到三个州,这对于马殷绝对是一次重大打击,只要来上几次,马殷就会彻底失去与吴国正面对抗的实力。

    到时候,吴国就可以将其留下来作为练兵的对手,刚好用来锻炼那些年轻将领。

第四百四十章朱温的决定() 
当吴国一方正在筹谋着再次出兵攻取湖南之时,开封府城中,朱温等人同样在为接下来的攻略方向而筹谋着。

    皇宫之中,天色较为阴沉,如今虽然尚未天黑,但殿中已经点满了蜡烛。

    此时在殿中之人,除了敬翔、李振等心腹臣子外,还有一个中年文官,正恭敬立在中央向朱温等人汇报着。

    “……臣当时无意中听人说起,那个穿红色官袍者乃是晋王的使者,那时臣心中还有些不信,所以亲自过去查问,这才确认那人的身份。陛下,这赵王在自己的宫殿中,竟然有晋王的使者出现,而且还是当着臣的面,这可是完全不把陛下放在心上啊!”

    这文官,正是刚刚出使了武顺节度使、割据镇州的赵王王镕后返回开封的使者。

    在河北之地素来有三个节度使不服朝廷,分别是割据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割据定镇州的成德节度使和割据魏州的魏博节度使。

    这三个藩镇乃是唐朝藩镇之祸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河北三镇。

    而三大藩镇中,幽州的卢龙节度使实力最为强大,魏州的魏博节度使则以其桀骜不驯的牙兵而闻名,相比之下,成德节度使却是三个藩镇中最为稳定的一个。

    如今的成德节度使,从其八十多年前王延凑割据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是由王家在统治,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传承了近百年的独。立国家了。

    王家割据镇州,虽然如今实力衰微,远远没有当年的那份强势,但如今依旧是河北的一个不容小觑的势力。

    而王镕能够在东面的燕王刘守光,西面的晋王李存勖以及南面的梁帝朱温,这三家强大势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最重要的手段自然是左右逢源,谁都不过份得罪,但又始终与最强的一方站在一起。

    当初朱温实力最为强势之时,各大藩镇无不骇然服从,王镕自然也只能乖乖的跟在朱温的后面,为他摇旗呐喊。

    虽说对朱温的态度没有邺王罗绍威那么亲密,但有时候也会派兵跟随梁军东征西讨,比如当初吴军北伐时,王镕就曾派兵相助朱温。

    不过如今随着朱温一日日衰老,梁军声威日渐衰微,尤其是晋王李存勖的声势日隆,王镕自然也会改变对各方的态度。

    如今虽然没有完全脱离梁国,但已经开始派人与晋王李存勖接触了。

    前段时间王镕的母亲何氏病亡,朱温派使者前去慰问,谁知道竟然在丧礼上见到了晋王李存勖的使者,这自然引得朱温极大不满。

    “那晋王派去的使者是什么身份,这可曾打探清楚了?”殿中,敬翔在听了使者描述的经历后,当即询问着。

    身为如今梁国崇政院的知政,敬翔的身份就如同宰相一般,承担起了如今梁国的政务,深受朱温的信任。

    虽说这些年来梁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好,甚至连连受挫,使得梁国声威大不如前,但正是有敬翔这些人才坐镇,梁国各地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依旧保持着安定。

    “启禀知政,那晋王的使者乃是晋阳府少尹李承勋!”使者恭敬答道。

    “是他?”敬翔皱眉。

    李承勋在晋阳的身份虽说不是最顶尖的,但也勉强算得上高层人物,李存勖既然派此人前去出使镇州,显然两家的关系如今还不错,至少暗中已经有不少来往。

    “陛下,臣以为,赵王王镕如此明目张胆的与晋王勾结,再加上定州和镇州虽然表面上恭敬,但内里却一向不服朝廷管束,只怕今后必然会背叛陛下而转投晋王啊!”使者接着道。

    “你所言极是,镇、定二州,向来割据河北,所依靠的不是他们的实力,而是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如今他王镕有心与晋王勾结这也正常。”朱温沙哑着嗓音说着。

    随着年纪一天天变老,朱温的脸上皱纹也愈发的多,再加上已经彻底白了的头发,如今的朱温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