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行纸币?这是什么东西?”骆知祥有些茫然。

    其实这也不怪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也就是北宋时期四川出现的“交子”,所以骆知祥不知道纸币也很正常。

    杨渥笑着解释道:“骆卿觉得,为什么铜币可以作为钱币流通,大家都会接受,但普通的铜,却不能流通,大家都不接受呢?”

    铜,有其价值,所以能够被用来作为货币,这一点骆知祥自然明白;不过为什么是官府铸造的铜币能够流通,而那些没有经过铸造的铜器却不能作为钱币,这一点骆知祥之前就没有仔细想过了。

    所以在被杨渥问起后,他也是楞了一下,低头沉思了片刻,这才答道:“因为这是朝廷规定的,有朝廷出面做保,所以能够作为钱币流通!”

    “不错,正是因为有朝廷在背书,所以铜币才能流通于市。一斤铜,将其铸造成铜钱后,一般可以买到超过一斤的铜,为什么?就是因为朝廷在铸造铜币的过程中,掺杂了许多不值钱的东西进去,所以铜钱若是没有朝廷背书,虽然依旧有其价值存在,但肯定不会像它的面额那般值钱!”杨渥大笑道。

    如今乱世,各方势力都缺少铜钱,所以有些势力选择了在铸币的过程中掺杂更多的贱金属,还有的势力做得更加过分,干脆就用铁来铸钱。

    这些铁钱的本身价值自然是远远比不上其面额,所以这些势力为了保证铁钱的流通,只能以强制命令的方式来保证。

    比如马殷当初就在高郁的建议下铸造了大量的铁钱流通于市,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市面上的钱币足够,同时外地商人在楚国赚钱之后,因为楚国的钱币到了外地不能流通,所以这些商人只好在离开楚国之前就将这些铁钱给花掉。

    这样一来就促进了楚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官府大受其利。

    然而,这种发行铁钱的办法却不是长久之计,短时间内用用也就罢了,但从长期来看,还是需要铸造足额的货币才行。

    当然,所谓的“足额”也只是相对的,比如唐朝盛世时期铸造的“开元通宝”等,一直流传到这个时期市面上都还在用,就是因为开元通宝的分量足,价值高,大家都乐于接受。

    其他朝代在盛世时期铸造的钱币也往往分量相对足够,一旦到了王朝晚期,其货币都会出现分量不足的情况。

    而如今吴国铸造的“武义通宝”,分量虽然没有开元通宝那么足,但比起其他势力铸造的货币来说也是分量最重的货币了,所以吴国的货币往往能通行天下,各国百姓都乐于接受,甚至一些海外地区的蛮夷也会接受吴国的武义通宝。

    这在一方面极大促进了吴国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导致大量货币外流,进一步导致吴国流通中的钱币缺乏。

第五百零五章纸币() 
“所谓发行纸币,其实就是用一张纸,在上面印上精美的图案,再留下防止伪造的印记,标注面额,以此来代替铜币流通!”杨渥向骆知祥解释道。

    接着,他又详细的向他说明了后世纸币的一些细节。

    “这和马殷发行的铁钱有什么区别?”骆知祥听了之后有些瞠目结舌。

    不管是马殷的铁钱,还是吴国的武义通宝,又或者唐朝盛世时期发行的开元通宝等等,都是不足额的,这其中的差额可以被称为“铸币税”。

    不同的货币之间铸币税的大小也是不同的。

    比如说一枚开元通宝,其实际成本肯定是小于一文钱的,不过这个差额并不算大,而马殷铸造的铁钱那差别可就大多了;至于吴国的开元通宝,其铸币税的大小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然而现在杨渥提出的办法倒好,竟然直接在纸上印一些图案,标明面额,再加上一些防伪的印记就用来当货币流通,这可是比马殷的铸铁钱还要狠啊!

    所以骆知祥在听了杨渥提出的办法后才会那么大惊失色。

    “当然有所不同!马殷的铁钱就是货币,它本身是不能换成足额的铜币的;但孤要发行的纸币,却是有足额货币作为储备的!”杨渥解释道。

    他所说的纸币,可不是后世宋朝、元朝、明朝等时期那种可以没有节制发行的纸币,而是像后世西方国家金本位制时期的纸币。

    那种有黄金储备作为背书的纸币,不管是信用上,还是发行数额上都有极大的限制,这就使得当局不能随意发行纸币,而是有多少黄金储备,就发行多少货币,极大的保证了货币价值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虽说后世纸币代替金银乃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若是没有黄金本位制时期的过度,若想要一次性转变为后世的信用货币时期,出现的结果往往就是元朝时期那种情形。

    所以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

    当然,如今吴国的货币相当于是铜本位制,但铜的价值毕竟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铜本位制将越来越跟不上需求。

    所以历史上宋朝时期还是通用铜币,白银和黄金并不能作为货币流通;而到了明朝时期,白银就可以直接流通了。

    当然,明朝时期的货币体系相当于是银…铜复本位制度。

    而就后世世界经济发展的局势来看,金本位制才是最为稳定的货币制度。

    可惜吴国如今别说是黄金了,便是白银的储备都有所不足,想要作为本位货币显然不够用。

    所以杨渥的打算是,暂时不发行纸币,继续用铜钱进行流通;同时派人去海外寻找金矿银矿等。

    听说古代日本的黄金、白银就出产较高,可惜杨渥并不记得日本的那些金矿、银矿到底在哪些地方。

    等到找到了足够的黄金、白银之后,再设法直接过渡到金本位制或者银本位制,用黄金或者白银来作为储备,平常市面上流通金币或者纸币,以及小面额的铜币。

    马殷发行的铁钱,实际上有些类似于后世国家的信用货币,那完全就是马殷凭借自己的统治地位强制发行的货币,别的势力是不会认可的。

    比如如今吴国夺取了大量楚国领地之后,当初马殷发行的那些铁钱也被一概废除。

    为了保证百姓不会因此受到太大的损失,吴国朝廷无奈之下就只能用武义通宝来兑换马殷的铁钱——当然,这种兑换显然不是足额兑换,一般三文钱的铁钱也就兑换一文钱的武义通宝。

    但即便是这样,那些百姓依然非常乐意兑换,并且吴国仅仅用这一手就极大收获了当地百姓的民心。

    “孤发行的纸币,都是有足够的现钱作为储备的,也就是说,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将他们手中的纸币兑换成足额现钱,并且他们也能够用纸币向朝廷缴纳税赋;而马殷发行的铁钱却不能向马殷兑换成足额的现钱,也不能用来缴纳税赋。这就是孤要发行的纸币和马殷的铁钱的不同之处!”杨渥最后解释道。

    骆知祥毕竟精于理财,很快就认识到了杨渥所说的纸币与马殷的铁钱之间的不同,同时也意识到了发行纸币的好处。

    首先一点当然是纸币流通起来更加方便,比如一贯现钱就是一千文钱,若是一个人带上几贯钱在身边,那就要请专门的人用一个大背包背起来才行;但若是使用纸币的话,无疑是方便了太多。

    而发行纸币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减少了流通中的损耗。一枚铜币流通久了,自然会出现生锈、腐蚀、遗失等情况,而若是用纸币的话,即便是旧了烂了也没多大关系,反正印刷纸币的成本并不高。

    此外,流通纸币还有许多其他好处,难以尽述。

    不过骆知祥依旧有些奇怪的问道:“大王,按照你刚才所说的,既然发行的纸币可以随时用来兑换足额的现钱,那么这就是说,朝廷储备了多少铜,就能发行多少纸币;若是铜的储备减少了,那就要减少纸币的发行量;那么这样一来,决定纸币流通量的岂不还是国家储备铜的数量吗?这有如何能缓减现钱流通不足的问题呢?”

    “哈哈……”杨渥听了却是大笑起来:“谁和你说,一定非要是有多少铜就发行多少纸币的?”

    “这不是大王刚才说的吗?纸币能随时兑换成足额的现钱,若是储备的现钱不够,那么百姓兑换的时候岂不是兑换不出来?”骆知祥疑惑道。

    “孤问你,你觉得天下的百姓都会在同一时间将自己手中的纸币兑换成现钱吗?”杨渥笑着问道。

    “这个,当然不会!”骆知祥沉吟片刻,便非常肯定的答道:“百姓即便是兑换,时间肯定也会错开,而且不可能全部百姓都会选择将纸币兑换成现钱。这就是说,国家只需要储备一千文现钱,却可以发行一千二百文的纸钱,甚至更多,也不会出现问题!”

    骆知祥一点就透,很快就推测出了一个让他感到惊讶的结论。

    是的,后世西方国家的金本位制度,实际上他们发行的纸币面额的总数值,是远远高于他们手中黄金储备的,这个比例可以高达一倍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国家手中有一枚金币,他就可以发行价值两枚金币的纸币!

    这样一来,市面上流通的货币需求自然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了。

    当然,吴国如果一上来就发行远远超过储备的纸币,并且还允许用纸币自由兑换铜币的话,只怕很快就会出问题。

    毕竟百姓也不是傻子,他们即便是接受纸币,那也需要一个过程。

    在一开始,若是国家允许将纸币足额兑换成现钱的话,只怕每个百姓都会选择兑换。

    不过若是时间一长,大家发现用纸币真的能够随时兑换成现钱的话,他们就会放心下来,并且慢慢接受纸币。

    毕竟相比于现钱,纸币用起来的确是方便了太多。

    既然纸币随时都能兑换成现钱,那么大家为什么不用纸币呢?

    所以随着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