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的意思可就不同了。

    三千蔡州军残部因为都是来自蔡州的降军,天然就有着抱团的可能性,而王彦俦身为蔡州刺史,若是他愿意的话,他完全可以继续把持这三千兵力。

    不过若是请求杨渥派人帮助他整顿军队的话,那么杨渥自然也能够对他的部署进行分化拉拢,掺杂吴国势力等,可以说这完全是主动提供机会让吴军完全掌控这三千蔡州残部。

    虽然杨渥此时并不是很在意那三千残部,不过王彦俦这样主动提出来,还是让杨渥有些惊讶。

    杨渥仔细看了看王彦俦的神情,见其目光清澈,神情沉稳,这才明白他是认真的。

    “孤原本还以为这王彦俦以兵变起家,应该也是个乱世奸雄一般,必定会死死的抓住自己手中军队,想方设法的避免被他人彻底掌控;不想此人倒是一个明白人!”杨渥心中暗赞道。

    既然此人如此识趣,杨渥对他的态度自然更加和善起来。

    “效义军如今加上你一共还不到一万兵力,孤准备从徐州降军里面选一些士卒加入你们,组成一支五千人的兵力,以你为指挥使。这样安排你看如何?”杨渥笑着问道。

    “一切都由大王做主,末将不敢有丝毫意见。”王彦俦没有丝毫犹豫便答道。

    杨渥脸上笑容更盛,显然对王彦俦的态度非常满意。

    他在心中决定今后对王彦俦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打压。

    当然,一些必要的防范手段还是有必要做的,不可能因为王彦俦的一番表态就放任不管。

    等这些安排都做出后,杨渥接着又道:“这一次徐州的降军里面,孤打算从中选择一部分精壮,然后加上从以前的降军中选拔的部分士兵,组成第三个卫,由蒋殷的侄儿蒋权担任指挥使。这样一来效义军就有三个卫的兵力了。”

    从当初的淮南北伐开始,吴国就陆续俘虏了大量的梁军将士,最初还被用来修筑金陵城等工程,不过后来随着这些工程陆续完成,早期的那些士兵也逐步得到释放,并且被安排在江西、福建等偏远地区,部分人甚至直接被安排到夷州去。

    这样一来,当初最早的那一批俘虏现在基本上已经化军为民,用于开发南方去了。

    不过去年的江陵之战中吴军又抓住了不少俘虏,其中既有梁军俘虏,同时也有蜀军的俘虏。

    若是将那些经历过战争磨练的俘虏全部用于修路的话,这未免有些浪费了。

    所以杨渥决定从里面再选拔一部分俘虏,免除他们的劳役,让他们加入到效义军中来。

    而对那些俘虏们来说,相比于去湖南等偏远山区每天每夜的修路,他们自然会选择参加效义军去打仗,这样毕竟会轻松不少。

    王彦俦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听着,只听杨渥接着问道:“这效义军的规模既然扩大,自然也需要一个统领,对于统领的人选,你可有什么想法没有?”

    “启禀大王,末将并没有什么想法,一切都有大王决定就是。”王彦俦的态度还是和之前一样。

    杨渥皱眉道:“孤让你直说,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光听孤的决定这有什么用?”

    王彦俦这才道:“那么末将就直言了,就目前来看,愿意为大王效力的梁国降将中,包括末将在内,原本的级别都不算高,这固然是因为那些梁国将领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我军的军威,同时也是因为大王一直以来的政策似乎有些……”

    “有些什么?是不是给的待遇有些低了?”杨渥笑着问道。

    “正是如此!”王彦俦原本还不想说得这么直接,不过既然杨渥都已经问出来了,他干脆也就承认了。

    “大王,所以末将的意见就是效义军暂时不设立统领,这样今后若是有较高名望的敌国将领前来投降的话,就可以虚位以待了。”

    杨渥笑道:“你说的很好,你这想法也算是有心了。不过孤这里其实已经有一个合适人选了,那就是康怀贞!”

    “什么?康怀贞?”王彦俦这些真的是大吃一惊,显然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个人。

    他惊讶问道:“可是当年濠州一战兵败的那位康将军?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正是此人!”一旁郭崇韬将情况对其介绍了一番。

    “若是此人为效义军统领的话,相信其他几位一定没有任何意见!”王彦俦心中震撼。

    他真的没有想到传说中早就死了的康怀贞居然还活得好好的,不过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吴王杨渥居然会为了康怀贞的家人着想,这么多年都为其保密,并且忍得住将其闲置不用。

    要知道杨渥若是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暗中将康怀贞投降的消息透露给梁国,以朱温的暴虐性格,得知消息后肯定会将康怀贞的家人悉数杀光。

    这样一来即便康怀贞心中猜测到吴国可能暗中出手了,但一来他没有实际证据,二来他与梁国之间的血海深仇已经形成,要报仇的话也只能依靠吴国的力量,这样一来杨渥就可以轻松得到一位名将的效力,这可比将康怀贞闲置这么多年,并且一直为其保守秘密要来得容易多了。

    “看来大王的确是一位贤明仁厚之主,我原本还担心自己主动放弃军权将来会难以自保,如今看来这一步的选择果然是对的!”王彦俦心中激动。

    他又不是傻子,一开始在蔡州起兵造反的时候他固然是不择手段,将自己效忠的主上和与他勾结的同党全部杀了,但等真的造反成功后,他才意识到如今的天下已经没有他们这些小势力崛起的空间了。

    尤其是等到兵败投降吴国之后,他更是没有任何桀骜之意,反而变得谦虚沉稳起来。

    如今看来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只要自己忠心为吴国效力,想来吴王也一定不会薄待他。

    见了他的神情,杨渥顿时明了对方的心思变化,脸上不由得笑了笑,。

    召见完几个重要将领后,接下来杨渥开始商讨军情。

    如今梁军分兵驻守在萧县和宿州城北的相山这两处地区,既不撤军,也不主动前来进攻,这说明梁军依旧没有放弃攻占徐州的计划,这让杨渥感到非常惊讶。

    “看来还真被朱瑾说准了,肯定是朱友贞还想着攻占徐州,不然若是牛存节和刘鄩二人的话,他们明知道没有机会,一定会理智的选择暂时退兵的。”

    “不过朱友贞即便不懂军务,他也一定明白目前梁军的这点实力根本比不上我军,想要不被我军击败都有困难,指望他们击败并且我军攻占徐州?这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那么,朱友贞又是哪里来的底气才会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杨渥将自己的疑问向郭崇韬、朱瑾等人询问,很快众人就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那就是梁军应该是有援兵前来,或者梁军觉得吴国刚刚经历了大旱,粮食消耗严重,此时一定打不起持久消耗战,所以想用长期对峙的办法将吴军耗死。

    “打消耗战吗?这一点孤倒是不惧!”杨渥脸色轻松,丝毫没有感到为难。

    虽说一场大旱的确让吴国消耗了大量粮食储备,不过目前旱灾早就过去,各地在七八月份种下的那一轮水稻目前也快进入收割期了。

    这一轮的庄稼虽然还是受到了旱灾的一些影响,但总的来说收成还算不错,能极大的缓减粮食的消耗。

    另外一点就是吴国的商船队依旧在不停的将南方海外产粮区的粮食运送到吴国,以充实金陵等地的府库。

    可以说在粮食储备这方面,目前的吴国必然是当世做的最好的,即便是梁国也不可能比得过。

    “倒是梁军的援军值得注意,对于这一点你们有些什么看法?”杨渥转头向众人看去。

    郭崇韬沉吟一番后,沉声答道:“大王放心,即便朱友贞想派遣援军前来,他也不会派遣太多援军。因为目前梁国的军队已经有些不够了。”

    他接着分析道:“梁国固然人口众多,兵力充裕,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消耗,尤其是近些年来不断的兵败,梁军的兵员也在逐渐消耗。就目前来说,即便是加上各地的州兵,梁国能够维持三十万大军就算不错了。”

    “这其中由杨师厚统领的河北大军就多达十多万;河中那边与晋军对峙的军队同样有五万左右,加上如今南下徐州的这七万人,以及留守开封的禁军,这就是二十二万人左右。”

    “若是再加上关中、洛阳、中原等各地的必要驻军,那么梁军也没有多少多余的兵力了。”

    “所以臣敢断言,即便梁军有援军前来,也不会超过两万人。”郭崇韬沉声道。

    杨渥点了点头,对他的判断极为赞同。

    两万援军,这还在吴军的承受范围之内,到时候吴军依旧会有一些优势。

    当然,即便是梁军军力占上风,杨渥也不担心,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处于防守的一方,大不了就坚守城池,以待后变,反正吴国拖的起。

    当然,既然知道了梁国还会有援军前来,杨渥自然也不会坐等,他当即命令大军休整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兵北上,准备对梁军发起进攻。

    ……

    当梁国与吴国为了徐州这个战略重地而交战时,北方的燕国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原本这一世的燕国因为没有遭到梁国的重创,实力要比历史上的燕国要强大一些,然而在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因为杨渥的缘故,让晋国得到了苏州炮这种攻城利器,从而攻坚能力大大增强。

    在上百架苏州炮的猛烈轰击下,即便是坚固的幽州城也很快就坚持不住;而燕国除了幽州城外,其他的城池已经悉数落入晋国手中。

    山穷水尽,这是真正的山穷水尽!

    刘守光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依靠了,他自身的兵力已经消耗一空,众部将不是被敌军俘虏了,就是主动投降敌军;剩下的部将一个个也没有半点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