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那青年人更是大为心动,他原本就身材魁梧,富有勇力,若是不应募为兵实在太可惜了。

    更何况这个乱世之中,像他这种平民出身的人要想成为人上人,唯一的途径就是沙场征战。

    至于说李继韬这么大规模募兵是不是有什么别的企图,这与他又有何干?只要能给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就算是追随李继韬起兵造反又何妨?

    想到这,青年人当机立断,加入了应募的队伍之中;而在他的身前却还有数百人正在排队等待。

    ……

    “二公子,下午前来应募的兵士比上午还多,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八百人成功通过选拔;估计等到今天晚上,最终通过选拔的兵士应该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军营之内,一个身穿黑色铠甲、脸上带着一道伤疤的年轻将领恭敬的对前来巡视的李继韬介绍着。

    这年轻将领乃是李嗣昭的亲军将领,同样也是李继韬的心腹,名为申蒙;当初护送李嗣昭灵柩回到潞州的就是此人。

    这次募兵的行动也是申蒙一手操办。

    “一个下午就能募兵一千五百人,再加上上午募兵的一千人,也就是说咱们今天就能招募到两千五百人;而咱们募兵的截止时间还有好几天,看来要招募到一万军队都不是难事啊。”李继韬面带喜色道。

    在李继韬的身旁,幕僚魏琢则开口道:“二公子,咱们潞州很久没有大规模募兵,这一次能招募到这么多兵士倒也正常。不过募兵毕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却是尽快取得大义名分,不知道在下之前的建议二公子考虑得如何了?”

    李继韬皱了皱眉,道:“你说的我自然明白,不过你也知道,整个昭义镇上下反对我的人还有不少,不管是监军张居翰,还是节度判官任圜,还有泽州刺史裴约,这些都是反对我的。他们的威望你也知道,想要让他们服从我只怕很难啊!”

    他顿了顿,又迟疑道:“更重要的是我那位哥哥,他毕竟是长子,又兼任着潞州刺史之位,别的不说,光是对付我这位哥哥就不那么容易。若是咱们贸然行动,万一失败的话……”

    李继韬的哥哥李继俦担任潞州刺史,此人性格软弱,在昭义军中没什么威严,不过再怎么说他也是长子,就算是子承父业,其名分也比李继韬要足。

    之前李继韬的幕僚魏琢就建议他,让他直接发动兵变将李继俦囚禁起来,然后以众将士的名义上书晋王,请求晋王立李继韬为节度留后。

    如今晋军正三面开战,北方的契丹人连年入侵,河北的镇州尚未平定,南方的吴国又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魏琢相信晋王一定会妥协的,通过一纸诏令来安抚昭义镇。

    不过这样一来也意味着与晋国彻底决裂,李继韬如今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二公子,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如今监军张居翰在魏州,节度判官任圜在镇州,若是等这两人回到潞州,只怕二公子想要多得大权会更难。而且二公子别忘了,之前二公子坚持让节帅回潞州安葬,这已经让大王心怀不满。若是二公子现在还犹豫的话,将来大王清算起来……”魏琢劝说道。

    “这个……”李继韬有些迟疑,不过心中却已经偏向于接受魏琢的建议。

    他虽然不愿和晋国决裂,但他更知道,只要自己还想继承昭义镇的大权,那么与晋国决裂就是迟早的事情。

    更何况这次昭义军募兵实际上就是他自己下的命令,并没有得到晋王的许可。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现在已经与晋王貌合神离了。

    魏琢接着道:“反过来,若是二公子能继承昭义镇的话,以咱们昭义军的实力,即便大王想要清算也不敢随意动手;更何况只要咱们有实力,咱们完全可以另谋出路嘛。”

    虽然魏琢没有明说,但李继韬却明白他的意思,这另谋出路,当然就是借吴国的力量来抵挡晋国。

    相信只要他愿意投靠,吴国一定会欣然接受他的。

    正当李继韬心中怀着心事时,军营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喝彩声。

    “好!”

    “厉害!”

    听着这些喝彩之声,李继韬心中一动,连忙向申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申蒙连忙出去询问,不一会儿便返回,道:“二公子,刚才我军募兵的选拔过程中,有个青年人表现神勇,所以引来众人喝彩。”

    “哦?此人有何表现?”李继韬顿时来了兴趣。

    “此人刚才拉一石弓,在百步之外连射六箭,皆中靶心,所以引来众人喝彩!”申蒙道。

    “还有这等人,带他来见我!”李继韬当即下令。

    他知道,按照以前李嗣昭还在时定下的昭义军的选拔标准,只要能开一石弓,在五十步外射六箭中三箭的,就是极为优秀的士兵,可以加入昭义军。

    不过也正因为选拔标准有些高,所以能通过选拔的兵士数量一直都不多,所以这一次募兵李继韬特意将选拔标准降低了。

    但当下却有人能在百步之外六射六中,这可比当初的标准还要强不少,这样的勇武之人,就算在李嗣昭时代都极为罕见,李继韬当然想要好好拉拢一番。

    不一会儿,申蒙带着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人走进来。

    李继韬一见之下顿时露出欣赏的目光,直接开口道:“你是何人?我打算让你在我身边担任一个亲兵,你意下如何?”

    那青年人正是之前在街边向那儒雅中年询问之人,他此时已经知道眼前这贵公子的身份,听说对方要自己担任亲兵,顿时心中一喜,道:“在下郭威,尧山人,愿意担任公子的亲兵,为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郭威?好,好一个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要你忠心为我办事,本公子保你个富贵前程!”李继韬大笑起来。

    ……

    几天后,李继韬在潞州发动兵变,乱军冲入刺史府,将李继俦囚禁起来;又让士兵们做了一场戏,假意将其劫持,要求立其为昭义节度留后。

    正如同之前预料的一样,晋王李存勖在得知消息后虽然怒火冲天,但在当前局势下也不得不与李继韬妥协,改昭义军为安义军,以李继韬为节度留后。

    至此,昭义军这个之前为晋国东征西讨、立下巨大功劳的藩镇开始走向独。立;而吴国在未来也将多一个进攻晋国的突破口,这将会对晋吴争霸带来重大影响。

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动进攻() 
    五月下旬,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后,吴军兵分三路渡过黄河主动向北进攻。

    其中东路两万大军从濮阳以北的胡梁渡渡河,攻打临河、黎阳等地。

    这一路军队的主要任务不是攻城掠地,而是为了吸引晋军的注意力;所以在渡河后,这一路军队并没有去碰有较多兵力防守的德胜北城和澶州,而是选择攻打周边县城,以威胁正在卫州攻城的李存审部。

    同时在河面上吴军又有大量水军战船随时准备支援,一旦战况不利,他们就要通过水路退回河南。

    中路军和西路军的兵力同样都是两万人,分别从同州和洛阳渡河,攻打孟州、怀州以及河中府这三地。

    这三处地方才是吴军的进攻重点,其中西路军以柴再用统率,而中路军则由李承鼎负责指挥。

    中路军这边,孟州和怀州都是在梁国灭亡之后投降晋国的,按照晋国一向的处理办法,这两地在投降之后依旧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不仅刺史和各级官员都继续留用,而且当地驻军同样没有什么调整。

    不过在梁国尚未灭亡之前,这两地的驻军大部分就已经被梁国抽调一空,剩下的少量军队要想守住城池很难,面对吴军的进攻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晋军援军。

    然而因为卫州被吴军攻占的缘故,晋军通往孟州、怀州的主要通道受到严重威胁,再加上东路军正在距离卫州不远的黎阳等地活动,李存审不敢冒险深入救援孟州。

    东面的李存审受到牵制不敢贸然来救援,而怀州北面则是昭义节度使麾下的泽州。

    若是在以前,即便东面李存审的军队受到牵制,晋军依旧可以通过泽州出兵救援怀州。

    但现在昭义军已经出现重大变故,李继韬这个新的安义军节度留后和晋军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而泽州刺史裴约虽然心向晋国,但他本身的力量并不强,再加上内部的各种牵制,根本没有实力来救援。

    如此一来,孟州和怀州两地几乎成了孤城,在外无援军,且守军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两地的下场可想而知。

    六月初,吴军攻陷孟州,同时分兵攻陷温县、济源、河清、武德、武陟等县城,唯独怀州守军还在坚守待援。

    而西路军方面,攻打河中府的战事却进展得不顺利。

    河中府毕竟冀王朱友谦的地盘,朱友谦在此地经营了十余年,势力根深蒂固,当初梁军多次派大军讨伐都未能取得成功,这其中固然是因为有晋军支援的原因,但朱友谦自身实力的强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要知道当初梁军讨伐河中府时,兵力多的时候达到十余万,少的时候也有五六万人,面对如此多的梁军围攻,朱友谦虽然不能仅靠自身实力破敌,但他每次都能坚守到晋军援军的到来,这本身就体现了其雄厚实力。

    而吴军这一次动用的兵力仅仅两万人,就算晋军主力都被其他方向的吴军牵制,难以派出援军,但想要攻破河中府依旧很难。

    好在对吴军来说倒也不急,反正现在晋国和吴国之间大规模交战,重点还是在杨刘渡口那边。

    不管是杨刘南城的两万多守军,还是郓州城内李嗣源率领的五千军队,这些都是晋国最精锐的军队,是晋国这么多年来东征西讨最重要的凭恃,这些军队现在被围困在河南,若是最终被吴国消灭的话,将会对晋国造成最惨重的损失。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