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国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死罪,那至少也应该将他贬为平民。

    杨行密沉吟后否决了众人的提议,他认为安仁义虽然所犯之事太大,但毕竟为他效力多年,当初与孙儒对抗时也多次立下大功,加上他也是难得的将才,就此贬为平民未免太过,最终决定罢免他的刺史之位,贬为先锋指挥使调往海州世子麾下效力,也好戴罪立功。

    淮南上下众官员对杨行密的宽容大度深受感激,但大家都认为这个处罚依旧太轻了,即便爱惜安仁义的才能而让他戴罪立功,至少也要将安仁义手下那几个直接出手犯下大罪的将领予以重处,不然何以平息民愤警示他人。

    而对于众人的请求这一次杨行密终于表示同意,并且下令派使者前往润州拘捕安仁义麾下有罪将领,并传达将安仁义贬官的旨意。

    消息传出,对这个结果众人虽然还有些不满意,但勉强也表示接受了;接着杨行密又下令让节度使府对那些控告安仁义的苦主进行妥善安置,并且用自己的私钱赏赐他们来作为赔偿,这一举动让百姓们纷纷称道吴王的仁义,而安仁义的名声自然就臭大街了。

    润州刺史府中。

    “啪!”

    随着一声清响,一件精美的青釉水波纹四系罐被摔成碎片,周围几个懂行的文士不禁嘴角连连抽。动,显然心疼的不行。

    这已经不是安仁义摔碎的第一件精美瓷器了,几天前润州百姓在节度使府前敲响登闻鼓控告他的诸多罪行,杨行密传令让他前往广陵问话的时候他便意识到了不妙,不过他那时还以为仅仅是少数几个刁民告状,只要没有什么重要证据,以他过去立下的功劳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所以那时他心中倒也不怎么在意。

    作为一个蔡州军出生的将领,加上他又是沙陀胡人,残暴好杀的性格早就深入骨髓了,即便投靠了杨行密依然改不了他的性格。

    当年杨行密攻占江淮各州时,都以一些为人正直的将领担任刺史,比如陶雅担任歙州刺史,李遇担任常州刺史都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呼;唯独润州以安仁义为刺史,当地百姓听说后像是死了爹娘一样纷纷大哭道:“各州都有一个好刺史,为什么唯独我们润州却是安仁义这个胡人做刺史?”

    所以从一开始润州百姓就对他极为不满,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百姓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在担任刺史之后,这些年安仁义在润州做过多次破家灭族或者屠村的事,大部分事情他都做的隐秘,知情之人也都尽量灭口毁掉证据。

    然而不管他做得多隐秘总会有证据留下来,也会有证人活下来,并且最终被严可求发动的密探寻找到。

    等到杨行密下令让周隐彻查此案,而各种相关证据接连浮现时他才知道大事不妙。毕竟过去几年虽然有人逃脱了他的灭口,但那些人都只是些普通百姓,侥幸活下来后如何能收集到如此详实的证据?

    而且他们竟然是在同一时间聚集在节度使府门前敲响登闻鼓,安仁义觉得如果没有人在暗中组织,光靠这些苦主自发行动这一切是不可能做到的。

    不过不管是不是有人暗中在对付他,这些事情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做过,加上有周隐这个公正的老家伙出面审查,即便他想要反驳都没有机会。

    如今广陵那边审讯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周隐毫不意外的宣布了他所犯的罪行,而这一结果也同样毫不意外的被广陵上下一致信服。

第125章 决定() 
虽然杨行密还没做出最后决断,但广陵那边群情激愤,从官员到百姓都纷纷要求对他进行严惩,有的官员甚至叫出了杀安仁义以平民愤的口号。

    如今安仁义的儿子在广陵更是寸步难行,除了去衙门接受问话外平时根本就不敢出门;而安仁义派去打探消息的密探更是不敢透露出与润州的半点关系。

    “到底是谁在暗中密谋想要对付我?这种手段绝对不是那几个刁民能做到的。”

    发泄了一会怒火后,安仁义渐渐平静下来开始反思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他虽然不算多么英明的人,但毕竟身居高位这么多年,基本的政治嗅觉还是有的,联想到他和田覠、朱延寿最近密谋的造反之事,他不禁怀疑暗中想要对付他的人是不是就是他的那位顶头上司吴王杨行密。

    有了这个判断他自然不敢去广陵接受问话,反而迅速派使者前去联络田覠,询问是不是立即起兵造反。

    “坐以待毙肯定不行!唯一的办法只有立即造反!”安仁义心中思忖着。

    虽然还不知道杨行密最后会如何判罚,但他知道杨行密既然起意对付他,那么这一次肯定不会轻易饶他;如果真的轻易饶他,那就说明接下来的手段会更加严厉。

    总之一点,安分地等待杨行密的处罚是不行的,那只会让绑在他身上的绳索越来越紧。

    不过立即起兵的话又有些担心,毕竟如果真是杨行密在暗中想要对付他,那他此时起兵造反可就正中对方下怀了。

    更何况如今他的儿子还在广陵,而杨行密的最后判决还没出来,想到杨行密过去的宽仁,他心中始终还存在一点侥幸心理。

    “你们说,如今的情况本府该如何应对?”想了许久后安仁义始终拿不定主意,最终转头看向周围几个幕僚。

    这些天为了广陵的案子他心中常不自安,脾气也更加暴躁,昨天他最心爱的小妾因为服侍他的时候没让他如意,结果被他亲手掐死了;家中有几个奴仆在打扫书房时因为疏忽以至于地上有些没打扫干净,结果暴怒的安仁义立即命人将几人全部杖毙。

    如今府中众人都知道他们的刺史大人脾气不好,正是想要杀人的时候,所以各个都谨慎小心不敢犯下任何过错。而此时书房里仅有的几位为他出谋划策的文士也都大气不敢出,每句话都说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为自己找来祸害。

    “使君当年为吴王南征北战,立下的功劳何其之多?如今吴王就因为那几个泥腿子的几句话就派重臣来审问,广陵坊间谣言四起他也没有半点掩盖之意,显然吴王自己也有借这件事大肆发挥的想法。”过了半晌后眼见安仁义神色越发不耐烦,一位幕僚终于开口了。

    “这其中的原因以在下之见定然是吴王想要让世子上位,又担心世子年轻驾驭不住军中大将,所以猜忌像您这样的功臣。以属下之间,使君莫不如和宣州的田使君还有寿州的朱使君一起反了吴王便是。”有人带头后其幕僚见安仁义并没有发火这才大着胆子说道。

    “就是,如今李神福和杨渥等人率军出征在外,广陵兵力空虚,使君若是趁机起兵渡江攻破广陵,到时候田使君和朱使君起兵响应,必能成就大事!到时候与二位使君平分了淮南的土地,说不定使君您也能被朝廷封个郡王做做。”

    安仁义素来瞧不起文士,所以身边虽然也有几个文人为他谋划,但这几人的才能比起杨行密身边的戴友规、高勗、严可求等人可就差远了,即便是与田覠身边的沈文昌、殷文圭等人比也差的太远。

    若是平时帮安仁义想点主意如何盘剥百姓杀人灭口他们倒是很擅长,不过真正的军国大事他们就拿不出什么创见了。

    不过他们也知道安仁义心中本来就有造反的打算,所以如今顺着安仁义的心意说,果然,安仁义听了他们的话后脸色一喜,“你们也觉得本府该立即起兵吗?只是进攻广陵的话是不是太冒险了?”

    后面一句话却是他自言自语着,关于行军打仗,安仁义向来不容别人置喙。

    在他看来,润州军队只有一万人,而在广陵附近的淮南军队却多达五万人,即便李神福和杨渥已经率军出征,但留在广陵的淮南军队依然人数众多,远远不是他的润州军能对付的。

    加上杨行密真要是暗中对付他,那难免对方不会在广陵设下陷阱等着他去钻。

    正当他在犹豫时,从广陵来的最新消息也传到了。

    “什么?贬为先锋指挥使去海州效力?”

    安仁义又惊又怒,虽然他早就预料到了杨行密会借此机会罢免他的官职,但等最后结果出来后他依然感到愤怒,对杨行密假惺惺的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更是深表不屑。

    先锋指挥使也就先锋官,在行军时负责为大军开道。这不仅意味着他的职务被连降数级,而且失去润州的钱粮供应后他的大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重要的是担任先锋时若是在后方坐镇的杨渥暗中使些手脚,比如断绝他的军粮供应甚至故意泄露他的行军路线等,这些都有可能让他陷入险境。

    而且因为地处前线,即便杨渥使了手段让他兵败,但只要杨行密在后面帮忙遮掩,淮南上下肯定不会觉得世子有什么过错,反而可以轻易给他加个轻敌冒进的罪名。

    总之一点,只要他选择接受杨行密的处罚前往海州,那么接下来杨行密要对付他的手段可就多了去了。

    “看来除了立即起兵没有别的路子可走了!”安仁义终于下定了决心,不过此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他的儿子如今还在广陵,虽然他为人残暴不仁,但对自己的儿子还是看得很重的。

    正当他开始与幕僚商量如何趁着杨行密的使者尚未到来之前将自己儿子接应出来,这时外面侍卫来报说有一位不肯透露来历的使者前来,说是可以帮安仁义解决心中困扰。

    安仁义大喜过望,连忙接见了来使,一番商议后他当即决定再派一位使者前往宣州通告他起兵的决议。

    不过起兵也不是说发动就发动的,许多事情都需要时间来准备,所以安仁义一边等待田覠的回信,一边做好起兵准备。至于杨行密即将派来的使者他自然想办法拖延时间了。

第126章 宣州() 
正当安仁义刚刚下定决心准备起兵时,远在宣州的田覠却比他更早就作出了起兵的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