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魏之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尸体,然后变成了一片废墟。

    待声音终于安静了一些,袁云又对身边的诸葛亮说道:“绵竹关那边镇守的乃是孟达,这人我觉得可以笼络一下。”

    诸葛亮呆滞了下,考虑了一会才道:“此人亮不甚了解,主公难道也有什么渠道获取了情报?”

    袁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所以干脆当诸葛亮说的很正确,于是继续点头道:“这人本事刘璋的属下,被迫才投靠了刘备,所以在忠诚一块,不会像关羽般,如果曹昂世子可以将其笼络,那么绵竹关自然可以不攻自破。

    如今益州的形式已经十分明朗了,孟达是个聪明人,而聪明人不会死脑筋的选择什么死忠,因此这人被笼络的机会十分大,我已经让曹昂世子留意了,希望可以得到一个好消息。”

    诸葛亮没有发表什么意见,现在他对于益州的攻略几乎不怎么关心了,他更在意的是拿下益州后,他要如何去经营长安,在洛阳看过那么多的新理念后,他很早就在心中形成了一套想要去实现的目标。

    “不想曹昂世子已经同意后面将长安交于亮来打理,现在亮反是有些焦急了,主公要是得空,不如我们好好聊聊关于建设发展的事情。”

    诸葛亮说完,看了看天色,然后继续道:“时间尚早,不如去主公的营地内混些茶水。”

    袁云见诸葛亮不替孟达的事情,而是聊起了日后发展长安的事宜,不由再次苦笑一声,觉得即便天下一统,自己未必能如愿的去做一个混世侯爷。

    想完,袁云爽朗一笑,指了指营帐的位置,道:“那就去我那喝茶好了,也好给孔明兄讲讲关于外贸经营的事情,长安日后要发展的恐怕不是生产,而是贸易。”

    再过半月,火药军终于攻破了成都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诸葛亮的战略运用的十分好,专门选择了一些难以公平的坚固所在突入,导致刘备派出的增援全部选错了方向,因为成都的援军大量去了比较薄弱的位置防守,却与火药军的进攻路线刚好背离,导致每一处工事被破,后方都来不及再次组织防守,如此让火药军进攻的速度大增。

    再过三日,火药军终于在成都的东郊设下了营地,十万人的营地足足延绵了十里,从成都的城墙上瞧去,只能看见黑压压的一片,每到夜晚时分,那些扎营的位置,更好像是天上的繁星,密密麻麻的全是火点。

    袁云并未选择立刻进攻,而是采用的诸葛亮的建议,先派出赵云的部队在北线建立了新的营寨,以防止绵竹关的守军回救。

    赵云在用三日修建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这时围困成都的火药军才射出了第一发炮弹,然后激烈的攻城之战就此展开,

    有移动城墙的存在,让火药军的突进十分高效,毕竟成都的城池几乎就是建立在几座山峰间,地势非常的高,更有一条非常宽阔的护城河存在,没有一定防护,火炮营确实无法进入到有效射程内。

    炮轰持续了四天,其间成都的守军组织了几次亡命的冲锋,虽然折损了不少士卒,却也攻破了几处火炮阵地,而像这样的小规模冲突,每日都会进行几次。

    之所以选择一直在城外炮轰,是因为发现刘备竟然将成都彻底弄成了全民皆兵的架势,当火药军第一次从断裂的城墙入城时,面对的第一批力量,就是一些拿着木棒的普通百姓。

    这次入城作战最后以火药军的撤退告终,因为谁也不像落下一个屠杀百姓的恶名,即便是军中的杀才们很是无所谓,但是袁云绝不会让这件事情发生。

    再过三日,炮轰的强度也弱了下来,袁云开始试探性的告知城内的百姓放弃抵抗,奈何这些长期被刘备蛊惑的人,根本不会听从,他们坚决的认为,袁云率领的火药军一旦破城就会展开屠杀,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屡见不鲜。

    如此大军围困成都整整过去了一月,虽然每天炮轰不断,刘备也总是会派出死士部队出来硬拼,奈何他们的人数实在非常之多,就好像死了再多士兵,他们隔日依然可以组织起更大规模的出城偷袭。

    这一月间虽然攻城受到了干扰,但是绵竹关却传来了好消息,孟达选择了投降,而他为了表示心意坚决,竟然亲自斩杀了马良与马谡兄弟,将两人的人头送去给曹昂做了投名状。

    当这个消息传回成都后,很快就有混入城内的一些火药军细作开始故意散播,结果非常理想,开始有大量的人产生了动摇。

    为了配合此事,袁云甚至将一些被俘的士兵放生,让他们各自返回城内,其中不乏一些百姓的武装人员,只是这些人入城时,却被刘备下了严令隔断,将他们全部堵在了城门处。

    当释放的俘虏越来越多,北城门外挤压的人群也越来越多,在经过几天几夜的对峙后,这些被释放的俘虏终于产生了哗变,他们试图强制入城,最后被守军士卒大量屠杀。

    这件事情直接导致了城内的势力分成了两派,一派依然死忠刘备,另一派则开始背离,而刘备为了平缓城内的怨气,只得下令开启城门,好放那些俘虏返回。

    这些俘虏入城后,却并不自由,他们被强制安排在了一处,并且有守军严加看管,让这些之前英勇异常的成都士兵们,显得十分气馁,毕竟当初他们可是愿意付出生命,而却与城外的火药军战斗,此刻得到了竟然是这般下场。

    于是这座专门在城内设立的俘虏营,最后在一部分人的煽动下,开始了反抗,他们甚至成功的打到了刘备错在的府邸,奈何因为实力悬殊,最后全部阵亡。

    那些煽动俘虏造反的人,自然是袁云派进去的细作,目的就是破坏城内的平和,经过这次的闹腾,背离刘备的人数越来越多,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之前刘璋属下的元老级人物,他们基本都是在刘备入蜀后,失去了诸多权势。

    现在这些势力在城外火药军的压力下,逐渐开始抬头,尤其当绵竹关的消息传回后,这股势力就发展到了一个足矣撼动城内安定的存在。

第十章 最后的抵抗() 
    第十章最后的抵抗

    当袁云接见了第一位成都内的氏族后,连续几日都有不同的人士跑来求见,前前后后几乎见了有十几批这样的人,而这些人都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选择投靠,愿意作为内应帮助火药军。

    袁云除了每日接见这些人,另外的工作就是将这些人整合起来,因为从他们分开来火药军营地就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一个整体,如果只是个别氏族的单独行动,效果自然不会有多大,可以一旦将他们整合,这就是一股强悍的势力。

    再过半月,这些城内的投降派终于被袁云和诸葛亮整合在了一起,并且行程了一套很好的体系,而交给这些人的第一个任务不是战斗,是让他们劝告城内的百姓,不要再替刘备盲目的卖命。

    氏族的力量远比刘备深入成都许多,所以在各种劝告与解释下,所谓火药军会屠城的谣言终于湮灭了,愿意跟着城内守军出城攻击火药军的百姓也越来越少。

    到了夏日最后一天时,成都的防卫几乎已经形同虚设了,只是袁云选择了继续等待,否则火药军早就攻进了内城。

    法正对于这个结果似乎早就有了准备,唯一还不能放下心的地方,就是他宣誓效忠的刘备,所以这日一早他便匆匆赶去了刘备的官邸。

    一进门发现刘备已经全身灌甲,似乎正打算率领自己的亲兵出门,待问了几名队正后,法正确定了刘备的想法,他准备亲自上阵攻击火药军。

    “主公,此时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暂避,只要退往云南方向,那里多山多林,瘴气缭绕,不熟悉本地的军伍根本无法进入,只要我们能股退往那里,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法正说完,脑门急的全是汗水。

    刘备根本就没什么反应,依然在指挥着自己的亲兵,做着各种准备,逃去云南的想法他不是没有过,只是作为一代枭雄,他十分清楚明白,成都一旦失守,即便他得以存活,却再也无法东山再起。

    天下平定后,凭借着云南贫乏的资源,能挡住朝廷的大军入侵就算不错了,什么后面再徐徐图之的可能根本就是笑话,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干脆的决定。

    那就是战死沙场,至少这样不会玷污了他刘备的名号,胆小怕死从来不是他的性格,即便他曾经逃过很多次,但那是带着希望的撤退,如今关羽战死,张飞被俘,手边能够依靠的力量越来越薄弱,加之曹操已经过了赤壁统一了扬州等地,所有的机会都已经不复存在。

    如此,不如痛痛快快的决一胜负更加让人舒心。

    在这些日子的沉沦后,刘备的消极态度演变出来的就是决死的念头,至于为理想大志委曲求全的过往,他到了此刻也终于表现出了真正的态度,那就是极度厌恶。

    “孝直是留在城内继续困守,还是与我一起出去战个痛快?”刘备突然问了一句,问话时他的脸上甚至洋溢起了笑容,完全没有一点悲观的模样。

    法正看着如此模样的刘备,心中一惊,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主公,过去那个刘备总是事事恭谦,待人接物总是表现出一股君子之风,而此刻所见,确实一位悍不畏死的英雄模样。

    “既然主公都有如此英勇的气度,我法正焉有拒绝的理由,这一战就让我陪着主公一起好了,虽然在下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充当主公的马前小卒还是大有可为的。”法正终于放弃了逃走的想法,因为受到刘备的影响,体内莫名的燃烧起来。

    五百亲兵,加上剩下的四万守军,刘备站在城内校场之上,脸上的面具反射着阳光,显得闪闪生辉,所有人看家如此模样的主公,都感觉豪情万丈,尤其再听到刘备慷慨激昂的战前鼓舞后,更是人人都有了一股愿为其献出生命的念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