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春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弃了。从这一点看,当年宣宗武皇帝的所作所为,早已经对祖宗之法变革过了,压根就不用再担心。所以说,后世人只需照着规定去做就是了!”

第八十五章 法循古不变VS法因时而变(三)() 
一问一答之间,芙蓉楼舌战的双方,似是被彼此的言语激怒了一样,纷纷站起,或是厉声呵斥对方的观点,或是拆穿某些观点的不正确性。

    总之一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此的言语,外人听上去,感觉都是很有道理的样子。

    “凌志刚刚的言论,真是精彩啊!制度上的变更,必然会引起大夏社会的动荡,而一旦发生动荡,就有可能发生民变。古往今来,一旦有了民变,也就意味着一个国家不稳定,必然会遭受到周边敌对势力的攻伐!曾经的大齐王朝,就是这个样子的!”

    州文院的一众评审,似乎也分为了两派,但很显然支持法循古不变的人,占据了九成。

    “公孙衍的观点,虽然没什么错,但是在现在大夏,这么个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之下,谈论法因时而变为时过早!宣宗武皇帝,在中兴大夏的当年,似乎就预感到现在大夏的危机,故而制定了种种条例,这其中的官制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方。三省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避了一人擅权的弊端,可以说是加强了皇权的集中性!”

    几名州文院的职官,显然是对凌志等人提出的观点表示赞赏。这样的言语,自然是传入了秦奕的耳中。秦奕细想之下,又是对比着公孙衍等人的观点,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大夏情形,不由得叹息了一下。

    当今大夏的国内形势,还算是比较安定,然而周边的环境,却是让人不由得忧心起来。西边的西戎,尽管数十年未曾和大夏发生战争,但所谓狼子野心,即便是被驯服了,那也是一头狼,倘若大夏国内有什么变化,那么雍凉两州,必然会遭受生灵涂炭,战火重燃。

    北边,东北地区,新兴的异民族建立政权挹娄,窥伺东北边境,另有新罗王朝等小国,时不时的骚扰。

    南边,南蛮之地其中的蛮族,屡次入侵南部的州府。暹罗与身毒,虽然与大夏友好相处,但是在过往的岁月之中,他们与大夏之间,也是发生过战争的。正是因为如此,南方的军事上的防御,甚至是要比北边西边来得重要。

    好在,大夏的东边,是广袤无垠的大海,在海中则是分布着数个岛国,其中以东瀛为最大。这些岛国也并不是安分守己的呆在自己的国土上,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侵略沿海州府,劫掠人民。

    虽然,曾经中汉时代,宣宗武皇帝,派兵消灭了这些国家,然而因为地理缘故,并没有派兵驻守。直至中汉结束后的数十年时间里,这些岛国便是陆续重新建国,成为了大夏的海疆之患。

    这也就是为什么,朝堂上虽然长阳侯虞世番提出了变法的主张,但是在这外敌环绕,国内家族利益的错综复杂等诸多情况之下,变法的事情,依旧在拖着。

    想通了这些,秦奕倒是有些支持法循古不变的这个理论了,准确的说是,如今并不到变法的时机。

    吵吵嚷嚷的声音,持续了半个时辰,州文院的评审官也在皱眉思考着某些事情。忽的,一声梆子响,意味着时间到了,双方的人员,重新回归自己的座位,而州文院的众多职官,则是聚集在了一起。他们要商议一下,这一场舌战,谁的表现最为优异。

    舌战并不分胜负,毕竟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也学在现在的这个时刻,并不是正确的,然而在历史上的某些时间段上,却又是正确的。

    比如说,法循古不变与法因时而变。

    秦奕看的明白,众人也都是知道,现在的大夏,应当遵循着法循古不变的规则来运行,而不是要靠着改变某种制度来维持。或者换句话说,变法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虽然有可行度,但其所引发的后果,不是中央朝堂所能够控制得了的。不要说因为党争的原因,就说官制的改革难度,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料的。

    “秦公子,你身为西宁镇官学院考的头名,虽然不曾接触到这些时事政治,但今日你听他们所说的观点,可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秦奕正在沉思之间,陈耀的声音,却是传入了他的耳中,“或者换句话说,你觉得这些人之中,谁能够配得上头名?”

    这是要让秦奕参与评判这一场舌战。

    秦奕听着陈耀征询自己的意见,脸上流露出谦虚的表情道:“虽然是院考头名,然而终究是没有功成名就,只是一个小卒子罢了!郡学之上的事情,还是诸位大人参与吧!我来到此地,只是旁听而已!”

    陈耀听着秦奕如此回答,便是点了点头。他也是明白,秦奕作为一个镇学的学子,本身并没有接触过太多上层的一些文会,缺乏经验。尽管他作为西宁镇来此公干的人员,但自己也不能强求太多,只是客气一番便是足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秦公子若是有什么想法,还请一定要说出来。毕竟,你也是一任职官!”陈耀笑呵呵的客气道,“像这种主题的舌战,益州地区各个郡城也会组织一些,秦公子若是有兴趣,可以自行去观看!”

    陈耀说的没错,秦奕在这之前,也已经了解过,群英会是益州举办的州一级别的文会。不论是汉中郡,还是梓潼郡,都会有类似的舌战举办。只是,秦奕公务在身,心中已然打算,不再去下面的郡城了。

    群英会最终的结果,在晚间的时刻公布了下来,令人意外的是,三场综合评定下来,获得头名的竟是来自于永昌郡的穆杰。

    虽然令众多围观之人感到意外,但是在秦奕这里,却并不是。秦奕注意到了,他收集下来的文章诗词之中,穆杰所写的,都被州文院的职官,给予了较好的评价。

    这一点倒不像凌志,凌志的诗词虽然不错,但是文章有瑕疵,在舌战中虽然表现优异,但是总感觉他的观点有些牵强附会。故而,凌志的综合评判,排在了中等的位置。

    事实上,参与这一场文会的诸多学子,并不是为了要争夺什么头名,而是要将自己所学的才华,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以赢得一些名声。这,才是他们的真实目的。

    十二月的时间,已经时将近年关了。秦奕在益州蜀郡,凌志带着他拜访了一些重要人物,其中包括凌志的父亲凌文,之后秦奕便是到了要离开的时间。

    “佳人可再得,知己却难觅。秦公子,你我一别,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

    十里长亭外,秦奕带着卫子衿,与一众随从,正与凌志告别。

    “延平二十七年,你我应当是要一起参加国试的,那时候想必你我再相见,应该就是在太学或者是尚武院之中了吧?”

    “但愿如此!”

    将近隆冬的时节,秦奕一众人走过了十里长亭,逐渐消失在了暮色之中。没有太多的感情,只有彼此之间那一份知己之间的牵挂。

    “公子,你为何与他这样的一个寒门子弟打交道呢?我辈官家,最不愿意的就是与这些寒门子弟同朝为官!这个疑问,在我心中盘旋了好久!”

    见着秦奕的背影消失,站在凌志身旁的张全忍不住开口询问。

    凌志听着张全的问话,却是叹息了一声道:“他不是普通之人!你没有看见他胸口前的那块玉坠吗?若是再没看见,那他手臂上的那个纹身,你可曾看见”

    讲到这里,凌志忽然闭了口,眼神突然凌厉的看向了张全。

    “少爷,这是怎么了”

    “不该问的,不要问!”

第八十六章 心病() 
张全的话音还未完全落下,便是被凌志厉声喝止。旋即,张全便是见着凌志的神色变得复杂起来,他知道凌志一定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难道说那个秦奕大有来头不成?但是,作为凌志的随从,属于奴仆性质的工作,让张全不得不停下这种思考。

    而此时,凌志则陷入了另一种思考。他在回忆着那一日秦奕在“有朋自远方来”客栈中出手的场景,事实上当时他就在二楼看着。

    恰好的是,秦奕出手的那一瞬间,将他手臂上的一处胎记显露出来,而在胎记之上,则是一处类似于龙形的纹身。龙形纹身,乃是皇家之用,试问平民百姓谁敢用?这是凌志当时最大的疑问。

    此外,他还清楚的看见,秦奕胸口上飞出来的玉坠,上面竟然雕刻着“曌”字。这一点,也是在之后接近秦奕的时候,凌志才证实的。

    凌志依稀记得,年初的时候,自己随同自己的父亲,前往蓟州,拜会八贤王的时候,听到八贤王提到过一个故事。

    这一段故事,在大夏的史书之中,也有所记载:大夏延平七年九月十五,昼,日月并行于空之时,彗星见于西北,地动于东南。当是时,陈姬于未央宫中诞下皇长子,上赐名:曌,为庶出,然依金丸龙玉之约,当为太子;及帝视之,竟为狸猫,大怒,诏:禁足陈姬于未央宫,夺其皇妃位,永不临幸!是夜,未央宫火起,陈姬亡,狸猫亦死!

    他又是进一步了解过秦奕的身份,原来并不是自己父母亲生的,而是从西宁河边捡回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身上有着特殊的胎记,又是有着龙形纹身,再加上“曌”字,若是说这是一件巧合之事,恐怕凌志打死也不会相信。

    “走,我们回去!”凌志放弃了思索,从秦奕表现的样子来看,恐怕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若是真的那样的话,自己还是要让这一件事烂在肚子里才对,“记住,这一件事,不得对任何人提起!”

    “是!”

    这一件事,秦奕确实不知晓,此时他的车马,正走在官道上,往雍州的方向而去,那里是他的第二个目的地。

    雍州处于益州的北方,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