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子春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候,穷苦人家,一年到头,收入也不会超过三两。正因为如此,这种税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夏劳动力的发展。

    这种不合理的税收,自然要被废除,否则的话,民变将会愈演愈烈。

    这样的措施被御前太监刚一说出口,秦奕便是听见一些人叹息了起来,这仿佛是在赞同秦奕的这条举措。亦或者说是一种不明显的默契。

第一百二十九章 民为本() 
    事实上,民税这一弊政税收措施,在几年前就被提出来过。那个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弊政,依旧沉醉于太平盛世之中。

    现在,听着秦奕奏折之中的措施,众人似乎明白,民税这个东西,很可能是导致民变的原因。

    当今的大夏,灾难频繁,四方不宁,前些年的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再者,原本民生本就不怎么样,在战争这种催化剂之下,早已是崩溃了。

    这样的情况,民税对于民众的负担,可以用苦不堪言来描述。

    “其二,平民变,裁冗官,奖励农垦,均分田亩。”

    这一句话,真正的措施,要分田到户。

    现在的大夏,很多田地都集中在富户的手中,普通农民,没有自己的田地,一辈子只能给富户打工。这样的情形,自古而有。

    也正是这样的情形,导致了当今大夏农民普遍贫穷的状况。

    “启禀陛下,微臣有异议。”朝堂诸官,一人自其中走出来,显然是为了反对秦奕的,“自古而来,历朝历代,依靠的都是诸多富商世家,这些人占据着大量的土地。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选择支持一个朝代。如今,却是要将这些土地分配给农民,难道你想让这些贵族起义吗要知道,这一方势力,控制着大夏至少百分之五十的财富,说他们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这不过是上奏的对策而已,陛下还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答应要实行这样的举措,你就抢先来说出自己的观点,岂不是有点逾越礼节了”

    秦奕没有丝毫的退让,他对这件事已经筹划了很久,大夏的土地,是时候应该分给农民了。讲到民为本,不如说是农民为本。

    纵观大夏如今的人民之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是农民,如此庞大的农民人口,若是不让农民富裕起来,国家谈何富裕呢

    而想要让农民富裕起来,最根本就是要农民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这样子农民才会自己动手为了富裕而提高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那人闻听秦奕所说,脸色连变了几次,当着皇上的面说自己逾越礼节,万一日后被皇上想起来了,自己还有的活吗

    “哼大夏的立国根本,你是要明白的。若是没有那些富户的支持,大夏不可能传承这么久”

    “哦是吗我记得中汉时代,宣宗武皇帝,就曾经立下以民为本的方针。那么请问,究竟是诸位臣官不记得这样的祖制,还是后世可以修改了的呢”

    秦奕的这一番话刚一出口,金銮殿之上,包括大夏皇帝夏昶在内,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数百年来,不管大夏国内政局如何动荡变化,可是究竟还有谁记得,当年的宣宗武皇帝的事情呢先辈们开创的土地,后世不加以珍惜就算了;先辈们制定下的有利于人民的国策,后世摒弃不用,也难怪如今的大夏,弊政丛生,民变迭起。

    “继续”

    夏昶口中的两个字,预示着秦奕还有第三条对策。

    御前太监,此时上前,开口高声道“其三,当今天下,法令不行,政律不通,当废旧法,定新律。若如此三条,则大夏可以革除弊政,平定民变。”

    说白了,这样的一条建议,实际上是秦奕希望大夏能够走上法治的轨道。

    现在的大夏,律法的存在,等同于一纸空文。谁有权力,谁就能够解释法律。有时候,贵族之人打死了人的话,却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而免除刑罚,而平民百姓则不行。

    这是法律上的不平等。

    正是因为如此,很大一部分地区,等同于不存在法律,完全是人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必定是要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这是秦奕前世和现世所总结出来的规律。

    御前太监宣读完这份奏折后,便是将奏折递还给夏昶。夏昶接过,在手中掂了掂道“众位臣工,太学生秦奕,给朕上了这道折子,上面写了三条建议废民税、田亩均分和制定新律法,你们议一议,看能不能给出点建议”

    “陛下,前者长阳侯虞世番,也曾经对这三条做出过革新,但被否决。现在的大夏,与往常没什么两样,依照微臣之见,还是不要实行的好。”

    “尤其是这第二条,分田地给普通老百姓,耕者有其田的做法,固然可以,但还请你秦奕不要忘了,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怎么可以将田地分给那些贱民呢”

    “诸位大人,民乃是天下之本,民若是没有自己的田地,又如何生产呢”秦奕解释着自己的看法,“民若有田地,则必然会安分守己;民若长久没有田地,在这大环境之下,必定会变乱百出。”

    “似乎是言之有理。”

    “百姓为重,那是国家首要,一切军兵源自于民,若无民,则无国,臣恳请陛下,实行这三条建议。”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反对者有,同意者也有,他们的心思,秦奕再清楚不过了。若是这些措施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一些人必然会举起反对的旗帜来。

    而与此同时,大夏东南的海面上,瀛洲岛的东北方向,一艘艘战船从远方的天际航行而来。

    “那是哪里来的怪船与中土的全然不同”

    “上面挂着太阳旗,战船上的人们,身着铁制的盔甲,这莫非是东瀛的水师战船不不对,还有扶桑的”

    瀛洲岛,地处大夏的东南海面,在其东北方向上,分散着数个海面小国,其中以东瀛和扶桑最大。数年之前,这两国曾经派兵骚扰过大夏的东南沿海,故而一些人能够认出战船的来历。

    “足足上百艘战船,与往日的更加不同,他们想要干什么”

    瀛洲岛驻扎的水师营寨中,一排排士兵,纷纷登上战船,可惜战船少的可怜。不到十艘的战船,刚一出海港,便是迎接了敌方战船的数十发炮弹。

    “敌袭东瀛发兵攻打瀛洲岛了”

第一百三十章 瀛洲海警() 
    瀛洲岛上空,乌云惨淡,斗大的雨珠转瞬间落下,原本晴朗的天空不复存在,此时已然被暴风雨的天气占据。

    “轰——”连续不断的战船巨炮发射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瀛洲岛的东北海面,大夏原本参与抵抗的十艘战船,转瞬间化作了齑粉。

    “瀛洲海警!”

    闽州的街道上,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的人,一边气喘吁吁,一边口中嚷嚷,不多时就到了闽州的府衙。

    这一处府衙与别的府衙不同,他不属于闽州的编制,而是属于大夏国家的海外通商总关。

    “启禀陆大人,瀛洲海警!本日上午,东瀛发兵攻打瀛洲岛,守岛官兵,全部战死!瀛洲岛县令,率民兵死战不退,但寡不敌众,此时恐怕也已经葬身在东瀛大军的刀下了。”

    快马之上的士兵,闯进总关府衙,气喘吁吁的对着正堂上的陆成祥说着,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背后的包裹解下。然而,他丝毫没有注意到陆成祥此时的脸色,早已阴沉了下来。

    “还请陆大人,赶紧将这一份军情奏折,转呈至蓟州”

    陆成祥接过那副包裹,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打断了士兵的话,厉声喝道:“这是封疆大吏专用的奏折包裹,里面的内容属于绝密级别,听你这言语,恐怕是沿途嚷嚷了吧,这些倒好,原本瀛洲岛海警,就会被人听了去,一传十,十传百。原本只是失了瀛洲岛,到最后就会被传成了大夏丢失了沿海全部岛屿!”

    “一个小小的祸事,被你这样嚷嚷,到最后,几乎无人不知,整个大夏的人心都乱了,人言可畏!”

    最后四个字,陆成祥说的极重,士兵的脸色也迅疾变得惨白起来:“陆大人,小人不知”

    “你累了,下去歇息吧!”

    陆成祥不由得叹息了一声,这也难怪,若是有人对这个士兵叮嘱,恐怕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可,前线作战,时间紧迫,事情紧急,又有谁会想起来这样的事情呢?

    士兵听着陆成祥如此说,犹豫了几下,便是退了下去。待得士兵走后,陆成祥叫来几人:“你们将这份走着,快马加鞭的送往蓟州,记住沿途要高喊瀛洲岛大捷!”

    “是!”

    海警的事情,自然没有在大范围之中引起波动,而与此同时的蓟州朝堂上,众多臣工对于秦奕的提案的争论,也逐渐小了下去。

    “民税一项,到底取消不取消,还是有待商议,毕竟这涉及到基本国策。制定新的法律,这倒是可以的。毕竟,旧有的法律,已经实行了数百年之久,是时候变一变。至于田亩分到农民手中,这一项,绝大多数人不同意,朕看也就算了吧!”

    夏昶高坐在金銮殿正中央的那把龙椅上,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他做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上是跟朝堂上众臣的吵嚷有关。作为一个皇帝,即便是大权旁落,他也要假装样子,来维持各方的平衡。

    更何况,眼前的秦奕不过是一个太学生。

    秦奕自问,自己的那些东西,并没有得罪朝臣众臣,可依旧是引来了诸多的争议。这其中,恐怕是因为自己没有个人的势力,或者是因为处于中间派,故而支持自己的人极少。

    事实上,中间派这样的身份,有利有弊。所有的情形,都已经表现出来,中间派的弊端,那就是朝堂之上,得不到太多人的呼应。

    纵使,民税那一项,得到了很多人的默契,然而这种默契,并不代表着没有人去反对。正是因为有着太多人的反对,夏昶才会采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