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流军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知道历史,马上就会天下大乱,还是存铜钱比较安全。比一张纸安全多了,要是杨家垮台,这就是废纸,可没地方上告去。

    杨氏也不知道李彦忙些什么,不过李彦在山庄里修建地下粮仓,马上就是秋季,开始存贮粮食。包括自家打下来的粮食,不许卖,全部储存。

    李福当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少爷确实厉害,县令大人竟然亲自送钱,也就开始收购粮食。当时最轰动的是李彦的土地,小麦产量达到了三百七十斤。那就是三石粮食,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事。

    为此李家庄的村民已经疯了,纷纷要求少爷传给他们种植之法。可李彦心里还是不满意,自己毕竟没有种过地,要是有经验,恐怕能达到亩产五百斤,这时的地力是够用的。

    本来李彦想推广这样的种植方法,最少灵口村的人能吃饱饭。不过他没有时间了,因为去洛阳打探消息的李四回来报告给李彦的情况,让他十分震惊。瓦岗山的军队已经攻占金堤关,正在进攻荥阳。洛阳留守监国的越王杨桐,命令大将张须陀和荥阳太守杨庆征战在荥阳。张须陀战死。

    瓦岗军正在进攻荥阳,可能很危险。虽然李四报告,杨桐正在调兵增援荥阳,但是李彦知道,荥阳是守不住的。瓦岗军一旦占领荥阳,必然占领洛口仓,那时候大隋已经大势已去,洛阳战事也就开始了。还有一年不到的时间,李渊也将起事,洛阳就成为争夺的焦点。

    商洛地区将成为战场。虽然洛南是山区,可是离洛阳,长安都很近,李彦不得不做准备。乱世什么最重要,那就是粮食。这是乱前最后一个秋季,到来年夏粮可能就没有了。

    根据李彦的指示,王成的木匠铺关闭,带着徒弟返回山里的庄园,开始营建山庄。对于李彦的决定,山庄里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

    好在现在什么都没人管,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又是秋粮收获以后暂短的农闲时候。李家管饭,只是不付工钱,用耕种之法交换,李家佃户出动建设山庄。

    首先在山上的坡地盖房子。李家的人准备搬到山上住,包括原来佃户居住的地方,周围建立起木头围墙。这是用直径近一尺的木头立着埋到地下三尺多深,上面是一丈多高,用铁钉和扒钜子连在一起,顶上是尖形的,这样的寨墙建立很容易。李彦也就围了有两千多平方米的的地方,把李家的佃户保护在山庄里。

    李彦弄出大坯模子,做成土坯,垒成房子,还是很规整的。这是给佃户们修房子,这些住着低矮草房的佃户是很高兴的,干活也特别积极。李家有铁匠和木匠,一百多人几乎是日夜施工一样。

    李彦第一次要求把母亲卖掉一些首饰,把钱全部准备粮食了。秋季的时间,粮食价格十分低,已经降到五文钱一斗。两种价格让李彦吃惊,算一下,李家庄里面大小人口是五十多户,总人口二百一十多人。加上李彦家里人,也不过二百三十人,粮食足够二年的数量。

    李彦松口气,杨氏不知道李彦这是干什么,担心的问道:“青儿,准备粮食是对的,可现在不是灾害年头,准备那么多干什么?”

    李彦本来不想说,可是看到母亲担心的样子说道:“马上就会天下大乱,洛阳和长安都会打仗,那时候即使有钱都没地方买去。我这是提前准备,山庄在山里,这里一般不会有军队来。我们只要不出去,就会很安全,一切等打完仗再说。”

    杨氏吃惊的说道:“你怎么知道要打仗了,反贼还没有过来,商洛山里没有反贼。”

    李彦知道解释不清,只好说道:“一定打,大隋朝也会倒下。”

    “什么?青儿,这话可不能乱说,是要被杀头的。”杨氏惊恐的说到。

    李彦一笑:“我这不是和你说嘛。你不会去高密吧?”杨氏一脸的笑意:“你这孩子,要是真的被杀头,母亲给你顶罪,就是杀头母亲也会替你死,怎么会去高密?”

    李彦很感动,杨氏话不多,也很少干涉自己,给了李彦充分的信任,这让李彦很是感激。

    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小不相信自己,说卖了首饰,母亲什么都没说,直接把首饰交给了李彦,就这份信任,就让李彦感激。何况杨氏对李彦是真的关心爱护,这让他一点点在心里接受这个母亲。

    看着整洁的山庄,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杨氏真的很高兴,以为丈夫不在了,又是混乱的年头,只是孤儿寡母,孩子又这么小,真的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可上天给她这么一个能干的儿子,不但能挣钱,还很会生活。王嫂做的饭越来越好吃了,吃穿都不愁,这样的日子真是好。对李彦那是言听计从。

    既然儿子这样说,那一定是有道理。有一点杨氏知道,李彦把家里好几个人派出去打探消息。他不知道儿子关心这些事干嘛,原来是想保护家里人。这让她感动的想哭,真是好孩子,可他只有六岁啊!

    李彦安抚下母亲,又把精力投入到山庄建设中,他还有好多事没有办完呢。李彦只是把精力对准了洛阳方面,但是他忽略了其他方面,麻烦事正在向李家庄靠进,可是他不知道。

第13章 严阵以待() 
李泉的家会客厅里,李泉冷着脸,看着坐在侧面的李彦。他不知道李彦突然造访他家为什么,对这个侄子他有些忌惮。李彦干些什么他不知道,但是听到村里的村民讲,李彦的土地里竟然小麦高达三百多斤,那可是亩产三石粮食,这是天大的数字。

    他夫人天天念叨李泉目光短浅,要是不得罪李彦,凭着亲戚关系,李彦能不管他们吗?这样的好事,李彦没有向曲辕犁一样公开。

    曲辕犁那是有县令大人的话,如今,没有县令发话,李彦凭什么公开。李彦建设山庄,那些想得到耕种秘方的人家都去李家帮忙,可李泉磨不开脸去,所以他家不知道方法。不知道是李彦发话,还是村民和他过不去,谁都不告诉他。这是他们用力气换回来的,当然没人告诉李泉。

    他只能是干生气和着急,眼看就到秋粮播种的时间。他能不着急吗?这几天夫人根本不给他好脸子,逼着李泉去找李彦。

    他正在犹豫去不去的时候,家人通报,李彦求见。李泉一愣,李彦干嘛找他?自从发生讨债事件以后,两家几乎没有来往。以前弟弟家在京城任职,两家也很少往来,这一下更是没有关系了。

    但是他正想上门请教,李彦竟然登门,哪能不见。要不是下不来台,他都想出门迎接了。看着李彦在外面进来,李泉使足了劲才没有站起来。

    李彦向李泉躬身施礼:“侄儿拜见伯父。”

    李泉脸色不是太好,有些尴尬的问道:“不知贤侄有什么指教?”

    李彦好像没有看到李彦的脸子一样,而是恭敬的说道:“小侄有件事想和伯父商量。当初萧大人出面,伯父给我面子,钱也没有追着要,小侄十分感谢。虽然秋粮收获,但还上其他外债,所剩无几,今天是找伯父商量还钱的事情。”

    一听李彦说收成不好,所剩无几,李泉立即坐直了身子,他觉得用欠钱做要挟,李彦一定能告诉他高产的耕种方法,那样自己就不用求他了。有些傲慢的说道:“是看在萧县令面子上,我才容你到现在,想再拖时间是不可能的。”

    李彦说道:“不是,伯父不是说土地可以顶账吗?我今天就是来商量这件事的。”

    李泉一下瞪起眼睛:“难道你同意用土地顶账?你打算给我多少土地?”

    李彦心里有些冷笑。,他就知道李泉得上当。平静的说道:“现在天下有些乱,我家又没有耕种的人。我想留下用业田六十亩,其他的给你当做还债如何。”

    李彦家的土地是五百三十亩,整个山沟里全是。听到李彦的话,立即开始高兴起来,努力抑制心头的高兴,冷静的说到:“现在土地不值钱,很多荒地都没人耕种,要不是看在你父亲的面子我还不要呢,你可不能对外说是我逼你的。”

    李彦一笑:“哪能呢,这是我自愿的,还得感谢伯父照顾。要是伯父同意这是四百七十亩地契和文书,念一下,给我写个收条,证明你我账目两清。”

    李泉有些怀疑,以前李彦坚决不同意,这次怎么这样痛快呢?有些不敢接,他害怕又让李彦算计了。怀疑的问道:“原来你坚决不同意交出土地,听说你发明了高产种植的方法,怎么反倒不要土地了?”

    李彦一笑说道:“我家土地和那些佃户是有合同的。只要有土地就必须给他们耕种,但是地租还是四六分成,就算是高产,我也捞不到多少。还不如还账呢。留下六十亩永业田,那么高的产量,也够我一家人吃的。再说六十亩地,自家人就能种过来,也就不操那么多心。小侄也有点买卖,有时间也好经营商铺,手里有点钱好做本金。”

    李泉打听过,李彦做曲辕犁和桌椅并没挣到多少钱,看来以后是要做买卖了。商人是最低贱的,竟然不去读书想当商人。看来弟弟不在,李彦是完了。可他却不想劝,最好把土地给自己才好呢。听到李彦这样说,放心的接过地契,打算给李彦写个收条。

    不过他想起来:“贤侄,你看你的耕种之法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伯父可都帮你了。”

    李彦为难的说道:“你看其他人是帮着我建山庄才告诉的。我也不好自己做主,那也不是我一个人研究出来的。”、

    李泉一咬牙说道:“这样,我给你一百亩地,你把方法告诉我。”

    李彦点点头说:“那也行。”

    李泉觉得还是很值的,现在土地确实不太值钱。五十贯换会三百多亩地也值得了,还能得到高产方法。痛快的退回一百亩地,给李彦写上收条,双方签字,正式还完账。

    李彦告诉李泉,等到他种地的时候,会派人指导他耕种之法,让他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