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逐鼎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几天之内,这些南京北镇抚司的锦衣卫缇骑,将在扬州无孔不入,渗透到扬州和江都的各个角落。

    这个计划,苏景并不知道,张可大也没和他说。

    吃晚饭的时候张可大故意轻描淡写地和苏景提出这件事情,然后观察着苏景的反应。

    苏景只是微微一笑,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样子。

    张可大这才暗暗点头,觉得苏景办事颇有风度,难怪他进入锦衣卫才个把月,就已经升到千户了。

    还有,苏景这种信任搭档伙伴,不质疑对付决定的做法,也让张可大感到心里暖暖的。

    张可大笑着说道:“咱们在明,我手底下那些人在暗。明着的,咱们来扬州吃喝玩乐,顺便苏千户你把想要办的事情给办了;暗着的,则是让我手下那些人把白莲教的余孽一个个都揪出来,这样也省心。”

    “了解!”苏景点点头,对张可大说道:“那么张大哥,在下也就不客气了,若是真到了办事的时候,说不定还需要张大哥配合!”

    张可大立即表示:“苏千户你要办什么事情尽管去办就是,需要我回避我也会回避,不必多想,也别不好意思。”

    这样说的意思,等于是要给苏景最大的方便了,而且就算你苏景要见一些人,不想让别人知道,他还可以不去过问。

    张可大是都督同知,这可是从三品的官职。张可大他执掌锦衣卫,本来就是以副总兵的官职出任的,所以他的品级很高,比苏景的要高出许多,所以说他有节制苏景的权力,可却没有这样做的意思。

    这显然是在向苏景示好,以张可大的资历来说,其实他并没有这个必要。

    在南京,毛一鹭和李实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但也有他们两个不敢动的人,还有一个想动也动不了的人。

    这不敢动的人,自然就是世代镇守南京的勋贵,开国功臣徐达的后人,魏国公府。想动也动不了的人,则是进来毛一鹭和李实一直密谋对付的袁可立。

    张可大在南京如果说还有后台的话,魏国公府应该就是了,不过现在的魏国公徐弘基对张可大也就是普普通通的欣赏,所以在他称病辞掉官职之后,立刻举荐了张可大。

    所以说,张可大也是毛一鹭和李实不好动的,这也为什么毛一鹭和李实之前并没有和苏景提起这个南京北镇抚司掌权者的原因。

    而张可大也很聪明,他知道自己执掌锦衣卫只是暂时的,具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也有数。

    李实和毛一鹭二人在南京,几乎笼络了所有的官员,是大腿级的人物,张可大深知胳膊扭不过大腿的道理,这样做也是最为聪明的选择。

    现在他和苏景一起来扬州办事,也第一时间就向苏景表明了他的立场。

    张可大的意思很简单,我只是一个武将,不想参与那些文官朝臣争权夺利的把戏,我只干实事,不去招惹别人,希望别人也不要对我存有什么芥蒂。

    这样一来,反倒是苏景不好意思了,他对张可大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我要见的人在海上,他或许还要三五日才来,到时候张大哥与我一道去见就是……”

    苏景没有打算瞒着张可大,因为他到扬州来,最重要的事情之前一直没敢说,那就是和郑芝龙再次会面。

    郑芝龙已经在筹备进攻厦门了,这一次苏景让他前来见面,一是出于突然,好试试郑芝龙对自己的态度和诚意;二是苏景也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交待一下郑芝龙。

    现在苏景的官职不过锦衣卫千户,虽然说品级不高不低,但在别人看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你千户上面,还有佥事、同知、指挥使、都督等大官呢,一个小小的千户能办成什么事儿?

    所以苏景,必须要找一个和他能够谈到一块儿,有些志同道合的人,而张可大差不多就是其中的一个了,因为他之前常年驻扎舟山,和海盗他们对抗得多,对海事的处理很有经验。

    相信张可大也肯定了解郑芝龙这个人的实力,在招安这件事情上,肯定会有他的一些见解。

    苏景对张可大问道:“张大哥,据说魏国公今年来身体一直抱恙,也不能再领南京军府了,这实在是一大遗憾呀!虽然说现在满朝文武都把目光放在辽东,可是在下却觉得南洋海事也是重中之重,特别是红夷人,他们跋涉万里海路来到澎湖,其争霸海上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不错!”张可大说道:“朝廷在海事上面不尽心,认为只要红夷人不进攻厦门、泉州等地,不到陆地上来,便随他们怎么玩,而且还扶起一个许心素来与他们做生意,分明就是纵容这些人嚣张。红夷人的舰队装备精良,但其实他们跋涉万里海路,在海外并无太多支援,只能靠四处抢掠,若是朝廷下定决心,只要给我张可大一支水师,便能让他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张大哥熟知海事,将来肯定有这样的机会!”苏景夸奖了张可大一声,然后心里便在计较将来把张可大拉下水的事情了。

    而且有了张可大,苏景之前的计划或许就能往前面在推进一步。

    甚至是他已经不满足只是收复台湾,还打算把大明的海上防线,往前再推进一步……

    当夜,因为坐了一天船,所以苏景和张可大都早早休息,二人约定明日再到扬州城游玩,至于办正事……嘿嘿,谁说游玩的时候就不能办正事了?

    一夜之间,张可大手下的锦衣卫,便消融在扬州与江都两岸,和这两个地方融于了一体。

第135章 倒霉的知府() 
古扬州,就是华夏的威尼斯。

    扬州城里水源非常丰富,河道纵横,所以桥梁特别多,二十四桥便应运而生,所以都说游扬州城,就只需要摇着一座船,从城内河的一端开始起航,便可以领略完整的扬州风采。

    苏景和张可大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从水开桥为起点,开始在城内游玩观光。

    至于苏景的两个兄弟件下属,杨全山和高路虎则是带着一些人,也开始将这些人分散,他们去的则是郊外。

    苏景说过的,他到扬州来可不止是做一件事情,这扬州旱灾也不可能发生在水系交通发达的扬州城内,因为扬州城就靠着大江呢,除非长江枯竭,否则这里就不会缺水。

    这些人都按照苏景的命令,每人都携带一本小册子,用来记录扬州各县的天气和干旱特征,这样做,是为苏景节省时间,要是让苏景一个人跑遍这些地方,那十五天怎么可能够用?

    苏景也是没办法,原来他想要一个月的时间来了解,然后好应对即将到来的灾情,但毛一鹭不准许,他也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至于苏景,他在扬州城游玩,也不是真的就一直在玩。

    苏景沿着城内的交通水道,也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

    比如说,现在的扬州城,还有什么可以建设的地方,用来兴建义仓,甚至是扬州的水师,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是不是迁到海门去比较好!

    海门属于通州,关于扬州水师的问题,其实一直都有争议。

    因为扬州水师设立的初衷,就是用来防范海盗从长江长驱直入,威胁南京的。扬州是南京在海上的门户,但实际上在长江入海处,除了华亭、舟山之外,就属海门是最前线了。

    所以也有人一直提倡,扬州水师其实没有存在的必要,海门才应该是防守的重点。

    这个提议,张可大也是赞同的,他就亲口对苏景说过:“扬州水师,向来是养兵千日,无用兵之时,因为海寇根本就不会打到这里来。往往长江预警,扬州水师都得从江都出发赶往海上,劳师动众不说,等水师到了,海盗早已经抢掠并且撤走,根本就没有交手的机会。”

    苏景对此深有同感,他笑着说道:“幸好有张大哥在舟山提练水师,才让海盗近些年来不敢再打进入长江的主意,否则海门等地的百姓便要时常遭受海盗的袭扰了。张大哥,其实海盗多是一些中原之地的汉子,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才在海上谋财,这些人并不能一味讨伐,依小弟看若是能够招安他们,令他们在海上与红夷人对抗,朝廷再派精锐水师出澎湖,进逼台湾以南,甚至攻占吕宋,则红夷人不退也得退。而我大明南海,则也能够河清海晏,安稳发展……”

    张可大说道:“苏千户说得不错,可朝廷无心海事,而且海上还有倭寇,这些人才是海盗的根本呀!”

    “若是连红夷人都赶跑了,区区一些倭寇又算什么?”苏景笑了笑,伸手指着东方,说道:“能赶跑红夷人的大明水师,难道还不能东征扫除这些倭寇么?唉,男儿马上立功,这种思想历经千年,都已经禁锢了我们华夏男儿的头脑。谁说只有马上才能建功立业,在海上,也一样可以建功立业的,比如说张大哥你。”

    张可大道:“苏老弟,你这都说得我不好意思了。”

    二人相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

    这时候,几个穿着红袍的衙役追着苏景他们的船,在岸边喊话:“敢问船中可是张总兵、苏千户?小人奉知府大人之命,不敢打扰两位大人游玩的雅兴,但恳请两位大人前往廋西湖,我家知府大人已经准备好了画舫酒宴,为两位大人接风!”

    苏景和张可大在船头听到了,然后又见到这个衙役的喊话引起了许多百姓的主意,便只是点头答应,就打发了那人。

    张可大笑着对苏景说道:“我就说嘛,咱们这么多人来到扬州,他刘铎这么可能不知道?他应该也是昨天才到的扬州,说不定比我们还要晚到,要不然昨晚那顿饭,凭什么是我请客?”

    有时候,张可大说话也是蛮幽默的。

    苏景以笑声回应,答道:“我觉得,咱们还是少和这位刘知府打交道的好,听说这个人有些缺心眼,好像魏公公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