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超级书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也是科技院的一大创新了吧?前几年有人烧石头烧出了玻璃,然后随着玻璃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好事者烧遍了好几十种石头,结果居然把水泥给发明出来了。

    早期的水泥还不是很优质,但是作为粘合剂,其成本比常用的蛋清糯米糊便宜得多,所以很快就取代了那玩意的地位,成为了各大城市修建城墙、房屋的首选材料。

    后来,有人用它来铺路,效果很好,并且得到了推广。而现阶段,大汉帝国就是打算用这玩意,铺设一条直达罗马的远程水泥路面。

    这意味着,近几年甚至十几年内,水泥的价格必然会提升。于是更多人对水泥进行研究,力求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生产速度、降低危害

    而围绕着水泥而形成的工业链,也在不断的壮大之中。

    北方毕竟是老牌帝国,而且经济学专家、政治专家一抓一大把,更有华夏科技院这个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科技研究场所,所以走在南方前面一两步,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有内阁成员都觉得,只要大汉帝国永远超过华夏共和国一两步,甚至更多步,那么对方必然只能永远通过追逐北方的方法,进行改革发展。

    这个过程,必然会不断若有若无的吸收北方的思想和理念。

    最终,年青一代会完全北方化。三四代后,顽固的世家必然会很容易的,融入到北方的政治体系之中。

    如此,也不枉大汉帝国,没有任何阻挠,甚至暗暗促使他们南下了。

    不需要暴力改革,也不需要犯下滔天杀孽。要把这些顽固不化的世家,慢慢消化吸收,最好的仿佛,其实就是把他们排除出体外,让他们在外力的作用下一点点的软化,这样再吃下去,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在早期,或许大家都对南方独立而怨声载道。

    但是如今仔细想想,若非南方独立,他们要真正消化掉,而且不伤及无辜的消化掉这批顽固的世家,需要花费多少年呢?

    而且让这批世家,在自己的‘肚子里’明着暗着闹腾,如此自己岂能还有空闲和精力去变强变壮?就算可以,那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

    伟大的古人说过四个字,永远都是那么的经典‘浪费可耻!’

    南北卯足劲的在发展,而谢信却是雷打不动的享受着亲情时光。看着谢莹嫁给娄圭,看着谢新开始进入修炼界。看着谢华谢夏二人在军政两界混得风生水起。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安祥。其实对于他而言,或许这才叫做生活!

    只是谁也不知道,他的修炼其实根本没有停止。或者可以说在他这个境界里面,一举一动,一眸一笑其实都是在修炼了。

    在门内弟子亲眼的目睹下,这个出了名的‘懒掌门’,居然就这样直接突破大乘期,然后经过华夏因果的煅体,最终成就了仙体,成为了一个地仙!

    “很好!”看着体内已经开始产生的仙气,谢信由衷的笑了。

第400章 驱逐佛教宗教改革() 
本年度大汉帝国头号新闻是什么?

    不是南方动乱,北方大赚了一笔;更不是国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是就在昨天,已经成就了地仙身份的谢信,来到洛阳皇宫外,以百姓的身份递交了宗教改革书。

    内容也不复杂,概括起来就八个字‘整合道教,驱逐佛教’。

    谢信虽然和内阁大臣们称兄道弟的,但是他的身份不过是一个私立学院的院长。本质上,其实还是一个布衣。

    所以,若是正式上书的情况下,他唯一的选择就是直接洛阳皇宫外设置的上书房里面,把自己的意见递交上去。至于这个上书房,其实和某访办是一个作用的,主要就是用于收集民音。

    事情的结果,是谢信的改革书被递交到了内阁议会上,然后内阁十三名成员针对这份改革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讨论。

    得出的结果,是有选择的推行这份改革书。当然,至始至终,谁也没有真正看过这份改革书的内容,更别说要知道内阁到底要如何‘有选择’的改革了。

    既然内阁已经通过,自然相关的政策和法令就要开始推广开来。

    驱逐佛教自然被列入首位要素,成为当前大汉帝国重点关注的政策。而之所以如此重视,自然并不完全是因为谢信日常的闲言闲语,其实十三内阁成员,外加次长都不太爽这些秃驴。

    现阶段大汉的佛教,其实还有很浓厚的外来气息,毕竟它传入至今也不过四五百年的时间,而且真正开始慢慢推广开来,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对于大汉六七成左右的居民而言,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佛教是什么东西。

    佛教初期传入华夏,之所以可以推广,自然是因为它的教义符合统治者的需求,和儒家一样是统治者束缚百姓思想的终究武器。正因为有这个需要,所以佛教这个外来教派,在华夏大地总算是站稳了跟脚。

    既然是大汉主动推广的,那么本来佛教也应该不坏才对,但是这些秃驴的传教方式却是有点让人不爽。

    早期的佛教,因为在大汉没有市场,所以采用的是恫吓威胁式的传教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信佛教升极乐世界,不信佛教等着下地狱!’。佛教徒不断美化极乐世界的美丽,然后夸大地狱的可怕,以此来威胁百姓加入佛教。

    后经过官府的推广,大小寺庙兴建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寺庙的占地面积不断提高,附属的耕地也在不断增多。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和尚是不需要纳税的!哪个朝代皇帝规定的?!

    可以吃肉,甚至局部修密宗的寺庙居然还允许娶妻纳妾;就这样这帮秃驴享受着酒肉美女,每天只需要坐在寺庙里面念经拜佛,等着佃户交租,并且等待那些信徒按月缴纳香油钱就可以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和尚来说,香油钱那不是积德行善的标准,而是如同党费一样的存在。每个月不缴纳足够的香油钱,那么就是背叛光头党,结果就是等着加倍受到地狱的折磨。

    所幸,西游还没有开始,地狱尚未掌控后土娘娘化身的六道轮回。否则那些和尚还可以再添八个字‘不入轮回,永不超生’了!

    后期到了唐朝的时候,有不少青壮为了避战乱,当然也为了享受生活,就剃度出家当和尚,直接导致光头党人数暴增。大量青壮的流失,直接导致好不容易获得和平的华夏大地少了很多的劳动力,却多了更多寄生虫一般的存在。

    再后来,佛教居然也开始放高利贷了。而且不少新建的寺庙,还是各大公卿贵族赚取零花钱的私密所在。按照武侠的条路,这帮秃驴还到处收刮华夏的武林秘籍,最后无耻的宣布这是出自佛教的功法。

    算了,不过还是那句‘此物与我佛有缘’罢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佛教眼里,救人和渡人是差不多的意思,给你点恩情给佛教打打广告,能够发展成会员就发展成会员,不行就发展成为资深顾客也不错。

    再则,和尚出行不需要带一分钱,拿着佛钵就可以到处化缘。局部苦行僧或许可以无视伙食的问题,但这年头没有肉没有酒,那还真算不上是斋饭。

    再然后,少林寺说要上市了成功否?方丈成了ceo上任否?

    总的来说,佛教在华夏,就仿佛是一条寄生虫。不断在华夏吸食营养,但除了给华夏添加一些历史文化遗产,说真的到底有什么实际上的作用,真的很让人苦思不解。

    教人向善?话说,这是要置儒家于何地?!

    普渡众生?话说,这是要置无神论者于何地?!

    而且普渡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全世界都是和尚尼姑吗?话说,若是以未来华夏佛教的那些规定来看,这算不算反人类罪?!

    武术传承?不否认,不是他们到处收刮秘籍,这华夏的武艺会流失更多。

    辅助治国?的确可以辅助儒家进行愚民的。

    好吧,佛教其实还是有点用处的

    对于前几代汉帝而言,的确有点作用。但是自从改革政体开始,从实际利益出发,佛教的存在直接让内阁成员非常不满。

    谢信那个时空是那个时空,这里是这里。佛教还没有发展到鼎盛时期,对百姓的影响力也不如未来,简单来说,根基还不算牢固。

    而作为一条寄生虫,它们就和世家一样,需要依附宿主生存与壮大。而如今他们的面前,已经没有任何宿主可以给他们去寄生了。

    用曹操的意思,如今正是大汉帝国做大做强,开启民智想外扩张的时期。这个时期里面,大家还迫不及待的希望百姓的大脑更活跃一些,能够把自己真正看成是大汉帝国的家人,共同为大汉帝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却不是路人甲乙丙丁,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引人向善什么的,道教已经足够了,佛教已经不需要了。或者说,当佛教把大汉子民的血性磨去之后,大汉要用什么来向外扩张?

    埋头发展却不思进取的结果,就是土地资源最终会被彻底开发殆尽,到时候随着人口的增多,大汉帝国必然再次陷入动乱。

    经过内阁的商议,整个大汉帝国进行佛教驱逐。所有的寺庙和附属土地全部收回,所有权收归国家,至于以后会怎么安排就另外公布结果。

    所有的和尚尼姑,必须要进行还俗。否则将被直接驱赶出大汉帝国,至于去哪里,可以选择去华夏共和国,也可以选择回到佛教老家印度那边去。

    期间,有不少和尚领先世界千余年玩起了非暴力不合作。

    他们选择静坐绝食,但就是不还俗,也不离开寺院。于是,大汉帝国很快就让他们见识到,什么叫做国家暴力机器的用途。

    罪名很简单,查查就发现这帮家伙在战乱的十几年来,收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其收刮的速度,其实不亚于那些经过买官上任的官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