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听陈云又续道:“……都重度缺水。而那边的情况,还不如陕北呢。打几眼井,充其量就是让用水稍微宽裕点儿——当然,总好过没有。”

    魏承恭舒了一口气。这么说法还差不多。果然,老司机忍不住插话:“这位老板是在非洲做外贸生意吗?这么年轻就把生意做得这么大这么远,不得了啊……”

    魏承恭只能感叹:一旦涉及到援共,好像总是免不了跟非洲扯上关系,貌似,这已经成了套路了。

    ……

    一路说笑着,来到了医院,挂号诊断,照方抓药。陈云病得不轻,高烧38。8度(事实上,这种体温只算是中度发烧),这个体温说什么都得打针了。

    “医生,打两针盘尼西林就行了吧。”魏承恭问道。

    “盘尼西林?”医生纳闷,“可以倒是可以,只是——我还真是好久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了,大家都叫青霉素——但是说实话,用青霉素治感冒其实并不好,建议你们还是挂瓶水吧。”

    “没事,我们比较相信青霉素。”魏承恭急忙强调。

    医生也懒得再纠缠了。一点感冒而已,能治好就行了,又不会有什么毒副作用,后面还大把的患者等着自己治疗呢。于是这个医生真的开了几针青霉素。

    之后到药房拿药,拿了药以后却没有去注射间,在厕所转了一圈儿,把拿到手的青霉素针剂藏好,就直接出医院去了。

    “这就是你吹得神乎其神的盘尼西林?”出了医院,钱壮飞拿出针剂,仔细打量起来。

    “回头我带你上网看看,你就知道了。”魏承恭一脸得意,“知道吗?曾经有段时间,大家把这东西当万能药,有事儿没事儿有病没病就打一针。”

    叹了口气:“那时候我们的国家还不能生产这东西,所以市场上非常稀缺,那些有钱人为了在有病的时候有药用,他们会在自己家里储藏一些——如今这东西也就是这么回事儿。”

    “那为什么不先给云经理用呢?”钱壮飞看了一眼蔫儿兮兮的陈云,问道。“就算我们还要利用云经理的感冒套购这东西,也可以先打这一针吧,我就不信这一针下去,云经理这烧立刻就退下来了。”

    “现代人用的青霉素,单位太高,我看看……”魏承恭拿过青霉素检查了一下,“那,瞧,这上面写着,八十万单位。这要是直接给云经理打下去,我们就可以给他开追悼会了,以他的体质,估计用几千单位,最多一万单位就可以了。”

    “你意思是说……”听了这话,钱壮飞稍微愣了一下。

    “对,没错,这东西拿到那边,要稀释80倍到160倍才能使用。”魏承恭说着说着,笑了起来,“够一百多个同志们用了。”

    接下来又转了几家医院,如法炮制买出来一批青霉素——钱壮飞还发明了一个办法,能够在一个医院买到两人份的用量。具体做法就是先到医院套购了青霉素以后,去洗手间,把在街上买的小玻璃瓶在地上摔碎,假装是不小心掉地上摔碎的药瓶,于是就可以拿着药单去药房名正言顺地再买一回(^…^)——之后就到了中午,三个人在路边上找了家摊子吃中饭。

    “不错不错,现在弄到的这些稀释一下够那边上千人用了。”魏承恭满意地看着一上午的收获,看向陈云,“下午我们就老老实实去看病吧……只是云经理你肯定不能打我们这边的针,只能吃药治病,想要病好就没那么快了——我看你还是休息几天吧。”

    陈云摇摇头:“既然这个药这么好,买起来又这么麻烦,那下午我们就再跑几家医院,争取尽可能多地再买一点儿。”

十二 马列国际的乡巴佬8() 
(还是先解答一下有些书友的问题。

    有朋友说,给陈云打80万单位青霉素没问题:首先,基本上抗生素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伤肝伤肾,影响听力等等。以80年前人体的抗药性给陈云上80万单位青霉素,感冒倒是好了,人也可以直接送医院观察了。

    其次,文中的魏承恭并不是医疗专业,他也没空去了解这些。他只是把自己的理解说给两个前辈听——我就不信大家在解说非本身专业知识的时候,能够不出一点问题的

    另外,还有一个书友指出,为了防止医闹和票贩子,大一点的城市医院都和公安局联网,这样当三个人转上几家医院的时候,就会被盯上。

    或许真是这样吧,地效自己不是很了解这事儿,毕竟我也从来没有一场重感冒跑过两家医院。

    不过,如果真是防止医闹的话……

    而且同一个面孔在多家医院出现也不至于就会引起怀疑——也许是来推销医疗用品的呢?

    一句话,地效觉得,只要不闹事不出事,就不容易被盯上)

    ————

    按下在广州市内继续“招摇撞骗”的三人组不提,我们把目光转回到公司这边。

    伍翻译和李顾问(两人在公司里的职务。以后在现代这边的描写都用他们的公司职务,相信大家都能知道说得是谁,也能回避地雷^…^)头天晚上睡得迟,再加上又没有了起床号(同志们还是习惯听起床号才起床,不过当然不能真的吹号,现在的起床号都是手机铃声。那声儿不大,出了房间就听不到了。李顾问和伍翻译头天晚上才到,大家还没有来得及给他们配上“2017标配”),所以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七点过才爬起来。

    刷牙,洗脸,正好外出跑步的同志们跑了回来,开始吃早饭。于是两个人也随着下楼来。

    “魏总他们呢?”伍翻译一手拿了个馒头,一手端了碗粥,向周越华大姐问道。

    “云经理感冒,魏总和钱队长带他去看病了。”周大姐回答道。“哦……”伍翻译心想那用不了多少时候,稍微等一下也就好了——还等着云经理过来给自己布置工作呢。

    当务之急……还是先吃东西吧,好久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餐了。

    吃过早饭,开始工作——说是学习可能更合适:老同志们在传达室拿着《毛选》《邓选》,党史军史研究深层次的问题;男同志们在向排长的带领下,在仓库里拿着小学课本恶补基本文化知识;女同志们则到办公室(多媒体教室?)里噼噼啪啪地敲打键盘——别说,一个周的强化训练下来,几个女同志对于键盘已经非常熟悉,看上去已经不比魏承恭差多少了(地效当初学五笔打字,也就用了一个周左右)。

    然后李顾问和伍翻译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伍翻译还好,问老同志那边儿要了本儿书,很快就看得津津有味;李顾问就干瞪着眼,不知道干啥了。

    他倒是想看书,可也得看得懂啊——总不能让伍翻译把一整篇文章一句一句翻给他听,对不对?

    (书面翻译确实是翻译的工作之一,但那是动手不动口;伍修权这个翻译是口语翻译,这要是把一本书都说给李德听……书友们不妨试试,你要是能一连说上两个小时的话,算你本事——好吧,个别喜欢煲电话粥的朋友不在此列)

    ————

    他倒是也做过一些努力。

    “伍,能找同志们借一两本马列国际,或者苏联解体经过的书来看看么?”

    伍翻译能说啥呢?于是就去找了门卫董大爷。

    “马列国际,还有苏联解体的书?”董大爷就像传统的国营企业传达室老大爷一样,把老花镜往下推了推,埋下头来,双眼上翻,看向自己这个学生。(话说,算下来董大爷和陈潭秋可以算是伍翻译的老师,伍翻译就是在两人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

    “顾问想要看看。”伍翻译示意了一下身后的顾问同志。

    “顾问?”董大爷又看了看顾问。眼神中颇有些审视的意味——这当然会让顾问同志感到有些不舒服。放在两天之前,他或许会非常恼火,并当场发作;但是经过昨天晚上的心路历程之后,他对于这种目光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从魏承恭对自己的态度,可以看得出这边的社会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看法;而这些已经来到这边半个月的同志肯定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会对自己有好印象才怪了。

    有了心理准备,就比较能接受了。只不过,真正面对这种狐疑的目光,李德心里还是有些不好受。

    “达瓦里希董,我希望能够了解苏联和马列国际的解体过程。”虽然心里不舒服,李顾问还是迎着董大爷的目光,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董大爷低头沉思:李德会提出这个要求,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只是……

    显然,这个问题不是他一个人一时半会儿的沉思就能理得清楚——董大爷就连这事会有怎么样的直接后果都暂时想不明白,更别提所谓的“深层次影响”“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之类的事情了。

    “李德同志,你的这个要求,我会向党组织报告的——实际上,我觉得,这个事情不是这边的党小组能够决定的。”

    “只不过是借几本书看看,打发下时间而已,没有那么麻烦吧。”李德不满意了——或许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要求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给大家带来了多少麻烦。

    “如果只是找书看的话,那么我只能遗憾地告诉您,我这里没有那些书——喏,你看看,我的这些书。”说着话,董大爷给两人示意身后的大书柜(门卫室里放了一个大书柜,老同志们普遍把这里当成图书室),“《毛选》,《邓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若干问题的总结与反思》……等等。”

    “为什么没有有关苏联的书?”听完伍翻译用俄语说完那些书名,李德很吃惊——伍翻译也有一些吃惊,他过来的时间还短,还不像董大爷这些同志,已经把“苏联模式”弃若敝履。

    “我们对那个不感兴趣。”董大爷回答得理所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