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理笑笑,“伯承同志的感受。他说这地图以后用来指导国内建设不错,不过现在用来指导行军作战就一团糟。地图比例尺普遍太小,不够详细,交通状况跟这时代完全是两回事,还有一些原本不存在的城市。说到价值,也就山川河流等地形资料,还有可以以之作为对照,判断我们这边的地图准确度。其它时候基本用不上。”

    魏承恭:“……”

    正说着话呢,王参谋来了,看到连周副主席都在,急忙立正敬礼:“首长,是您叫我?”

    “刘军长之前有抄送地图底板给你们吗?”总理不了解情况,所以是陈政委问道。

    “地图啊……”王参谋想了一下,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太简略了,而且错漏不少,也就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还算准确——我们参谋部的同志都纳闷,刘军长到底是从哪里搞来的地图。”

    ————

    魏承恭现在的“工作”是记录红军的战斗历程,不过他显然选择错了地方。

    就像陈政委所言,大战还未正式开始,我方各部队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向指定位置运动、集结、隐蔽,并没有多少特别的事——就算真的有什么事,前方的刘帅是沙场宿将,他足以处理了。

    所以现在主要的工作是收集敌方的各种情报,整理归纳,供统帅决策时参考——这是参谋部的活儿。

    所以现在他应该去参谋部而不是司令部。

    不过考虑到参谋部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参谋部当然是叶帅在负责,他是知道魏承恭来历的;不过与历史上有所不同,眼下他在林帅那边,跟张国焘,总司令等等在一起),而初次见面的同志总是对他的“资产阶级作风”表示不满,所以就没有让他去“遭白眼”。

    而且,让他过多接触到红军的情报战线其实也不好——原因不说了吧——所以中央还是安排他来到了眼下相对清闲的司令部。

    (让魏承恭过来采访记录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就是消除徐、陈两位同志的疑虑。虽然是挂名,不过魏承恭的文字功底摆在那里,从事《红星报》战地记者的工作还是能胜任的。而中央机关报记录报道四方面军领导同志的工作,这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不过眼下不深究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来只是因为不知道后来还能不能比较自然地嵌入剧情中)

    总之,解除了误会,同时工作也告一段落之后,魏承恭……整个司令部都清闲了下来。

    于是……

    大家开始就着地图看新鲜。区别在于徐帅和陈政委拿着2009地图册看新鲜,而魏承恭则是在对着新鲜出炉的松潘地区形势图(实在不好称之为“地图”)看新鲜。

    “有没有什么高见?”总理似乎也没什么事,也凑到了最新形势图前,“有没有兴趣来一番纸上谈兵?”

    “怎么敢?”魏承恭急忙逊谢,“在你们面前谈军事,那不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关公面前耍大刀么?”

    别以为总理不会打仗,第四次反围剿就是他指挥的——好吧,也许这个指挥有水分,可是半辈子军旅生涯,看也看会了。

    “那怕什么的,”总理笑,“不管怎么说,你的见识摆在那里,说说你的想法,给我们开拓思路也好。说错了也不要紧,反正我们又不一定会按照你的想法来指挥部队。”

    “哦,”魏承恭点点头,想想确实很有意思——看看即时战略游戏能够大行其道就知道了,有哪个男孩子不想着有朝一日能指挥千军万马的?

    至于说闹笑话……无非就是打游戏被人虐了一把,有谁玩游戏能一直赢的?

    对,这就是一局游戏,而我是一个玩家。魏承恭深吸一口气,开始解说起来:“话说,这个游戏开局还真是差劲啊,用《三国志…曹操传》之类战棋游戏的眼光来看,那就是全军深陷重围,装备补给士气不足,胜利条件是到达北方的据点腊子口,撤出部队数越多过关奖励越多——嗯,也许,还真能用红军的战史开发一个mod也说不定。”

十五 草地中6() 
跟总理徐帅他们纸上谈兵,这个也是很有趣的经历,某种意义上,这跟魏承恭在电脑上玩战棋游戏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在于,玩电脑游戏的时候,魏承恭耐着性子靠着攻略再加上sl大法,几乎总能取得己方无损电脑全灭的完美战绩,顺带还要缴获所有能缴获的物品(玩战棋游戏的朋友都懂^…^);不过在这里,无论如何也无法取得理想战绩,让魏承恭这个完美主义者感到分外不爽。

    “还是只能逃吗?”

    在又一次费尽心思,却还是只做到让红军“在花费比较小的代价后,比较完整地撤退”这个结果之后,魏承恭有些不满地问道,“就不能有反杀回去的计划?能够消灭或者重创胡宗南,我们进退也从容得多吧?”

    “我们打的就是撤退战啊。这一战本来的目标就不是歼敌,能够做到无损或者小损撤退,就是完胜。”徐帅有些无奈,不知道这小子什么意思,几天来几次推演,他总是惦记着到胡宗南那里抢枪抢人抢钱抢粮食,真让人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土匪出身。虽然说徐帅并不反感这种想法,但也得看看客观条件对不对?

    而这小子另外一个让他比较无语的想法就是,总是想着在开战之前,派一支小部队,化妆成敌人的样子,突袭敌指挥部。用他的话来说叫斩首战术,在徐帅看来就是擒贼擒王。

    虽然不算什么高明的战术,但这想法本身倒也不算错——徐帅真正无语的是,这种战机明明可遇不可求(比如后来的辽沈战役,四野某部在胡家窝棚突袭了廖耀湘的兵团司令部),但是这小子却对这种战术的成功率有着奇怪的认知,甚至认为高达50%以上,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这份蜜汁自信(看各种电影,特别是红色游击战争片看出来的毛病^…^)。

    “你这种想法要不得啊。仅仅是找到敌人各级指挥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根据地我们有着完备的情报网,或许有几分成功的可能,眼下我们征战在外,一无群众基础,二不熟悉地理,我们上哪儿找敌人的指挥部去?”还是陈大将约略知道一些他这种想法的由来,教导了一番。

    图上作业在魏承恭是游戏,在徐帅陈大将这些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责任。所以除了第一次之外,之后的每一次图上作业他们都有参与……嗯,应该说都是他们在主持。

    “呃……”魏承恭不好意思地挠头。现实不等于游戏,不可能像游戏中那样形成鲜明的战线,真正的战场必定是犬牙交错一片混乱;也不可能把某支主力部队“练级”到能无视装备,近于刀枪不入的地步……这些道理他当然都懂——不过在进行图上作业的时候,他总是不自觉会把游戏时候的习惯带出来。

    “好吧,不提这个了。”魏承恭转向陈政委,“陈老前辈,你真的要跟我过我们那边去么?”

    ————

    陈政委看了看一边的总理,轻轻叹息了一声:“这个不是我的意思,是中央的意思,我服从中央的安排。”说着话看看陈大将,笑了笑,“反正指挥上有老徐老刘他们在,我趁机清闲一下也不错。”

    魏承恭点点头,心知这大约又涉及到与张国焘的斗争,自己还是少管为好——

    “不怕张国焘起疑心?”最后魏承恭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某种意义上,他被总理等人宠坏了。

    “明天或者后天指挥部会遇到一队民团偷袭,陈政委会不慎受伤。”陈大将促狭地笑起来。经过一个星期的行军,部队眼下已经来到草地边缘,再行军一两天就走出草地了。

    魏承恭点点头,不过想想觉得还是不太对劲,于是拉着陈大将去到一边,回头看看陈政委没有跟上来,这才小声道:“这还是会引起张国焘的疑心吧?”

    “……如果我说,中央就是要让张国焘起疑心,你会怎么想?”陈大将收起嬉笑,也跟着小声道。

    “……不懂。”

    “当张国焘得知陈政委受伤的消息,他当然会怀疑这是中央想要断他臂膀——不过大战在即,他离着这边又远,就算想要过来查看,也做不到。”

    “……”

    “等到大战告一段落,陈政委差不多也回来了,到时候陈政委自然是恢复工作,然后无论是他来中央这边看陈政委,还是陈政委去东线看他,这时候,你说张国焘会怎么想?”

    “他会……”魏承恭想了好一会儿,还是只能摇头,“我不知道。”

    “当然是疑心尽去呗,顺带也很有可能就此去除对中央的戒备。”陈大将不得不点明答案,“一个人戒备最松懈的时候,就是他认为脱离危险的时候——也许他会提醒自己,这一次是巧合,或者是中央不想牵扯太多;但是潜意识里,还是会放松下来。”

    “……就是所谓‘人不能长时间生活在疑虑、恐惧之类的负面情绪中’,是么?”魏承恭想起了“斯德哥尔摩效应”。

    (注:斯德哥尔摩效应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不过估计现在大多数人就是这么认知的——一定程度上也不算错)

    陈大将微微一愣:他当然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总结,不过细细一咂摸,就觉得很有道理,忍不住深感佩服。

    这就是所谓领先了。论及个人的能力成就、性格毅力,魏承恭跟陈大将当然无法比拟,但是仅仅是80年的见识,就能让陈大将反过来佩服魏承恭说的话。

    “好吧,我明白了,”魏承恭转回头看向陈政委,陈政委却已经跟徐帅不知道商量上什么了,“只是陈政委那边……”

    “他肯定已经看出中央的用意了,”陈大将也看向自己的本家,“不过并没有表示什么异议。”

    稍微停顿了一下,陈大将悠悠道:“我想我大致能理解他的想法。自己的老战友老上级是革命的叛徒,这个事实或许还让他难以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