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时空航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东西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因为看的时候没往心里去,但是钢铁产量我还依稀记得。2020年我国的粗钢产量是5。5亿——万万吨(结构调整,产量有所下降,另外,民国时候习惯把亿说成万万),这之前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创下8。2万万吨的最高年产量。”

    “这不可能!”德国参赞嚯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曹小姐,你知道你说的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别的不说,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多少煤炭消耗?就算你们能炼出这么多钢,你们怎么用掉它?要知道就算是打世界大战,都用不了这么多钢铁(眼下二战还没有全面爆发,所以所谓的世界大战就是指一战,一战打了五年,五年时间全世界的钢铁产量全部加到一起,也不到刚才曹小姐爆出的数量的一半)——曹小姐你确定你说的是万万吨而不是万吨?或者你说的是矿石而不是粗钢?你……”

    他本来想说得更刻薄一点,比如“曹小姐你知不知道一吨是多少?”之类的(大炼钢铁的时候出过的实事,某个生产大队的人搞不清楚一吨是多少,以为一吨就是一石,结果那个大队当年的粮食产量,钢铁产量就飞上天了),不过看看小曹正在操作的那些古怪的机器,知机地没有自取其辱。转口道:“你为什么会记得钢铁产量,其它水泥,煤炭,发电量等等也很重要的数据就记不得?最后,钢铁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们居然会减产,这也让人无法相信。”

    言下之意你是在唬人。

    这种场合讲究“有问必答”,就算有什么不方便透露的也要回答一个“无可奉告”,德国参赞这一连串问题砸出来,曹小姐要回答就必须先把问题都先理清楚——这花了一点时间。

    理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曹小姐开始侃侃而谈:“第一个问题:实话说我还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只知道处在我们那个时代我从来不缺钢铁制品使用。第二个问题:参赞先生你担心的煤炭消耗:首先,我们的煤炭产量足够,其次,我们吨钢煤耗差不多只有半吨左右。第三个问题,当全世界的人口增加到70亿的时候,要消耗这些钢铁相信问题就不是很大了。第四个问题,我相信我的吐字归音很清楚,如果参赞先生还是听不清楚,我可以用德语或者英语把刚才的数量重复一遍。第五个问题,虽然我是学电子工程的,对于重工业不是很了解,但是粗钢,钢材,矿石之间的区别我还能分得清,不劳参赞先生来再教育。第六个问题,之所以记得这个数字,是因为我们那时候流传着一个跟钢铁产量有关的笑话,所以我印象很深刻。至于您刚才列举的水泥,煤炭,发电量,乃至汽车,飞机,发动机,家用电器,电话之类的东西,我记不清产量,但相信都是世界第一。最后,钢铁之所以会减产,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说到这里曹小姐头偏了一下,露出很可爱的笑容:“因为够用了。”

    够用了,好霸气的回答,眼下各国都在积极战备,钢铁这玩意儿怎么都觉得不够用(即使是美国,二战的时候金属制品也不是很够用,就连奥斯卡的小金人都曾用石膏代替——省铜省到这个份儿上,钢铁可想而知)——就算和平时候的建设,都觉得不够用,这丫头居然轻描淡写地说“够用了”。

    德国参赞摇摇头,显然是不相信曹小姐的话。

    总理看看小曹,心中暗笑:这小丫头看上去可爱,却也是牙尖嘴利啊。眼看气氛有些怪异,总理向曹小姐道:“小曹,你刚才说因为一个笑话而对钢铁产量记忆深刻,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总理的要求当然不能不答应,而且在场的人们显然也对这个问题感到有兴趣,都看向小曹。

    “2015年的时候,印度总理莫迪放出豪言,要让印度钢铁产量超过中国的两倍,当时我很好奇,就去查了一下两国的钢铁产量对比。”说到这里,小曹笑了一下,“结果是印度当年钢产量8千万吨,而中国的钢铁产量是7万万吨。”

    说着话,小曹想起在现代时空印度的种种奇葩表现(最近的一次是,因为中国的自产航母而一再修改设计的印度“自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因为买不到合适配套的锅炉而伤透脑筋)就忍不住笑起来。

    不过笑了两声后,却尴尬地发现,会场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笑。

    大家实在是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一个能年产8000万吨钢铁的国家,提出一个远期的发展规划,这有什么好笑的?

    “曹小姐,未来的钢铁生产技术是有什么大的突破吗?为什么连印度这样的‘地方’(此时的印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年产8000万吨钢铁?”美国商务代表马卡尔问道。

    小曹正想回答,不经意间却看到总理在对自己使眼色,当即明白过来。当即道:“很抱歉,我不是学重工业的,这方面的问题我不是很清楚。”

    马卡尔还待再说什么,却见总理站起身来:“各位,眼看已经到了中午了(看阅兵式花了太多时间),我看我们的新闻发布会还是下午再继续吧。”

    外交使节们互相看了看,都没说什么——这里的事情太过震撼,已经不是他们这些小小的参赞武官能够处理的了,他们需要紧急回去大使馆,请各自国家的在华最高外交人员前来处理。

    而在场的中国人就不满意了,好不容易才从一片颓废气氛中听到一些抗战的好消息,大家都希望能够知道的更多一些。于是一些记者鼓噪起来。

    总理当然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这样吧,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在下午2点继续举行,从现在开始有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这中间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播放一套记录片,这是未来的人们对于我们时下正在进行的战争的反思和总结,大家愿意的话,可以来看看。”

一 新闻发布会8() 
记者招待会暂停,主席台上的各位回办事处内吃饭去了(除了技术员小曹,她要给大家放电影),由于事先没有想到会开得这么久,办事处没有为来宾们准备饭食。来宾们只好自己解决中饭问题。

    来宾们几乎都没有离开。记者们让自己的助手去外面买小吃外卖,而各国的使节都带了两三个不等的随行人员,除了吩咐这些人去准备吃食之外,还让他们回领事馆把这里的情况知会各国在华的真正主事人。

    记录片是十集纪录片《大抗战》(这部纪录片则是从百集记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剪辑得来的,两部片子都能在网上找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每集约24分钟,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当然不能完全播放完,所以是选择过的《侵华缘起》,《东北沦陷》,《共赴国难》,《浴血淞沪》,《鏖战山西》,《日军暴行》(跳过了第六,第七集),和第十集《历史反思》。七集总长大约168分钟,掐去片头片尾,下集预告什么的,再用1。2倍速播放的话,基本刚好可以播完。(地效看电影就是这样,先下载下来,然后用1。2到1。3倍速播放,可以比较节省时间)。

    不过这样就需要比较频繁的操作,于是技术员小曹的中饭只好在会场解决了。

    如果说光是看到前面的阅兵式录像什么的,还有人有那么一丝怀疑,认为“未来人”什么的是一个惊天的骗局的话;那么在看到这部纪实片以后,就再没有人怀疑了。

    那么翔实的资料,绝对不是现在能够得到的,只能是在战争结束,各个国家相关资料解密,以及缴获大量敌方文件资料之后,才能总结出来。

    毫无疑问,这只能是未来的作品。

    不过这些东西却跟各国的使节们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没有国际上的叙述。虽然对于第一集中披露的,日军大得吓人的胃口感到不舒服(仅仅只是不舒服,任何一个还能独立自主,而又有发展欲望的国家都有类似的发展计划,美国有,苏联有,英国有,德国有……而世界局势,就是在这些计划的碰撞中不断前进,再一则,西方人也不认为,日本人能够实现他们的计划)。

    所以不同于看得非常紧张,非常愤懑,非常惋惜,非常热血的在场中国人,这些外国使节们看了一两集就没什么兴趣了——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加以注意,从前面的两集来看,这个记录片是随着时间发展的,随着时间朝后滚动,肯定会发展到1938年以后,到时候如果能听到一句与国际形势有关的话,比如:“因为跟苏联起了一场冲突,然后日军如何如何。”又或者“日军与美国人的舰队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最后不得不怎么调整部署”,那就赚大了。

    不过至少在前三五集是看不到这样的内容了。

    既然没有值得关心的内容,那么各国的代表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值得关心的方面来了——比如那些古怪的机器。

    德国参赞鲍图忍了又忍,终于不顾自己身份,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上主席台,来到小曹身边,仔细地打量起这个丫头正在操作的机器。法国代表见了,哼了一声,暗骂这些野蛮邻居完全没有外交官的风度。

    先前只能看到这个机器的屁股,等到来到正面后,鲍图才吃惊地返现,这台机器精美得让人吃惊,如果那个正播放着跟幕布上的内容一样的屏幕,没有亮着的话,那么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键盘,屏幕,鼠标,机箱,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让人不理解,却又都是那么的吸引人。

    播放到第四集的时候,小曹终于吃完了饭,把碗筷拿下去给厨房,返回坐下,然后鲍图开口了:“曹小姐。现在不是工作时间,所以我的身份也不是德国的参赞。然后,不是参赞的我想与曹小姐用朋友的身份交谈一下,不知曹小姐可有兴趣?”

    对于这个先前给自己一大堆问题的老外,曹小姐倒也没有假以辞色,很礼貌地回答:“当然可以。”

    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