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朱由校见完大臣之后,下午时分就起床了。看到小小的状态,他也怕其他的妃嫔会过度担心他的安危。

    (本章完)

第228章 叛乱起() 
朱由校露面之后,京师流言已经不攻自破。到了第四天,京师的封锁就完全解除了,一切似乎都已经恢复正常。然而朝廷上下都知道此事只是刚刚拉开序幕,现在所有人都盯着朱由校,都关注着朱由校的下一步的动作。

    “此事朕已经确认是藩王所为,朕也可以既往不咎,但各地藩王收到圣旨之后,三日必须启程前往京师,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现在光凭锦衣卫和东厂的一面之词,就令藩王在规定期限之内就必须进京,是否有些不妥?”高攀龙劝阻道。

    “山西和山东两地的藩王早以启程赶往京师,而其他地方的藩王却是迟迟没有启程,这是为何?难道朕的旨意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吗?何况现在牵涉到有人行刺朕,难道此时召藩王进京还不行吗?帝国立国二百六十年,从来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刺天子,这次算是开了先河,如果此事就这么算了,那朕以后如何治国?如果此事就这么算了,朕相信以后还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朱由校说道。

    “臣绝无此意,臣的意思是待事情查明之后,再做决定。”高攀龙说道。

    “朕绝不会再等了,已经有人站到朕头上拉屎了,难道还要朕忍下去?”朱由校拒绝道。

    “陛下,此事如果处理不当,会危及到帝国的江山社稷的。”高攀龙坚持道。

    “朕伤势未愈,感觉乏了,退朝。”朱由校懒得搭理高攀龙了。

    ……

    天启八年,六月初五,肃王朱识鋐再次以“奉天靖难”为名,在兰州造反,一时从者甚众。庆王朱帅锌、韩王朱亶塉两人皆响应肃王的号召分别在银川府和平凉府造反,一时间陕西近半已经陷入叛军之手。整个陕西仅余秦王朱存枢和瑞王朱常浩两人未反。

    六月初十,三王兵马汇于兰州,号称拥兵百万,实际上只不过只有十万而已。六月底,叛军汇合鄂尔多斯的额璘臣的两万兵马,齐功西安府。

    秦王朱存枢无子,他既不支持肃王的叛乱,也不支持朱由校的削藩。对于叛军攻打西安府,他更是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左光斗虽决心拼死守城,但奈何西安府的都是旧军队,他们对于朱由校的军队改制早已不满,现在肃王造反,他们干脆绑了左光斗,投降了肃王。左光斗宁死不降于反王,肃王也暂时拿他没办法,只得将他囚禁于大牢之中。

    一个月的时间,陕西全境便陷入叛军之手。叛军攻陷西安府的消息令朝野震动。

    在六月中旬,朱由校就接到了三王造反的消息,只是他没想到这么快陕西全境就被叛军攻陷。经过和京师都督府众将的商议,朱由校决定满桂的大军以防守为主,不能让叛军进入山西。陕西地势险要,从山西进攻陕西难度极大,满桂的十万大军不但要防守来自西面的叛军,还要防守西土默特人。

    “传旨令陈四守住开平卫和兴和所,决不能跟林丹汗有可乘之机。”朱由校下令道。额璘臣的加入,使得朱由校意识此次叛乱有了蒙古人的加入,朱由校不得不分兵防守蒙古人,尤其是林丹汗。

    “陛下,反王朱识鋐占据西安府之后,下一个方向极有可能是山西和河南,河南藩王众多,也是帝国防守薄弱的地方,反王朱识鋐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极有可能会取道河南。”熊廷弼说道。

    “朕准备率五万乞活军和五万御林军御驾亲征。”朱由校说道。马世龙率领的五万乞活军再次扩编到了五万人,但马世龙的职位依然是副提督。

    “陛下,叛军虽号称百万,但实际不过二十万,出征之事何劳陛下,臣愿意领军前往。”熊廷弼说道。

    “此次是藩王造反,朕一定要亲自击败这些反王,削藩方能成功,朕已经决定御驾亲征了。”朱由校说道。

    熊廷弼见朱由校已经决定了,他也不多说了。

    ……

    回到宫里,张嫣看朱由校满腹心思,她也没说话,只是陪着朱由校安静坐在那里。

    “朕决定御驾亲征。”朱由校突然说道。

    “妾知道陛下早就已经在准备应对藩王造反的事情了,妾相信此次陛下一定会马到功成的。”张嫣说道。

    “朕虽然早就在准备,但是有些情况还是朕没想到的,例如额璘臣的加入是朕没想到,但是没关系,朕能击败林丹汗,就一定能击败蒙古其他的部落。”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陛下乃天下雄主,九五至尊,这些跳梁小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妾以为陛下应该坐镇京师,平叛之事应该交由朝中的大将来做。”张嫣委婉地说道。

    “朕的新政已经得罪了许多人,但朕是天子,这些人表面上不敢说什么,但暗地里却是反对朕的,无论是谁去平叛,如果败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朕的一方败了,那么这些人都会跳出来支持叛军,如果朕胜了,那么这些人自然都不敢再说什么了。朕一定要天下人面前击败叛军,证明朕才是真的天命所归。”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此战必胜。”张嫣信心满满地说道。

    “当然,朕一定会获胜的。”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

    这次朱由校要御驾亲征,朝廷反对的声音却是不大,相比前两次巡视,这次的反对声音还要小一点。此时所有人都在盯着这场战役的结果。

    六月二十八日,顺义王卜失兔率三万大军出库库和屯城,逼近大同。而叛军兵分两路,一路肃王亲自率领出兵河南,一路由庆王率领,准备出潼关走风陵渡直取山西。七月初一,满桂率一万龙骑兵和五千步兵出关迎击西土默特大军。

    七月初三,朱由校在京师点兵十万御驾亲征。朱由校为主帅,马世龙和卢象生为副帅,赵率教为先锋出兵河南,准备在河南与叛军决战。

    (本章完)

第229章 赤儿山之战() 
七月初五,洛阳的福王朱常洵宣布加入反军,河南顿时大乱。肃王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到七月下旬已经攻占了半个河南。

    然而最早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是卜失兔与满桂之间的战争。自大明击败东土默特部,重建兴和所和开平卫之后,西土默特部慑于大明的兵威,再次向朱由校称臣纳贡。

    而在朱由校准备推行削藩令之后,肃王朱识鋐就起了反心,他首先暗中联络其他的诸位藩王,同时联络陕西的各路边军。陕西的边军军官对朱由校的军队整编方案是非常反感的,而底下士兵又长年缺饷,在军官的挑唆下,陕西边军积极响应了肃王的造反。

    肃王朱识鋐在获得庆王、瑞王以及边军的支持之后,他学习朱棣的方法,暗中联络蒙古各部,希望从蒙古借兵。而朱由校屡次击败蒙古大军,积极北进,使得蒙古各部也非常反感朱由校。此时肃王许以重诺,他的借兵请求,首先获得了额璘臣的响应,他出兵两万帮助肃王进攻朱由校。

    而卜失兔在得到肃王重诺之后,也同意出兵夹击山西的满桂。满桂在晋西南采取了守势,而且晋西南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龙腾军的一万龙骑兵也全部留在了大同府。

    在得到卜失兔出兵的消息之后,尤其是在虎跃军击败东土默特部之后,陈四和祖大寿都被封爵,满桂大受刺激,只是满桂没有得到朱由校的命令,他不得不一直守在大同。此次卜失兔出兵,满桂决定放弃守势主动进攻,要在野外歼灭卜失兔的主力,为自己正名,为自己争取爵位。

    卜失兔和满桂决战的地点选在原镇虏卫附近的赤儿山山脚。卜失兔吸取前两次蒙古人和新军作战失败的经验,这次并没有主动发起攻击,而是准备和满桂相持。

    “大人,卜失兔似乎在等大人率先发起攻击。”副将麻登云说道。麻登云现在是龙腾军龙骑兵的提督。

    “敌军左右两翼占据了地势之利,不利于我龙骑兵冲锋,命左右两翼向前推进,用大炮轰击敌军。”满桂说道。

    “大人,只是步兵一动,可就很维持阵型了。”麻登云说道。

    “无妨,如果卜失兔全力出击,龙骑兵立刻迎上去,本将就是要用骑兵击溃卜失兔的大军,彻底熄灭卜失兔的野心。”满桂吩咐道。

    “诺。”

    明军左右两翼主要由步兵组成,一边配以两千龙骑兵。在得到满桂的命令之后,左右两翼迅速变更阵型,变成了进攻的阵型,缓慢地向卜失兔的大军推进。步兵炮的射程远,威力大,但是受限于运输,满桂一共才带了四门,其余都是骑兵炮和虎蹲炮。虽然这四门步兵炮并没有给卜失兔的军队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却给了卜失兔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卜失兔看到明军变换阵型之后,也没有立刻发起攻击,但在受到步兵炮的攻击之后,卜失兔终于忍不住了。西土默特军的左右两翼同时迎了上来。

    西土默特军也知道正面攻击明军的左右两翼,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迅速选择了从防守薄弱的侧面发起攻击。

    “左右两翼的龙骑兵出击。”满桂见到西土默特的攻势之后,立刻下令道。

    明军的龙骑兵也从步兵的侧翼冲了出来,正面迎上西土默特的骑兵。龙腾军的龙骑兵组建最早,也是新军中最精锐的一支龙骑兵,其中一半为蒙古人,一半为汉人。龙骑兵都是手持马枪,在射击完成之后,能迅速换成马刀。

    大明的龙骑兵虽叫龙骑兵,但和历史上所说的龙骑兵有很大的区别,龙腾军的龙骑兵更是如此。龙腾军的龙骑兵已经完成了换装,军队配有一支马枪,一只手枪和一把马刀,身着棉甲和带有马刺的马靴,更类似于后世的骠骑兵。说到底,骑兵这个兵种就是用钱堆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