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各位安静,现在拍卖正式开始。”张国纪见状大声说道,“第一项拍卖是肃王的王府,低价十万石,每次加价不低于五千石。”

    “十一万石。”汪新第一个叫价。

    “十一万五千石。”晋商沈江叫价道。

    “谢陛下隆恩!草民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毛耀立高兴地说道。他也没想到这次五万两的捐赠能让他收获一个男爵的爵位。

    “给在座的各位说两句吧。”颁完奖之后,朱由校说道。

    “这……这……”毛耀立结结巴巴道,“草民……臣没做好准备。”

    “无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怕一两句也行。”朱由校鼓励道。

    “那好吧。”对于朱由校的要求,毛耀立无奈地说道。

    毛耀立想了想,长吁一口气说道:“臣……谢陛下隆恩!行善积德本就是我辈应做的事情,对于这个爵位真的是受之有愧,臣只有在以后做更多的善事,以回报陛下对臣的恩惠。谢谢!”

    ……

    颁奖完成之后,慈善晚会便进入了最后一项流程。

    “这是今天慈善晚会的最后一项流程,拍卖肃王、庆王、韩王、福王四王的府邸以及归属他们的田地。下面请这次拍卖会的主持人太康伯张国纪。”朱由校说道。

    “今天陛下让臣来主持今天的拍卖,其实臣是不愿意的,但是圣命难违,臣不得不上台来主持这场拍卖会。”张国纪微笑着说道。

    张国纪微笑着说完,又说道:“为什么臣不愿意主持这次拍卖了?因为陛下说此次拍卖出四位反王的府邸将会允许获得人自行居住,不会存在僭侈逾制的问题,臣也想参加此次拍卖,还请陛下允许。”

    “当然可以,但朕有个要求,此次拍卖朕只收粮食,必须将粮食运到陕西才算完成此次交易。”朱由校说道。

    朱由校的这个要求顿时引来了一阵哗然,现在在整个帝国,尤其是北方各省,粮食可是硬通货,甚至比银子更有受欢迎。

    “请各位安静,现在拍卖正式开始。”张国纪见状大声说道,“第一项拍卖是肃王的王府,低价十万石,每次加价不低于五千石。”

    (本章完)

第256章 王府拍卖() 
    第二个拍卖的王府是庆王府,庆王府位于银川,也属于边境地带。庆王府实际价值本应该和肃王府差不多,但位置稍微比肃王府要稍微好一些。

    经过肃王府的拍卖之后,庆王府的拍卖从一开始晋商和徽商较量就开始了。这次的底价依然是十万石,但仅仅十几次的报价之后,价格就跳到五十万石,到五十万石之后,竞争依然激烈,沈江这次表现出势在必得的决心,最后沈江如愿以偿地以八十一万石的价格获得了庆王府。

    接下来拍卖的依然是庆王的田地,田地的拍卖价格依然是波澜不惊。感兴趣的依然只有那些经常在陕西行走的商人。

    这样的价格虽然让朱由校已经非常满意了,但朱由校此时觉得价格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朱由校当场宣布道:“此次拍卖的粮食,可以在三年之内付清,每年只需支付三分之一即可。”朱由校的这个决定的确让在场的商人感到压力小了许多,也让接下来的拍卖更加的激烈。

    第三个拍卖的韩王府,韩王府位于平凉府。韩王府无论是位置还是规模都要超过前两个王府,韩王府使得平凉有“明都”之称。

    韩王府的拍卖价格依然十万石起。但这次张国纪却自己加入了拍卖。

    “二十万石。”江演第一个报价,他直接就将价格翻了一倍,以彰显自己想获得韩王府的决心。

    “一百万石。”张国纪紧接着报价道。其实张国纪看中的是福王府,但他知道一旦他参加竞拍,其他商人肯定不会再加价了,他怕引起朱由校的不满,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竞拍韩王府。

    张国纪的报价真的使得其他商人都不敢报价了,这也使得朱由校的脸色非常难看,朱由校预计韩王府的拍卖价格应该是能到一百二十万石左右。

    张国纪看到朱由校的脸色,就知道自己让朱由校很不爽了,其实一百万石已经是他心里最高的价位,他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其他的商人又不敢加价,场面一时僵持住了。

    “一百三十万石。”张国纪哭丧着脸硬着头皮再次给自己加了三十万石,这可以说是他的全部家产了。

    对于这个价格,朱由校露出了微笑。这几年张国纪跟着朱由校可是赚了不少钱的,一百三十万石虽然让他肉痛,但他还是出得起的。

    看到朱由校表情,张国纪才长吁了一口气,钱没了没关系,那是还能挣得到的,但他如果因这件事情得罪了朱由校,朱由校肯定是会收回他赋予张国纪的财路,断了他的财路可就不是能用五十万石计算的了。

    接下来拍卖的就是韩王的田地了,这次拍卖出的价格比前两次田地的价格略高了一点。

    最后一个拍卖的王府是福王府。福王府在所有王府中,无论规格还是规模都是其他王府无法比拟的。福王府在明朝伊王府的基础之上再次扩建而成,整个福王府占地两万三千多平方米。

    为营建福王的洛阳府邸,明神宗御批银三十八万两。福王府按皇宫建筑模式,大造宫室和楼台亭阁,小桥碧湖,并赐亿万计资财异宝,供其玩赏游乐。在当时便就有“皇帝耗天下以肥王,而洛阳福王富于皇上”之说。当然在福王被擒之后,福王所有的资财异宝又全部回到了皇宫。

    福王府的起拍价依然是十万石。但是福王府的报价在五次之后就突破一百万石。

    “一百一十万石。”江演在次加价十万石,对于福王府他这次是势在必得,这可是最后一个王府了。

    “一百一十五万石。”江演的话音刚落,立刻就有晋商报价道。

    最后一个王府似乎成了双方一决胜负的战场,晋商和徽商互不相让。价格一路攀升,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五十万石。现在米价在八钱一石,比历史上这个时期的米价价格略低一点,但江南地区米价还要低一些,但要运到陕西,米价几乎也要达到六七钱一石,一百五十石粮食价格在九十万两以上,而福王府价格最多在四十到五十万两左右,现在的报价已经是福王府实际价值的两倍。

    但福王府的报价依然没有停止的趋势,“一百六十五万石。”江演看了一眼其他徽商,其他徽商都点点头,表示支持江演。韩王府都卖出了一百五十石,福王府肯定是要超过韩王府的。

    “一百七十万石。”晋商这边也不甘示弱。

    朱由校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积极地扩展政策显然使得这个时空的商人比历史上的那些商人实力更为强大,就说江演,虽然盐业利润有所减少,但是通过水泥以及其他的投资,他资本比历史上同时期最少增长了三成。

    “两百万石。”江演喊出了一个天价。当然在第一个王府拍卖的时候就已经是天价了。

    两百万石已经是极限了,也几乎是所有商人的心理的极限,也使得双方无法再僵持下去了。福王府最终成交的价格落在两百万石上。徽商笑得到最后了,这也是双方实力的一个真实写照,晋商在八大晋商通敌案之后,错过了一两年的发展,在实力上略逊于徽商。

    最后拍卖的是福王的田地。福王被擒之后,朱由校从福王这里获得的良田超过四万五千倾,这些良田分布在河南、山东、湖北、广东等四省。相比其他三位反王的田地,福王的田地还是很值得投资的,使得福王田地的成交价格也是今天最高的。

    “通过今天的拍卖,朕深刻地感到各位都是忠君爱国的,朕甚感欣慰。为了表示对各位的支持,帝国银行决定对民间实行新的存储制度,凡存入帝国银行的钱钞,每月可获得五厘的息钱,而急需要钱钞周转的百姓,均从帝国银行申请贷款,贷款的息钱每月低至两分。当然从帝国银行是需要提供抵押,具体的规定会在夏粮上市之前出台。”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本章完)

第257章 情况突变() 
    再次感谢不落小子的打赏!你的支持真的是我继续下去最大的动力!谢谢!

    ……

    对于今天的拍卖,朱由校是非常满意的,一场拍卖会下来,所获得的粮食足以解决整个西北的灾荒问题,也给了朱由校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西北的问题。

    朝廷的大臣虽然对朱由校这种剑走偏锋的做法颇多非议,但朱由校却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西北的问题,那怕陕西再发生一次如此严重的饥荒,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对于慈善晚会,《大明帝国报》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报道。对于获得慈善大奖的三名商人,《大明帝国报》同样予以了重点报道,获奖三人的事迹一时间也传遍整个帝国,成了帝国众所周知的善人。

    当然《大明帝国报》最重点报道的是慈善拍卖会,在这篇报道中,重点强调的是朱由校的善举,正因为朱由校的无私,才将抄没的四个反王的财产拿出来拍卖,而且朱由校将拍卖所得全部用于赈济灾民,朱由校的声望再次获得了提升。

    ……

    五月初,刘有福和王梦熊的船队已经进入了吕宋的海域。

    刘有福的船队有三百多艘船只,人数达到超过了三万五千多人。这还是将流放冷洲的人员被分成了两批的情况下,第一批流放的人员包括肃王、韩王以及一半的流放官员及其家眷,而第二批流放的人员要在明年年初随同李自成的一万远征军一起出发。

    现在这个时空,刘有福的船队不可能在出发之前先给西班牙人打个招呼,说他们要借道马尼拉。何况两国现在还没有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这次出行的计划只有荷兰人知道。这使得刘有福的船队出现在菲律宾海域的时候,西班牙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刘有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