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说束身衣吧。”玛丽亚大方地地说道。

    “不是,不是。”朱由校摆摆手说道,“现在的束身衣跟大明裹脚一样是残害女性的,你有没有想过将束身衣裁剪为两截,只保留上半截。”

    玛丽亚想了想,说道:“我回去试试,不知道能不能行?”

    ……

    九月十五日,朱由校亲率五万御林军在京师誓师北伐。誓师完毕,卢象生率一万骑兵为先锋立刻出发,这一万骑兵由三千翼骑兵和七千龙骑兵组成,翼骑兵是朱由校针对后金骑兵组建的一支骑兵,由精于骑术的士兵组成,翼骑兵既是重骑兵又是轻骑兵,穿四分之三甲,马匹并不披甲,可以根据战场优势选择多种战术。

    熊廷弼率三万步兵为中军紧随卢象生之后,朱由校率一万步兵为后军最后出发。而粮草调度归于大都督府和户部。朱由校原本是想坐阵中军的,众人都怕朱由校脑袋发热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原本朱由校随军出征的事,朝廷上下,宫内宫外都是反对的,但是在朱由校坚持下,双方都各自做出让步。朱由校保证在战役结束之前,只留守山海关才使得朱由校勉强成行。

    九月二十五日,毛文龙率一万大军在旅顺口登陆,汇合驻守在金州卫的黄龙所率一万大军之后,二万兵马直取盖州。皇太极重兵屯于辽河之东,以防备从关宁锦防线来的大军,根本没有料到从海上来的明军。

    十月初一,朱由校按时抵达了山海关。孙承宗此时正在山海关等着朱由校。原本孙承宗是要去宁远坐阵前线指挥的,但朱由校的到来,使得孙承宗只得将指挥权交给了熊廷弼。这一切都是为不让朱由校上前线而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在整个辽东,也只有孙承宗能稍微能压制得朱由校。

    当然此次北伐的战略都已经制定好了,现在看的就是临场的指挥了,在临场指挥上,熊廷弼也算是身经百战,甚至参加过的战役比孙承宗还多,在这方面并不弱于孙承宗。

    “卢象生率领的大军已经到哪里了?”朱由校一到山海关首先关心的就是战事。

    “卢象生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抵达锦州,他将会和锦州的两万大军作为先锋。”孙承宗说道。

    “熊廷弼呢?”朱由校问道。

    “熊都督的大军不日将会抵达宁远,他在汇合宁远的三万大军之后,立刻开拔前往锦州。”孙承宗解释道。

    ……

    朱由校将目前战局情况大致了解了一遍之后,才回到住处。

    “皇上,赶了十几天路,您早点休息吧。”范慧妃轻声说道。

    “此战事关帝国国运,朕睡不着啊!”朱由校说道。

    “皇上当以龙体为重,何况皇上不是说此次北伐最少可立于不败之地吗?”范慧妃边替朱由校按摩边说道。

    “话虽如此,但如果此次北伐失利,帝国也是伤筋动骨啊,十年之内不要再奢望北伐了。”朱由校说道。

    “妾虽不懂国事,但也知道建虏不过弹丸之地,如果帝国能立于不败之地,就算帝国伤筋动骨了,建虏也不会好过,皇上拖也能拖垮建虏。”范慧妃安慰道。

    “慧贵妃所言极是,这几天你也累了,你早点休息吧,朕还想再坐一会。”朱由校说道。

    “妾陪着皇上一起坐一会。”范慧妃说道。

    “那好吧。”朱由校说道。

    ……

    到十月三日,黄龙和毛文龙的两万大军接连夺取了黄骨岛堡、栾古驿堡、羊官堡、复州卫等,十月四日大军进逼盖州。

    此时皇太极已经得到消息,从关宁锦防线上来的大军才是此次北伐大军的主力,而东路的两万大军,只是用来声东击西的。这让皇太极想起当年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

    (本章完)

第274章 翼骑兵() 
    十月初三,皇太极派出三千兵马,在盖州卫阻击黄龙和毛文龙的大军,皇太极的目的很简单,他并不指望三千兵马能迅速地击溃明军的东路大军,他只希望能最少能迟缓东路大军进军速度,待击破明军的中路大军之后再来对付黄龙的大军。

    十月初四,祖大寿率领的两万骑兵出开平卫兵进军科尔沁,这其中包括五千翼骑兵。此时的科尔沁部有一部分大军被调往了沈阳,参加对明军的决战,但现在留守科尔沁的依然还有五万骑兵。

    十月初五,卢象生率领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兵在辽河西岸遇到了代善的两万大军的阻止。

    昧爽,代善亲率五千骑兵迎战卢象生的一万骑兵,豪格率领五千骑兵与汪尔信率领的一万步兵进攻明军的两万步兵。代善的意图是想利用五千骑兵牵制住卢象生的一万骑兵,待豪格击溃明军的步兵之后,再吃掉卢象生的这一万骑兵。留给代善只有一天的时间,一天之后,熊廷弼的大军就会抵达辽河西岸。

    汪尔信原本就是宣府镇的守将,上次刺杀朱由校的天启枪就是通过他的手泄露出去的,事情败露之后,汪尔信逃到辽东投靠了后金。此次阻击卢象生的大军,汪尔信主动请缨跟随代善出征。

    宁远的两万步兵虽然装备大量的火炮,但还是以老式的虎蹲炮为主。只是此次出征的步兵早已经换上了燧发枪。而后金在对付明军的步兵方阵上,后金军已经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作战方法。

    每一个主动投靠了后金的汉人,他们现在都已经没有退路了,唯有死战一条路可以走。就像汪尔信也是一样,他不可能再回到大明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汪尔信率领的大军组成的盾阵率先发起了攻击。

    明军在上次吃过一次后金步兵盾阵和棉甲的亏,这次也是做了准备的。卢象生将骑兵携带的火炮,都给了步兵,使得两万先锋步兵也拥有了少量的骑兵炮以及少量的新式虎蹲炮。

    汪尔信的第一轮进攻是试探性的攻击,他的大军刚接近明军的步兵方阵就遇到的是明军的炮火攻击,明军的骑兵炮和新式虎蹲炮一齐发射,让后金军吃了个亏。

    明军的骑兵炮和新式虎蹲炮虽然数量很少,但是齐射的时候,声势却是惊人。尤其是新式的虎蹲炮不但能射击散弹,而且能射击实心弹等多种炮弹,更让后金人没有想到的是,新式虎蹲炮居然能绕开后金军的盾阵,直接攻击到盾阵后方。而且实心炮弹一旦集中盾车,就能将盾车击得粉碎。

    汪尔信的第一轮进攻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就退了下来,他被明军的炮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汪尔信的军队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汪尔信的第一轮进攻刚结束,卢象生依托三千翼骑兵率先发起攻击,翼骑兵武器的包括长枪,马刀和马枪。冲锋之时,翼骑兵被编成拥有两百人的中队,排成膝盖挨着膝盖的密集两列横队,出众的马术能让他们以密集队形袭步冲锋,长长的骑枪能保证首先将对手刺穿。

    但代善第一次看到明军的翼骑兵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这支骑兵大概的进攻方式。当明军的骑兵发动冲锋之时,代善并没有从正面迎战,而是利用骑兵准备冲击翼骑兵侧翼。翼骑兵虽穿四分之三甲,但甲的重量只比棉甲稍重一点,在速度和机动性只比后金的骑兵稍弱一点。而且在翼骑兵的侧翼还有龙骑兵提供保护。

    代善的目的只是拖住卢象生的骑兵,他是有机会就捞一把,没机会就迅速脱离接触。代善这种策略使得双方都没有太大的伤亡。

    而汪尔信这边,他前两轮的进攻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到了三轮的时候,他决定亲自上阵督战。

    “今日誓破明贼,我与诸君共生死!杀!”汪尔信高声呼喊道。

    “杀!”后金汉军高呼道。

    “后退一步者死!”汪尔信接着说道。

    ……

    汪尔信亲自督战,后金汉军再次崩发出了高昂的士气。后金军推着盾车再次冲了上来,这轮冲锋,在汪尔信的督促下,后金军死战不退。而明军依赖炮火虽然接连打乱后军的军阵,但后金军在汪尔信督促下迅速地填补形成空缺,使得阵型不会大乱。

    两万明军步兵一共结成了四个方阵,汪尔信采取的是逐个击破的办法,他所攻击的第一个方阵,在他这种不惧伤亡的攻击之下,终于被突入。这种方阵一旦被突破,如果敌军只有步兵的话,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太大,但如果有骑兵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整个方阵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被绞杀一空。

    第一个方阵悲剧了,跟在后金汉军后方的正好是豪格统领的五千骑兵,明军方阵刚被突破,豪格的五千骑兵出击了。第一个方阵的明军几乎在瞬间就失去反抗的能力,被五千骑兵冲得七零八落,损失惨重。

    卢象生知道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否则的话,三万先锋军会交代在这里。

    “赵副提督,你率七千龙骑兵在此与代善缠斗,我带三千翼骑兵救援步兵。”卢象生说道。

    “诺。”赵率教答道。

    ……

    代善见双方局势刚刚向他倾斜,明军就要改变战略,前往救援步兵,他肯定是不会让卢象生带着三千翼骑兵离开的。这次是代善率领五千骑兵主动发起了攻击。

    朱由校经略蒙古,不但接连在蒙古获取了大量土地以及人口,也使明军获得了大量的战马以及优秀的骑兵。同时朱由校针对明军中蒙古骑兵实行了分地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不但削弱了原有的蒙古贵族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且使得朱由校迅速获得了大量底层蒙古人的支持,许多底层的蒙古人为了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草原,纷纷主动参加明军。

    赵率教见到代善的大军试图拦截卢象生,他身先士卒领着七千龙骑兵就迎了上去。

    (本章完)

第275章 捷报() 
    面对冲上来龙骑兵,代善不可能视而不见地将后背留给赵率教。代善只能调转马头从正面迎了上来。

    此时居于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